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推介
彩抒胸臆,水润乡愁
——写在“乡之韵”周惠荣水彩画作品展开展之际
张千山
周惠荣先生是湖南邵阳本土水彩画名家,曾长期担任邵阳市美协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生长于(湖南)武冈古城经历过知青岁月的他,于乡村乡土、乡情乡恋情结深深,于是便有了这数量众多的有着周氏印记的乡土题材水彩画作品,便有了我们眼前这个水润乡愁彩蘸情的“乡之韵”个人作品展,也有了我们读画之余的由衷感慨。
乡之韵,是人文之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情怀,“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的向往,是人类爱乡爱国之初心的具体体现,是古往今来有乡土记忆的艺术家们共同的心声。 这也构成了自古而今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周惠荣先生爱读书,常在传统诗联文化海洋里寻珠探宝,乡土题材的创作,是其人文情怀的自然流露。
乡之韵,是情感之韵。人类从乡村入城市,自家乡到远方,成长迁徙,奔走漂泊,心头脑海眼里梦中萦绕最多的还是那故乡的树,故乡的云,那挥之不去的乡人乡事乡景乡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思乡情结,使艺术家们无论走到哪,看到与自己乡土记忆相呼应相吻合的场景,总会涌起感时花溅泪的心灵碰撞和审美激动。于是,无论何处之乡土,都可凝成他们笔下的乡土,心头的乡土。周惠荣,就是这样一位笔蘸深情的水彩诗人,在他笔下,无论武冈、邵阳的古庙古桥,(湖南)绥宁、城步的古道古村,还是西北、甘南的异乡风景,都凝聚着他浓厚的乡愁。
乡之韵,是美学之韵。事物的艺术再现因人而异,因表现手段而异。周惠荣先生以水彩来描绘乡土,抒怀乡土,以其人生阅历、学术养成、气质禀赋、精神状态而造就的艺术特色,也是很有其美学价值与意义的。其作品虚实相生,才情并茂,情景交融。在他水韵与色彩的和谐交响中,我们重温《烤酒》、《出师》的亲切,也感受《冬阳》、《雪夜》的宁静;既看到明丽清新的美,也看到朦胧梦幻的美;既看到传统功力之美,也看到现代创意之美。真有一卷在手,众美纷呈,美美与共的美学享受。而这一切,又显得自然和谐,融洽得体。如此画境,日臻美之高地也。
信笔寄语,以表心意,以致祝贺,也同时寄予美好祝愿!(2017年元旦前夕于湖南邵阳)
(原文附作者简介:张千山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视觉艺术评论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邵阳市文联主席)

周惠荣水彩画《烤酒》:湖南省邵阳市艺术节银奖(缺金奖)
(俄)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纯音乐)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周惠荣作品
点击链接-肖殿群作品
人物简介:周惠荣,1948年生于湖南武冈城关镇,祖籍江西樟树。分别毕业于武冈师范、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水彩画研究会会员。原任邵阳市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会理事长,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邵阳市水彩画艺委会主任,邵阳市水彩画艺委会顾问等。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