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七号清晨,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我应邀前往和平门锦祥炝锅城。一路上寒风瑟瑟,时而略带濛濛细雨。我坐在车上,隔窗望见路上行人匆匆,出行车辆顺畅。各种店铺均开,一切都井然有序。还有个别地方排着长队在等待做核检。

十一点时,我准时到了炝锅城,扫码进门上了二楼。直奔203包间,一眼望见己有几位老师早到了。只见张建超总编赶紧招呼我说:“王老师来啦,快请坐”。我看了一下,除了总编,其余三位我均不认识,也从未见过。不知其名,难呼其姓。只能回应说:“大家好,各位老师早”。后来在张总编的介绍下,方知其中两位老师均是我群文友。一位女老师就是我群的吳晓莉老师(原在西安市委机关工作)。看她清瘦端庄的姿态,让我很是诧异。在我的印象里,(从微信图标象中看)是一位美丽动人,即感性又沉稳,老练低调的女老师。虽然我过去并不了解她的工作情况和生活壮况。但从她经常给文友文章点赞点评中,能看出她对工作,对生活充满激情的进取心。她给予大家的支持和点赞,就可判断出她的为人处世策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她的处世哲学。今天见到她,让我很开心。从她清瘦的面容上,让我看到了她的另一面。钢强,坚毅和可敬。因她患病并己做过手术,正在恢复调养期。接到总编邀请,能及时前来应邀和大家相聚,更是让我敬重有佳。我敬重佩服她的这种生活态度,欣赏她的阳光心态。在她的言谈举止中,时时绽放着美丽的笑容。谈吐爽朗,温婉,儒雅。我祈盼,她早日康复,恢复原有的美丽,大方,活波,开朗壮态。

另一位是我群的保志礼文友。虽则我不曾认识,但从他的言谈举止中,给人一种谦虚和蔼的亲近感。闲聊中,我问及他的家乡(斗门)在开挖迁移古迹“石婆”一事时,他表现出的那种愉悦,开心,自豪神态,感染着所有在坐的人。只见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诗句连篇,眉飞色舞地为大家讲解着家乡流传的“牛郎织女”千年神奇故事。
在吳晓莉旁边坐着一位年青漂亮美女,呢称叫飘飘。她是一位经过调养,使用高端产品后,焕发出美丽面容,彰显了青春活力的年青人。

紧接着,何老师面带微笑,迈着骄健的步伐走进来。只见他穿一件棕色西服外套,容光焕发,活力四射,热情地和大家打着招呼,握手寒喧。我不由自主地说:“何老师真是个老帅哥”。他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阳光,浪漫而又很儒雅随和。在他的身上总散发着,一种无形的军人气质和军魂光泽。招呼打完他随即坐到了我的右边。真是一种机缘巧合(因为上次我们相聚,他就是坐在我的右边)。
这时扬毅波主任也到了。只见他文质彬彬地走进来。他的穿着打扮永远是精致,文气,很赶潮流。我打量着他,在他身上,永远找不到老气横秋的壮态。他幽默的语言,时时逗的大家哄堂大笑。他的个性很明显,对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的言谈举止,和外在装扮,很附合他的个性,也极彰显他独特的气质。和大家打过招呼后,坐在了南边的空位(上位)上。

这时张总编让我给姜紫荣打电话,询问到哪里了?我随即发了微信电话,只见紫荣回复说,在车上,快到了。大约十多分钟后,姜紫荣好友来了。
我仔细端祥着她,从她的神态上,面容的消瘦程度上,就知道了紫荣这位美女画家,历经半年之多时间的拍攝参演《锦绣山河》电视连续剧的不易。虽然人比过去黑了,瘦了,但更精神了。浑身散发着朝气。我赞叹她的努力,她的勇气。敢于挑战自我,敢于开创新的行业和征途。勇于拼搏,尝试新的工作。让自己活的更精彩。我和紫荣平时也有单聊微信,我支持和赞扬她的奋进。今日紫荣前来和大家相聚,都很开心。只见她打过招呼后,立即就给大家拍照留影,把美好的记忆先珍藏起来。

人到齐了,服务员也将各种美味佳肴摆上了桌,这时有人问总编,看还有谁未到?总编说,本来还有李建印将军,由于大数据信息,李将军不能前来。现在咱们就开席。大家都斟滿酒后,只见张总编端起酒杯,站起来说到:“今天是国庆节的最后一天,我邀大家前来相聚。第一是为了祝福祖国的繁荣昌盛,喜迎二十大的胜利召开。第二是总结交流,庆贺我们西北城际头条的蓬勃发展。文友们齐心协力,为群奉献,撰写美文美诗,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并且要通过这次相聚,我们要更加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带动全体群友,同心同德为群努力,创造更大辉煌。第三个就是为姜紫荣在河南辛苦参演电视剧,国庆假日归来接风”。
听完张总编一席语重心长的话后,全体文友都站起来,高举酒杯,为祖国祝福,为群庆贺,为紫荣在影视界的耕耘点赞。相互碰杯的声音清脆悦耳,祝福祝贺的喜悦弥漫全屋。

碰杯后,大家刚刚坐下,只见扬毅波主任又端杯站起说,我要向王福兰老师敬杯酒,王老师的勤奋,好学,和努力,不断为群付出,长期以来对群的支持关心,奉献,的确给群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值得大家学习和尊敬。按年令,她是我们的老大姐,她的精神和品德,真的很受大家尊重,我们大家敬王老师一杯!随之听到大家给我的举杯敬酒声。
这一幕真的很使我感动。扬毅波主任的话,深深打动和温暖了我的心。我站起来,举杯回敬大家。并感慨地说到:“我进入咱西北城际头条这个群,是秦剑老师的引荐。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可敬可爱的兄弟姐妹。优其是认识和结交了很多值得我敬仰和尊重的部队转业军人,在他们的言行中,永远散发的军魂光泽,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这个平台给了我锻炼和发挥能力的机会。我喜欢咱们这个平台。这儿也是我的根据地。它象《延安》和《井冈山》一样,扎根在我心里。我是个很重情重义的人。知恩感恩的最好方法,就是以实际行动,做出成绩。写好文章,多出优质作品来回报恩人和平台。虽然我也拓宽了好些个平台,多方面展现文学作品内容。但对于我们西北城际平台,我会不离不弃,坚定不移地支持下去,奉献下去”。我的话也打动了大家,大家鼓掌称赞。推杯换盏的声音又一次响起。

在开心之余,何俊峰老师拨通了李建印将军的电话,并将聚会现场用视频传送给李将军看。请示将军有何指示指导?只见将军兴奋的回答到:“首先我向大家问好,让何老师代我向大家敬酒。祝福祝贺大家欢聚一堂。也为大家的深情厚谊感到高兴。在相聚庆贺中,我们首先要祝福祖国的繁荣昌盛。要以实际行动迎接庆贺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要总结和讨论我群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方向的最好措施和方法。鼓励和带动全体文友,加强团结,遵守群规,努力创造更优异的成绩”。


听完将军的话,何俊峰老师也感慨万千,代将军向大家一一敬酒。并说到,“在咱群里,我也遇到好多老战友,好文友。和大家在一起,倍感亲切,大家共同为群服务和奉献,很开心。我永远爱我所爱之人,敬我所敬之人。与此同时,还希望大家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在人生后半场,更要把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因为只有健康了,才会拥有一切。没了健康,一切都会归为零”。何老师的这番话,也引起共鸣。大家又举杯为健康干杯。
这时我们的美女画家姜紫荣,也激动的说:“我在河南呆了几个月,参演拍攝电视剧。接触到当地很多农村老百姓,深深体会到当地农民的朴实淳厚的高贵品质。夏日,烈日炎炎,演员拍攝虽然辛苦。各自也都哂黑了皮肤,但却锻炼了筋骨和毅志。每个镜头的拍攝,都得五六次,甚至更多,最后筛选最佳的。这种辛苦,不算什么。与基层老百姓长年累月的为生活,为事业拼搏相比,真是微不足道。《锦绣山河》电视剧,就是歌颂祖国和人民的”。紫荣的话,又是一阵热烈掌声。总编张老师还幽默风趣地说:“长期在外奔波,太劳累。祈盼早日拍攝成功上映。紫荣能回家回群享福享快乐”。总编的话,让紫荣倍感温暖。

大家边吃边聊,七八盘菜在推杯换盏中快完了。只见服务员端来价廉味美的炝锅魚。热气腾腾,香味扑鼻。这时何老师说:“我的一个助理快到了,想要见大家。咱们等一等”。好!大家齐声回答。不大功夫,只见一位年青美丽的女孩来了。进门就很客气地向大家打招呼问好。主动为每一位老师斟酒敬酒。忙个不停,这种举动,我称赞道,象这样懂事,有礼貌,会来事的女同志,今后在事业上,一定会成功。大家动筷吃魚时,她又自觉地去给每位老师端来调制好的料碗。我夸奖说:“年青人真懂事”。她说:“你们都是我的长辈,长兄,长姐们,我为大家服务是应该的”。
几个小时过去了,大家畅所语言,生动活跃的说笑聊天,开心无比。一片祥和,温心的聚会始终沉渗在幸福快乐之中。散会时,还是依依不舍。何老师就提议,“我邀请大家去我工作室喝茶。若谁有时间,就陪我一同前往”。
就这样,我和张总编,姜紫荣,飘飘,陪同何老师来到大明宫何老师的工作室参观。进门后,迎面墙上一排醒目大字(励智美生命健康中心)映入眼帘。环顾四周,给人一种高端大气,充满儒雅风气的环境。不由让人的心情静下来。工作室南端,挂着五星红旗和放映用的电视屏幕。两边有产品简介。大庭中央摆放有长形会议桌,和舒适靠椅。北头小庭有醒目的书法字画,和聚会桌椅。

在这里我们又享受到另一种快乐。聊天听课,自由自在。有位年青老师,更使让我感动。他姓习,相貌端庄,义表堂堂。不但口才流利,而且写有一手好字。他给大家讲了一次有关人体生命健康知识,还给我和张总编写了一副书法字,赠与我们。让我深受感动。在他提笔给我写字时,问我要什么字?我回答:“天道自然”四个大字。我说我敬天敬地,敬父母,重友情,一切皆在自然中。他说:“老师说的很对”。我说:“我们有缘相见,这也是天道自然的一种奧秘”。
习老师写完字,还特意与我合影留念,在我们离开工作室时,又邀请大家进了晚餐。

这一天我们过的可真是开心极了。这是一次有纪念意义的相聚。这次聚会,将带给我们的是,全体文友的凝聚力,奋发向上的冲锋力,为国为民奉献的坚定力。我们大家会紧紧团结在领导机构周围,团结一心,努力创新。在新的征程中,祝福我群,取得更加辉煌成就。


作者简介,
王福兰,大专学历。本人热爱文学,釆访,攝影,报导。是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精短文学作家。《作家文苑》特约记者。陝西成本研究会会员。文学作品在《新看点》《作家文苑》《作家艺术家阳光传媒》,《强国延安红云平台》《环球经典文学》《都市头条》《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发表。工作经历丰富,体验了人生百味。热爱文学创作,已有散文,诗歌,报导等多篇文章发表。写天下酸甜苦辣,播人间真善美德。

(写于2022年10月8号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