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的棉坎肩》
文/珍惜
那个年代,农村人家几乎都一样:没有钱,孩子多。
那个时候,妈妈对我们的管理非常简单,晚上睡觉之前,站在我们的头上,一二三四五六七,数一数个头就知道孩子够不够;
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缺粮,肠子闲着半截,咕咕噜噜又叫又闹不停的吵;

那个时候,农村人家孩子的衣服是不分春夏秋冬的,一套衣服穿四季。哥哥姐姐穿小了,煤油灯下,妈妈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一番,弟弟妹妹继续接着穿,直到穿个稀巴烂没有了模样才算完。

那个时候,妈妈常说的一句话是:等你们的爸爸治好了病,能挣钱了,咱们家的日子就会好起来的。日子好了的时候,妈妈每人给你们做一个棉坎肩。
妈妈,我们不要棉坎肩,我们要新棉袄。
棉袄虽破,你们毕竟都有,做棉袄又费棉花又费布料,做个棉坎肩暖暖和和的可好了!

那一年,爸爸走了,妈妈拿出缝在裤腰里的小包包,取出里面一分一分积赞起来,准备给爸爸治病,应急用的零碎钱,给我们每人都做了一件薄薄的棉坎肩。妈妈说她不冷,唯有没给自己做。

那年的冬天,大雪几尺厚,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风舞动着鞭子呜呜响,把树枝抽得咔嚓咔嚓叫,好多细一点的弱枝,干脆就被风抽打折磨断了。

那个时候,农村没有砖墙瓦房。夜里风从泥墙缝钻进屋,我们几个人一床被,无论怎样紧靠在一起,那风都会挤进被窝里。
妈妈感冒了,咳嗽的老毛病加重了,一天比一天咳嗽的剧烈。
妈妈坚决不去医院,说自己的身体自己有数。

那个清晨,我没有听到妈妈剧烈的咳嗽声,第一次见到妈妈睡的如此安详,没有痛苦。我端详着妈妈,突然放声哭喊起来:妈妈!妈妈!妈妈……你快点醒醒啊!可是,妈妈再也听不见了。
我们姊妹几个借钱,给妈妈买回质量最好的布料,为妈妈做了一套新棉衣和一个厚厚的棉坎肩,给妈妈穿好。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我的妈妈穿着这么漂亮的新衣裳。

妈妈走的那天,北风呼啸大雪飘飘,天气刺骨的冷。深夜,朦朦胧胧的梦里,妈妈对我说,她一辈子头一回穿过这么保暖的棉衣和坎肩,说无论风雪多大,身子一点儿都感觉不到冷,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雪会咳嗽了。妈妈非常高兴,说她知足了。
劳累了一辈子的妈妈,幸福的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