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七十八)
今年的7月7日是震惊中外的“7.7卢沟桥事变”爆发85周年。过去“7.7事变”被认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算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是8年抗战。
现在则是从1931年的“9.18事变”,日军占领沈阳继而占领东三省全境开始算,至1945年8月15日,是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14年抗日战争。
前文也说过,丧心病狂的日本军国主义从上世纪30年代初起就无时不刻在觊觎我大中国的富饶土地,而且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他们的侵略步伐。
如果说以前日军高层还有一点点顾虑和还想保留一点遮羞布的话,从1936年的2月26日那个大雪纷飞的凌晨,当一群彻底沦为了嗜血野兽的陆军少壮派军人冲进首相府和海陆军部大开杀戒的时候,日本就完全把整个大和民族死死地绑在了疯狂的军国主义的战车上。
从此,这辆血腥的战车再也停不下它们烧杀掳掠的车轮,一直作死到把自己送进万劫不复的地狱。
“卢沟桥事变”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好在这之前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中共全力斡旋之下达成了“国共合作、全面抗战”的统一战线,而且蒋介石也在这一年的9月正式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就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政治局面。
至1937年,中国北方大片丰腴的国土实际上已经沦陷,东三省和华北五省已经成为了日寇的囊中之物。
为了夺取华北重镇北平,进而挥师南下鲸吞整个中国,日军将北平除了留下西面的宛平城一个出口外,从东、北、南重重包围。装备精良的日伪军兵力达到5、6万之多。
偌大的北平城只剩下了丰台的宛平这么一个小小的出口,如果再失去宛平,全城军民只能坐以待毙。由此可见,死守卢沟桥旁边的宛平城已经成了中国军队的背水一战的最后防线。
然而日本军国主义已经失去了进展缓慢的蚕食中国的耐心,他们急不可耐地要发动一场侵华的全面战争,要在“三个月之内完全占领中国大陆”。
因此,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全面侵略战争的开端,而绝不是什么“擦枪走火”的偶然事件。
卢沟桥事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奇耻大辱。外国军队在中国的土地上横冲直撞,还敢频繁地举行军事演习。一队小小的连级建制的日军就敢以“寻找失踪士兵”的名义兵临城下,蛮横地要求宛平驻军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城搜查。这是何等的嚣张气焰。
驻守宛平的是国军第29军的219团,以我十余倍兵力的优势,你就不怕我把你小鬼子“包了饺子”!
日本鬼子的无理要求理所当然地被我严词拒绝,于是日军在次日凌晨就悍然开打。

219团的团长是吉星文,他的叔父就是著名的抗日将领、我党的地下党员吉鸿昌。吉星文也是一位铁血的爱国将领,可惜在五十年代的金门炮战中不幸身亡了。
说起第29军,大家应该比较熟悉。该军原是冯玉祥麾下的西北军,这个军的一些将领,如宋哲元、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冯治安、刘汝明、秦德纯、张克侠、何基沣等人都是大名鼎鼎、战功卓著的抗日将领。
该军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和喜峰口战役。在所有的数十万中国军队中,该军的武器装备是最差的,但是这个军的官兵每人都配备了一把大刀,而且他们都苦练过刀法,能熟练地掌握这种堪称原始的冷兵器。
就是这些寒光闪闪的冷兵器,砍得鬼子的脑袋连同钢盔一道像小推车上翻倒的西瓜一样在地上乱滚,直杀得鬼子魂飞魄散,叫苦不迭。

而且29军的官兵尤擅长夜袭,他们趁黑摸进日军的帐篷,摁住了熟睡中的鬼子脑袋就一个一个地往下切。到了第二天早上,许多军营里的鬼子就都成了没有脑袋的孤魂野鬼。
心惊胆战的日军只好给每个士兵都发一个钢制的脖圈,大家睡觉的时候就赶紧戴上这个冰冷的甚至让人呼吸困难的“首饰”,谨防吃饭的玩意儿被人切了去。
29军大刀队的英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艰苦抗战的中国军民,那首由麦新作词作曲的《大刀进行曲》就是根据29军铁血抗战的事迹创作的。

从7月8日凌晨起,日军增加了兵力对卢沟桥及周边阵地,以及宛平城发起了进攻作战。我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对凶悍的日军予以痛击,接连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我军80余名官兵也血染沙场,壮烈殉国。
狡猾的日军见急攻不下,又玩了一个谈判的花招。要求暂息兵刃,共同调查以平息战火。但翻脸就提出了一个更为无耻的要求:中国的官方和军方必须向日军道歉,并赔偿他们的损失,而且要求中国军队必须全部撤出永定河东岸。
这就等于要求中国方面将领土拱手相让。强盗成性的日军当然知道中国方面不会同意,他们就是要故意激怒中方,以便再起战端。
7月28日,成功实施了缓兵之计的日军从天津、河北和山东火速增兵,调动了大批兵员和大炮装甲车等重武器,再次向29军驻守的北平北、西、南苑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记过数日的血战,顽强的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坚决抵抗,予敌以重创,但自身也伤亡惨重。29军副军长(代理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身先士卒,率部奋勇杀敌,不幸相继中弹牺牲,以身殉国。
29军将士在激战中付出了二千多人的牺牲。
此役我军战败,日军堂而皇之地占领了中国的千年古都北平。
后蒋介石将29军的残部重新改编成三个军,分别是第77军,第59军和第68军。
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军每两个数字平衡起来都是77。不知道这是个巧合还是老蒋为了纪念7.7事变而暗藏的寓意。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事变中抵抗失败后,原29军38师师长张自忠被任命为59军军长并担任北平市市长,并奉国民政府之命与日军进行了谈判,且与日军签订了屈辱的城下之盟。
张将军也因此背负上令他终身耻辱的汉奸骂名。

本来就在北平保卫战中战败的张自忠已经痛不欲生,如今更是背上了汉奸的千古罪名,这让赤胆忠心的爱国将军张自忠萌生了要亲自上阵与日本鬼子决一死战,不惜以死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念头。
1940年5月,中日双方在湖北和河南拉开了“枣宜会战”的序幕,中国军队30万,日军则投入10万精锐。
战端一启,炮声隆隆、硝烟滚滚,双方厮杀得天昏地暗。
中国军队虽然人数众多,却是抵挡不住日军的凌厉攻势,节节败退,渐成颓势。
5月15日,张自忠所部被6000余日军包围在南瓜店,而张部只有不足1500名从战场上撤退的残兵。
战至16日,张自忠弹尽粮绝,手下也只剩下百余官兵。张自忠左臂中弹,仍振右臂挥枪督师死战,大呼杀敌。
兵力优势的日军仍像海浪一样,汹涌掩杀。直至把中国军队赶尽杀绝。
最后,日军看见一名浑身是血,身穿黄昵将官军服的中国军人在身中数枪的情况下,仍怒目圆睁地挺着刺刀如天神般屹立不倒的时候,都惊呆了,急忙排枪齐放,这名堪称战神的中国军人才轰然倒下。
日军从这名军人的身上的胸牌符号上发现,这个叫张自忠的人竟然是中国军队第33集团军的中将总司令!

赶来的日军主将也大为惊奇,且无比感叹,说他从来没有看见中将总司令官亲自挺着刺刀冲锋的。
这个日酋一声令下,所有的日军齐刷刷地列队,并脱帽向这位中国将军致敬。事后日军安葬了张自忠将军,并在他的坟前立了一块木牌,上书“之那将军张自忠之墓”。
后,张自忠将军的忠骸被我军拼死反击打退后移出并运至陪都重庆安葬。
张将军灵柩到达重庆之时,重庆数十万军民在嘉陵江两岸哭迎。蒋介石亲自迎接,抚棺恸哭。
后来张自忠将军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授为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军衔。
新中国成立后,张自忠将军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2009年张自忠与佟麟阁将军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笔者将在后面详述张自忠将军的故事)
人民没有忘记这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牺牲的革命英烈,现在在北京市繁华的街区还有“佟麟阁路”、“赵登禹路”。每年的清明节都有大批人群到他们的墓前缅怀拜祭,他们的墓前都摆满了鲜花。
29军这支抗日铁军有许多高级将领与中国共产党都关系密切,颇有交情。有些人本身就是中共的秘密地下党员。如何基沣、张克侠等。
何基沣在解放战争中率部起义,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4军军长。而张克侠则是八十年代八一制片厂拍摄的一部电影《佩剑将军》里主角的人物原型。

北京人遇到数目不详的事物时爱说一句谚语:“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也数不清。”
笔者也曾几次到卢沟桥,对那些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大为赞叹,而且认真地数过好几次,确实是数得一头雾水。那些石狮子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大狮子身上还有小狮子,小狮子的毛发里还藏着更小的狮子。
然而,卢沟桥的狮子有实数的,共为501个。
那些活泼可爱的石狮子有些被日军的枪炮炸残了,或是没有了脑袋,或是只剩下半个身躯。古老的卢沟桥上也多处保留着当年日军疯狂进攻的累累弹痕。
这些战争遗迹默默地述说着85年前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警告着国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