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解放广州
原44军军长 方 强

车轮滚滚向南进
1949年2月,国民党傅作义部队接受改编,北平得到和平解放。革命形势发展很快。不日,我部队从北平以南固安地区,推进到南苑郊区。
为了迎接解放全中国的光荣任务,我们47军141师(注:即原十纵队三十师,方强同志任副军长兼该师师长)在进驻北平城郊之后,遵循毛泽东的指示和四野总部的部署,即在部队深入进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指战员的思想觉悟,保持着高昂斗志,大家纷纷表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一天下午,我们正在召集各团领导干部汇报工作的时候,机要室同志送来一份电报,我接过一看,报文只有两行,二三十个字,是总部转中央军委的命令,任命我为四十四军军长,并要求立即前赴履职。我看后顺手将电报交给张伯春政委、叶建民副师长,接着,即由张政委向与会同志宣读了命令。一时间,大家向我表示祝贺之意,但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加重了。
四十四军现在哪里,怎么去上任呢?我在心里嘀咕着。就在这时总部来电通知,告诉我四十四军已经南下,目前正向江西九江前进着。我们已安排好,明天派出火车送你们南下追赶部队。
5月9日早晨,告别了战友,告别了北平,我带着警卫员和10名参军不久的南下大学生,在前门火车站登上火车开始南下。
火车呼隆呼隆驶出车站,逐渐加速前进着,向南,向南….车厢里一批男女大学生,来自北平各个大学,他们朝气蓬勃,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心,述说着各自的理想。他们中有的想当一名工程师,把国民党逃跑时炸毁的桥梁重新建设起来,让交通四通八达,使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还有的想把学得的外文知识用于军队建设,发挥自己的特长,当一名翻译人才。看得出他们怀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心情是那样的兴奋,又是那样的天真活泼。车厢里笑声朗朗,掌声阵阵。当火车驶出保定站时,又响起了歌声: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火车徐徐开进河南商城车站,因前边桥梁被敌破坏而不能前进了,我们改乘汽车继续追赶部队。吉普车颠簸着奔驰向南,我默默地思忖着形势的变化:记得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以后,我带着10多名干部从延安出发,日夜兼程出关去东北合江地区开辟工作。3年过去了,今天带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打回关内来。现在我又被调到四十四军工作,将和兄弟部队一起跨过长江,执行解放华中、华南的任务。这说明革命形势在发展,部队在壮大啊!我暗暗表示决心:一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进军途中迎来“十·一”
我们乘汽车又跑了1天半时间,顺利到达湖北黄梅,赶上了四十四军,自此我算是驱车上任了,同部队一起挥戈南下。
在这里,我和军政委吴富善、参谋长黄忠诚、政治部主任谭甫仁等会面了,他们热情欢迎我的到来。为使我尽快地熟悉部队情况,进行工作,在进军途中,吴富善等同志向我介绍了部队的发展情况。
四十四军组建于1945年10月,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部队几经整编。开始是组建辽宁军区,司令员由张学思兼,后一直是邓华任司令员,政委由省委书记陶铸兼;吴富善任副政委,高体乾任参谋长,谭甫仁任政治部主任。部队后来根据任务要求,先后编为辽西军区、辽吉军区和西满纵队;1947年9月改为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人关后又编为现在的四十四军,下辖一三O 、一三一、一三二师和一个骑兵部队。这个部队是以原冀中三十二团的干部为骨干,加上冀东的一个小团为基础扩建而成的。领导骨干力量较强,具有一定的战斗经验,营连干部多是抗战末期的,团以上干部多是抗战初期和红军时期。这个部队转战南北,长驱千里,从四战四平到参加锦州战役、辽沈决战、人关后的平津战役。从攻坚战、阻击战到运动战、追击战..….身经百战,不断成长,打了许多胜仗,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在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听了暗自赞誉:这是一支很好的部队啊!记得过去在战报和战斗总结中,看到过它多次受表扬。他们打了很多硬仗,打得英勇顽强,取得许多胜利,有很多战功。我为调来这个部队工作感到高兴!
为了追歼敌人,我军日夜兼程南下,但是到达浠水一带时正值夏初,烈日当头,天气突热,北方籍的战士有些不适应,给部队行军增加一些困难。尽管前进步伐有些缓慢,经过两天行程终于抵达湖北的小池口地区。部队在这里集结后准备渡江,但时有敌机窜来侦察袭扰。为了不误南下战斗,避敌机空袭,我部队于1949年7月初摸着黑夜乘机帆船渡过了滔滔长江。
渡江以后,部队在九江以南地区稍事休整,随即经星子、德安继续南下,在永修渡河后,又乘了一段火车进至南昌。7日,部队集结于南昌以西及西南地区待命,准备进击南昌西南地区之敌。国民党桂系四十八军一七五、一七六两个师盘踞着奉新、高安、宜丰、万载等地区;敌四十六军两个师还驻扎在湘赣线一带。它们蠢蠢欲动,妄图阻挠我军前进。这时,接兵团电令,在四十三军和一四二师自德安从北向南包围奉新、高安之敌的时候,要我四十四军务于12日12时以前赶赴该地,协同四十三军围歼敌人。
我们围着地图作了研究,随即命令各师向敌人迂回前进。这时的江西连日阴雨,山水到处横流,河水暴涨,道路泥泞,给部队运动带来很大困难,在漆黑的夜间一小时只走两三华里。当我部队于7月10日深夜向预订地点进击时,发现奉新敌人已于日前向高安和上高一带逃窜,我们又下令部队尾追敌人。但因山多路窄,又逢雨季山洪暴发,桥梁均被敌人炸断,待我军赶到时,敌人早已闻风而逃了。
在上高迫击战中,部队连续6个昼夜行程300余里,风餐露宿疲惫不堪,加之部队战士多数初次来到南方,因天气炎热,水土又不服,许多同志患有痢疾、疟疾等疾病。不少同志因中暑而晕倒了。一时部队病员剧增。一三○师13000余人,而生病住院的就有3000多人。还有一些同志因在盛夏连续行军,爬高山,过小路,睡不上觉,吃不好饭,身体支撑不住而掉队了。因此非战斗减员较多,削弱了战斗力,部队的情绪也受到影响。
在此情况下,我们将部队分别集结于江西的吉安以北新榆、吉水、福田一带地区,进行休整。同时针对南方山地作战,交通不便、补给困难、传染病多、气候炎热等特点,进行了总结,提高了认识。并在进行山地作战教育的基础上,部队总结出山地战斗的“十大要诀”:
“腿脚有劲,重视爬山。工兵技术,人人要练。全身武装,务求轻便。重视地形,观察周全。夺取要道,抢制高点。勇敢机动,独立作战。目视音响,联络熟悉。轻型火力,山地骨干。通路追击,重点发展。后续部队,及时支援。”
9月23日,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来到江西赣州,主持召开了干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十五兵团四十三军、四十四军的主要领导干部和地方一些负责同志。会上,叶剑英传达了中央关于进军广州的指示后又对解放广东的形势和任务、城市政策、城市管理、领导问题、会师后的团结问题等,作了深人细致的阐述。会后,还和军队领导干部一起研究了解放广州的战斗部署和进城后如何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问题。
9月下旬,我们接到兵团进军广东的命令。经过动员准备,我四十四军分为两路纵队前进:一三一师在师长徐绍华、政委蒋云观、副师长邵震、副政委李长如,参谋长张怀仁率领下为左路纵队:一三二师在师长朱民欣,政委程世清、参谋长程陆天率领下为右路纵队;一三O师在师长邓东哲,政委姚国民、副师长邢成、参谋长胡绍山率领下随军直一起行动。各路部队开始沿赣江两岸向广东进军。
国民党在广东集结着海陆空部队约17万余人,统归余汉谋指挥,企图于河源新丰、翁源、曲江一带与我决战。
根据总部和兵团的部署,由我四十四军歼灭新丰敌一五四师两个团、从化敌七十军两个师以及地方武装。我部队分头开始向敌进政,当迫近敌人时,驻新丰、从化两地之敌早已逃之夭夭,只消灭了一部分来不及逃跑的守备部队,取得一些小的胜利。
10月1日傍晚,部队进军一天之后刚刚到达宿营地,从收音机里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顿时,部队驻地一片欢腾,指战员们高声歌唱《东方红》。文工团同志敲起锣鼓,吹着唢呐,两手摆起五颜六色的彩带扭起秧歌,走向街头;许多部队举着红旗列队游行,热烈庆祝这个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光辉节日。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解放区的天》等歌曲,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
进军广州
下一步战斗任务是明确的,将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扫清良口圩、从化和派潭圩一带之敌;接着和兄弟部队一起解放广州。
10月9日,我军进至新丰、牛背圩一带,根据敌情,以两个师兵力分为左右两个纵队,采取钳形攻击前进。
右路纵队一三二师三九五团于12日夜进至云台山东侧黄坛,就在部队进行布置警戒时,忽从云台山脚下发现了敌人。该团立即派部队包抄下去。一营二连迅速占领了佛子坳南大山制高点,以两个排向敌猛冲下去,消灭一部分敌人后,又继续向云台山上敌人攻击。溃逃之敌又被三营截击,前堵后追全部歼灭。翌日拂晓,该师三九六团攻击良口圩,发现敌人已向从化撤退,又沿着从化公路追歼敌人。进至水底村公路与敌接触,激战1小时歼敌一个营。左路纵队一三一师按照部署在歼灭派潭圩守敌之后,继续前进。该师三九三团隐蔽进至齿音车,上龙、石瓦窑一线,于13日清层,突然向敌发起攻击,歼敌一个保安团。
就在部队大踏步向广州疾进时,兵团电告我们说,蒋介石下令广州守敌开始向海南岛撤退,并要我们拦住敌人。据此,我们决定:一三二师沿广从公路继续前进,迅速逼近广州;一三一师沿新坛公路跑步前进,歼灭坛城守敌之后,迅速南下占领石滩,切断敌人沿广九逃跑之路,并派一部进至江尾村,封锁江口;一三O师策应一三一师的行动,切断广九陆路,封锁珠江水面。
我右路一三二师由神岗经太和市,向广州推进,14日深夜首先攻入广州;左路一三一师兵分两路向坛城发动攻击,消灭守敌一部。三九二团二、三连攻至城东桥头时发现敌在珠江桥上燃起大火,妄图破坏桥梁。一营长立即组织火力掩护二、三连冲杀过去,消灭了部分敌人,扑灭了大火,保住了桥梁。三营在向东南追歼敌人跑出1公里时,和一营会师了,但发现敌人改向博罗方向逃窜。于是他们迅即调转部队跟踪追击,又跑出10多公里,追上了敌人,果断地采取冲锋、分割、腰斩等办法进行截击。敌人退至罗浮山下,妄想以此为依托进行抵抗挣扎。我二连在指导员王吉虏、排长康有为带领下,像猛虎下山一样冲进敌群,杀得敌人四处奔命。这时,右翼三连、左翼十连迅速赶到,向敌发起冲锋。600余敌人全部被歼。
这时,我们获得情报,有部分敌人乘火车从广九路逃跑了。便令一三一师火速派出部队切断广九铁路,抢占石滩、石龙桥梁,截击敌人,不让敌人跑掉。该师顾不得连日行军的疲劳,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边走边打,攻占派潭圩,打下坛城,插向石龙。三九三团中午时分进至石滩车站,当即截击一列火车,歼灭粤汉交警大队400余人。同时,三九一团动作迅猛,当夜经石滩进击新塘北江地区。为了不让敌人跑掉,他们采取奔袭、分割战术围歼敌人。五连只用10多分钟抢占了新塘东面的制高点,六连单刀直入向西面之敌发起攻击。敌有一个连兵力放下武器投降,残敌仓皇奔逃。我部队乘胜追击。在新塘东南面歼灭敌长官部1000余人,接着又在新塘北江地区歼敌4个保安团,俘1000余人,并击沉敌船4艘,缴获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我大部队于当日黄昏进至江尾村一带,监视着江面情况……
在南下解放广东战役中,我们四十四军共毙敌、俘敌4000余人,敌向我投诚4395人,击沉敌舰船4艘,缴获各种大炮54门,枪支2800余支,各种汽车30余辆,取得很大胜利,完成了解放广州的战斗任务。

警卫羊城
1949年10月14日午夜,我先头部队一三二师三九六团迅速插入广州市区之后,搜缴敌人残存武装,按照命令立即派出部队将一些重要机关、工厂、仓库以及白云机场、海珠桥等公共建筑物等一一守卫起来,防止敌人破坏。15日拂晓,我各师部队分路进驻广州、佛山、深圳等地。人民群众敲锣打鼓,鸣放鞭炮,载歌载舞,热烈欢迎解放军。部队严格执行纪律,露宿街头、码头和民房屋檐下,不动群众一草一木,赢得群众的赞誉。
不久,接到总部命令,要我部担任警备广州任务,同时成立卫戍区司令部。十五兵团邓华任司令,我兼任副司令,赖传珠兼任政治委员,吴富善兼副政委,谭甫仁兼政治部主任,黄忠诚兼参谋长。从这以后我军在羊城开始了新的卫戍工作,担负起维护全城的社会秩序,保卫人民安全的任务。
广州,地处南海之滨,四季飘香,素有花城之称。它是广东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人口约有110万,产业工人10余万,有25000多家工商业,以手工纺织和机器纺织工业为主。全市住有英、美、苏、德、法、意、荷、葡、挪、丹、菲、印、越等24个国家的侨民,约有5000余人,还有外侨传教士60多人。在沙面区设有英、德、荷、葡、挪等国的领事馆和以各种名称作掩护的特务机关。
广州连接港澳,情况复杂。除外国人进行特务活动外,国民党的特务、土匪有相当的社会基础,而且破坏活动猖獗。特务,不仅有国民党撤退时有计划潜伏下来准备应变的,还有设在港澳的国民党特务机关不断派遣进来的。土匪大多是来不及撤退的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武装,同样接受了国民党反动派布置的各种破坏任务。他们与旧官僚、恶霸、地主结合在一起,公开或秘密地到处流窜,扩充组织,进行暴乱,抢劫物资,甚至攻打乡、区、县政府,杀害革命干部,危害社会治安,使人民生活不得安宁。广州的赌风也是历代所沿,据了解赌场就有两千多个,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赌场是有政治背景的,都有武装掩护。反动军官、军阀、政客们除残酷剥削和掠夺人民财产外,还利用赌场为他们提供资助。广州解放后,这些赌场就成为匪特分子秘密活动的窟穴,常有一些特务、土匪头子以及流氓进进出出。我部队就要在这样极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开始卫戍治安工作,任务是艰巨的,斗争也是很复杂的。
但是,就在我部队安顿驻防之后,开始出现一些思想问题:有些同志认为,全国大陆都已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仗打完了,任务完成了,应该解甲归田过幸福生活了;有少数同志因长期处于北方乡村环境,自渡江后对南方生活不习惯,进驻广州后语言不通,工作困难,因此不想在这个地区工作,要求回家去;还有的同志认为革命成功了,开始滋长居功骄傲情绪和享乐思想,等等。军党委及时分析研究了部队思想状况,重温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大家认识到: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决不可有“功成身退”、“衣锦还乡”的思想。已经取得的胜利只是新的起点,决不能因此骄傲起来,以功臣自居,贪图享乐甚至想过腐化的生活。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在城市站住脚,并管理好城市,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发扬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决不可趾高气扬,脱离群众。巩固新政权、建设新中国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决不可知难而退,安于现状,应该努力地虚心学习,向一切内行的人学习,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军党委决定按照上述精神对部队进行一次广泛的“为人民服务”的教育,说明当前警备广州的战略意义,对国家恢复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同时向部队和全体党员提出服从组织、遵守纪律、执行政策、做好警备工作等方面的要求。并在部队开展在城市警备工作中创造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的活动,号召部队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为人民再立新功。通过教育,使广大指战员对在新形势下执行新任务有了较好的认识,思想日渐安定下来,又满怀信心去迎接新的斗争。
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是人民军队的根本任务之一,在新解放区尤其重要。只有群众明确了解放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密切了军民关系,我们才能在广州站稳脚跟取得胜利。为提高群众政治觉悟,动员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维护社会治安,支援解放军捕捉匪特,各部队在驻地纷纷召开群众代表会,说明我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为人民服务的军队,是人民利益的保卫者。并强调只有彻底消灭国民党残匪和特务,人民生活才能得以安宁。部队继续发扬助民劳动的光荣传统,在驻地开展帮助群众打柴、担水、打扫街道、运货卸货、和群众一起联欢等活动。日久见人心,群众深受教育,消除了对我军的疑虑,感到我军确实是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军民关系密切了,因此大力支援部队肃清匪特斗争,并与部队商议决定,以敲锣打鼓为发现匪特的信号。在我部队接连破获匪特案后,大大提高了群众的信心。有一次部队在长堤二马路四川饭店追捕匪特时,有一匪特逃至一个老百姓家里,拿出钞票求老百姓掩护,结果遭到群众拒绝和棍打,协助部队逮捕了匪特。太平南路的群众主动逮捕匪特,并押送到我军连部。
在对敌斗争中,我们运用“好言宣抚,以匪治匪”的策略。广州匪特尽管多如鸿毛,但其政治成分也是参差不齐的。我们本着“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精神,对已归案的一般匪徒经审查后,以好言宣抚,宣传我党我军政策,促其觉悟重新做人,戴罪立功,提供匪特线索,协助部队捉拿匪特。三九五团二连就以归案匪特交代的线索,在潮州会馆搜查中逮捕了匪首杨飞等人。
在警卫工作的部署上,我们采取重点警卫和全面维持社会秩序相结合,经常性的巡逻和特急性的搜查相结合,维护交通秩序和清查匪特相结合的办法。如对党政机关、海关、码头和重要工厂派出部队进行重点警卫,此外,实行分段负责进行经常性的巡逻和检查,又如在某街某巷发行匪特暗杀、抢劫、破坏等事件时,就以突然行动实行包围,重点搜查。有时还有目的的进行重点检查,如三九五团六连在上九甫路、太平路一队,对来往车辆进行了突然检查,结果在一辆轿车里查出一名女特务和她带的手枪2支、白银75公斤;在公共汽车上查出特务5名、炸药100公斤。
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经过全体指战员的共同努力,警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近1年的时间里,捕歼士匪、特务及各类反革命分子5000余名,收缴非法武装和散兵游勇39275名,缴获各种炮100余门(含土炮),各种枪支3000多支,电台10部,汽车30辆。还配合公安部门扫荡地下钱庄,缴获了大量金银,严重打击了敌特与奸商扰乱金融的企图。在对匪盗进行搜捕或镇压后,使抢劫案件由每月514起减至67起。社会秩序井然有序,工商业全部开业,人民群众开始安居乐业。

(1950.5.1,广东省党政军民集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左3为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同志,右一为方强同志。)
剿灭士匪
1950年6月初,中南军区召开了剿匪会议。会议决定集中力量突击剿匪,要我四十四军负责完成从化、花县、番禺、东莞、宝安五个县的剿匪任务。
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包干剿匪任务,我们召集各师领导干部会议。首先,我们总结分析了入城以来的剿匪斗争情况。大家认为,前一段剿匪形势是好的,在担负广州等城市警卫任务,维持社会治安的同时,还对广州市郊和邻县、区的残匪进行了围剿。例如,按照部署,一三一师二营在顺德县一举歼灭了敌粤中师管区第一纵队邓鄂及佛山自卫总队;三八八团在坛城歼敌保安总队;三九三团在广宁县歼灭伪县长陈嗣远等人以及未来得及逃跑的敌新七军残部和一个保安营。总共歼敌5400余人。
接着,我们传达了军区剿匪会议精神,对下一步如何扩大剿匪战果作了部署。我用红笔在地图上划分了各师剿匪区域:一三O师负责佛山从化、清远、花县及坛城部分地区;一三一师负责佛岗、顺德、三水等县及禹南地区;一三二师负责英德、阳山,翁源等县。这次突击剿匪,我们投入六个团和一个营的兵力,以团为单位开始了追歼。
我三九一团行动神速,连续三次出击,先后在茂名、花县、阳春、信宜一带歼敌十八、十九团、独一旅的大部,俘敌政训部主任少将吴熙文、团长毛承正、李大瑞等以下1200多人,我三九零团化整为零,频频出击,在1个月里进剿100多次,速战速决,活捉匪首32名。歼匪1300余名,收缴枪支5O0多支。其他各团也完成了剿匪任务。我们部队在近2个月的剿匪战斗中,共毙、伤、俘敌9000余名,向我投降的8692名,缴获各种大炮280门、轻重机枪456挺、长短枪33000多支、电台20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各团包干地区的大股土匪基本肃清,取得了很大胜利。
与此同时,我军一三一师和江防舰艇部队、友军炮兵部队于5月25日凌晨,由唐家湾登船,向盘踞在万山群岛之敌发起了进攻。他们采取“稳步前进、逐岛攻击、依岛攻岛、突然奔袭”的作战方针,英勇善战,不怕流血牺牲,战胜风浪,逐岛解放,经过两个多月的海战、陆战,至8月4日,我军解放了万山全部岛屿,消灭了敌人。国民党的所渭“封锁海口”,“策应大陆,准备反攻”等狂妄计刻已被深深埋在海底。中南军区于1950年8月发出嘉奖令,对参加解放万山群岛作战的我一三一师等部队给予表彰,这给部队很大鼓舞。
置身于富饶繁华的珠江三角洲,面临着碧波万顷的南海,眼望着五色缤纷的花市,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广东在大革命时期是革命根据地,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我党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广州起义。但是失败了。从此中国革命经历了胜利,失败,再胜利的多次曲折,经过了由南到北、由北到南的漫长历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当年的红军战士,现在正守卫在祖国的南大门,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战士的脚步永远不能停顿。

【华南军政领导与苏联专家在广州合影:叶剑英元帅(后右四),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大将(后右一),15兵团司令邓华(后左三),政委赖传珠(后右五),广东军区代司令洪学智(前右一),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向荣(前左二),44军军长方强(后左四),44军政委吴富善(后左六),广东省委书记方方(后左五)等。】

(1949年12月,44军召开英模表彰大会,军首长与英模合影。后排右2为方强军长,右3为吴富善政委。)

哥哥回忆祖父当年打广州,家里的场景:
祖父当年打广州,国民党的飞机丢反动传单丢到了长寿街,黄红绿纸在对门派出所房里收集了一堆,芙蓉姑姑抱着我到门口看了一下,回来见老妈(祖父方强的母亲)在嚎啕大哭,原来那传单上讲"将共匪首方强击毙在广州城下",后来祖母(祖父的结发妻子)讲快去把焕陶(祖父的长子,我们的父亲)叫回来。父亲回后对老妈说那是国民党造谣的,爹爹带着千军万马把广州打下来了!妈妈快莫哭了。
我那时很小很小,但至今记得那些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