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楼壬寅重阳诗词选评
重 阳
孟祥荣(广东)
东篱菊盈把,南海雁无踪。
一盏凭高阁,数声斜日钟。
段维点评:一二句以对仗出之,叙写秋意;三四句转及人事,无限感慨系于“数声斜日钟”。斯言已尽,余响无穷。
登楼
刘征(北京)
岑楼不掩青山色,万木新添霜叶红。
老去豪情殊未尽,冲天一鹤舞长风。
段维点评:古人登楼与愁情怨思相关,这首绝句一反其习,登楼乃因“老去豪情殊未尽”,这也是全诗的中心句,统率着一二三句,与传统的起承转合章法有别。
壬寅重阳杂感
吴瑾(法国)
疏星数点雁横秋,孤看人家灯火楼。
满地黄花催我老,频年谋食滞欧洲。
段维点评:作者“频年谋食滞欧洲”,在异乡看到的景物与故乡并无二致,可谓身在曹营心在汉也。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重 九
楚家冲(湖南)
吹帽当年风未停,日无血色雾初升。
既来物外谁携酒,更识枝头蝉似僧。
秋许霜回方烂熳,山因我见欲奔腾。
天容万象咸舒意,草底吟蛩天际鹰。
段维点评:宋代郭应祥《菩萨蛮·戊辰重阳》有句云:“萧飒鬓如蓬,不禁吹帽风。” 辛弃疾《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这些名句被作者化用在一、六句中,增加了诗的厚重感。尾联表情旷达,舒意之物下及吟蛩,上达苍鹰,真可谓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重阳前七日独登南山
何革(四川)
非智非仁也乐山,平生无记几回攀。
懒同人约期心静,久与峰疏愧力孱。
曲径长如薄宦日,幽怀老似古铜斑。
信知到访逐年少,望尽天涯未肯还。
段维点评:此律最吸引我的是颈联:“曲径长如薄宦日,幽怀老似古铜斑。”比喻新颖,情怀厚重。

南乡子·重阳与寒流
李树喜(北京)
独自上高楼。秋色无边风满楼。过往兴衰今与古,潮流。若个史家谁自由!
梦里又神游。浪迹天涯不系舟。疠疫寒潮双禁我,诗囚。添得重阳酒一瓯。
段维点评:令词借重阳与寒流两个“意象”,抒发“若个史家谁自由”的历史无奈感与“添得重阳酒一瓯”的苦中作乐之情。上片起首两句“楼”字重韵,前人不多见。
洞仙歌·壬寅九日依竹山体
苏俊(广东)
白衣谁是,恰渊明无酒。何况南山正招手。短筇随主懒,应怯登临,苍茫际,争信中原依旧。
往年吹帽惯,顽谲西风,犹待人来作重九。衰鬓忍簪香,料得黄花,销魂处、比侬还瘦。但觅个、栏儿倚些时,也不管鸦催、夕阳红皱。
段维点评:善于引典化典是此词的一大特色。语言上保留着花间遗韵,亦是词之本色当行。“夕阳红皱”句虽非词眼,却甚夺目。
鹧鸪天·重阳节梦游岳阳楼感赋
王玉明(北京)
梦里依稀作旧游,重阳重上岳阳楼。湘娥泪共嫦娥洒,屈子愁追扬子流。
文正记,少陵讴,长怀天下古今忧。烟波东望迷黄鹤,银发飘萧芦荻秋。
段维点评:上片有意运用重字表达梦游之境,叠秀生辉。下片借范仲淹和杜甫诗文,抒发异代相知的家国情怀。尾结将思绪进一步延伸至白云黄鹤,或有崔颢、青莲的影子出现也未可知。“银发飘萧芦荻秋”,毫无草木摇落、去乡离家之绪,更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