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乱弹 诗 组

文/强海岐

(一)
喜 国 庆
金风送爽丹桂香
秋雨秋风秋叶黄
旌旗浩浩风雷动
喜迎国寿心向党。

(二)
灭 疫 患
壬寅虎年不一般
生产抗疫真正难
万民齐心免费检
众志成城灭疫患。

(三)
赞 秋 菊
潇潇秋雨酷暑散
黄叶飘舞秋已晚
万花媚贵均散尽
独有秋菊傲霜寒。

(四)
望 重 阳
中秋国庆又重阳
花开花谢秋叶黄
又是一轮丰收季
登高远朓已夕阳。

(五)
乐 饮 茶
秋雨沥沥风微寒
雾销碧空难眺远
呼朋唤友润物行
一杯暖茶共结缘。

2022年10月8日 作于西安

寒露随笔

文/何俊锋

时光在季节的偏爱里凝寒露成霜,去逢一场岁月秋色里的斑斓与斑驳。深秋的风景如诗如画,在秋色向晚中,流年拥深浅相间的颜色,展浓淡相宜的风情,呈百般变化,舞千种姿态,在北雁南飞,层林尽染中,蕴育着山河故人之暖,于秋寒无声中轻语冬情,抖落着时间里的寒凉。光阴匆匆,季节轮转,深秋的袅袅凉风,吹落了枝头的叶,催熟了田间的稻,金黄了香甜的果,香浓了清芬的桂,让人间逢秋的热烈与明媚,在秋寒点缀里多了清露的晶莹与季节的纯澈,生动着时节有序,带来岁月秋安的祝福。

寒露带着深秋的节令,染红了秋叶,箫疏了枯枝,在夜凉如水中寒生露凝,小院轻寒恰逢可人天,秋长满满,溢满深秋的明净,情满望穿秋水的感怀,融入岁月的辽阔,秋寒轻语冬情,在深秋对接浅冬的淡然里,可以涤清芜杂,可以憧憬美好。黄叶地,碧云天,梧桐凝露秋渐深,品一杯菊酒,尝尽秋香馥郁的百果香甜。在晚秋的景致里,慢慢看遍岁月山河;在深秋的感怀里,渐渐学会过滤过往曾经,你会发现,时光真的会沉淀一切,那些不曾随时间走散的记忆和希望,都是岁月对于成长不吝的馈赠。

《诗经》有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岁月在蒹葭中走近晚秋,萃酿秋光里的莹露。在时光的不言不语里,在季节的悄无声息中,用时间过滤着庸陈,用睿智崭新着成长。学着适应这个世界所有的温度,不管是季节还是人心。秋寒无声语冬情,醉清欢,甘饴山河间;回首处,人间待安然。

隔离

文/张海强

雨浓天凉欲添衣,
时间宝贵敢珍惜。
人少车快简单事,
不费思量快十五。
孰料车内埋密接,
夜深惊电宣次密。
一纸闭门囿自由,
七日开心起歌书。

淡看秋色,向阳而生

文/何俊锋

在深秋斑驳的光影里,深深浅浅都写满了季节的故事。迭新着平凡日子里的寻常与偶然,意趣着人间烟火里的诗与远方。淡看秋色,深绿与浅黄,浅红与深红,正用浓淡相宜的色调,丰富着季节走向萧瑟时的单调,在万物继续向阳而生里,予时光丰盈与清欢。花落深秋,清香着季节,亦冷清着时光,当落花逐落叶随秋风在秋雨里浪漫飞舞时,一朵一朵秋花,一片一片秋叶,一滴一滴秋雨,一缕一缕秋香,便飞零成了秋天的诗行。与秋同行,淡看秋色,走过秋雨绵绵,适逢秋雨初霁,在时光中静品秋之厚重与淡泊,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秋风秋雨以秋独有的清凉,吟唱着岁月之歌,在秋的淡淡品色中,万物向阳,岁月向好。

一叶知秋,借着秋光轻书光阴的信笺,邮寄秋天的风景予岁月的变迁,诠释着生命迭新不惧枯荣的勇毅,深邃着生活充实不乏诗酒花茶的浪漫,让秋之美,沧桑中透着清澈之美。淡看秋色在时光里变幻,流转的秋光,在岁月的轮回里,让明媚里融进成长的谦卑与成熟的含蓄。在秋天浅浅的日出里,等待淡淡的日落,在秋天淡然的日升日落中,让岁月从未停歇的踏实里,将春天的萌芽,夏天的繁盛一一典藏在春华秋实里,让万物向阳生,更多了一份秋天的内敛之美。秋雨微霁,秋风淡淡,在岁月走过的细碎时光里,秋将淡泊与清澈凝成秋天的思悟,滋养着灵魂,使之有趣;封盈着心智,使其臻善。

让一切的收获与成长,都能在向阳而生的思悟里,有所得,有所舍,浸润岁月芳华,充实生命的热爱与欢愉。在光阴的故事里,每个人心里都曾有在意的欢喜和纠结的悲伤,一如这秋天的慢慢热与渐渐冷,终将沉淀或散尽在四季迭新的行程里,在万事万物向好而行,向阳而生中,都将成为岁月静美中,那些沉淀在记忆里最终能被温暖的深情。淡看秋色,岁月清爽着流年的安然;向阳而生,时光温暖着光阴的坚守。于秋天的淡泊里放逐心情,让平凡熠熠生辉在寻常的踏实里,勇毅着生命,诗意着生活,隽永着秋天赠予人间万物可期的希望与美好。

诗评书画家

文/屈军强

悦读著名画家朱志勇

朱志勇,陕西蓝田人。甘肃美协会员,甘肃漫画协会研究员,长于国画和报刋设计,数次举办展览,吉祥画深受人们欢迎。

昔日报刊画意长,
寿星耀目品吉祥。
七情忧乐催心咏,
怀旧长安彩笔芳。

咏唱书法篆刻家陆世泰

陆世泰,甘肃人。甘肃书协会员,甘肃金石篆刻研究院副院长。作品数次参加省级以上展览。

思开笔阵静心看,
方寸频耕见大千。
世泰造情谁可比?
夕阳悠淡抒怀宽。

叹!写诗之人

文/王伯让

写诗的人啊!
悲天悯人。
写诗的人啊!
情感如水。
写诗的人啊!
驾灵魂飞翔。
写诗的人!
在贱骨浅富人眼里,
二,二到了家!
无可药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