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车难中的怨魂
文/庒湮(湖北)
天空太高
太阳的手伸不到桥面
一行人挣脱阳世的铁链
蹿入至善至柔的深水
从此,十数盏炙手可热的灯
无风而灭
乌日坎神
他们都看见那个女人眼里的刀了
可都以为她要杀的不是自己
当刀风袭来
他们连疼都没有
乌日坎神
他们都是好人
大河何以深而且冷
那些紧抱着自己从尘世中走过去的人
是否发出过怒吼
你没看见江心波涛底下
似有十数堆焰火吗
那是十数双猛然睁开的眼睛
发出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闪电
乌日坎神,我想问
那些一直睡着的人
明天早晨
会不会醒来
笑红尘 读诗:
痛定思痛,悲悯之中还有无奈。诗歌作为一种方式尝试唤醒,即使不能唤醒仍然是一种尝试,“会不会醒来”,作为使命诗者都会默默前行。

我很坚韧 也很颓废
文/褚向平(河北)
其实 生活你遇见了什么
生活就像什么
比如:你遇见了草木
生活就像草木
有繁华盛景
也有一枝一叶枯荣
比如
你遇见了流水
生活就像流水
所有的故事都将
一去不回
比如
你遇见了会飞的蝴蝶
生活就像蝴蝶
能飞出你想要的妩媚
比如
你遇见了我
生活就像我
有坚韧更有颓废
比如
你遇见了自己
生活就像遇见了意义
你问人间何为意义
人间告诉你
生活就是
一声叹息
瞩望者 简评:
生命本无意义。经历了什么,生活就是什么。这首作品没有哗众取宠的特殊描写,平淡而自然,结尾更具有哲理性。

我还是喜欢西山的落日
文/褚向平(河北)
喜欢过落叶落花
喜欢过它们昔日的繁华
但我还是喜欢西山的落日
落日余晖下的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更有黄昏故土中
伫立的你
身后的
袅袅炊烟起
你说 在这样炊烟里沐浴
超越清欢 相许
一种坦坦然的纯粹静谧
一次最值得的皈依
晚些时候的灯前
或能看清迷茫的远处
会有可读的经书
而窗外的月光 此刻
轻柔的如
一面微澜的湖
洋溢 简评:
此作品优点是诗句顺畅自然,阐述了喜欢西山落日的一些美丽场景,笔触细腻,架构完整,缺点是灵美不足且浅显。

披风后面的漂泊者
文/湘西山鬼(湖南)
饥渴的秋夜,鹦鹉失去舌头
诽谤的词语无处依附
披风后面的漂泊者
跟随幻影般的马群舞蹈
这个九死一生的硬汉
凭着泥土和水份助长瘦弱的根
必须坚忍。这如同大理石的暗纹
千足践踏过后仍不失其本色
闪光的事物就是这样
从墓地走向莽原
铿锵的足音往往划破死亡的前额
三更。凉风中的处女
在成熟的子宫前被世俗污染
暗红的下身如同母兽的斗蓬
令披风后面的漂泊者
迷惑不解
明亮 读诗:
当前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类不良现象都会出现,也会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意志坚定者,也会出现社会毒瘤,如何看待,诗人用评判标准,其披风后面的漂泊者,这个九死一生的硬汉,是诗人宣扬的,赞美的,大理石的暗纹,千足践踏过后仍不失其本色,这也是诗人赞美的,诗人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为社会进步起到启发引导作用。对自己深恶痛决的一些不良行为,令披风后面的漂泊者,迷惑不解。披风后面的漂泊者其实也暗示是作者自己,自己的爱与憎,喜与好。

一个心不在焉的晌午
文/湘西山鬼(湖南)
这个晌午,小鱼们有些心不在焉
它们围绕着假山无目的转悠
还故意频繁变幻着泳姿
我对小鱼们说,有胆量你们去大海冲浪
把漩涡当美酒吞下
终身依赖着假山。何谈出息
迷雾消散,我的心地依旧莲花般洁净
池中小鱼们掀起的细浪,被我忽略
直面生存。我只想做个理想主义者
当然偶尔在石板路上营造点浪漫气息
我乐意接收。但要把晌午
人为延展成冗长的黑夜。我绝不答应
洋溢 简评:
童话般的视角下笔,童趣盎然,在这看似轻描淡写的诗句中,作者巧妙的溶入人生哲理,从而使得全诗有了厚度,且张力十足,题目虽是心不在焉,但其实喻象鲜活灵巧,直面生存,都想成为理想主义者。

秋天渐渐远去
文/翁堂明
我所路过的秋天,无非是注定的
无非是把自己的身子徘徊在裸露的土堆上
追逐时光的空隙——
无非是山坡上有几棵树,几丛芨芨草
你站在那里,穿着白色的连衣裙
橡皮筋笼的马尾,被风抚摸着
像一个村庄领着一群旧日子
几只鸟和白云的影子盘旋在树顶上或河流中
蚂蚱在庄稼地窜来窜去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次走进村庄
新鲜的蓝,洁净的白
和早已消失的土径
假如,现在有一种平静
就是你依着流动的水
我还想待在水的源头
小确幸 评论:
两个“无非”用起来,加重了秋天的陈旧,也打开了回忆的大门,尤其喜欢“像一个村庄领着一群旧日子”这句话。把作者对秋天的感觉描写的很微妙,似乎对重复而来的日子有些无奈。通过鸟,白云等事物的描写把风景勾勒出来,怀念的情愫也缓缓展开。可以理解为爱情诗,也可以是一首单纯的感怀,里面有种含蓄的牵挂。

秋至
文/翁堂明
这个下午
一条老丝瓜拐进院墙内
倒挂在门栏上
那时,她都被黄昏抱在门口
又被一只猫惊醒
揉揉老花的眼睛
但她还是顺手把丝瓜摘下来
扒掉上面黄色的外皮
然后,褪掉里面黑色的籽
在沟里抓一把黄泥裹起来
贴在灶膛口
她要保留好来年的种子
不想就这样得到一个轻轻的空空的丝瓜瓤
因为老旧的方式,她做得心安理得
又因为屋内的空寂,她捧着丝瓜瓤发出一声叹息
明亮 读诗:
何为诗人,应该就是热爱生活的人,并且都有一颗有趣的灵魂。真正的诗人,每一首诗,每一句诗都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诗歌《秋至》,感人至深,诗歌没有出现“秋至”的天气,但是让我们处处感受秋至的来临,其蕴含的情感在诗歌里得到充分体现,我们说,只要情到,其诗歌意境就到,这首诗,完全靠意境征服了我们。诗歌叙说了一件事,一个人,一个环境,把秋天的来临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其诗歌,不管是开心,还是悲伤,都会从内心里流淌出诗的味道。“一声叹息”,既是对秋天的凄凉叹息,又是对屋内空寂的叹息,可谓是发自肺腑,感情充沛,值得一读。

大别山麓,墓碑上记载着一九三八
文/翁堂明
山那边是红彤彤的云霞
是祖辈被刀枪戳破的血脉
竹竿河水日夜不息
一层河水踩着另一层河水的头颅朝前涌去
山坡上一些花草举着五彩灯笼
它们的身下,好多烛火煙灭
一位古稀老人,背着一担柴,擎在雨的夹缝中被挤的气喘嘘嘘
一个土堆旁,他朝碑石鞠一个躬
一个辩不清名字的石碑
父亲接过那担柴,也鞠了一躬
然后,我接过那担柴
我们都生活在这片平静的土地上
子楚 简评:
“刀枪戳破的血脉”,“踩着头颅”等力量和沉重,为自然而然打开后面的“轻”做好了最好的铺垫也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冲击感。“辨不清”,“那担柴”等都是一种轻描淡写的“轻”,这些没有份量吗?当然有。薪火相传的柴火,怎么会没有重量呢?如此避重就轻的书写,是作者为了使之与前面产生强烈的对比与烘托的高明手段。翁堂明先生善于从平凡的人和事之中,找到情感的爆破点,挖掘出更深刻的内涵,从而通过饱满的血和肉去构建一种大叙事,使人沉溺其中,着实难能可贵。
当然,文本中也隐有一些小瑕疵,比如“辨”非“辩”等,但瑕不掩瑜,无法遮住这首诗内核中情感的锋芒。值得一再品读。

蝴蝶说
文/耿兵(江苏)
当万物拒绝了蜕变 我要对着一场茫茫大雪
写下这一生的谦词——
在隆冬 我要告诉你 我决不可以一个人
对酒当歌
或者去夕阳下 倾听一场雪在旷野写下的荒谬!
其实 这多么年 我一直苟活于世
只为去你的城市与你相距一隅之距
我亲亲的爱人
在你的前世 我缄默如雪
只为你的触角
曾扶着我 经过那个落雪的路口
子楚 简评:
耿兵是有功力和底蕴的诗人。只是这首作品起句相当平庸,直到“谦词”的出现才让我感觉到一丝惊喜。
从“谦词”到“荒谬”,我们消耗了时间,所以才在雪中聆听“故事和回忆”。故那个“落雪的路口”铺满的都是纯洁的爱。
从第二节开始,耿兵通过他的功力,逐渐回到了诗的正路上,让我们“暼见”自己经历爱情。
只是文本中,无效的运用过多,如舍弃或精减,我相信能更抵人心。

逆光
文/钱智伟
站着的光辉形象
身后万丈光芒
朝觐者,匍匐在地,热泪盈眶
照相机伸出手来
咔嚓一声
抓住当中的脸
洗出来黑的
明亮 读诗:
这首诗具有反讽意味,标题为《逆光》,和正常的光具有相反的路线,诗歌具有隐喻、暗示或是意指的功效。对表面的光鲜,光辉,光芒,在没有人的地方,就会原形毕露,现出原形,表现出人存在的境遇以及对人生生活的人生和理解。

我的诗静静开放
文/孙明亮(安徽)
这是我的诗吗
你是来和我说话的吗
请你慢慢说
我用白云记下这难得的一刻
风雨知道
夜晚如何走进白天
翅膀知道
飞过大海需要多少勇气
请打开诗吧
这一路走来
你可碰到暗礁
你可寻到梅花
你可能体会
这一路的静悄悄
需要多少时间去弥补
明亮 读诗:
其实这也是一首元诗,告诉我们如何写诗。诗歌是虚实相间的,诗歌是我们生活的提升,生活是诗歌的源泉,诗歌需要不断地改写,需要不断地发现。诗歌每一句话都应该有所着落,我的诗静静开放,要克服功利意识,安心写作,把对诗歌的独特情感,赋予诗歌之中。

那盏醉心的永恒
文/孙明亮(安徽)
十月,我已经把所有的雨水埋下
包括门前的溪流
我已经决定
带着我的清凉我的滋润我的绿叶
去我想去的地方
和你一起
还有诗行
种下去
如果,那一天开花结果
那就是我对你说的
星空下
有一颗不灭的心
明亮 读诗:
这是一首言情言志的诗。十月的秋天,万物凋零,秋风瑟瑟,在万物即将逝去的时刻,作为一个人,总会有所感触,有所思考。此时此刻,诗人想说什么,有什么肺腑之言,诗歌看似是豪言壮语,其实都是内心流淌出来的声音,从现在开始,立下壮志,总会有所结果的,如同标题所说,“那盏醉心的永恒”,在顺利的时候,在遭受挫折的时候,永远不会改变雄心壮志,去做一番事业。

入画
文/孙明亮(安徽)
是谁在秋天的大地
洒下一片黄色
叫醒了快要入眠的深秋
留下最后的记忆
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欢笑
人头在从这头传到那头
孩子们
用一片叶子埋下一片私语
这充满幻想的年纪
见到什么都会产生联想
突然
一只飞鸟从眼前飞过
明亮 读诗:
这是有关生活的诗,其表现的是自然景色中有意义的细节的那种神秘,他反映出一种超脱现实和返回大自然的欲望,也许我们会领会到“用一片叶子埋下一片私语/这充满幻想的年纪”“见到什么都会产生联想”,那种深层意识的暗示,这些描写大自然景色的诗,其触动人心的细节,大都有其意指,而这种意指,就是诗的神秘。

秋的灯盏
文/孙明亮(安徽)
你是一片云吗
五彩从你的眼睛发出
那一朵是送给我的
记得小时候
牵着你的手
大街小巷炫耀
一眨眼,满眼的光彩
再不敢相认,我怕
你的高度我会看不见边
明亮 读诗:
诗歌开头“你是一片云”虽然不够新鲜,却很形象地把夜晚灯光的光彩,展现在眼前,第二句,就可以看出诗歌的暗示,是写人的,“你的光彩”,那一朵是送给我的,拟人的表达,过度到对过去的回忆,第三节自然衔接,又是一个秋天,我们又相见,把时间的变化,带来的季节的变化,也暗示社会的变化。诗贵含蓄,标题是写秋天的灯,实际上写的是人,只有这样才能和读者互动起来,留下思考的余地,也留下了余味。

时间的债
文/天问
闭关了诗人的围城
也同样闭关了图书馆的诗集
连续的困厄之后
诗人病了
诗集和诗人同样
病了
他们需要治疗
需要吞咽彼此为药
当诗人翻阅一册诗集
有纸片泫然坠落
像一迹疤痕
一年前夹于书页写着诗人名字的
归还凭单,趁机越狱
向诗人讨要
时间的债
明亮 读诗:
诗歌应该有神秘的隐喻、暗示、或意指,其语言表现应该有它独特的意象力,萌动力或感受力。我们看诗歌《时间的债》,暗喻诗歌应该受到时间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诗歌反映的是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人存在的境遇及对人生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你的诗歌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反映生活,反映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会有人找你的,还时间的真实。体现出人生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瞩望者 简评:
这首作品的语言结构新颖,张力十足。作者视角独特,联想更加丰富,使读者眼前一亮,随即陷入沉思……

菊花灯
文/何岗
八月,借月光之手,挑亮
一盏盏白玉做的菊花灯,照亮
别样的尘世,也照亮一卷卷
沉默之经、无名之经
为苍生,为未来,唤种子归仓
为情愁,为爱恨,赶雁鸣出世
再差白露,乘坐青花瓷的花轿
为蜂儿、蝶儿、花儿、草儿
去荒野喊魂一一愿你们来世
依旧做慈悲花、结菩提果……
洋溢 简评:
喜欢这首作品,是因为写出了些许禅意,特别是后半部分。尽管整体稍显牵强,但仍然可圈可点。

十月,以犁为笔献礼
文/冰语轻愁
村庄把深秋藏在庭院之中
为了那些寻梦远方的人不再分心
父亲用耕犁将晨蔼划破
十月露出笑脸
我们一同眺望京都缓缓升起的旗子
此刻——
每一个炎黄子孙胸腔里热血沸腾
今天,犁铧翻开的不是泥土
是农人为七十三岁华诞母亲献上的诗行
小确幸 评论:
开始文字里有娓娓道来的温婉,第一段有丰收的隐喻。第二段父亲用耕犁将晨蔼划破,既有诗意的美好,又代表了农民对国庆节的美好祝福,简单的几句,已经把意思表达的很完整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