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游记
(2022年10月)
“妈妈,国庆后三天的假期带你出去玩。你最想去哪里?到时候跟我说”。放假前,儿子如是说。
说实在的,以前条件有限,一直忙得脚后跟都着不着地,几十年来,出门旅游的次数,用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自然,祖国的大好河山,想去的地方可是多了。但是突然问我,一下还真答不上来呢。最后还是听从儿子的安排:出游位于浙江湖州德清县境内,享有“江南第一山”美誉的莫干山。
我对于莫干山的印象是极为模糊的,只是隐约记得在哪本书上看到过。但是想到有机会走进它,一睹它的尊容,还是很期待的。
5号下午,我们驱车约两个小时到达预订的民宿。就在我坐上车即将出发的那一刻,陡然间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似的,那种即将自由放飞的感觉油然而升。一路上跟儿子说说笑笑,一点睏意都没有,心情好极了。
刚到民宿的停车场,旁边一位外国朋友非常热情地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和我们打招呼。一会儿,他的中国妻子也从车上下来和我们寒暄,并说他们一年四季都会来莫干山骑行,而且下榻的也是这家民宿的另一个分店。
这时,民宿的服务员通过监控也及时出来迎接我们了。我们下榻的民宿是:看见远方.遥远的山。看到这个名字是不是都觉得挺有诗意啊。服务生推开半门,引领我们踩着由不规则的瓷砖铺就的小径,在绿茵的小树丛中穿行,来到大厅。这时,大有恍入世外桃源的感觉,心情特别轻松。
客房的布置也很别致,墙面的稻灰粉饰和阳台上两两相对的马灯,都能带给你遥远的回忆。推开阳台的门,便能看到莫干山的层峦叠嶂,儿子风趣地说:看,这就是真正的“开门见山”。我也被逗笑了。
古罗马哲人西塞罗说,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而这家民宿最大的亮点,也是不同于其它民宿以及星级酒店的地方,那就是:书盈四壁。在这里不仅身心能够得到放松,而且还有安放灵魂的地方。
这家民宿专门开辟了一间“书吧”供住客茶歇,而在民宿大堂,无论你在哪个位置坐下来,桌上都会放着一两本书供你阅读。而你在静静看书的时候,还能听到大堂里轻轻播放的经典民谣。这时候你一定会真正体会到“书与音乐是心灵的最佳伴侣”了,它们让你陶醉其中,久久徜徉。
次日,便开始了正式的莫干山之游了。我们开着车,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来到“游客集散中心”,换乘景点特供的中巴车,从山脚下开始,一站站向峰顶挺进。
车子沿着S形的山路呈螺旋式盘旋而上,路面很窄,仅有两个车道,而且在弯道处是不能两辆车相向而过的,所以每位司机都配了一部对讲机,以便告知自己和获取其他司机的位置信息,就可以提前做好在哪里停让的准备。
虽然我知道,这些中巴车司机肯定都是车技娴熟的老司机,但这上山的S型弯道足足有48个,弯道的两侧都是悬崖峭壁,所以每一次飞速过弯,都让我心跳加速。而那天适逢秋雨绵绵,山间一团一团的雾气,更把车子包裹得严严实实,毫不夸张的说,能见度仅有几米,越往上走雾越是浓重。车子就这样在浓雾里穿梭,在山崖上行走。偶尔俯瞰一下那深深的山谷,可能会有一丝恐惧,但更多体验到的是“腾云驾雾”时那种难以名状的惊险与刺激。
皇后饭店
莫干山上,别墅星罗棋布,有250幢之多,却无一幢相同。然而,在众多的别墅群中,有三栋别墅必然载入史册。
我们到达第一站景点。这里的第126号别墅——皇后饭店。我第一眼看到明显与其他别墅不同的是:窗户是拱形的,这立刻会让你马上联想到“延安窑洞”。
这里之所以成为游客们上莫干山必去的一处景点,不是因为这里是第一站,也并非是因为别墅的建筑风格,更不是因为“皇后”饭店的取名,是因为一代伟人毛主席于1954年曾经在这里下榻过。并在这里修改确认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如今,从别墅内设有的毛主席与莫干山主题展厅里,以及主席当年下榻办公的场景里,都将这段历史完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虽然已经过去了68个春秋岁月,但睹景思人,还是那么的温暖,令人肃然起敬。
松月庐
在号称世外桃源的武陵村,有蒋介石的府邸“松月庐”,这是知名度仅次于毛主席下榻处的另一处别墅。楼上有一个向外伸出的半月形阳台,蒋介石和宋美龄,就是在这里度蜜月的。在这里,蒋介石还特地为宋美龄修建了一个舞池。同样喜欢跳舞的我,如今看到这个舞池,仿佛也能看到当年宋美龄那楚楚动人的婀娜身姿和优雅的舞姿。蒋介石一生有三次上过莫干山,第一次便是这次蜜月,第二次是与周恩来举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谈判;第三次,也是蒋家王朝崩溃前夕,在这里和同僚举行了特别内阁会议,并出台了金元券政策。尽管如此,不多久,松月庐还是成为了蒋介石这段失败历史的见证。
白云山庄
我们随着导游来到芦花荡公园景点。在这附近也有一个别墅群。由于这里海拔相对较高。常年云雾缭绕,恍如仙境,故被称之为“白云山庄”。在山庄内,最有名的当属“白云山馆”了。因为在这里是1937年周恩来总理与蒋介石进行国共谈判的场所,白云山馆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所以,它和皇后饭店、松月庐一样,必然载入史册,也是游莫干山不可错过的三处景点。
我们下到山下。在一处幽静的山谷里。芦花荡出现在我们眼前。原来这里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开山祖莫元曾携女儿莫邪从太湖结芦于此,培植入苇,用其根为山下百姓行医治病的动人故事。旁边还有一尊他们父女的塑像。
大教堂
在莫干山中心景区还有一个基督大教堂。是美国传教士盖的一栋13.6米高的大教堂,也是最高的一幢建筑。教堂很高,彩窗,地面是缓坡地。因为1984年的一次中青年“经济论坛会议”在此召开而永载史册。并且此次会议的参会资格是:不讲身份学历、不论资排辈,而是看你的论文水平来决定你是否有资格。当年全国共有124位青年经济学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不乏周小川等杰出的经济学家。这次莫干山经济论谈会为今后中国的城市经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被永久载入史册也是必然的。
莫干山
导游介绍说,莫干山的得名,始于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命干将、莫邪夫妇在三个月内铸成两支宝剑。可是铁水在炉中沸腾,就是不凝聚。莫邪舍身跳入炉中,徇祭炉神,铁水凝固,宝剑得以铸成。他们铸剑的地方就在此山中,故名“莫干山”。他们当年铸剑的地方叫做“剑池”,于是,我们怀着对古人的崇拜和敬畏,也不顾导游说往返需要上下1000多个石阶的提醒,还是决定要走下去看看,只为去褐拜莫邪和干将这对具有传奇色彩的夫妻。
我们好不容易来到山腰处。只见在绿树重围下,一个不算太大的水池,石壁上有两个醒目的红漆字:剑池。旁边还有一尊他们夫妻俩的塑像。相传就是在这里,他们锻铸出了雌、雄宝剑,这里便是磨剑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听导游说,往返有1000多个石阶,相当于爬一次50层的楼房,而且还在下雨还得撑伞,我却脚步轻快的一直往下走。就在下到大约一半的时候,出现了一家咖啡店,可以休息一下,儿子怕我走累了,极力建议我歇一下。我走的正起劲呢,一点都不累,于是执意不肯。
继续往下走,又碰到有卖登山仗的。儿子怕我下山伤着膝盖,又说要买一根。为了不负儿子的一片孝心,我就答应了。结果在返回的时候,我反而觉得登山杖是累赘,就扔进垃圾桶里啦。走了几步,又折回去拿出来,放置在路边。因为我想,还可以让有需要的人方便拿去用。
虽然儿子一直担心我爬山会累着,但事实证明,儿子的担心是多余的,以我常年跳舞锻炼出来的体力,我不仅顺利的往返了,而且第二天以后也没有脚痛什么的,也许也是汲取了干将莫邪的力量吧。
走完剑池的景点已是下午四点多钟了,我们便准备下山了。有趣的是,前排的位置好像就是我的专座,不论我上车早还是晚都可以坐到和司机并排的那个位子。我也幸运的比其他游客朋友更真切地领略了什么叫“峰回路转”、“无限风光在险峰”,以及那种冲破团雾在云端行走的刺激和感受,也不枉此行。
虽然全程都淅淅沥沥的下着雨,未能领略到莫干山上那百亩林海的壮观,未能听到那林海的涛声。但是全程我们都没有抱怨一句,而是觉得此行值了!更多的就是因为体验到了只有下雨天才能体验到的感受。所以,对待任何事情从多个角度去对待和感受,就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从而愉悦自己也愉悦他人。
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晃也是六十余载,而囿于生活的琐碎,我直到如今才有比较充沛的时间与机会,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与那些动辄走遍中国的“大神”相比,我是远没有到“行万里路”的水平的,但我或许有着更细腻的内心,去发现每一次旅行中的各种美好。
有民宿的“开门见山”,书与音乐;有盘山公路上,景区中巴车的“速度与激情”;有蒋公与宋美龄的深情款款,和干将莫邪的美好传说;更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诗情画意。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感谢生活中遇见的一切美好,也祝福大家都能发现生活中的一切美好,让我们一起在人生的旅途中:闲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