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古韵画影
图文作者/侃珂
合诵/月娥•安湛•云朵•祥会
音乐合成/孔祥会
不知道多少次节假日去古镇旅游,
走进斗转星移千年时空的杨柳青,
情不自禁地抚摸古香古色的牌坊,
徜徉于神秘华美的御河沿线景观。
那些铭刻着历史变迁的古迹遗址,
蜿蜒矗立于进入古镇村落的河畔,
那些古渡箫声等情趣景观映入眼帘,
不由自主地想起那难忘的柳岸风帆。
不知道有多少次踱步古御河畔,
回眸设镇远溯至北宋景德年间,
到金贞祐二年设置柳口镇巡防,
探寻元代文人偈奚斯游历古镇,
曾触景生情赋诗《杨柳青谣》,
其中那句“杨柳青青河水黄,
河流两岸苇篱长”的著名诗句,
寻觅着杨柳青由此得名的历史溯源。
那块引人注目的大运河标志石碑,
揭开了千年古镇崛起的历史开篇。
从漕运兴盛到商贾云集的驿站,
从粮盐中转到贸易畅通的口岸。
从赶大营第一人安文忠的宅邸,
讲述着赶大营融入西部大开发之先。
走进靠皇差漕运而兴盛的石家大院,
驻足观看反腐败第一案的教育展览。
开始筑牢反腐倡廉为官守法的底线,
坚守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信念。
置身于深宅大院的假山廊桥和戏楼,
定格在那些泥塑、花轿和砖雕的瞬间。
不知道多少次留恋忘返于古御河畔,
恍惚又见“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
慢品细赏连年有余的主题年画雕塑,
感受着百姓勤劳致富必须历经磨难。
漫步纵览文昌阁飞檐棱角高插云霄,
钟鼓二楼和雕栏木桥令游客留恋忘返。
又到乾隆御赐园细观慢品那些人物雕塑,
寻觅乾隆微服私访农户画舫的传奇史篇。
讲述着邂逅民间画工孀妇白俊英,
支持画工与勾结官府的画霸抗争,
那些斗争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演绎着乾隆整饬吏治腐败的历史片段。
随后来到安氏祠堂的杨柳青年画馆,
轻拿着传承人刻成的木版年画底板,
亲身体验印刷一张木版年画的喜悦,
追溯着水墨丹青木版年画传奇之源。
不知道有多少次闲暇时间之余,
慕名穿越于古镇的浮光旧影之间。
回望千年遗留的时光流转记忆,
那些随处可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品赏如意大街上的糕干和剪纸,
到游赏广场上踩高跷或舞龙表演。
从携伴微游关帝庙到广东会馆,
从踱步浏览风筝园、诗碑园到砖雕碑刻园。
探觅那些镶嵌着历史遗迹的民俗风情,
不知蕴藏着多少运河文化的趣闻逸事,
不知有多少臣墨皇迹的文物流传至今,
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名句佳联。
那些承载着古镇变迁的历史人物雕塑,
讲述着千年古镇历史沉淀的民间故事,
牢牢地抓住中外游客猎奇的关注目光,
邂逅御河沿岸绚丽多彩的风景画卷。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