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韵十八阕
文/彭葆平
临江仙引(格二)
宿鸟。盼晓。长亭外,桂花飘。堤边露滴芭蕉。望半江芦絮,看杨柳蓝桥。碧波流水,薄雾起落,鸳鹭倚枝梢。
月落西风凋碧树,盈盈泪湿鲛绡。怨阁楼人静,恨斜巷声销。阑干独倚夜永,梦魂暗断今宵。
风入松(格二)
双双鸳鹭向河湾。逝水潺潺。白云照影江波荡。西风十里鸣蝉。落叶逐波随浪,飞花绕树缠弦。
无边红日落西山。几度云烟。惊鸿归去犹怜早,凭栏独自凄然。画阁月辉含冷,城南杨柳生寒。
风入松(格三)
几回霜露染秋红。出水芙蓉。草黄柳瘦西风老,画楼谁看惊鸿。千里闲云横陈,亭前波浪融融。
昔年芳影了无踪。岁月匆匆。梦回大宋追青鸟,叹楼前、流水从容。愁恨欲题红叶,星光满院寒风。
风入松(格四)
一江秋水碧连天。云絮影翩翩。鹭飞鹤舞烟波渺,落日余晖、俏无边。堤岸落花飘絮,小桥佳丽如仙。
双眉微蹙意绵绵。人约暗花前。明眸含笑呢喃语,数星星、双手相牵。天地悠悠无限,两情相伴无眠。

长生乐(格二)
雪鹭双飞堤岸上,绿水荡涟漪。白云浮影,倚娇杨南枝。两岸春花争艳,柔美多姿。芬芳飘野,有位佳人立清溪。
明眸善睐,倩影依依。碎步盈盈近柳丝。携手斜倚两情痴。几回风雨山水碧,芳草萋萋。
霓裳羽衣(格二)
余晖晚照,霞光千丈映天红。东南一道长虹。万里山河锦绣,秋水照惊鸿。望满山红树,半亩芙蓉。
晚风浩荡,暮色起、惹秋虫。槛外蝉声连片,月上岩松。星光数点,水天外、依稀见雁踪。山雾里、风送僧钟。
霓裳羽衣(格三)
霓虹闪烁,一川山水月盈盈。西楼画阁风清。独倚阑干遥望,芳影尽娉婷。正老街小巷,碎步微行。
芬芳满窗,浅笑里、尽柔情。别有风情万种,天地相倾。呢喃有声。两心悦、双依小画屏。回转处、目若流星。
霓裳羽衣(格四)
楼头落日,数声飞鸟到城郊。明月出、雾散云消。万里山河如画,天地更多娇。别舟凌波去,偏在今宵。
独依画桥。对柳岸、落花飘。寂寞秋江绿水,谁抚清箫。余音绕梁,曲院谁人怜小乔。寸肠断、红湿鲛绡。

西平曲(格二)
喜秋成,迷秋色,怕秋终。碧宇下、处处红枫。庭前紫桂,遍山黄菊任西风。一江秋水白云天,两岸青峰。
惹蝉鸣,招蝶往,香满院,引黄蜂。阁楼外、万簌相容。一吟一咏,尽教人好梦成空。叹经年别后茫茫,梦里相逢。
西平曲(格三)
桂花飞,山菊艳,岸枫红。晚风起、紫气融融。山前竹外,有人独自舞长虹。夕阳下,彩云飞、断影惊鸿。
星光淡,蝉声切,斜月冷,梦成空。望天际、芳影无踪。碧空如洗,悠悠寒露冻秋虫。叹时日,岁月匆匆、逝水淙淙。
西平曲(格四)
白云闲。流水急,鸟翩跹。画楼外、飞絮无边。江南好景,菊花时节遇天仙。水波浮影,柔柔秀发斜偏。
风如旧,人如玉,情如水,意如绵。巧眸顾盼手芊芊。江天向晚,何时能与两相牵。几回留恋,望芳踪、频倚阑干。
西平曲(格五)
渡湘江。看飞鹭,望桅樯。落日后、绿水清凉。余晖晚照,暮风吹、波浪带花香。月明星淡,水云间、薄雾苍茫。
波光动,芦飞絮,天地远,梦西厢。夜色冷、惊鸟飞翔。登高远眺,小港斜、何日荡双浆。几年离索,暮暮朝朝、忆家乡。

拂霓裳(格二)
望东方。见千山万水雾茫茫。金风拂、满山黄菊尽芬芳。日落西山后,微寒入夜凉。依画阁,叹层林尽染,又重阳。
家慈已逝,自别后、不能忘。暗成殇。任凭双泪又飞飏。新坟逾百日,魂梦总彷徨。此生伤。望尽天际路、断肝肠。
泛兰舟(格二)
两岸芦花,任风吹雨飘零。千顷残荷,引来飞鸟争鸣。桥边有女,细柳腰、绰约娉婷。明眸含笑,水滨微步轻盈。
戏水盈盈,江花漫湿衣棱。芳影依依,愿冰心与云行。斜阳夕照,清波上、几朵残英。目中含泪,秀眉微蹙无声。
泛兰舟(格三)
一夜西风,摧花落叶飘零。大雁高飞,任它绿水盈盈。轻霜重露,阳台外、几处蝉鸣。西楼寂寞,碧空残月繁星。
怜我多情。相思今古无形。暗忆曾经,故人万里相迎。清溪执手,情相悦、共倚围屏。低语浅笑,柳腰细细婷婷。
泛兰舟(格四)
十里枫红,几回细雨濛濛。野菊花开,满山蜂蝶匆匆。芬芳馥郁,金风细、玉露相逢。涟涟秋水,碧波千里无踪。
目断湘江,当时照水惊鸿。共渡朝朝暮暮,情意相融。水云无际,别愁苦、离恨无穷。凭栏望远,梦魂常绕昭峰。

金盏倒垂莲(格二)
芦苇摇秋,见弥天飞絮,处处枫红。千里江南,万顷碧芙蓉。绿水碧波微漾,白鹭戏水、逐惊鸿。风送舟影依依去,了无踪。
斜阳余晖浅照,暮色沉四野,月占长空。几点星光,何处不相融。槛外晚风凋树,叶满地、山寺疏钟。霜冷寒露蝉声,岁月匆匆。
金盏倒垂莲(格三)
滚滚红尘,日落天地静,冷风凝露。月明星淡,桂花当空舞。一庭暗香四溢,入画阁,芬芳无度。岁月又一年,流水匆匆去。
凭栏却无寄语。秋已暮、看尽芦花飞絮。枉生悲绪。梦魂寻归路。别愁几分缠绕,誓约在、惊鸿何处?天涯望断,只见轻烟薄雾。

【作者简介】
彭葆平,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湖南省娄底市人,从事教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