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寒露
文/单宝剑
又到秋深露重时,天寒已是尽人持。
枫红惹眼霜来恋,雁叫凌空故往思。
最喜菊黄风有绽,犹怀气爽雨无司。
须知此去添衣暖,莫待隆冬自爱迟。
七绝.寒露
文/管延芳
满坡秋果沐寒风,落日丹枫相映红。
翠竹青青生玉露,残荷茕立雁翔空。

七律.寒露(平水韵)
文/韩宪生
寒露来临冷渐凉,白天日短夜偏长。
不闻黄鹊翠杨卧,但见鸿鹄空中翔。
院后梧桐凋翠绿,门前菊蕊放深黄。
一年一度秋风劲,园里葡萄分外香。
寒露
文/宋爱秀
秋夜渐微凉,珠帘穿月光。
翻来难入睡,复去暗思量。
少小离寒舍,老来归故乡。
披衣厅中立,迎面桂花香。
寒露
文/周开星(河南)
南国秋正劲,北方起寒霜。
自此天渐冷,迎冬没商量。
一杯菊花酒,芝麻润肺肠。
早晚衣裳加,预防生病恙。
七绝.寒露
文/姜丽(山东青岛)
木星和月苍穹现,墨海银河恋碧华。
恰似人间烟火盛,“天宫”二号绽新花。
注:①“碧华”是月亮的雅称。
②“天宫”是指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
【关河令】《寒露》
文/旷野牧童
暑尽秋素天趋凉。寒露气温降。鸿雁南翔,雀入水为蛤。
东篱菊艳清香。望斜阳、
岁月安祥。秉持信仰,逐梦圆理想。
注:①寒露是深秋的节令,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也是最早出现了“寒”字。
②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③民间寒露习俗有“秋钓边、观红叶、吃花糕、赏菊花、喝寒露汤”等。
寒露
文/段长发
(一)五律
寒露路初寒,青苗雨润欢。
红枫惊目艳,金菊盖头槃。
草木落黄叶,云烟生紫冠。
风霜侵大地,衣着渐加宽。
(二)五绝
寒露露为霜,行人漫歩凉。
观枫悲雨路,冷暖请知行。
七律.《寒露遐思》
文/詹家洪(北京)
枫红露洁夜生凉,月白烟凝秋染霜。
芦絮纷飞成暮态,菊花竞秀向朝阳。
稻禾风里欢声短,鸿雁云间笑语长。
一首新诗祈稼穑,几行吟兴绣文章。
七绝.寒露
文/刘湘宏(湘潭)
晨曦伴我倚窗台,落叶秋风寒露来。
夜静微凉人难寐,添愁触目故人怀。
七律 寒露
文/长白居士
戊方斗柄迎寒露,昼短夜长风渐凉。
正是赏枫时节好,谁怜落絮季秋殇。
温差加大天干燥,风量递增雨渺茫。
落叶飘零花失色,唯留野菊韵飞扬。
寒露
文/赵宝荣(河北)
秋空漠漠雁声稀,枫叶如丹霞彩飞。
更待商风携玉露,来看金菊傲霜姿。
寒露吟
文/王瑞(山东)
寒露来临雁疾翔,枫红菊艳草凄凉。
西风得意随心舞,落木飘零扑地黄。
寒露吟
文/粟未卜先知票
(一)
冷枫夜月路间重,寒露深秋陌上浓。
火热天空霜入冻,冰凉柳树燕无踪。
(二)
夕阳寒露影相冲,菊叶红枫色艳浓。
稻谷全田忙入库,桂花几院慢行冬。
寒露
文/云淡风轻(山东)
(一)
七律(新韵)
露重休云品类衰,其实造化有安排。
沉沉晓色寒幽径,烁烁晴光暖敝斋。
绿叶随风失意去,黄花冒雨带香来。
挥杯笑对三千界,一阕新词佳境开。
(二)
清平乐(李白体)
日沉星挂,落木萧萧下。苍昊尽将银露洒,桂影婆娑如画。
无事约友沟通,不拘南北西东。槛外倏而淋雨,明朝一览秋容。
七绝·寒露
文/李红太(江西)
寒露秋风野外凉,南归鸿雁急翱翔。
枫红菊艳山奇秀,广阔田园稻果香。

寒露吟
文/乔维祖(宁夏中卫)
深秋微旱爽,雷伯去天堂。
绿草根根死,芦花片片黄。
暮来升露雾,清早变寒浆。
南国雨婆老,北楼生雪霜。
七律•寒露
文/平湖(吉林)
(一)
露华寒集放清凉,秋色浓妆映暖阳。
原野菊黄芳蕊绽,蓝天雁舞展云翔。
香甜瓜果欢歌唱,五谷丰登笑脸扬。
岁月峥嵘前路阔,江山多彩日光长。
(二)
露重寒凝雾结霜,秋深转向气清凉。
层林尽染景添色,五彩班斓好碧光。
红叶风吹无觅处,青蒲雨打显沧桑。
斜阳夕照冷溪水,北雁南飞丹桂香。
一剪梅.寒露
文/肖加亮(湖南)
凛冽寒风恣意摧,瘦柳低垂,落叶横飞。
衡阳露重雨霏霏,雁阵徘徊,故地难归。
静避乡居远是非,对影邀杯,独自依偎。
前行孰料是赢亏?漫道何为?一路谁陪?
寒露
文/张占云(甘肃)
耙齿上的白
是来自
手指骨的冰凉
草地上
稀疏的虫鸣
像点缀在晨风里的
几朵野菊花
被耙进
秋的深处
寒露咏露(新韵)
马红杰
气温骤降露珠凝,个个圆圆耀眼明。
美妙可惜难久驻,化为烟雾遁无形。
寒露
文/李毅
秋分黄甲万物享,寒露如霜换簿装。
归航空识斗指戊,离悲月斜道路长。
天高昼暖夜静凉,草衰风劲落叶黄。
篱边偶嗅清香飘,菊花吐蕊佛斋妆。
壬寅寒露夜
文/张肇彭
露滴自飘殚,清深遇薄寒。
云光流用短,月色照从宽。
思力坐中去,睡神开外盘。
浮轻来梦影,出户对更阑。
寒露
文/老远
潜伏于春夏秋的寒
当暖热凉三大主角
相继退出舞台时
寒露出了本来面目
暖风热雨
冷爽的空气
它们背叛了温度
投靠非一日之寒的寒
寒气袭人的寒
开始导演一场
冰天雪地的大戏一一
巜寒冬腊月》
寒露节诗词各一首
文/郑永芳(临汾永和)
(一)
寒露夜飞霜
追问星河何事泪?日回宇宙夜飞霜。
菊黄风劲满庭叶,寒露初尝彻骨方。
(二)
武陵春•寒露赏菊(毛滂体)
九月黄花孤客立,潇散衬云峰。不惧寒霜仍理容,举止笑西风。
虽无艳态品自赏,唤起忆乡浓。疫害多城静默同,舟泊少渔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