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产口石门山得句
题记:产口石门山位于都柳江(溶江)良口至老堡河段产口村下游一公里处,两岸悬崖石壁如门直扦江底,最窄处仅60多米,每遇洪峰经过,石门上下落差达二三米,水势极其汹涌。古时有人在悬崖岸边开凿步道,修成陆路通行必经之途径。现如今公路交通发达,石门旧步道已经荒废多年,人烟稀少,只有依稀可见的旧迹。今偶然到此,引发遐想。
红 掌
两面竹林依岸翠,一江碧水顺东流;
清波击石千层浪,朵朵莲花逐泛舟。

敬和红掌诗友
《过产囗石门山得句》
覃 江
座座青山叠翠幽,一江碧水畅欢流。
清波涤尽沾污垢,但把琼浆地里留。
奉和红掌诗友《过产口石门山得句》
曾庆年
两岸峰峦缀绿幽,石门展扇泻污流。
黔商古货逆江上,似有船工号子留。

依韵敬和红掌诗友
《过产口石门山》
韦世容
两壁如门欲锁喉,溶江万载此经流。
现今古老岩层上,多少纤夫足迹留。
依韵敬和红掌诗友
《过产口石门山》
蓬 飞
千仞峰峦险且幽,石门两道锁江流。
相传司马排兵阵,不见烽烟古迹留。
注:有传说司马懿与诸葛亮在此布阵。

韵和红掌女士《过产口石门山》
石宗元
两岸悬峰境险幽,千秋明月照江流。
回眸远古诸葛相,不见今朝司马侯。
次韵红掌咏老堡石门
梅 毅
曾见惊涛覆帝舟,浔溶奔海不辞流。
雄关两岸天然合,锁得桃源在此留。
注:传说乾隆下江南时在石门滩翻过船,河底下有好多金币。

敬和观海红掌二友诗
覃 江
旧事千年随覆舟,春江水暖正欢流。
桃源锦绣皆天赐,黎庶理当把此留。
*
另韵和红掌女士《过产口石门山得句》
曹自维
一山横断石门开,百舸争流黔桂来。
赤脚纤夫声去远,重游墨客赋诗怀。

韵和红掌老师咏老堡石门
潘艺江
两岸青山一叶舟,春江水暖向东流。
石门旧事风云涌,烟雨迷蒙访古游。
韵和红掌老师:
过产口石门山得句
吴秀周
连天两岸绿悠悠,产口石门胜境游。
秀水时常关不住,溶江浩荡向东流。

依韵和红掌《过产口石门山得句》
韦 广
石门难断碧江流,林茂山青曲径幽。
水映层峦生画意,绝伦景色客云游。
依韵和红掌《过产口石门山得句》
杨茂林
滔滔水势志东流,地设岩墙硬滞留。
亘古经年拦不住,开门放浪自悠悠。

依韵赞红掌
吴 刚
纤纤红掌抚箜篌,似诉如歌碧水流。
天籁之音声袅袅,绕梁三日韵悠悠。
依韵敬和红掌诗友
《过产口石门山》
秋水伊人
放眼溶江碧水流,石门涌浪景悠悠。
纤夫弓影不相见,只听声欢翠鸟啾。


作者简介
红掌,女,原名郑薏萍,广西三江县人,热爱古诗词,常在为生计忙碌之外拾书夜读,壮心不已。目前仍不愿放弃古诗词的爱好而忙于耕云种月,诗词创作成果颇丰。系三江县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

【汉诗文旅】*投稿须知
《汉诗文旅》是以发表诗歌为主、兼顾发表其他文艺作品的文艺微刊。本刊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凡是反映现实生活,具有正能量的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均欢迎。诗歌发在正刊,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小说、散文、评论、杂文、摄影、书法、美术等)发在副刊。来稿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修改的权力,不同意修改者请在投稿时声明。
【投稿邮箱】:2313672291@qq.com
编辑部电话:13377029459
【投稿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