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陇之子
2005年9月,又是一个迷人的高原秋天。枫树枝叶像朝霞一样火红一片,像金色的地毯,铺盖在临夏市南山和北塬的山坡坡面上。远远望去,红绿相间,如红色地毯镶嵌上了许多晶莹剔透闪亮的绿宝石。山河有这样的好景致,让忙碌的七院官兵拥有了好心情。
9月16日,军区医院正规化管理现场会就要在解放军第七医院召开了。院区内,各色彩旗飘飘,医院大门用青枝,鲜花,彩气球搭起的彩门显得生机勃勃。“热烈欢迎军区首长和各兄弟医院领导、专家莅临我院指导工作”“热烈祝贺兰州军区医院正规化管理现场会胜利召开”红底黄字的大型横幅分别悬挂在门诊部与住院部大楼上,格外醒目。此次军区医院正规化管理现场会军区与分部非常重视。参会领导规格高。由军区联勤部主管医院的副部长,军区卫生部部长,二十七分部刘宝芝部长(也是武山218工程团运输连走出来的领导,大校军衔),分部任正虎政委,大校军衔双主官等亲自参加。参会人员规模大。军区下达的通知是军区所属陕西,宁夏,青海,甘肃联勤部队各分部主管医院工作的部长,卫生处处长,各医院的院长或主管医疗的副院长,医务部主任,医务处主任,各医院护理部主任等参加。一时间,军区和各分部首长,各分部机关和各医院的医院管理领导,专家云集解放军第七医院。说老实话,本院在当地算是一流的医院,但与军区其他许多医院相比,规模和等级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兰州军区总医院是军区的扛把子老大医院,下面还有西安解放军323医院,宝鸡解放军第三医院,西宁解放军第四医院,银川解放军第五医院等中心医院。还有其余的驻军医院共二十几家医院,都是在当地,乃至全国,全军有相当实力和影响力的医院。军区医院正规化管理现场会,能在解放军第七医院召开,的确是一个莫大的荣誉。这主要归功于解放军第七医院在认真执行军队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基础上,又有了适合本地区,本体系保障范围内,结合本医院实际的改进管理规定。
与时俱进,就是要根据不断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上,制定出与之适应和效能提高的管理规定。
那是2002年年初,我刚到一个新单位,在调查研究中,逐步寻找医院人心不稳,管理效能低下,医疗设备简陋,医疗质量不高的原因,然后拿出相应的管理方法施行。几年下来,逐步积累,终于让医院存在的上诉问题发生了反向变化,迎来了医院发展的大好形势。
首先,发现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存在混乱现象。医疗工作不分政工,医疗,后勤,只要大小是个领导,谁都可以去指挥科室和医生护士。专职管理医疗的业务副院长,医务处主任,医务助理员,下面的科室主任,医生,护士长都抹不过面子。上述非医疗管理人员,无论是自己看病,还是带熟人,带友邻部队领导,无论是看病,开药,直接下到科室找主任或医生开单子做检查,开药。造成科室工作忙乱,上下级关系不顺,矛盾增多。还容易出现医疗事故和差错。看起来谁都在管,实际上谁都不负责任,客观上谁都没有管,谁都可以推诿不负责任。其次,下级科室和医务人员有了矛盾和技术困难,到机关不找医务处,业务副院长和院长,反倒是去找政治处主任,政委。同样,后勤部门下面科室出现问题,不去找后勤行政副院长,院长。反倒是去找政治处或政委。造成工作交叉混乱,没有效率,容易出事。容易误解,容易机关与机关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发生猜疑和矛盾,这些都是不按规定办,极易造成班子不团结。我还在党委会和院长行政办公会上指出,医疗是与人的生命打交道,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各级医务人员都是经过专门院校培养,经过考试,需要有资格证书,职业证书才能上岗。医务工作有很强的实践经验积累和专业学习的前瞻性。对医疗专业的指挥没有专业职称和资格证的人,不能去直接命令或要求医务人员和科室去干这干那。军队医院不是战斗部队,除了带长的部队首长,其他人员,无论政委或后勤人员,经历战斗多了,都可以积累战斗经验,总结指挥方法。但在医院不行,国家,军队都有专门的法规不容许没有资格证书,没有执业证书,没有职称的人员去指挥医务人员及科室,否则,那就是违法,违反国家法律和军法。因此规定,医院管理一是按层级管理,二是按专业管理,三是按分工管理。政工由政委总负责,政治处和各支部工作形成层次管理。医疗工作与后勤行政工作由由院长总负责。医疗问题与后勤行政问题,按相关对口机关办公室反映或请示。无论政委或行政副院长首先不能去科室就业务问题指手画脚。谁都有外部关系和熟人,有求医院办事的,非业务首长和领导,可以通过院长,业务副院长,医务处这样的层级关系下达指示要求去帮助解决,而且要热情和快速去解决。同样,政治工作,后勤行政工作,也按这样的关系去处理。制定规定下发后,院长和政委模范执行,做出表率。很快,医院工作顺畅,矛盾减少,效率提高。班子和全院团结氛围友好而浓厚。

第二,工作中发现机关为基层服务意识不强。反正基层科室和人员有问题需要求机关。管理中,总是机关考核基层。所以,形成机关人员高人一等心态,无视基层人员的困难,办事拖沓的懒政官僚主义作风明显。我立即在办公会上指示医务处,政治处,后勤处成立机关基层双向考核协调组。制定双向考核内容,评分标准,奖惩规定。指定由宋淑君助理员负责。该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实事求是,比较公正公平。执行规定不打折扣。还有认准“死理”的原则性。所以这项得罪人和繁琐的工作交给她放心。双向考核每月无记名按项目调查。院周会公开结果,优劣与奖金挂钩。这项工作的目的就是要端正机关服务方向,机关是为基层设置并服务的。基层对机关有监督作用。有利于相互理解和包容。把机关与基层这对矛盾化解的小一些,融洽一些。经过几年实行,机关与基层鱼水情,水乳相融关系非常到位。更进一步调动了基本官兵的工作积极性,减少了扯皮拖沓现象。
第三,制定实施三六查房制度,强化安全责任意思。医院常规通常要求医生,主治医师,护士长,科主任四级查房制度。但在缺乏检查监督情况下,四级查房制度很容易流于形式。办公会上,我提出医师,主治医师和护士长,科主任四级查房要做到上午,下午,晚上三次。只有这样,才能对病人随时病情变化,新来的病人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每天增加部门和院领导也必须参加早上,下午,晚上院区和病房查房制度。部门和院领导上午,下午,晚上三次查房,查重点病区,重点病人。要把五十年代我国,我军医院严格查房制度不但要保持下来,还要有所发展。让基层与机关,院领导上下拧成一股绳。我每天晚上查房时,在查看重点病人时,都要与家属,医生,护士交谈。了解病区情况,病人情况,医生,主治医生,护士长,科主任,部门领导查房坚持情况,并在院周会进行讲评。这样一种领导身先士卒作用,很快在医院就形成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为中心,以科室为中心良好的工作氛围。延误病情,遗漏重病人的情况大大减少,病人家属拍手称快,医护错漏,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大幅减少。
第四,按科学规律办事,把医院科委会,器械与药事委员会当“真神”看待,不当摆设,充分发挥他们应有的制衡与促进医院发展的作用。医院各种学术委员会,都是院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委员,业务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委员由专业职称高,有权威的主任和专家组成。我们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专业委员会会议,有特殊情况,随时召开。对新开展技术业务,购买器材设备,引进新药,都要召开专门委员会会议,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而且让相关二家以上厂家在会上介绍产品和价格,委员们按投票制确定赞成或否定。为党委提供科学决策。最后才上党委会。避免或减少决策错误。
第五,规定查房指示和会议决议执行的时效性。无论平时查房,还是每周全院大查房,还是办公会的决议,小事情必须当天落实,当天落实不了的要向部门领导说明原因,但必须三天以内落实好。三天内落实不了的事情,必须向院领导说明原因,经院长批准后限定时间完成。否则,都要进行院周会讲评,并宣布奖惩结果。比如说,晚上我查房发现有一个灯泡,或者楼房上霓虹灯有一横或一竖缺失不亮了,当晚必须立即修复。如果工人回家去市里了,后勤马上通知当晚返回修复,绝不遗留到第二天。这样一来,形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拉跨和松懈的作风及态度得到纠正。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得到纠正和完善。
第六,充分发扬医疗民主,坚持科内,科间,全院会诊制度。严防误诊,误治医疗事故发生。医院科委会规定,凡事科内有疑难危重病人,都要认真研究,举办科内医护会诊。明确诊断,制定正确治疗方案。牵涉他科情况,及时邀请会诊。如果病情凶险病人,立即上报医务处,随时举行全院科主任及相关专家会诊。院长,副院长和医务处参加会诊。坚决杜绝由于拖延,误诊,误治引起事故和纠纷的发生。自己通过常年参加和主持这样的跨学科,跨专业,全院综合科室危重病人会诊和抢救,不断学习探索,锻炼成了一个有着比较丰富经验的全科医生。
第七,除了定期召开军队保障体系会议,创新性建立了地方医疗保障体系。确保反馈和查找医院医疗工作不足,减少医疗纠纷。按军队医疗保障体系规定,每半年或一年,要召集一次军队内部医疗保障体系的医疗单位,比如部队卫生队,门诊部开会,主要是了解医院在医疗保障工作中的不足,收集意见,听取好的建议,改进医院的工作。我想,我们要是跟临夏市内全部社区卫生服务站,甘南和青海循化,四川若尔盖部分重要又熟悉的街道和乡卫生站也建立成医疗体系保障体系。平时帮助他们的业务训练,同时建立专线电话联系,随时听取他们所了解到的我院医疗工作的不足和要求。每半年召集他们召开保障体系会议。并在一起联欢,吃饭。且不更有利于我们改进工作吗?于是,由医务处和政治处建立地方医疗体系保障单位联络组。经过几年运行,达到了建立初衷目的和效果。避免了一些医疗纠纷的发生。医院的影响力在临夏州,甘南州,四川若尔盖县,青海循化县,化隆县等地更进一步提高。
我院坚持这样做了几年效果很好,没有发生较大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更没有医疗事故和纠纷的赔偿。当时一些地方和军队各医院,包括一些大医院,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发生了不少,有的在医院内静坐,有的抬着被致残的病人游医院,搞得医院很被动。也给了一些补偿。同时给军区卫生部和联勤部添了不少麻烦。卫生部在上报的大数据中分析发现,解放军第七医院连续五年没有发生过大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这里面一定有内在关系。于是,派出军区卫生部和分部卫生处联合工作组来我院调研。结果没有发生较大医疗事故和纠纷是事实,没有一分钱赔偿。各项医疗指标都在合格以上。以上具体好的做法也得到了工作组的肯定。返回军区后,向联勤部首长作了汇报。得到军区联勤部首长满意的认可。最后决定,在解放军第七医院召开军区医院正规化管理现场会。
在军区联勤部首长和分部首长的关心支持下,军区医院正规化管理现场会于2005年9月16日在我院如期召开。医院干净整洁的院区,官兵们士气高涨的精神面貌,医疗井然有序的工作秩序,给首长和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场会务实紧凑。由卫生部部长主持会议,联勤部首长作指示,我在会议上作经验汇报发言,各参会代表分组在引导员带领下,到各科室,机关各部门参观,查阅记录,制度规定。各项医疗指标。然后各小组展开讨论,汇总上报大会会务处。最后军区卫生部部长做总结,宣读联勤部对解放军第七医院在医院正规化管理中好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给予通报嘉奖表扬,号召全军区医院,向解放军第七医院学习。最后,联勤部首长作指示。首长在发言中表扬说到“解放军第七医院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除了党委领导,全院官兵努力工作外,也与有一位兼备业务和管理专家型院长勤奋工作和不断探索专研,坚持与时俱进有关。”并要求军区联勤部所属分部,医院未能参加会议的相关单位,派出人员来解放军第七医院交流学习。晚上,我院文艺演出队给参会人员演出了比较精彩的节目。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结束后,各分部纷纷派出学习组来我院交流学习。特别是西宁解放军联勤第二十五分部党委格外重视。会议结束第三天,由分部部长亲自率领分部机关各相关部门领导,解放军第四医院未能参加会议的院领导,科室主任,护士长以上干部来到医院交流学习,他们的学习精神和重视态度,让我们全院官兵深受震动。在参观学习交流后,共进晚餐。使得我院和解放军第四医院之间进一步建立了深厚情谊。第四医院的院长,业务副院长(他是青海医学院七五级学生,我们是校友,曾在以前的军区卫生部医院工作会议上认识),以及医务处主任保持了良好关系到至今。
人生是一次旅行,努力工作和攀登,就会不断登上更高的山峰,进入新的境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会发现新的不足和差距。在此次讨论交流活动中,许多兄弟医院做出好的经验和方法,引起了我个人和党委的重视。我们也相继派出了由我和副院长分别带队出去向兄弟医院参观学习的队伍。先后去了成都军区第47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等。回来后,进一步充实加强了医院正规化管理工作。第二年,使我院正规化管理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简介】
朱云才,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共党员。先后毕业于青海医学院医疗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院管理系、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EMBA。历任卫生员、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内科主任、医务处主任、院长等职务,授大校军衔。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文学写作,在国内多家报刊和出版社发表和出版文学作品一百多万字。出版有《随吟集》《得云留彩》《盛世飞歌》《走马行吟》等诗歌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