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
刘克勤,男,汉族,出生农家茅舍,军旅磨炼20余载,湖南省作协会员。坚持业余码字30多年来,先后在国内各级媒体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出版个人专著《挑灯集》《百思一得》《启明星》3部。尤嗜短小精悍的千字文创作,有感而发,即兴成文,既不浪费读者太多的时间,又能给诸位些许启迪。《宁古塔作家》签约作家。
家庭文明是城市文明之基
作者 / 刘克勤

党中央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我们每个人从家庭走向社会,家风的影响亦会随之远播,成为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整体拔节的力量之源。同理,一座城市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只要我们注重文明家庭建设,重视良好家教家风的涵养与传承,那么,千千万万个家庭就会成为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文明的重要基点,成为我们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宏伟工程的奠基之地。
家教有方根基稳。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培育家风,不仅给孩子系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所谓家教有“方”,就应讲究入情入理。时代在变,情理不变。像“孝老爱幼”“勤俭持家”“与人为善”一类蕴含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至理名言,应成为我们家教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坐标。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社会观念如何多元,都需要协调好家庭关系、教育好子女后代。家庭是德行培育的第一站,家教之首就是要重视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比如同样是关怀备至,是体现在日常指导和示范上,还是体现在凡事替孩子做、替孩子想上,结果大相径庭。同样是处理人事交往,是告诉孩子宽以待人、友善为先,还是怂恿孩子不要吃亏,结果差别巨大。教育方法事关成败,孩子习惯决定未来。要结合中华传统美德的“国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世风”,构筑起滋润亲情、培育灵魂的精神家园,促使孩子从小养成崇德向善的文明品性。反之,不重视家教,就无法筑牢文明风尚的根基。
家风至纯世风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是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也是我们在这个时代互相激励、抱团取暖的精神薪火。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风浮华风俗,影响世风。
“家之兴替,在于礼仪,不在于富贵贫贱。”不同的家庭涵养不同的家风,或是勤俭持家、耕读为本,或是重诺守信、仗义疏财,或是敬老尊贤、乐善好施,或是清廉简朴、廉洁奉公。虽然道德主张和行动规范 不同,但崇尚纯正的家风目标是一致的。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阳光。家风建设最大的原动力,莫过于父母长辈的亲情心和责任感。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同样,家风传承、品德养成,更多是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高尚的道德观念有赖于父母长辈对下一代的渲染和传递。“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家风是人格的影子,作为家长或长辈,以家风建设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以家庭美德引领社会和谐,我们责无旁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