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七十七)
话还是回到甘孜。
这次二四方面军的会合,是在张国焘宣布另立中央(后改为第二中央)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没有火药味,却也气氛沉重。
还有红军总政委张国焘举办的欢迎宴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顿好看不好吃、明则热情洋溢,暗则杀机四伏的鸿门宴。

果然,张国焘喜笑颜开地给每一位二方面军的将领倒青稞酒,续酥油茶。忙着招呼大家趁热快吃烤得喷香的牛羊肉。
张国焘说,这可是最好的牛羊肉,最好的酥油茶和青稞酒,大家一路征战杀伐,饥寒交迫,肚子里实在是太缺油水了。我这里可以让同志们放开肚子吃个饱!快吃、快吃。
贺龙讥讽地说,难怪你不肯北上去陕北。
任弼时说,不会是生活问题让你放弃了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吧?
张国焘将一杯青稞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哈哈大笑说,生活问题当然也是一方面,民以食为天嘛。你们看看陕北中央红军过得那是什么日子,人都要饿死了还打什么仗!
张国焘得意地说,你们看我现在,丰衣足食,还离敌人很远。我把川西根据地发展好了,与陕北根据地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这样不是也很好嘛。
二方面军的同志相互看了一眼,没有谁附和他。
朱德举起酒杯,笑呵呵地说,我们满怀热情地欢迎红二方面军的同志到来,刚才我还宣读了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对二四方面军大会师的贺电,中央贺电重要的一层意思就是,一定要爱护眼睛一样维护党的统一,维护红军的团结。

张国焘立刻接话:对,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维护党的统一,维护红军的团结。他话锋一转,对任弼时说,任政委,您是宏才大略。这样吧,您还是到红军总部来担任一个更重要的工作,至于红二军团和二方面军嘛,我给你们另派一个得力的同志,您看怎么样?贺老总,您不反对吧?
贺龙把烟斗往桌子上重重地一磕,说,我反对!而且是坚决地反对!我是一天也离不开任政委。
任弼时也说,我哪儿也不去,就在红二军团,就在红二方面军。他转眼看了张国焘一眼,说,四方面军缺政工人员吗?如果缺,我去共产国际跟他们说,跟张浩同志说也可以。他们会给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张国焘愣了一下,脸上掠过一丝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说,那倒是不必,如果必要,我会去跟他们说,就不用麻烦任政委您了。
他知道任弼时曾在莫斯科学习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跟张浩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张浩是这次共产国际派往中国支部去特派全权代表,张浩的话就是直接代表共产国际的声音的。
这次张浩已经给张国焘发来了绝密电报,说共产国际只承认张(闻天)、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中共中央最高层的合法代表,只承认现在在陕北的以张闻天为总负责的党中央为合法权利机构。
根据这个指示,张国焘已经自行解散了他所另立的“临时中央”、“临时中革军委”和“临时最高苏维埃政府”。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原张国焘的“中共中央”已经改成中共中央西北局,同时任命了张国焘为西北局书记。
虽然张国焘是出了名的狂妄自大,但他还是对共产国际视若神明,对共产国际的各种指示都是唯命是从,不打折扣。
当年,中国共产党也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东亚支部,而对中共的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操有生杀大权,可以开除他们的党籍,也可以让他们青云直上,身价百倍。
这个时候,贺龙瞥了一眼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张国焘,微微冷笑地说,张总政委,你身为红军的总政委,为什么不能多做一些有利于红军团结的事情呢?你就不怕到了将来,有人在你的背后朝你打冷枪?
张国焘倒噎了一口冷气,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说辞,就听有人拍案而起:贺龙,你怎么敢这样的语气跟我们总指挥说话!
站起来的人是四方面军高级干部李特,只见他一手摁着桌面,另一只手已经伸向了腰间的手枪皮套,正朝着贺龙怒目而视。
贺龙一声断喝:把手放下!想动手?呵呵,你的枪还没有掏出来脑袋恐怕早就没了!
张国焘赶紧瞪了李特一眼,做了一个不能动的手势。满脸堆笑地对贺龙说,贺军团长,息怒息怒。这个人没有教养,回头我好好收拾他!
贺龙冷笑一声说,张国焘,你带的队伍好威风呀,什么样的小鬼都敢出来巡山。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赶尸的饿鬼!
贺龙是湘西桑植人。在湘西,有一个神秘而卑劣的职业——赶尸。贺龙把张国焘的帮凶比喻为赶尸匠,可见他心中憎恶至极的愤怒。
二方面军将领中有认识欲与贺老总火并的人, 小声议论,此人叫李特,资格颇老。曾任红25军副军长、四方面军副参谋长和他们红军大学的教育长,此人性甚火暴,行事鲁莽。听说前不久他们与中央红军在毛儿盖分兵的时候,拔枪威胁中央的人就是他。
原本欢乐友好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空气中已经有火药的味道了,这个时候一个不小心擦出的火花都可能引起爆炸。
张国焘抬眼看了看,所有的红军将领包括四方面军的同志,都在紧张地看着自己,尤其是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人,更是用真诚的充满了期待的眼光看着自己。就赶快缓和了一下气氛,突然大笑用双手压了压,说,都坐下、坐下。这是怎么啦,酒还没有两杯就醉啦?今天这么好的日子,这么好的酒菜,我们要开怀畅饮,而且只说开心高兴的事!
朱德帮腔:今天只说开心的事。两个兄弟部队的会师,工农红军的团结,就是最令人高兴的事儿!
贺龙说,二四方面军并肩作战,共同北上才是最开心的事!
张国焘说,谁说四方面军不北上了?北上抗日、与中央红军的会合是我们四方面军总前委早就定下来的战略方针!大家先喝酒,吃完饭我们就制定具体的北上路线和时间!
总政委的话音一落,满堂欢笑,两支红军劲旅的将领们兴高采烈,频频举杯,鸿门宴顿时变成了庆功宴。

1936年的金秋十月,在甘肃的古城会宁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欢声笑语,歌声嘹亮。西北的这个小城一下子变成了红军之城、欢乐之城。陕北红军和红一、红四三支主力红军在这里胜利会师。
此时红二方面军虽然还没有最后到达,但是与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的会师已经没有悬念。(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宁夏的将台堡会师。)
会宁会师时,红一、红四两个方面军的战友各自像潮水一样向对方涌去,他们流淌着激动的泪水,高举双手欢呼着、声嘶力竭的喊叫着,将军帽和背包高高地抛向天上,一路浴血奋战艰难生还的战友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每一个红军指战员都兴高采烈,无比激动,不管过去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人都如同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

红一方面军红一师的师长陈赓见到了穿一身破羊皮袄、胡子拉碴疲惫不堪的红军总司令朱德,心中一阵酸楚,敬礼之后,喉咙哽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朱德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10月10日,朱德在两军庆祝胜利会师的联欢大会上宣读了党中央从陕北发来的贺电——《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
这个通电在我党历史上的所发的浩瀚的电文中显得很独特,它把上至总司令下至基层连队乃至排长、班长都称之为“首长”,实际上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从炮火硝烟和历经生死考验走过来的每一个红军战士的高度尊重。
也说明了党中央对长征中最终保存下来的革命火种的无比珍惜。
到达陕北后,张国焘由于推行错误路线而受到了党中央的严厉批评,被撤销了红军总政委的职务。为了挽救他,仍然给他保留了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职务。
1938年4月,他借公祭黄帝陵之机秘密潜逃出陕甘宁边区,到西安投靠了国民党,成为了中共的叛徒。被我党开除了党籍。后来他加入了国民党军统,从事反共的特务活动。
1949年张国焘转居香港,1968年移居加拿大,1979年12月张国焘冻死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家养老院。
前面提到的李特,原名徐克勋,安徽霍邱人,1902年出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到苏联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回国后任红31军参谋长、红四方面军副参谋长、参谋长。1936年11月任红军西路军参谋长、军政委员,率部与国民党马家军殊死血战,失败后率部打游击。1938年在新疆被王明诬陷错杀。
1996年被中共中央追认为革命烈士。
还有何克全(凯丰)(1906——1955)江西萍乡人,1927年参加红军,曾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曾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是我党早期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人,也是我党重要的理论宣传和文化教育领域的领导人。
他曾创作了许多人耳熟能详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每当唱起这首激情的战歌,千千万万热血青年就鼓起了抗日救国的勇气和信心,义无反顾地冲上了与侵略者拼死搏杀的战场。
全国解放后,何克全同志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1955年,何克全因病在北京医治无效,英年早逝,享年49岁。
在一些反映中共早期活动和红军长征的影视作品中,这两个人被演员脸谱化地表演成了反面人物,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憎恶,其实不是这样。
历史人物还是要历史的角度、全面客观地去认识他。
2021年的10月,在贺龙率领红二军团从桑植县的刘家坪誓师出发,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征途的86周年之际,笔者来到了张家界市桑植县的天子山。
在景色迤逦的天子山上,面对两把菜刀造型的贺龙纪念碑、面对着骑着骏马,手持烟斗的贺龙大元帅的铜像,笔者向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毕恭毕敬地行了三个鞠躬礼。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