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新引擎推中国产业升级增长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10月13日凌晨,新华网、参考消息网采集国家相关综合经济产业部门,权威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元增至45.5万亿元,总量连年稳居世界第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6%,占GDP的比重从32.9%提升到39.8%,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数字消费、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等数字相关技术、产品、应用不断迭代延伸,数字与产业的融合正在加速推进。
无独有偶,当金秋十月,神州盛会前,航天、航空、新能源、新交通、新农业、新金融、新消费领域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折射出数字经济引领中国腾飞发展的新未来。与此同时,国际與论也将目光聚集当代中国产业高速发展的新引擎。
其中,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援引阿根廷“亚洲报道”网站10月6日刊登题为《新的增长引擎推动中国发展》的文章很有说服力,作者是哈维尔·桑切斯·卡瓦列罗。摘编分享如下:
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通过持续努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新的增长引擎纷纷涌现,新业态蓬勃发展。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份报告,2021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比2012年提高5.7个百分点。
该报告显示,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比2014年增长28.2倍,工业机器人产量比2014年增长12.5倍。
中国的服务业结构也在不断改善。2021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2%,比2012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在这些重要的数字背后,是中国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的不懈坚持。
2021年,中国研发投入总量约合3932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7倍。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2.44%,已经接近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
到2021年年底,中国共有3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和4762家“小巨人”企业,后者指专注于细分市场、技术领先、潜力巨大的中国中小企业。
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过去10年中国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年均增长13.8%。
中国政府还聚合各方努力,优化畅通科技公司融资渠道的机制。
因此,中国于2021年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从而使融资更多地向创新驱动型企业倾斜。
官方数据显示,在中国近2200家新兴产业上 市公 司中,目前有46家市值超过1000亿元,而10年前这样的企业数量为零。
在中国转向新的增长引擎后,该国经济的变化势头强劲。
过去十年,中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因此,无现金交易在日常生活中已变得无处不在。
该报告称,网络购物已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过10.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5%。
在创纪录的网络零售额的推动下,2021年中国快递业处理包裹1083亿件,巩固了中国快递量世界第一的位置。
由于上述发展成就,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
笔者认为:2017年到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连年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6%,占GDP的比重从32.9%提升到39.8%,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航天、航空、新能源、新交通、新农业、新金融、新消费领域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折射出数字经济引领中国腾飞发展的新未来。特赋《相见欢》为评为纪。
金秋枫叶飘红。
盛兴中。
增长引擎新马、
聚旋风。
揭帷幕,
科创阁,
慧无穷。
数字网通快闪、
竞飞龙。
——2022年10月13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