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崛起》(三十七)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人类历史总是在社会规律的支配下发生一些看似峰回路转高潮迭起但又冥冥天定水到渠成的重大事件,人类历史也总是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下奏响一段段你方唱罢我又登场的舞台交替曲,然而,在人类历史舞台上,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中最恒久最辉煌灿烂最具文化魅力的人类文明,它海纳百川,它高瞻远瞩,它一览众小。近二百年来,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先后融入中华文明的海洋之中,增添着中华文明的内涵与外延,科技文明、商业文明、教育文明、生态文明、道德文明等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开始借助“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倡议向世界全方位拓展。近二百年来,资本主义文明借助“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逐渐被中华文明所吸纳。近二百年来,社会主义文明在经历了巴黎公社、匈牙利无产阶级政权、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实践后,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并与中华文明相得益彰。共产主义社会思想、大同社会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相互拥抱。

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全世界无数共产党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践行着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过程,而马克思主义也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与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为人类社会最终实现世界大同指明了共产主义方向。什么是真正的共产主义?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共产主义需要物质极大丰富,共产主义需要自我人格高度完美,共产主义需要生产的计划有序与分配的按需合理,共产主义需要人类社会价值观大同与信仰大同,共产主义需要人类社会结成天下一家的命运共同体。

一个新生事物从蕴藉到萌芽、从破土到成长、从从幼稚到成熟往往几千年时间。从二千年前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十七世纪的乌托邦,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理想与理论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实践,直到到1871年,巴黎公社摧毁资本主义私有制政权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公有制政权,从此在世界历史上闪耀出“把人类从阶级社会永远解放出来的社会革命的曙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世界上又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为人类历史开辟了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中毛泽东是新中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许多极具价值的理论构建及精辟论述,为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矛盾论》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既相互适应又相互矛盾的情况,对于生产关系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应当加以变革以做到矛盾双方的相互适应。《矛盾论》具体到社会主义实践中,就是农村的土地革命斗争和城市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改造。毛泽东通过对苏联的访问和调研,也看到了“全民所有制”产生了“高度集权”所带来的弊端,将经济基础领域的“统一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城市实行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以“集体所有制”为辅,在农村则实行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以“全民所有制”为辅的灵活机动经营模式,以调动了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并以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统筹着“国营经济与集体经济”的生产和分配。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好十大关系的问题,即工业与农业、沿海与内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体、中央与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党和非党、革命与反革命、是与非、中国和外国的十大关系问题。毛泽东强调,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坚持“两条腿走路”,才能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两个阶段即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和发达的共产主义阶段,只有经过第一阶段的长期发展,达到物质产品和精神财富极为丰富,在人们觉悟极大提高时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从邓小平理论到新时代中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思想,一个理论的阶梯正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也将社会主义文明与中华文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充分实践着自大唐人类历史总是在社会规律的支配下发生一些看似峰回路转高潮迭起但又冥冥天定水到渠成的重大事件,人类历史也总是在的又一次世界文明大融合。所以,人类历史总是在社会规律的支配下发生一些看似峰回路转高潮迭起但又冥冥天定水到渠成的重大事件,我们每个人既是历史的参与者,又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推动者,这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

“三木秉凤杯”正在进行中,期待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期待才子佳人再显风采!大奖等您拿!

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2年6月15日起至 2022年12月15月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100名:奖金20元。
主编:希望之梦(木易)欢迎您的投稿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