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1230期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3699期
作家简介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
系《散文阅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等多家平台的特邀作家。
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作家驿站》、《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中国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湖南写作》等刊物、报纸,以及各文学平台发过四千多篇、首。中华诗经阁编委。

老核桃树
铁裕
几十年前,外婆家住在一个边远、偏僻,名叫中营的山村。村里栽种着许多梨树、桃树、李树、杏树等果树。村前村后则载满了娜婀多姿的垂杨。
山村在郁郁苍苍的绿树丛中,显得幽静而秀丽。外婆家的果树也不少,但最高最大的还是门前那棵老核桃树。至于老核桃树有多高,有多粗,谁也没量过。但我常常看到要三个成年人手拉着手,才围得过来。总之,老核桃树在我的心中确实有些伟岸,有些雄壮。

老核桃树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送给我们一片荫凉;
核桃树年复一年的不停挂着果,那核桃吃起来特别的清香;
老核桃树常常独自站立着沉吟,那模样显得格外的典雅而端庄;
老核桃树在那春雨绵绵的时候,显得有些惬意舒适清新和风流倜傥。
我小时候常到外婆家,外婆就会拿出核桃来给我吃。但我最喜欢吃的是′l{;′1;l′青核桃,外壳还是毛绒绒的,用镰刀从中切开,就裸露出白嫩嫩的核桃仁,那种清香至今难忘。

外婆对我说:这棵老核桃树已活了两百多年了,不但没有枯死,而且年年挂果。我感到有些惊奇,抬头看了看老核桃树。那粗大的枝桠伸展开来,就像把巨大的伞,将门前都给遮住了。外婆呢,常常执一杯香茗,坐在树下,一边品味着浓浓的醇香,一边边乘凉。
小时候,大哥曾教我背诵古诗,也背过关于核桃的古诗。我记得先秦有一首诗《桃夭》是这样说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蒖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你看,这首古诗将核桃写得多么喜庆,桃花怒放,色彩鲜艳。姑娘要出家了,喜气洋洋的等待归回到夫家。我仿佛看到,在核桃树下,至今还站住那个远古的美丽姑娘。
而宋代诗人释普济的《胡桃》则是这样吟道:
枝头叶底不能藏,独脱天衣未厮当。
一击浑身如粉碎,不堪收拾始馨香。
核桃不但百姓爱吃,乾隆皇帝也爱吃,他曾为核桃吟过一首诗:
掌上旋明月,时光欲倒流。
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

在农闲的时候,村里的老人们喜欢来找外婆聊天,拉家常。外婆十分好客,一有人来,就搬出草墩、竹椅、板凳,沏上一杯热茶,就聊了起来。老人聊天大多是些柴米油盐酱醋茶,鸡鸭鹅鱼狗猫,年景收成之类的闲言碎语。有时也会天南地北的聊,四方八极的扯,反正无人干涉,没人笑你,也不用设防。
外婆呢,她会用关于核桃的谚语来启迪别人,感悟人生。她常常讲:
七月的核桃,满了仁;
嗑瓜子吃核桃,不能不求人(仁);
花生米砸核桃,人打人(仁打人);
吃了青皮核桃,又苦又涩;
核桃仁蘸蜂蜜,又甜又香。

在闲谈中,免不了扯到这棵老核桃树,因为就是在它的底下乘凉。有人说:这棵老核桃树能活到这个年纪,真是一棵神树;有人说,外婆就像这棵老核桃树一样长寿;有人说,外婆儿孙满堂,真有福气。每当谈论到这老棵老核桃树时,我就站在旁边竖着耳朵听。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真的认为这是一棵神树,因而常常怀着一棵敬畏的心情仰望。
核桃,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吃起来很香;
核桃,只有将外壳敲开,才会看到它里面的内容;
核桃,虽不是那么好看,但却有着一个充实丰富的大脑;
核桃,寓意着一个哲理,那就是启迪人们要和睦相处平安吉祥。

几十年后,我再次仰望着这棵老核桃树时,它仿佛是一个历经沧桑岁月的老人,是一个谙熟世事、洞彻自然的智者。是啊,这是一棵回肠荡气的树,是一棵富有灵性与诗性的树。我想:在几百年的悠悠岁月中,老核桃树不知历经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吮吸了多少日月的华光,大地的精气,才得以生生不息,茁壮成长。

外婆说:在大跃进那年,这里闹饥荒、旱灾,庄稼欠收,许多树都枯死了,只有这棵老核桃树,还像往年一样结了多少核桃。村民有好多人饥饿了,就来到核桃树下捡核桃吃。我看着那些可怜的人,就打了一些送给他们。
听外婆这么一说,我感觉这真是一棵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树。我深情的看着它,回忆着那苍白虚弱的岁月。也许,它是我生命之树,灵魂之树,思想之树。
后来,外婆去世了,我也很少到中营去,也很少在核桃树下乘凉。

有一天,舅舅对我说:“我们一起去给外婆上个坟”。上完坟,我们就来到外婆的老房前。老房在风雨的侵蚀中,显得十分破败,更显出寂寞、清冷、苍凉。
门前没有了拉家常的老人们,树下没有了孩子们荡秋千的身影。老核桃树仿佛十分的抑郁、孤独。它静静的伫立在门前,低着头,一身的沧桑。
也许,它在回忆外婆生前的那些岁月;也许,它在回忆自己的青春时光;也许,它在将生命、自然思想。

编辑:叶子 莹心
美编:惜缘
文字审核:惠玲玲
制作:瀛洲居士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中华诗经阁总社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总社长兼总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副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总监 蓝天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牛素梅 总编 杨美林 群管 刘东华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赵小萍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山东分社社长 田方芝
群管 赵芳香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 副部长 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彭琳璟 王杰侠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添加中)
音频部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副部长 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刘崇甫(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赵小萍(陕西)
格律部
部长 翟英(陕西)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副部长 刘激扬(河北)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副部长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赵小萍(陕西)李耀国(天津)(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副部长 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邢秉纯(陕西)毛凯(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 编委 李民龙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国学、传播诗经文化、发挥正能量之目的,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