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三台八景
西寺当年报晓钟,庙门斜对县城东。
往来车马添喧闹,旧貌新颜处处同。
翠黛迷离望未真,骑狮翘首举千钧。
木兰巾帼夸忠孝,花底留芳万代亲。
初冬万物转深凉,滠水偏温在故乡。
多少寻常劳著史,天然奇事付文章。
双凤亭
双凤亭高接楚天,大桥相对景超前。
长河冉冉连湘水,绘出新图入史篇。
五湖烟瘴
湖光涌翠罩银纱,晴夜嫦娥吐绮霞。
名水澄波怀宝镜,如烟雾气属山家。
木兰山纪游
翠黛迷离意蕴生,金峰咫尺步天庭。
五湖四海游仙客,花木兰山自有情。
千里平芜接故乡,药佳原是入时香。
将军千古夸忠孝,真个超群一女郎。
久慕名山始探寻,风光无限画图真。
扶疏踏叶攀金顶,四顾云飞绕庙门。
青狮岭
翠黛迷离望未真,青狮峻岭比天云。
木兰名与高山在,史迹留芳万古春。
忆与鲁迅先生在上海四章
五十年前记沪滨,流光易逝等飞轮。
江湾鲁迅惊初见,幸福曾蒙教诲亲。
二次重逢卡耳登,共观雷雨忆初程。
先生个性多沉默,演到成功赞有声。
虹口公园邂逅时,一场春雪白胭脂。
梅花正好吟冰景,兴至先生改小诗。
先生别袂赋归来,赐我箴言慰下怀。
勉励身心齐锻炼,共奔国难重人才。
附:赠李冰词兄
读君诗再忆杭州,桂自清芬菊自幽。
得意坡仙留雅咏,飘流李子苦吟秋。
别来魂梦徒佳想,最忆湖山快胜游。
莫问钱塘苏小小,一抔难觅旧香丘。
武汉吟
江城回首忆迢迢,黄鹤楼高对大桥。
武汉象形垂史册,百年人物领风骚。
歌云笑电当年剧,月下花前入梦遥。
曾向伯牙台畔过,云情高谊记春潮。
忆长安
一去长安半百年,帝京真个不平凡。
秦中古朴风情厚,塞北春回雁阵还。
曾寄钟楼作墨客,好从胜地识婵娟。
华山别有中秋意,明月天头胜故园。
偶 成
季子才华终必售,故园诗苑独新枝。
忘年交契凭酬唱,不把声名葬凤池。
九零中秋感怀
节庆吟来倍怆神,半生儿女乱离人。
零丁身世如寒雁,寂寞孤居似老君。
家破原遭族寇毁,亲亡深受赤贫侵。
牛棚磨涅十余载,战笔重操写再春。
读苏曼姝诗后忆旧
青灯夜伴读南华,古寺西窗桂影斜。
天上女星成独目,人间词客已无家。
秋风扫叶诚多事,明月敲门竟不哗。
记得鹤楼江畔去,飘然一别隔天涯。
再忆临安偶成
北雁南来觅好枝,西湖连日去题诗。
武林雪景真名画,灵隐香烟绕砚池。
梅萼竹花均有别,春兰秋菊不同时。
由来喜读全唐卷,海峡诗坛笑我痴。
生日感赋
又到生辰五月天,故园磨砺四十年。
曾经沧海人情冷,几代尧天梦不闲。
少小黄金温岁月,晚年沦落扮诗仙。
忠贞不畏穷途恶,曙色重开在眼前。
赠《红楼梦所续》周君
蜀山楚水共婵娟,万里云罗一雁旋。
秃管空花惭俚句,锦囊添绣羡瑶篇。
交游寥落余今日,往事风流话昔年。
但愿天涯词客继,歌吟不绝乐陶然。
西城怀旧四首
桂子飘香忆旧家,小西门内纪年华。
光阴若梦匆匆逝,一往闲情未有涯。
明月高楼夜静时,笑香拈韵写胭脂。
佳人南国曾怜我,回首潇湘百首诗。
风雨飘零似梦伤,骊歌一唱百回肠。
知音多少音尘渺,继起新交迈万方。
萍踪聚散证前因,往事如烟写不真。
自古相怜原是爱,舍身求道法门心。
西湖游三章
从来四海是吾家,客梦曾经到彩霞。
今日岳王坟畔路,满堤烟柳感年华。
古色今香属武林,岭南山水万年春。
浓妆淡抹夸西子,宝刹瞻来性见真。
镜湖尤爱作清游,桨荡舟移弄碧柔。
到岸西泠寻古迹,印人嵌壁篆当头。
忆童年
风云年少梦常萦,去日豪华写不成。
犹记书楼藏万卷,后园香满百花亭。
感 怀
佛说从来万事空,真真假假演无穷。
爱儿怜女原天性,欺老憎贫世道同。
老大未防身骨冷,幼时最喜祖慈容。
风流应记西天梦,悟到头来始见功。
附许椿萱《次韵奉酬李滨先生》
事如春梦了无痕,人去楼空燕绕门。
锦瑟弦端思往迹,梨花镜里逐离魂。
书山涉猎随情性,莲座参禅遗夕村。
绕膝儿孙皆尔尔,几番惆怅自无言。
无 题
偶学英雄亦有情,万花如海铁衣轻。
庐山面目存真本,流落征南叹老兵。
秋去春来惹别情,东南遐尔著诗名。
斯文骨肉通湖海,绿水青山纵笔成。
无 题
亲情不会胜黄金,人到余年感慨频。
始信三娃原骨肉,未妨贫老惹儿嗔。
零丁独处谁相问,车马盈门旧日云。
暴富古今多憯酷,孝行道义不堪陈。
无 题
罗浮一觉了无痕,杨柳风来静掩门。
倚思渐沉犹有恨,离容珍重暗消魂。
怡红院冷仍衰草,思子台空又断垣。
惆怅萍踪何处定,满腔幽怨付谁言。
秋过前川咏柳
雨洗风梳碧可怜,秋凉欲咽五更蝉。
关山送尽闲花草,只有垂杨似去年。
大堤金缕万丝柔,只扫芳尘不扫愁。
羌笛数声乡泪尽,夕阳红湿水西楼。
偶 成
雁影参差聚石阳,萍踪离合感沧桑。
弟兄依旧同姜被,乐叙天伦在一方。
初秋偶成
重返家山三十年,沧波人事渺云烟。
天涯巾帼存知己,文海繁华结翰缘。
回首南天诗思切,最怀北国梦魂牵。
相思一自从头数,离合悲欢写不全。
癸酉初秋感赋
烟霞有癖辄遨游,吴楚湖山处处留。
胜地风光收眼底,良辰觞咏乐朋俦。
泉林啸傲浑忘老,书屋豪吟寄兴悠。
更喜新诗今问世,名山一卷足千秋。
附朱九如赠李先生诗
谪仙家世本清狂,慷慨歌来气激昂。
望重前川推大老,学探北海擅辞章。
胸罗星斗生花笔,架满诗书古色香。
梨枣精雕光夺目,剑南豪气卷中藏。
李滨,黄陂前川人,号石阳山人,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晚清武举人,父亲是著名国画家李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与曾卓是同班同学,与鲁迅、瞿秋白等过从甚密。解放前在上海等地报社当记者,发表过很多诗文,积极宣传抗日活动,是一位热血青年。十年浩劫,搁笔十年,粉碎“四人帮”以后才重新握笔。黄陂诗联有众多诗友是他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