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朗诵点评家叶先生现场点评:
(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武汉炎黄文化读书会的朋友们,大家节日好!今天还在国庆的七天大节之中,今天有幸参加这次朗诵会,与其说是一场艺术欣赏,不如说是给我带来一场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洗礼。
今天所有的作品,都是歌唱中国,歌唱伟大的党,歌唱我们美好的土地,歌唱我们所有为共和国建立功勋的人。这个主题非常具有正能量。所有的选题,都是非常的精致的。今天,作为点评嘉宾,我来说一下关于朗诵方面朋友们还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今天朗诵的朋友,其实都是非常认真的做了准备的。听得出来,非常仔细认真,这一点,要给大家点赞。每一位朋友都是把每一个字力图清晰、干净、准确把这样的声音清晰的传递到每一个收听者的耳朵里,这一点做的都非常的好。
群众文化的朗诵会和专业朗诵会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群众文化朗诵会我们更强调作品的主题思想突出,把作者所想表达的意图告诉观众,加上作品的深刻的理解,共同糅合在一起的一个综合的产物呈现出来。每一个作品都是作者的心血凝成的,每一句话都是作者的一份心情,描绘的每一个景,就是作者想让我们看到的环境。所以我们在朗诵的时候,一定要突出这两点,这是非常的重要。
今天,听了14位朋友的朗诵,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第五个节目《月光下的中国》,是歌漫老师为大家朗诵的作品。大家在听的时候就有一定的感触了。歌漫老师这个作品朗诵的流畅自然,清晰深情,浓淡相宜,引人入胜,舒适而有弹性,它的情感浓而不烈,起调非常的好。虽然这也是一个祖国颂,但是前面有一个特定的时间场景,叫“”月光下的”中国,所以歌漫老师的起调非常的适合,在中低音位描摹,把中音位作为他的最高位,显得柔和而坚韧。今天的这些作品,基本上都以颂歌的形式为主。因为是颂歌,有的作品是需要在高音位来表现的,很多朋友就起音起的比较高,但是像这个作品,歌漫老师他把调起在中音位是非常的舒适的,是根据文章所特意指定的情境是月光下的而来,而不是阳光下的中国,给我们的感觉是娓娓道来,这么简简单单直入你的心田,而且表现的画面感非常的清晰立体,每一句话就是一个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一部流动的微电影。
歌漫老师今天的表现,可以作为大家借鉴的。朗诵会结束以后,可以回听一下歌漫老师读的月光下的中国,我们再通过和歌漫老师作品的对比,来感触一下。
朗诵是要表达心情的,表达情绪的,是要有真情实感的,它和我们的朗读、播音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播音就是把一条通知一件事告诉你,让你知道即可,并不需要你的反馈,播音的交流感是最低的。朗读以读为主,强调字正腔圆,以每一个字读的干净清晰为目的,略带一点点情感,但主要强调流畅性。朗诵不一样,它最大的功能就是要表达你心中的情感,真情实感。每个人的语感会不一样,每个人的嗓音也会不一样,甚至我们的普通话的准确率也会不一样,这都没有太大关系。我们最重要的是突出这个作品的中心和重点,表达你对这个作品的理解和与观众的交流。
再给大家提一个小建议,就是我们选择作品还需要找适合自己的作品。有些作品写的很好,你也很喜欢,如果这个作品气势磅礴走音在高音位,而您是一个中低音的朋友,那么这个时候您要小心了,是不是适合您,除非你换一种感觉,在中低位去演绎它的宽阔深沉,这可以。但是如果您还没有具备这样一个转换能力的时候,我建议您避开,暂时避开,免得就是有时候你想想,尽力的把这个气氛撑起来,您可能心有余力不足,好几位大姐姐就是到了后面就显得这个气喘吁吁了,这一点咱要避免一下。
综上所述,第一、朋友们一定要真情实感,深刻的去理解作品。第二、我们要描绘作品当中呈现给我们的每一幅画,是热烈的阳光还是安静的月夜,是潺潺的流水,还是皑皑的冰雪。我们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景物也给我们不同的影响,咱把这个情和这个文章里头的紧密的结合起来,做到这一点,然后,深刻的去理解作品里面每一句话,它要我们突出的是什么,最后就是要选择合适自己的文章,好的,我就说这么多,感谢大家信任。
今天的主持人整场活动主持非常的精彩,温文尔雅,气质非常的好,给我们每一个作品的穿针引线都恰到好处,今天晚上您辛苦了,向您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