《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通讯员 郭新明 胡鸿斌 湖北武穴报道

教育改革,长路漫漫。当我们站在乡村教育结构变革的门口,校长应该怎样做?10月12日上午,武穴市石佛寺镇鸡公岭中学校长杨晓艮用“公心、公正、公开、公平”八个字予以回答。
换言之,谈起如何解决城镇人口增加造成学校发展上的“城镇挤、乡村空”现象,杨晓艮说,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着眼于优化全市教育布局,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我们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创造了前提条件,从而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时间和空间参与,增强师生互动,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回想学校大班额问题的彻底解决,杨晓艮认为,通过实施小班化教育,限定班级最高学生人数,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增加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是鸡公岭中学提倡教师转变角色充当导演解决“大班额”,跑出乡镇学校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小班教学中,我们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对同伴和教师大胆提出不同见解,实现师生互动。同时,在摸索中,通过每次测试建立记录卡评价方法,从横向上比,同学们从评价中找出自己的优势,从纵向上比,学生可以从评价活动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也可以通过比拟找到自己的缺乏,从而制订新的努力目标”。该校八年级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刘烨飞如是说。
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是蜡烛,是春蚕,注定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看起来,教师与幸福无缘。刘烨飞认为,“幸福是教育追求的终极价值。试问,一个不幸福的教师又如何能培养出一个幸福的学生?”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喜欢作业面批的形式,尽量鼓励学生丰富自己、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他们学习、生活等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幸福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幸福是一种舒适感,更是一种成就感”。除此以外,该校在构建优质高效的小班额教学过程中,探索出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教师与教师之间积极配合和良性互动是相辅相成的。并通过教研先行,研以致远,七八年级备课组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语文教研组长项建珍、数学教研组长刘烨飞、物理组郭建舟在一系列指导新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中,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方法,为优化小班额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从而制定合而为一有效的教学摸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这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更深层次的知识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因为我们有一个好校长,大家“不待扬鞭自奋蹄”。作为副校长、九年级语文老师郭新明提起校长杨晓艮在学校班子会上有过一番发自肺腑的讲话:“只有老师们都优秀了,我才是优秀的;只有班子成员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我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杨校长总是站在前瞻性地高度思考小班额教学。这一天,我们已经等了好多年,一句内心话,小班教学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的郭新明,提起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朴实的心愿。实践证明,班级规摸越大,师生之间情感纽带就越弱,班内学生多,学生间个体差异就越大,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也就越难。相反,小班额,师生交往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相互之间更加了解,感情会更加密切。郭新明补充说。

眼前严肃认真,专心致志批改学生试卷的王丽玲老师,她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从事教育10余年来,从2016年黄梅县教师编制统考中名列前予,到2019年又重新考取武穴市教师编制并任初三数学教师。简言之,王丽玲希望追寻玫瑰根茎深扎大地,用爱滋养的嫩芽不但破土而出,更希望如枝一般伸展开来。
从2017到2020年,王丽玲连续多年的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纷至沓来。2022年9月,她还获得石佛寺镇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在黄冈市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王丽玲告诉记者:“好校长打造好学校,小班额是杨校长博大胸襟的责任与担当,拓宽了我们对敬业、对师德、对人性的理解,并从此使我们明白什么才叫最高境界,什么才是教育价值观念。”

小班化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最有效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九年级数学老师柯霞芳课后说,从教学时间上,由于班额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个别辅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师生之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地机会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有助于关注学生,面向全体。
在鸡公岭中学,像柯霞芳这样的好老师还有好多。师出有名,柯老师的平常心,对学生们的影响也特别大。

毋庸置疑,小班化教学环境中融洽的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思维开放程度;其次,较大的学习空间更有利于年级教师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比如教师之间可以结对、或小组,或班级……去做诸如阅读、思考、记述和讨论等等。
实施“小班额”教学,让教师轻装上阵,充分调动了九年级教师加大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落实力度,通过有效开展“有效课堂”开放式教研活动,九年级数学老师王丽玲在认真备课并孜孜不倦。为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步伐,特别是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理化组骨干教师邱淑妃、周瑛老师在活动中总是耐心地指导新教师,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记者观察:面前的杨晓艮,无框眼镜,白色衬衣,深色外套,背脊挺直,青春的笑脸播撒着爱的雨露,蕴含着坚韧向上的力量,习惯于紧张工作的他,此时郑重地抬起右手语重心长对记者说,关心农村教育,必须从关心乡村教师做起。在杨晓艮看来,“小班额、全配套”不仅要有超前的创造力,更应有责任与担当。谈教育、说学校、论管理,他层层递进,如数家珍,彰显出乡村校长对教育的执着之情。在他心里,教育如种花,静心守候,静待花开。可以说,这就是杨晓艮一种深藏在骨子里的成熟与厚实,一种无需伸张的态度与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