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夜话
韦世容
(一)
夜露初凝暮色寒,池塘月冷藕枝残。
闲翻旧稿思新意,欲上奇峰览大观。
(二)
慢数星辰入梦乡,依稀有月挂前窗。
凝神静听云空上,阵阵鸿音向远方。
***
步韵和韦世容会长
《深秋夜话》
杨小英
(一)
喜鹊叽喳破晓寒,梅含嫩蕊藕花残。
千丝万缕相思意,倾泻毫尖引众观。
(二)
雁阵迎风返故乡,低吟浅唱影临窗。
心旌荡漾高楼上,丽景天成畅八方。

敬和韦会长《深秋夜话》
恒泰( 覃江)
(一)
时入晚秋深夜寒,荷香散尽叶枝残。
牵连节节隐肥处,佳藕鲜硕实壮观。
(二)
远游千里念桑乡,夜静难眠傻倚窗。
闪烁繁星犹笑我,痴人呆送雁南翔。
和韦会长《深秋夜话》
淡秋寄韵(韦盛湘)
(一)
深秋一夜变天寒,丛草枝枯叶渐残。
借月吟风思故里,繁星慧眼在围观。
(二)
静夜难眠思故乡,微风送爽寄前窗。
沉吟妙语逍遥梦,一枕黄粱漂四方。

习和韦世容先生《深秋夜话》
蓬 飞(梁新宗)
(一)
时令已随夜露寒,枫红飘撒叶枝残。
今宵兴咏宜阳句,喜上《天湖》觅大观。
(二)
风雨廊桥缀侗乡,楼台月映案前窗。
多耶一曲陶人醉,浊酒随歌送夕阳。
*
韵和韦世容先生/深秋夜话
石宗元
(一)
露降深秋夜渐寒,梅花香艳菊花残。
伫窗纵目浔江上,月落波中景壮观。
(二)
大雁南飞过侗乡,琴声流玉透西窗。
宜阳侗妹香绢绣,手巧心灵誉四方。

依韦世容会长韵《深秋夜话》
观海(梅毅)
(一)
过了重阳日色寒,秋花亮艳夏花残。
时逢大有登高望,最是橙黄演壮观。
(二)
长空雁叫过城乡,西下婵娟半影墙。
夜露晶莹先报晓,金乌冉冉启东方。
*
依韵众吟长唱和《深秋夜话》
章扬升
(一)
日薄西山夜渐寒,冰霜满首老躯残。
倚群唱和消愁怨,视野拓宽心壮观。
(二)
吟诗酬唱颂山乡,思路卡壳禿倚窗。
踱步堂前求妙句,归途鸿雁送良方。

次韵奉和韦世容会长《深秋夜话》
吴清源
(一)
岭外鸡声夜半寒,秋凉如水豆灯残。
谁知词客篷窗里,夜话翻来仔细观。
(二)
落寞秋怀远梦乡,飞虫一夜撞篷窗。
蓑衣一领无人识,明日推舟更僻方。
2022.10.9
步韵韦世容会长《深秋夜话》
曾庆年
(一)
晚露袭来暖变寒,蜘蛛网破绕丝残。
风吹雨润菊鲜艳,月下登楼话广川。
(二)
璀璨星辉照故乡,朦胧月影透帘窗。
思前想后平生事,不负韶华迈远方。

依韵敬和韦世容会长
《深秋夜话》
杨开浩
(一)
年入晚秋天渐寒,草沾霜露叶枝残。
花香菊桂寻诗意,夜找新词览韵观。
(二)
深赋诗词念故乡,秋吟月朗映前窗。
夜思成句云端上,话入流星寄远方。
*
依韵和韦世容会长
《深秋夜话》
梁高云
(一)
晚秋霜露伴风寒,菊艳篱边荷瓣残。
难舍离窠南去雁,频频回望玉门关。
(二)
梦里依稀回故乡,家门不似旧时窗。
楼群齐整灯如昼,路网联通向远方。

韵和韦世容会长
吴秀周
习习风冷夜深寒,浓郁菊花香不残。
露洗尘埃英更艳,诗仙月殿笑颜观。
步韵和韦世容会长《深秋夜话》
粟保彰
(一)
秋分已到夜来寒,路草芬芳日断残。
走出书房寻创意,然而领悟乐其欢。
(二)
夜梦游闲在故乡 ,成群好友坐长廊。
高楼耸立云端上 ,闪烁萤灯照远方。

依韵和韦世容会长《深秋夜话
韦 广
(一)
节至深秋气带寒,枫红菊茂百花残。
青山退绿更衣冠,近看难分适远观。
(二)
水秀山青是故乡,光阴似箭念寒窗。
前人劝学不知捡,只怪年轻气太狂。
和韦世容先生
《深秋夜话》
肖慧云
(一)
秋雨一场气转寒,田头蟋蟀笛声残。
难说午后无风景,七彩悬虹堪壮观。
(二)
莫道他乡是故乡,孤灯静夜照纱窗。
沉沉一念心深处,唯愿亲朋总吉康。
2022.10.10日凌晨
三点于陋室

依韵奉和(新韵)
吴 刚
(一)
秋霜凝露夜风寒,敬老筵前酒正酣。
晚岁如歌君莫负,欣逢盛世享清欢。
(二)
敲窗夜雨送淸凉,伴我神游入梦乡。
幻遇流觞推曲水,幡然觉醒啟文光。
依韦世容会长韵
*作人生深秋吟
秦大戈
(一)
稀年硬朗向秋寒,敢把身心逆病残。
大笑仰天怀古意,神仙一样等闲观。
(二)
䄂里乾坤即故乡,诗廊从未问天窗。
枫红草老荒原上,不悔今生学赋狂。
(新韵*十唐)


作者简介
韦世容,1960年4月生,壮族,大学文化,广西融水县大浪镇桐里村桐楼屯人。1972年随父母迁居三江县良口乡良口村,这里是作者的第二故乡。当过农民、工人,做过保管员、会计员,曾经担任三江县财政局副局长,三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三江县房改办、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主任,三江县物价局、财政局局长,三江县三江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2020年5月享受行政四级调研员待遇退休。爱好诗词,2015年开始诗词创作,有作品在各类刊物发表。现为柳州汉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三江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天湖》诗刊主编。

【汉诗文旅】*投稿须知
《汉诗文旅》是以发表诗歌为主、兼顾发表其他文艺作品的文艺微刊。本刊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凡是反映现实生活,具有正能量的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均欢迎。诗歌发在正刊,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小说、散文、评论、杂文、摄影、书法、美术等)发在副刊。来稿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修改的权力,不同意修改者请在投稿时声明。
【投稿邮箱】:2313672291@qq.com
编辑部电话:13377029459
【投稿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