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浅浅成为作协会员一事,最近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大家觉得贾浅浅的诗以屎尿为题,不配进作协,更有传言说贾浅浅能进作协完全是沾了他老爸贾平凹的光,“文二代”这个词也频频得出现在人们的口中。
贾平凹在给贾浅浅的一封信中曾经说过:“他极不爱听文二代之说,这样的帽子很容易被戴上,既丑陋,又恪的脑呆疼。”
他在信中说,从不鼓励贾浅浅成为作家诗人,他说“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的太累”他只希望贾浅浅上学就业结婚一切安康手顺,岁月静美。
虽然贾平凹极力的把这顶文二代的帽子摘掉,觉得这个词丑陋的很,但我倒觉得贾老师不用这么敏感,“文二代”这个词没有太多贬义,父亲是作家孩子也是作家的人比比皆是。
当然能不能成为一个作家和诗人,首先要看一个人的天赋,其次再是运气,一个有天赋才情的人即使他的父亲是大作家,也阻止不了大家对其的喜爱。
而相反的是,如果没有什么才情和天份,只靠父辈是个大作家就硬生生的跻身于作家行列,并因此在以后的人生里频频获利,成为大学副教授,成为文学会副主席,这就说不过去了。
我想贾平凹之所以讨厌“文二代”这个词的原因可能就是这个吧,他害怕别人说他女儿贾浅浅没有作家天份,因他而获得作家称号,或者他怕女儿的天份被他的光环所遮蔽。
我想后者没有多大的可能性,毕竟贾浅浅的文学水平最近大家有目共睹。
这么多年来贾浅浅的相关作品,屈指可数,而大多数作品都是研究父亲贾平凹的为主,最近的屎尿体诗,更是人尽皆知。
当然作为一个名人的贾平凹,思维和视野我们普通人还是比不上的,早在贾浅浅还没出名之前,还没有这些琐事缠身之前,他就说过:“她现在已经不小了,说起来有父女名分,实际上我是我,她是她”的话以来避嫌。
对女儿贾浅浅的诗他也是大为夸赞,说贾浅浅的诗让他惊讶,说诗里的那种奇思妙想,是他远远撵不上的,他评价女儿贾浅浅的诗是“这个时代的句子”。
这些赞美是不是包括对贾浅浅的作品《郎朗》《黄瓜,不仅仅是吃的》的赞美,还是把这些排除在外,这个就不得而知了。贾平凹在文中最后对女儿贾浅浅说:做好你的人,过好你的日子,然后你才是诗人。
我想不管怎么样贾平凹对女儿的期望实现了,贾浅浅确实过好了自己的日子,虽说其讨厌文二代说法,但能过上好日子是不是和文二代也有的关系呢?
有句话说得好“不要看对方说什么,而是要看对方做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