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梁捍东,男,1949年7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69年5月参加工作,履任赤脚医生、民办教师、人民公社宣传干事、县卫生局主管会计、县计划委员会农业科长、县统计局副局长、县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队长等职,享受副处级待遇。现任河南省诗歌学会三门峡分会会员,县老科协协会会员。在岗期间曾被国家、省、市、县报刊、电台、电视台播刊采用本人撰写的论文、新闻报道和社会经济调查报告等作品260件次。近几年来,先后被海纳百川文苑、中国人民诗刊、中国人民诗社、中国草原诗社等文学单位网上发表本人撰写的诗歌等作品360多首。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中国诗人作家网终身会员。
◎《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连载/七律/平水韵》(原创)
——(35)老区精神
◆梁捍东(河南)
精神伟大老区芳,爱党坚移理想煌。
忘死消生豪壮志,无私奉献阔胸章。
艰辛奋斗英雄气,拓展求真自立扬。
汇拢民心鱼水厚,光明道路九州昌。
——注:老区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史就是一部浴血奋战的革命史。老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得到了老区人民的全力支持。老区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支援红军,从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的1万多人到1933年发展到12万人,形成地跨江西、福建、广东三省广大地区的中央苏区。苏区精神的核心是:爱党信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顽强斗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鱼水情深、生死相依的光荣传统。

■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连载*七律/平水韵)
——(36)张思德精神
平凡岗位想民装,不怕牺牲勇敢扬。
默默辛勤艰奋斗,兢兢敬业务拼良。
埋头苦做躬身践,视死如归恰泰芳。
立事兴邦心系众,无私奉献似牛祥。
——注:恰泰指重如泰山,似牛指擩子牛。为人民服务五个光耀千秋的大字是领袖对张思德的思想道德、理想追求和奋斗足迹的充分肯定。张思德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1940年春调中央军委警卫连任通讯班班长,1944年初,他响应党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同年2月进安塞县山中烧炭。9月5日天下着雨,他和战友照常进山挖新窑,中午时分炭窑受雨冲刷发生崩塌,危急时刻他一把将战友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张思德精神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连载*平水韵))
——(37)红旗渠精神
千军万马太山忙,自力拼生立业煌。
峻岭荒坡开水道,悬川峭壁建湖洋。
林州勇士多奇志,大地英雄拓造扬。
历久弥新良迹世,天河致富谱昌章。
——注: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修成了全长70.6公里(加农渠总长度4013.6公里)的红旗渠。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该工程被称为世界水利八大奇迹之一。红旗渠的建成,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建成40多年来,共引水8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000万亩次,累计增产15.9亿公斤,年均创效益4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连载/七律/平水韵)
——(38)北 大 荒 精 神
辉煌业绩拓原荒,努力拼争北大蒼。
不畏艰辛顽奋斗,心胸解放立新方。
如今树茂粮昌地,昔日人烟罕至芒。
万勇青春眠沼土,无私奉献永流芳。
——注:心胸指思想。北大荒精神是黑龙江垦区的广大人民群众、10万部队官兵、6万支边青年、和来自全国各地的80万城市知青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东北三江平原上发起的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创举。半个世纪以来,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洒在了祖国边陲那曾荒芜凄凉的土地上,共有12000多人长眠于辽阔而富饶的北大荒。他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共开垦出3600多万亩良田,建成了中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农场群,将5万多平方公里的漠漠大荒建成了名闻遐迩、举世瞩目的林茂粮丰垦区。

■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连载/七律/平水韵)
——(39)塞罕坝精神
艰辛创业绩优先,罕坝精神奋斗篇。
保水泽坡生态俏,蒼林浩瀚蔚蓝天。
如今秀美山川地,昔日荒原峻岭田。
综合治开收益好,京津守护世恩牵。
——注:治开即治理开发,世恩牵指恩及后世。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在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立地条件下,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州的绿色奇迹。森林复盖率由建国初期的11.4%提高到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林场总投入3.49亿元,至2009年底林业价值达40多亿元。取得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全齐美,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塞罕坝精神的核心是:以艰苦奋斗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