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789期 故乡的明月 || 张明星(辽宁)诵读 || 箫雅(评论 || 杜艳春)
编辑 || 荆枫
故乡的明月 || 张明星(辽宁)诵读 || 箫雅

太阳落山,沏一壶香茗。
不知不觉中,一轮明月已悄悄地挂在窗前的老树梢上了。
月是故乡明,静夜起乡思。真的还是故乡的那轮明月吗?
沐浴着柔柔的月光,醉了多少游子的心房。每一次看到你,我生命的旅程更踏实了。
这伴我走过一程又一程的明月啊,常常会唤起我对故乡绵绵的思念。
离别故土这么多年,乡音未改,乡情依旧。
是离家愈久,想家的情思就愈浓吗?
为什么他乡沃土总是生长着浓郁的相思?
难道这相思也会发芽,也会生根,也会开花,也会结果吗?
就这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斟满乡愁,伴着淡淡的依稀别梦,苦苦地自斟、慢慢地自酌。
千里明月,万里相思。
故乡的人可都安好?

思念总会在寂寞时长出翅膀,飞过崇山峻岭,达到亲人的身旁。
我那难忘的故乡,有我至爱的父老乡亲。他们用双手打扮着存放爱和温暖的家园。
还记得上工前吹响的牛角号;还记得秋后忙碌的打谷场;还记得土屋里暗淡的煤油灯;还记得毛驴拉磨熟悉的老碾房。
乡思太苦、太浓、太多、太久、太重、太长……
思乡的老泪转眼掉在秋风里,然后融进浓浓的夜色。
我的乡思是那指间燃烧着的香烟,悠悠飘起,袅袅升腾,弥漫在清澈似水的月光中。
皓月当空,皎洁而又孤独的明月,静静地悬在天幕之上。这时它让我想到了一只孤雁,继而又想到了自己……
就是这一缕银辉,它抚过我身体的每一处,仿佛在为我疗伤。
有微风轻轻拂过,烦恼不再蔓延,忧愁云散雾去。
仰望明月,听蛰吟唱,梦里梦外我都走不出你粼粼的月光。
今夜,有你真好。
还是托清风送去我对故乡最真挚的问候吧!
在月缺月圆的日子里,寻找那属于自己的晴朗天空。
故乡的明月,你是我心中的一盏灯,总也吹不落。无论我走多远,走到哪里,你总是伴着我,给我抚慰,给我力量,照亮我前行的旅程。

月是故乡明
——有感于张明星《故乡的明月》随笔(评论)
杜艳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
这篇《故乡的明月》以明月为依托,表述了一份挥之不去的情感,而且愈久愈深,扎根于心间,开枝散叶。人总是在不断地成长,成长是憧憬和怀念的天平,当我们走过青涩的岁月,渐渐成熟,这心头的天平才渐渐趋于平衡,而越是成长,心中永远铭刻着的,是对过去的怀念,而那份怀念便是我们所谓的乡愁,它总会在不经意间,被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所触动。月,依然是那月,然而故乡月最明。随着对家乡的思念愈久,心底最深处的家乡的情愫,亦挥之不去,对亲人的感恩之心也俞发变得绵软博长。
见月思乡,已然成为我们最庸常的记忆。思乡之病,不是苦痛,是追忆,是感怀,是眷恋,是发酵,是升华。流光如逝,自别离,未停蹄。作者也正是见月思乡,表达了内心的怅然和思念。故乡的明月,承载了我们太多的童年故事。面对生活的喧嚣和浮华,作者却能沉下一颗心来,安详的温一杯清茶,宁静的与月对话。此刻,浮躁的心被净化,被安抚,读此文,我的心也不由得在默默地发问:故乡,那个曾经远离的地方,那个梦初始的地方,现在还好吗? ““明月千里寄相思”,世间的万盏千灯都比不上故乡的明月,那一轮温暖的指引,永远是心安所在。

【作者简介】张明星,网名,夜雨滴乡思。1962年11月生人,初中文化。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阜新市作家协会会员。《无邪诗苑》编审,辽宁柳溪诗社副社长,彰武县《彰武诗词》、《彰武诗歌》责任编辑。2008年出版诗文集《房前屋后》。

【主播简介】
箫 雅,辽宁阜新人,小学国学教师。
诗与大地创办人,副总裁,音频总监。多家平台特约主播。
喜欢写作、朗诵。辽宁省作协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阜新市、县作家协会会员,朗诵学会秘书长。多家平台的主播。诗歌散见于《文学月报》《当代新诗实力诗人》《中国风》《辽宁作家》《中国当代散文实力作家》《阜新文艺》《蒙古贞日报》《辽西风》《阜新日报》等报刊杂志。曾获得多项蒙古贞文学征文及朗诵奖项。
【诗与大地】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诗意阜新】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