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庆元
我小学六年级之前,就将《三国演义》60本小画册读完。上初中时,又读了罗贯中的原著,那时喜读三国,主要是被书中英雄豪杰扣人心弦的故事吸引。关公于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张飞“虎牢关上声光震,长坡桥边水逆流”;赵云“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这些战场上叱咤风云英雄人物的故事,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自小就使我对他们忠肝义胆、英勇无畏、敢于担当的英雄品质仰慕不已。
后来,在学校,在部队,在地方,从老师的授课和读书中,知道了项羽、岳飞、屈原、文天祥、谭嗣同、江姐、方志敏、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王杰、王进喜……一个又一个具有时代精神和崇高境界的英雄人物。他们或以冲锋陷阵的勇敢而令人钦佩;或以不惧严刑拷打的忠贞而让人崇敬;或以舍生取义大义凜然的豪情让人敬仰;或以“书剑载道闻大漠,肝胆怀人写春秋”的刚正气节令人追慕;或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情怀而为人楷模。他们的英雄之气、充盈天地,气冠苍穹,让人荡涤心中的卑微和胆怯,成为顶天立地的强者。他们用铮铮铁骨支撑起民族的脊梁,用血性书写了苦难辉煌,用传奇展现了祖国不可战胜的形象。
英雄者,国之干也。捷克作家伏契克说:“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英雄的光芒,大多不是在革命、建设最顺利、最辉煌的时候进射出来的,而往往是在最危险、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迸发出来的。担当大义,舍生忘死,顽强拼搏,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意志品质,是英雄主义跨越历史、穿越时空以至魅力永恒的价值内核。英雄人物及事迹所彰显的英雄主义精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英勇奋斗、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生命本能蕴含着无限的能量,他们的精神才可以焕发出无限的光彩。
每一个时代都有代表时代精神的民族英雄。有“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的豪杰勇士;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仁人志士。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流数十年。历史的长河奔腾向前,各种英雄人物层出不穷,虽然时空易逝,但他们的动人事迹,依然在民间流传。他们的精神品格依然令人敬仰,他们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历史的天空中若星辰依然闪烁。他们的精神,成为一种结晶,已沉淀在人类精神文明的河床之中,成为民族的集体回忆,它唤起人们的良知,净化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的斗志,正因为如此,才引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祖祖辈辈炎黄子孙去仰慕英雄,呼吸英雄的气息,追随英雄的足迹。
一个国家对英雄的缅怀和敬重,是其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英雄是时代的代表,是民族的最闪亮的坐标。一个国家有灵魂,一个民族有信仰,人们有精神追求,而这一切正是在无数代表历史时代的英雄身上体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身上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正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们崇尚的优秀品质。否定了英雄就等于抽掉了灵魂、信仰和追求的根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谱系中,英雄是醒目的标识;在一个国家的道德天空上,英雄是璀璨的星辰。他们的足迹、骨气和热血,映照着民族的胜利、民族的崛起,闪耀着威武不屈、百折不挠、大义凛然的精神之光。他们像宝剑,锋利无比,威震敌胆;像火炬,燃烧自己,照亮大地,引导他人勇往直前。在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星空里,如果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我们灿烂的英雄之星摘掉,我们的精神世界将会一片黑暗。
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是寂寞的,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也是苍白的。“一个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捍卫英雄、歌颂英雄、敬仰英雄、追随英雄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品格,是我们美好生活的精神家园。所有有道德有良知、有民族自尊的人们,都要把捍卫英雄、歌颂英雄、敬仰英雄、追随英雄之责担当起来,成为行动自觉,绝不能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悲剧出现。
俄国诗人莱蒙托夫说:“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蜡烛有燃尽的时候,而英雄的精神将会永存。”和平不是英雄的退场,恰恰是英雄的新生。每一次对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唤醒人生意义的自我点名;每一次对英雄的缅怀,都是一次铭记使命责任的郑重仪誓。追随英雄的足迹,呼吸英雄的气息,拂去思想的尘埃,荡涤心灵的污垢,我们会领悟理想信念的真谛,充盈为国担当的情怀和奋发的精神,感受生命飞扬的魅力,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在延续中彰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