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槐花开满山坡的时候
五一节过后,应朋友之约,我到夹子山森林公园故地重游,夹子山位于肥城市东部,东临泰安,北连长清,海拨780米,是肥城最高的山峰,山下是万亩樱桃园,山上是几千亩槐树,每年春夏之交,是山下樱桃成熟的季节,也是山上槐花盛开的时候,每到这时,全国各地的商客游人便会云集于此,人们买樱桃、赏槐花、吃山味。

这次我来夹子山,即不是来买樱桃的,也不是来赏槐花的,我是来还愿的,来还一个五十年前许下的心愿。
五十年前,我的老家就住在夹子山西侧的村庄里,当时,正值国家遇到三年自然灾害之时,人们的日子过的很苦,几乎每年春天,都会缺粮断顿,人们只得靠吃野菜、树叶过日子。那时,我年仅十四、五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为了不挨饿,几乎每天都跑七、八里山路,到夹子山去捋槐叶、掐槐花。当时,山坡上住着一户李姓人家,家里盖有四间石屋,屋前有石碾、水磨,屋西挖了一眼水井。家道兴旺的时候,还养着牛喂着猪,谁也不知道这家人在山上住了多少年,多少代,只是到了李大姑这一辈,家里没有了男丁,只有李大姑姐妹四人,李大姑是老大,又是李氏家族中辈份最高的一个,所以,附近村里的人都叫她李大姑。李大姑把三个妹妹抚养成人后,送到山下结婚成了家,她自己却留在山上,终生未嫁。到了六十年代初,她已年近八十岁,人民公社成立后,大队干部曾多次动员她下山,她始终不肯,她说,在山上住习惯了,下山不习惯。其实,人们心里都明白,她是舍不得山上她亲手种下的那些槐树,平时,她除了种地拾柴外,就是拾树上落下的槐树种子,经过处理后,再种到山坡上,年复一年,她自己也不知道种了多少槐树,当有人问她为什么种这么多槐树时,她说,种槐树就是做善事,树枝可以当柴烧,树叶和花可以当饭吃,遇到春荒的时候,可以救人的命。 每当槐花开满山坡的时候,也是李大姑最忙的时候,每天,她早早起来烧一锅用糊山枣、霜石榴叶自制的荼水,供上山捋槐叶、槐花的人喝。据说,李大姑每天都喝这种自制的茶水,一生没吃过药。一九六一年五月三十号,那是我一生永远也忘不掉的日子,那一天,天刚亮我本家比我小两岁的侄子继文就来叫我到夹子山捋槐叶,不到中午,我们俩就捋了满满两袋子槐叶槐花,我们正想下山,这时,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压顶,麻杆子般的雨点劈头盖脸砸下来,不一会儿,我们衣服全湿了,捋满槐叶的袋子着了水,沉的背不动,山路又滑,我们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继文年龄小,吓的大哭起来,这时,李大姑拿着雨伞出现在我们面前说道:“孩子,快到屋里避避雨”,李大姑帮我们将槐叶带到了她家里,并拿来火盆,点着木柴让我们烤衣服,又端来热气腾腾的茶水让我们喝,喝着李大姑自制的茶水,我们的心里暖融融的,这时雨越下越大,中午已无法回家,到了吃饭的时候,李大姑端来刚烙的槐花饼和我们一块吃,吃过午饭,雨过天晴,李大姑又亲自送我们下了山。

当时,我在心里默默的许愿,有机会一定要专门来谢谢李大姑,但是,由于家庭的原因,不久我就离开了家乡,从此再也没来过夹子山,后来听说一九六五年,李大姑八十四岁的时候,安详地去世,人们把她的骨灰埋在开满槐花的山坡下,又在坟前的石头上刻上了“槐花仙子”四个字,再后来,听说一九七三年八月,这里刮了一场特大的龙卷风,李大姑的石屋、坟墓都遭到了破坏。汽车的颠簸声打断了我记忆的思绪,不觉我们已经过了柳张水库,来到夹子山南面,在我的记忆中,从南面上山,行人登山都很困难,但现在旅游路已通到山顶。我们的车子刚爬上山坡,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可谓未见其花,已闻其香,越过山头,满山的槐花便呈现在眼前,山坡上到处是养蜂人的帐篷,养蜂人一边摇蜜,一边吆喝着卖新鲜的槐花蜜。我顾不得看槐花,径直来到了当年李大姑的石屋前,石屋虽然被泥沙埋了半截,但痕迹还在,我掐了一把槐花放在李大姑的屋前,心里默默的祈祷,李大姑安息吧,夹子山人民现在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人们靠吃槐叶槐花度春荒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望着开满山坡的槐花, 望着即熟悉,又陌生的夹子山,我长长舒了一口气,五十年的心愿,我终于还了。

赵德贵简介:
1971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管理区党总支书记、战山河总支书记、乡党委书记、副镇长、人大副主任等职。
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和模范党员,曾三次当选县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六次当选乡镇党代表和人大代表。
2000年分管计划生育工作时,因成绩突出,荣获“山东省计生委计生协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退休后,参加了市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苦练各种书法名帖,积极参加市内外举办的各种书赛活动,取得一定成绩。
在苦练书法的同时,根据自己一生的经历,特别是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感悟、体会、写了近百篇诗歌、散文、杂文,部分作品被有关单位和刊物录用。

《华夏文学》是一个面向全国爱好文学创作者的平台。作品力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歌颂美好,传播正能量。作品形式不限,字数最多在3000字左右,诗词为3_5首。但要求为原创作品。禁忌剽窃、抄袭,违者,文责自负。敬请广大文朋诗友踊跃投稿。投稿格式:原文+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投稿微信13853840219。
投稿邮箱:fclongshansh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