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一九五二年出生,比刘嘉坤大两岁,曾任新华社山东分社副社长。一九八九年八月,李锦来到九间棚村,看到这个村坐落在一个陡峭的山顶上,地处偏僻,四周都是悬崖峭壁。他站在红门崖前的山路上,看到这里的百姓不光是把悬崖削掉了六米,在山谷中填起七米,路基像长城般凌空而起,不仅使人想到工程的艰巨,更使人感受到团结与坚强,这石壁里迸发出一种与自然的抗争和巨大的凝聚力。他觉得有文章可做。十月,李锦带着行李住到九间棚村小学办公室。他不要任何人陪同,挨家挨户与村民交朋友,逐个谈心,详细了解村里的情况,一住就是十六天。他领悟到:刘嘉坤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坚持走群众路线,与新老干部、党员团结一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领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天斗地,关键是党员模范带头,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下山后,李锦奋战一个星期,完成了对九间棚调查报告的初稿。正当他做深入思考准备对文章进行修改之际,原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高昌礼提出了春节期间找一个有乡村特色的村庄过年、做点调查的想法。李锦极力向他推荐了九间棚村。一九八九年农历腊月二十九那天,李锦陪同高副省长上了山,两人面对面睡在村里小学校一间教室铺上麦秆的地铺上。当天下午,李锦与高昌礼副省长促膝长谈,他把自己对九间棚的了解及看法和盘托出,高昌礼听完认为,九间棚解决国家难题,肯定是个典型。经过两天的实地调查后,高昌礼副省长决定根据确定的思路,与李锦联合写好一篇调查报告。高副省长负责向山东省委报送,李锦向新华社报送,分头进行,力争把这个典型推广出去。随后,李锦又去了六次,一住就是五十二天。几经努力,一篇长达一万多字题为《背水决战、穷村巨变》《九名党员九根擎天柱》的调查报告,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破例全文刊发,提供给中央领导专阅。之后,《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半月谈》《瞭望》等中央媒体,相继刊登李锦采写报道九间棚的文章和照片。新华社随后又向全国各家媒体发送了题为“九柱擎天”的长篇通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看到报道后很受感动。一九九0年八月七日,在山东莱西召开的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会议上,刘嘉坤应邀参加了会议。宋平在讲话中说:会上介绍了很多好典型,平邑县九间棚村的事迹使大家尤为感动,我过去看报道材料时也是很感动。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刘嘉坤有理想、有志气、有开拓精神,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受气,值得广泛推广。当村干部就要有献身精神,不谋私利,带头干。以上是叶星在《中国榜样村书记》刘嘉坤篇中对李锦发现和推荐了九间棚的详细描述。其实,李锦对小杨屯这个典型的推荐也功不可没,只是叶星采写张国忠篇时无人作为重点提及。李锦第一次亲临小杨屯,原自张国忠在省城济南的一次典型发言。张国忠绘声绘色、风趣幽默、犹如竹筒倒豆般的经验介绍,使李锦甚感震憾,同时也生出些许疑虑。会议结束之后,李锦通过官方渠道向张国忠提出预期三天的实地考察要求。不久,李锦如约而至。张国忠立马放下手头一切工作,全程陪同考察。李锦把小杨屯村里村外尤其是田间地头匆匆走了一遍,临到中午时,他对张国忠说:“吃完午饭我就赶回济南。”张国忠听后一惊,“不是说三天吗?怎么只半天就走啊?”简单地吃完午饭,李锦临离开小杨屯时,深情地握着张国忠的手,想说点什么,但欲言又止。张国忠看透了他的心思,说:“有什么需要我注意的,就直接说吧。”李锦沉思了一会儿,终于口开说:“嗯,有个建议,以后谁叫您出去当官都不要去,哪里都别去,就在小杨屯干一辈子,一定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张国忠狠狠地抓着李锦的手,使劲晃动着说:“放心吧!”记者是无冕之王。王者,可以成人之美,也可以坏人大事。一九八九年元月,在山东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张国忠在南郊宾馆做了一个爆炸性的口头发言,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发言的当天晚上,时任聊城地委书记王乐泉来到泉城宾馆张国忠的房间,说:“国忠同志,明天你就不参加会议了,有个紧急任务,明天一大早你陪几位记者到小杨屯走一趟。”“因为你今天的发言很轰动,省委领导让记者去做个实地考察,回来根据您的口头发言写个书面材料。”王乐泉解释道。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张国忠就陪记者上路了。记者们在小杨屯转了一上午,中午到县委招待所吃饭,提议再与茌平县委书记交换一下意见。可是,时任县委书记孙宗安因一时抽不出身,委托县委宣传部长出面接待。宣传部长礼节性地与记者们见了见面,就送客人们上车返程了。回到省城,张国忠稍事休息,正欲继续参加会议,与他同住一个房间的曾广福劳模急冲冲来到房间,开口问道:“国忠同志,你是怎么搞的?记者们说你们既没管饭也不热情接待,所闻所见都一般化,没什么可写的。”后来有内部人士悄悄告诉他,是给记者开车的司机回来到处嚷嚷说,张国忠架子太大,连条烟都舍不得送。记者们也愤愤地说,茌平县委书记太牛,连面都不肯见,小杨屯的经验没法写。记者们对小杨屯的成见,一直到省委书记姜春云亲自到小杨屯实地考察,才得以纠正。(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张金昌,北京市青云言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长期潜心研究周易,并应用于中央大型企业战略管理和五年规划,主要著作有《周易六十四卦实操》《痴梦青云》《恶梦袭来》《悬索桥设计与施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