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史诗(185)
诗║李耀文
第九章~第二十节
康梁变法
百日维新


《马关条约》后,全国起愤情。
要求抗侵略,救亡图存生。
一八九五年,时当五月整。
广东康有为,召集十八省。
应试之举人,愤笔写书呈。
二万八千字,上书至朝廷。
曰《上皇帝书》,时弊历陈清。
请朝廷变法,《公车上书》称;
康有为乃是:广东佛山生。
曾经在香港,学西方文明。
政治和理论,先进文化精。
广东办学堂,传播给学生。
将维新变法,道理讲得清。
在民间引起,巨大之反映;
《公车上书》后,进士也考中。
帝师翁同龢,向帝荐贤能。
康见光绪帝,得以诉由衷。
变法之主张,皇帝很赞同。
不做亡国君,山河待重整;
一八九八年,时当一月整。
《统筹全局折》,有为再上呈。
正式提出了,变法之纲领。
当年四月时,有为与其生。
名曰梁启超,二人在北京。
成立保国会,变法力推行;
六月十一日,光绪颁帝令:
《明定国是》书,昭告全大清。
宣布行变法,改革清朝政。
有为主变法,启超谭嗣同。
建立强学会,为变法支撑。
光绪帝颁布,一系列谕令。
学西方文化,管理和经营。
扬资本主义,君主立宪等;
此时清政权,慈禧握手中。
变法威其权,因此不赞同。
遂生废帝心,康梁处逆境;
九月十八日,干将谭嗣同。
夜访袁世凯,望其助大成。
袁应许“勤王”,却卖友求荣。
将维新计划,向荣禄讲明。
九月二十一,天刚微微明。
慈禧突然间,赶回紫禁城。
率领众人马,直入帝寝宫。
将帝囚瀛台,临朝自听政。
捕杀维新派,朝野大震惊。
康梁闻讯逃,不走谭嗣同。
因此为变法,献出了性命。
“戊戌六君子”,命运亦相同。
百日之维新,戊戌变法终。
注:康梁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