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徐景春 乡土文学白杨礼赞 2022-10-11 00:00 发表于河南)

本期导读:(内容摘要)“亲爱的王伟兄弟,徐哥祝福你返乡创业!我一直感慨你在信中写的那句话:宜阳县白杨镇啊,召唤我回家啊——这是一片美丽可爱的乡土,我为她奋斗啊!”这是一句多么朴实而深情的话啊,这是一句多么令人感动和赞赏的话啊!虽说我没有去过白杨镇,但通过你和你的深情的信来“牵线搭桥”,我的心已飞向了美丽迷人的宜阳县,飞到了五谷飘香,果蔬芬芳,生活安康的白杨镇啊!

说实在话,我这个济宁人没有去过河南省宜阳县白杨镇,然而我对这个镇的概况略知一二,这些并非是通过媒体了解所知,而是得益于我和一位好友谈天交流的结果。这位好友便是来自白杨镇的王伟。
也许缘于记者的职业关系,我平生喜欢交友、谈心。一个偶然的机缘,让我结识了王伟,那时他年龄近三十岁,一张略显沧桑的脸上透露出直爽和忠厚,深邃的眼睛炯炯有神。由于他也喜欢聊天,更加上他做的绿豆糕用料精细,制作讲究,皮酥松软,甜而不腻,凉爽适口,很合我的口胃,我经常到他开的糕点店里去买,于一来二往中,我们便成为了好朋友。
在2016年夏天,在济宁市城里,我结识了开糕点店的王伟,后来听他说,一次偶然的机缘,他一路向东行走,走过了很多城市和乡镇,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漫无目的中来到济宁,迷恋于此地的乡风民情,便在此落脚做起了糕点生意。

在我的印象里,王伟对白杨镇有着特别深厚的情感,他喜欢唱歌,更喜欢讲一些有关白杨镇的民间传说。家乡在他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
如果他说起家中经济情况时,王伟总会流露出忧郁的神情。后来,在一次聊天中,王伟向我诉说了家中的拮据和窘况,家里种植的作物收成不好,养的鸡也由于管理不善,死了大半,欠了一屁股的外债!有道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他和妻子为了经济上的事情整天生气、吵架。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他便离家出走了……
在随后的聊天中,王伟说:“一次我带小儿在县客汽车站附近等车,小儿要吃羊肉包子,而那时我囊中羞涩,不敢轻意花钱,而不懂事的小儿又哭又闹,我在气头上,狠狠地打了他。啊,我离开家乡好几年了,儿子一定是长高了,那时没有办法呀,可也真不该那样打他!”王伟神情凄然,眼里闪着泪花,他是一位珍重家人的、有情有义的人啊!“一切都会好起来,这不,你在济宁这边的生意不错呀!有了钱,家人的日子就好了!”我安慰他说。

时间过得真快啊,似乎是眨眼之间,已到了2019年的初夏,期间,由于我家搬到了新的社区,离王伟开的糕点店远了,不便经常过去了。一天,一位朋友一走进我的家门就气喘吁吁喊道:“徐哥,王伟——他回宜阳县白杨镇老家了!给你留下了一封信!”边说边从皮包里拿出一封信来。
原来,王伟的老家白杨镇的乡村振兴建设搞得如火如荼,一大批农产品基地和重点项目建立起来了,并且实现了绿色产业化生产,家门口就是产业园,农民再也不用愁没有活可干了,单单是自家的农活儿就够忙活的了,当然收入增长了很多,许多在外打工谋生的白杨镇人都回乡了。而王伟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从信中知晓,王伟本来想到我家辞行的,由于同乡人订的火车票日程太急,更由于打我的手机也没有打通。说来也巧,那两天手机出了点问题,正放在手机维修店里呢。王伟便写下了一封短信交给邻近的门店朋友,并且叮嘱他一定转送到我的手上。
“徐哥,咱们在一起交往了多年,有说有笑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点我会永远记在心上的!我们家乡白杨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父母和妻子的努力下,种植有机蔬菜年年获得了好收成,家里的日子好起来!父亲正建设着一个旅游景点区里的‘农家乐’餐馆,正缺人手,要我马上返乡……希望徐哥在不久的将来,到我们宜阳县白杨镇,到我的家中来做客!我一定会做您百吃不厌的绿豆糕,做最正宗的‘家乡菜’大餐来招待您,陪您畅游山水,散散心,好好地玩乐一下,感受一下我们白杨镇人的真诚和友谊吧!”“徐哥,写到这里,我想哭了!我在济宁的许多日子,您给了很多的支持和关爱,这种情义比金子还贵重啊!离开您!此时此刻,我真想哭了……”我默默地读着,眼泪无声地滑落,滑落,滴在信纸上……

坐在沙发上,我的心里久久无法平静,真诚、直爽和可爱的王伟的身影好像在我眼前晃动。白杨镇发展得这么好,一个又一个科学、实用和高效益的乡村产业园建立起来了,百姓的钱包一天天地鼓起来,生活一天天好起来。这真是可喜可贺啊!
我在心中想着:“我的亲爱的王伟兄弟,徐哥我真诚地相信你:你一定会在白杨镇来老家做出一番事业的,毕竟你经历过诸多的人生磨练,毕竟你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无论是政策、资金、人才,还是市场、管理等方面,国家都给予大力的支持的,一个政通人和,富裕文明的白杨镇已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亲爱的王伟兄弟,徐哥祝福你返乡创业!我一直感慨你在信中写的那句话:宜阳县白杨镇啊,召唤我回家啊——这是一片美丽可爱的乡土,我为她奋斗啊!”这是一句多么朴实而深情的话啊,这是一句多么令人感动和赞赏的话啊!虽说我没有去过白杨镇,但通过你和你的深情的信来“牵线搭桥”,我的心已飞向了美丽迷人的宜阳县,飞到了五谷飘香,果蔬芬芳,生活安康的白杨镇啊!
啊,我感怀于宜阳县白杨镇的朋友对我的款款深情,感怀于宜阳县白杨镇的美丽蝶变。我从济宁市发出心中的祈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无限憧憬的宜阳县白杨镇大地必定会绽放出更加美丽的光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宜阳县白杨镇必定创造出更加令人骄傲的人间传奇!

作者简介:徐景春,山东商报社驻济宁记者站责编,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发表诗、散文、小说、报告文学,以及新闻类作品共计3000余(首)篇,累计350余万字,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和市级文学奖。

朗诵者简介:玉华,本名郝玉华,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爱好广泛,尤喜播音、唱歌、旅游等,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善美,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好河山。


(本期编辑:刘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