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如容易却艰辛
文图/梁成芳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是王安石《题张司业诗》的两句诗。张司业,即张籍,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是白居易志同道合的诗友,新乐府运动的中坚。他的乐府深得白居易的推崇,白曾赞他“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这诗句,既是对张籍的诗的评论,也是对其创作经验的总结。诗人说:看来好象平常,但却显得奇特;成功仿佛容易,但却凝聚艰辛。
这使我想起古人谈写作的体会。
苏轼讲起他的写作经验时,欢天喜地,似乎很寻常,很容易。他说:“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
与苏轼同时代的诗人唐庚,也是四川眉山人,而且很佩服苏轼。但他谈起创作经验,与苏轼相反,却愁眉苦脸,深觉艰辛。他说:“诗最难事也。吾作诗甚苦,悲吟累日,然后成篇,……明日取读,瑕疵百出,辄复悲吟累日,返复改正。凡如此数四”。
同是写作,为什么一诉悲苦,一说欢快?我以为,这中间,各人的才力、知识、技巧、秉赋等,是有差异的,因而,文思的敏锐,下笔的轻捷,当然有所不同。仅管如此,但写作的艰辛则一也。只不过唐庚说出了他创作时的原初状态的愁苦,而苏轼则欣赏其作品成功后的欢快而已。当苏轼说“笔力曲折无不尽意”时,我想,腹稿早几经曲折了,艰辛已预付了。否则,决不下笔就“尽意”之理。朱熹在谈到文字工作时,曾生动形象地指出:“看文字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不恕他,用法深刻,都没人情。”许多中外文学巨匠,都道出了写作的谨严与艰辛。
写作是艰辛的,作者要深入生活,去熟悉各种不同的社会情况,写出自己思考过、体验过的东西;而且要刻苦实践,尽量多写。古人说得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网复一网,终有一网得,笑杀无网人,临渊空叹息。”这观点,不知每个从事写作行当的朋友们以为然否?反正我是尝到真正艰辛的滋味了。
2022.8.29, 晋中•山西大学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