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析马致远之
《天净沙·秋思》
沈俊杰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先来看这个曲子的曲谱:
【越调·天净沙】
×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去上(韵)。×平×去(韵),×平×仄平平(韵)。
该调共五句,28个字,三平韵,两仄韵。其中两仄韵还规定要分别押上声、去声韵。前三句例用对仗。每句的字数可记为“66646”。“x”号表示可平可仄。
马致远的这支曲子完全符合这个曲谱。
这只曲子在意境的营造上有其独到的表现,他以多种物象的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漂泊在天涯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凸显出作者孤寂、哀愁的思想情调,从而抒发出作者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
这支小令在艺术架构上达到极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主要体现在四性上:即句法上的别异性;对仗上的富有性;押韵上的密集性;平仄上的别致性。
一、句法上的别异性。大家知道,汉语的语法常识告诉我们,句子一般都是由不同的句子成分所组成(主谓宾定状补),但在这支小令中,完全抛开了句子成分一说,前三个句子,分别由三个名词性词组并列构成,共列出了九种物象,中间没有动词谓语,也无所谓主语和宾语,就是九种物象摆在那里,就形成了一幅素描画,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个字,语言极为凝练,容量却非常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
二、对仗上的富有性。这支曲子只有短短的五句,就有三句用到了对仗这一修辞手法。“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中的九个词组,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性词组,词性相同,组词结构亦相同,对仗十分工稳。从这支曲子我们就可以粗略地看到,散曲是一种富含对仗的文学艺术形制。一般来讲,在散曲中,紧连的几句,如果字数相等,基本都要用到对仗,这一点,大家务必清楚。
三、押韵上的密集性。该小令五句,句句押韵,且平仄韵混押。“鸦、家、马、下、涯”,都在《中原音韵》第十三部家麻韵部。这里的混押,也不是随意的乱混押,而是按照曲谱所规定的混押。
四、平仄上的别致性。从这一小令的曲谱,我们可以看出散曲“入派三声、仄分上去”的声律特点。该谱的第三、四句就是“×仄平平去上(韵)。×平×去(韵)”。这在诗律中是没有的,诗律是“只论平仄,无分上去”。词律中偶尔有押入声韵的,但也不分上去。
作者简介:
沈俊杰,字圣通,湖北孝感人,汉族,中共党员,咸宁市商务局副处级退休干部。曾任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华诗词网》执行坛主兼联版首席版主十年;咸宁报业集团所属咸宁论坛之“咸宁诗联”版首席版主十年。2020年(含)前,先后担任《咸宁诗词》《咸宁诗联》《潜山诗词》《潜山诗联》主编。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咸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咸宁市潜山诗社社长;咸宁市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有《联言对语》《以言集》《以言又集》《以言再集》《漫谈对联艺术的诸多讲究》《赋体入门指要》《散曲概述》等专著面世。还曾参与《鄂东南女子诗词选》《古今诗人咏咸宁》《咸宁市对联集成》《诗咏香城泉都系列丛书》的编纂工作。并主编《庚子壮歌》《风雨同舟》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