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路灯》第一章 洪荒年代
(29-34)

北风吹,雪花飘,穿新衣,戴新帽,吃饺子,放鞭炮,走亲戚,踩高跷,看大戏,好热闹……春节,这是一年最幸福快乐的时候。这几年受日本鬼子欺凌,心里窝了一肚子愤怒和仇恨,而今抗战胜利,扬眉吐气,家家户户都置买年货,准备痛痛快快过个春节,一扫往日晦气!
当地习俗:除夕要迎灶神上天归来,一夜不睡,叫熬年,争到山神庙去烧头炉香,预示当年好运。初一,敬神敬祖先,放炮,吃饺子,给邻里长辈拜年。上午是父母儿子一家团聚,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发压岁钱,接着是设宴、喝酒。初二,女儿回娘家,外甥上舅家,拜年,喝酒,初三是鬼节,给已逝先辈烧纸,缅怀故人,不走亲戚。初四可到近门亲戚家串亲戚。初五是破五,一天不准动刀,不准走亲戚。从初六到十五前,是小辈上长辈家走亲戚的日子,到处可见穿新衣、掂礼盒的人群,一派春光明媚、喜气洋洋的气氛!
大年初一,卫超要领着孩子们进城去给父母拜年。
卫超头戴礼帽,脖子围一条酱色长围巾,一半搭胸前,一半搭肩背,身着石青色棉袍,脚蹬千层底黑缎面棉靴,走起路来显得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夫人贾玉婷,头顶一条新棉花头毛巾,上身罩一件簇新的蓝士林布大襟褂子,杏仁眼睛明亮闪烁,满脸泛溢喜气。
孩子们虽然都装扮得花枝招展,但是随年龄,男女不同而各异:素织、素娥两人穿大花棉衣裤。头戴鲜艳的红、黄、绿三色毛线打的帽子,项围花布纱巾,脚穿绣花棉靴,一双呼灵灵的黑眼珠炯炯闪亮。素织把弟妹打扮得灵气十足。杰三留着分发头,头戴一顶红顶墨色瓜皮帽,身穿花袍子,俨然一个花花公子。通五、乃文头扎仰天角、头戴五色毛线打的棉帽子,两条丝带紧系着脖颈,藏在棉花袍子的高领里,项上银光锃亮的大项圈下系着银锁,在胸前晃动,圆润的小脸蛋上擦上蛤蚌油,高高的眉宇间点了一个红胭脂,显得灵气活泼。玲妹的头发打了两个小鬏鬏,头戴一顶镶嵌银角饰,缀满小铃铛的锦缎花脑包,脸蛋上敷了层雪花膏,眉宇间点了个大红胭脂,一条粗粗的银项圈下系着金银锁,走起来叮叮当当响,扭动身子珠光宝气,俨然一个花囡囡。
一家人左端详、右察看,都觉得心满意足,才出门上路。他们一行快到西城门时,卫超怕孩子们走失,拿出条长长的五彩绦绳,把大家的胳膊系起来,排成一行,甩着胳膊,走到大街上,引来众人观看……

由于日本飞机的轰炸,卫家大院完全失去了昔日的风光。东厦子的山墙上开了个门,直对过道,与大街相望,这是卫祜卿的诊所兼卧室。原五间门面堆满了碎砖烂瓦,后山墙处用半截砖砌了堵半截墙,墙中间一道栅栏柴扉,直对从碎砖烂瓦堆间挑开的、与大街相连的甬路。
卫超一家来到甬路口,把孩子们胳膊上的绦绳解开。孩子们一窝蜂跑过来,推开柴扉,喊着:“爷爷,奶奶,我们回来了,来给你们磕头来了!”
这时爷爷奶奶笑嘻嘻地从厦子房间出来,把大家引到堂屋。堂屋里,迎门挂着神龛,下边是条长几案,上边放了许多祖宗的牌位,香炉里烟雾袅袅;几案前一张四方桌,上边放着蒸馍、果子、糖果等贡品。桌子两侧放着两把罗圈椅,这是爷爷、奶奶平日的座椅。卫超送上礼盒、道罢吉祥后,卫韬、焕云从里间出来,一起给父母三拜九叩后,互相作揖对拜,尔后才轮到孙辈们向长辈作揖、磕头。
孙子们不知道作揖、磕头是有讲究的,上去双腿扑通跪地,趴下就磕头。这时爷爷说:“哎呀,都咋成这啦,连个磕头都不会,礼数也不懂,起来起来!”
爷爷边说边给做示范,他说:“要先拜天地祖宗,再拜爷爷奶奶,三拜父母一辈。要先作揖、后磕头。磕头要先左腿跪地,后跪右腿,然后双手摁地,虔诚地磕三个响头,额头似触地非触地,然后起身再作揖,给天地、祖宗各跪拜一次,给爷爷、奶奶各跪拜一次,给父母各跪拜一次,给叔叔、婶婶、姑姑们各跪拜一次。你们年纪小,就不必互拜了。”
杰三兄弟三人,学着爷爷的动作,像捣蒜似的,不住地起来爬下,爬下起来,一遍磕完也快到晌午了。该发压岁钱了。是奶奶从钱包里取出一张张不倒折的毛票,每人一张,还说:“买鞭炮、糖果、花生、书本子都可以,自己掌握着花。”
孙子们接过钱,可高兴啦,他们跑到大街上,乃文买了糖人,通五买了皮老虎,杰三买了本
小人书,都是二分钱的。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乐融融、美滋滋的。

下午要回磨沟时,爷爷对杰三兄弟说:“坡上到处都是中药材,过罢年你们去刨点地丁、防风、柴胡、地骨皮,瓜萎根、地黄……给我送来。以后地里可种些丝瓜、瓜萎、山药……这些都是好中药材。
杰三他们一家当时居住在外婆家的磨沟村,但不在舅家吃饭,而是租了李利祥家一孔窑洞,另起炉灶生活。一家包括外婆九口人,三个大炕,住得很紧狭。夜里为了省灯油,一般不点灯。这时候孩子们就依偎在父亲怀里,听他讲故事。
他说:王范街有个冯天喜,天天挑菜到塬上的师村、王沟、小石界去卖。这天基本没发市,天黑了还有大半没卖出去,他闷闷不乐地挑着担子,低着头往回走。不想走到焦家坟边的大路壕时,头发根子砰砰砰乱炸,他抬头一看,原来是个集市,许多人提着灯笼在买卖赶集。他就走了过去,近前一看,吓出一身冷汗,提灯笼的人都没头,下腿只有一揸长,走路碎步,声音嘈杂,但听不懂说的啥。他明白了,这里原是鬼市,过去只听人说过,现在让他碰上了。
他一下就瘫坐在地上,心想完了,菜肯定要让抢走了。可是一个个提灯笼的过来看看就走开了。过了好一阵子,听到一个恶狠狠的声音:“还不快走,难道想叫厉鬼吃掉吗?”
他说:“我迷路了,不知道往哪儿走,仙家快给指个路吧!”
只见一个手提灯笼的指指:“那边!”
他赶快起来挑起担子,向指引的方向走去……
鸡叫了,看到鬼市集散,众鬼掂着灯笼,尖叫着腾空而起,从头顶飞过,有的飞向了闯王坡,有的飞向利祥家、怀印家、泉水家老坟,消失在繁茂的柏树林里。
天明了,红彤彤的太阳露出了地平线,冯天喜的头脑清醒了,一看周围,全是低矮的柏树丛子,原来他在焦家坟转了一夜。他看看菜担子,两筐空空的,菜被分散在众多坟堆上,一个坟堆上一把。他挑起空担子就跑出坟地,快到杨家门口了,心脏还咚咚咚地跳个不停………
通五问:“真的吗?好吓人啊!”
父亲说:“这还能有假?张着血盆大口、瞪着红眼睛绿鼻子的仙家,利祥家沟里就有。他们就住在杨树上流水的仙洞里!你们小孩子让它碰上了,见一个吃一个,连骨头都不吐的。”
几个孩子听了,都吓得抱头吐舌头,一个劲往父亲的怀里偎。
停了一会儿,杰三问:“伯,你早上敬神咋还敬毛鬼神?毛鬼神是啥神?”
卫超说:“据说毛鬼神是只来无影,去无踪的小精灵,人一般看不见。但它神通广大,可以让
你富,也可以让你穷。以前,有一家人天天敬毛鬼神,毛鬼神为了感谢那家主人,就用一个神布袋往那家运东西,后来,那家就一天一天富了起来。什么都有了,就缺一盘石磨,那家主人就烧香,求毛鬼神给他弄一盘石磨。毛鬼神给他弄了盘石磨,但石磨太沉了,毛鬼神运到那家门口时实在运不动了,就一边喘气,一边喊:“快接接,快接接……”
那家主人认为以后用不着毛鬼神了,又怕它把家里财富再运走,所以听到喊声时,就说:“压死你!”
于是,毛鬼神被压死了,毛虼狸、家鼠听说毛鬼神被压死了,非常气愤,就联手把那家的财富全运走了,那家主人也饿死了。”
杰三说:“忘恩负义的小人,该死!”
通五问:“毛虼狸、家鼠仗义,值得尊敬!”
乃文问:“毛虼狸、家鼠为啥给毛鬼神打抱不平?”
杰三说:“听说毛虼狸是毛鬼神的爹,家鼠是它妈,是真的吗?”
卫超嗔斥道:“小孩子知道啥,别乱说!以后记住,千万别对神灵不尊敬,更不能亵渎,不然要遭报应的!”

作者简介:卫冠武,男,汉族,1943年元月生,东关村八组人,家住担水堂后祖师阁前。1969年西安冶金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国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任工程公司副经理,副处职务。后调入总公司劳资处,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十多年,高级工程师。2003年在劳资处退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