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酒文化与诗人
谈到诗酒文化,当然离不开诗人。
纵观中华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不难看出,是诗人把诗和酒结合在一起并使其交融共推,成全了“诗酒”与诗酒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兴盛。
诗人永远是诗酒文化的主体,是诗酒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内因,是推动诗酒文化发展兴盛的中坚力量。
纵观诗酒文化发展史,众多诗人借酒扬诗,借诗香酒,使酒醉诗情,诗美酒意,创造了许多传颂至今的佳话,也为诗酒文化的发展增添了诸多丰富的内涵。

魏晋时代的曹操当属“借酒扬诗,借诗香酒”的杰出者之一。他不仅以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狂叹引得了古今许多人的共鸣,更是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赞美把酒的妙处推到了至高处。东晋诗人陶渊明也当属于杰出杰之一,他的诗有一半都谈到了酒,其“试酌百情远,垂觞忽忘天”一句更是让人难以忘怀,传颂至今。
唐代诗歌大盛,诗人们嗜酒成风,这一时期算得上是诗酒文化发展的一个鼎盛期。这一时期杰出人物的代表应首推“斗酒诗百篇”的李白。“酒渴思吞海,诗狂欲上天”的杜甫曾这样以诗描绘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唐代著名的《琵琶行》也是白居易在他酒醉时写成的。除李白、杜甫、白居易之外,唐代还有贺知章、孟浩然、王昌龄、刘禹锡、李商隐等等诗酒名家。诗人嗜酒成风而诗歌繁荣,足以证明大唐盛世把诗酒交融这部大戏推向了“前无古人”的空前高潮。

后来北宋时的苏东坡、南宋时的陆游等众多诗酒名家,也对诗酒文化的发展有过增光添彩的功劳。
中国诗酒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酒交融的史料中,随意摘取点滴,就可证明诗人对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诗酒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作的贡献。
与古代诗人相比,中国当代诗人对诗酒文化的贡献应该更具有突破性。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代诗人对诗酒文化的发展的贡献大都有着不自觉的被动的局限性,而当代的许多诗人为诗酒文化的发展兴旺所创造的诗酒风流是自觉的和主动的。

当代著名诗人艾青对诗酒文化做过认真的研究,并强调诗酒文化是“诗酒联姻”的产物,充分肯定了诗酒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形式的存在,为弘扬和发展诗酒文化奠定了具有权威性的基础。著名诗人绿原对诗酒文化认真研究后,用一句“诗是水中酒,酒是文中诗”,就将诗酒各自的内涵向对方的更深层次做了突破性的伸延。当代知名诗人张俊先生不仅把饮酒和做诗融合得恰到好处,而且把诗歌的发展与酒业的经营结合起来,给诗酒文化注入了产业化发展的活力,把诗酒文化拓展到了更宽更深更高的多维空间,其对诗酒文化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杭州)诗酒文化高峰论坛刚成立的时候,知名诗人静川等带着“饮一路美酒,做一路好诗”的目标组织“中国诗人万里行”大型诗人联谊活动,给诗酒文化注入了游学、采风、交友、观光的实质性内涵。当代诗人这种带有主动性和自觉性的贡献,无疑显示出了诗人对诗酒文化的责任的承担,和对诗酒文化未来信心的表达。
诗酒文化离不开诗人,诗人也离不开诗酒文化。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诗酒文化承担着诸多的社会责任,而这种责任最终还是要落在诗人的肩头,所以,在这里需要用一句话来结束“关于诗酒文化和诗人”的话题:诗酒文化前景美好,当代诗人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倪西燕 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