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二则
文/王德春
(一)
一日不见景色一新。
路口木箱式的花圃已改成旋转梯田式的花圃。底层是降紫色的五彩苏,中间是橙黄的四季菊,最顶层是艳丽的一品红,花丛盘旋而上,层次分明,姹紫嫣红。
路的半边让绿色的屏障一段一段围起来,说是改装下水道,如肠梗阻一样,宽阔的马路显得逼仄涌挤起来。
槐豆业已成熟,沉甸甸地垂落下来,顺手摘几颗,放到嘴里咀嚼着,苦中有香。所谓药材治病就是利用中药的偏性,辛散酸收,苦寒甘温。槐豆清热解毒,清瘀散节,希望能把昨夜口腹的烟酒腐臭气清除殆尽。
公园庆国庆的大红灯笼昨天已让人们摘下,做早操的位置也叫一群穿咖啡色舞裙的妇女鸠占巢穴,只好退居一隅,勉强能做。
朝阳依然在东方第二个楼隙中露出笑脸,比昨日寒露笑得灿烂,比昨日显行精神,如此,仿佛今天比昨天有希望、有意义,如此心胸大畅,跳跃运动也比昨天跳的高,如此在这无尽的希望中做下去,走下去……

(二)
一切刚刚好
几期的《小说月报》还没读完,国庆长假的报纸还没读,正值今日的中药名还没写,一切都挤在今天下午,千头万绪中感觉得有个合理的安排。计划先写药名,不准备写完,先写到化痰止咳平喘类药为止。因为近日感冒有痰,阴阳的认为写至此处方好。
来到办公室,阳光隔着树冠斜照下来,暖暖地。泡上一杯武夷绿茶,就从辛温解表药开始写:麻黄、紫苏、桂枝……,一路写下去,等写到桑白皮、白果、罗汉果等祛痰止咳药,刚好用完一张A4纸,时间刚好是下午15时,计划与事情的进程达到完美的统一,一切刚刚好。莫非是神人神语说的,一切是最好的安排?唵,嘛呢叭咪哞。
接下来看报吧。八天的报纸一摞厚,粗看第一版标题,略过第二、三版,留意第四版。翻腾了一摞报纸竟没一篇引人如意,还好,这样剩下的时间还多些,因为到十六时还得接孙子放学。
接昨天《小说月报》葛亮写的中篇小说《浮图》往下读,奇迹发生了。小说的主人翁应粤名竟和我过着相同的日子:阳光懒洋洋地照进礼堂,喝着武夷岩石绿茶加罗汉果的茶水,感觉一切刚刚好。隔着无计的时空,感觉世界有一个如此相近的人朝我走来,或者是一个灵魂脱壳的我,已走向另一个时空。那种神秘、玄妙、灵验的感觉阵阵袭来……
一切刚刚好。
接上孙子放学回家,西风烈,树叶纷纷落下。在马路口交警将我拦下。心说毁了,我叫你刚刚好,我的电动骄车没挂牌子,怕是要让交警处罚了。忐忑之下把车靠路边停下,把玻璃摇下来,等待交警的处置,如同待宰的羊羔。“师傅,给您张宣传单,行驶注意安全,谢谢配合。”交警说完转向另一辆车。“好,好,好的”我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还是一切刚刚好
一切刚刚好。
作者风采
王德春,山东省夏津县人,曲阜师范毕业。《首都文学》发表小说《黄职员的文学梦》散文《躬身的母亲》,山东《散文圈》发表《一次历险地旅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