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县爱心粥屋小故事
钟建伟
泌阳县爱心粥是由南阳爱心人士焦绍华介绍,在全国爱心粥发起人王全华老师的指导支持下,于2017年12月5日正式开始,已办民非证,并被省慈善总会爱心粥专项基金授权《公益伙伴》,近期又成立了党组织。
近5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依雷锋“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精神为原则,依“行善立德,行胜于言”为宗旨,默默奉献,平均每天为130人左右环卫工及居家老人等提供免费营养早餐,近5年时间发生的感人故事多不胜数并继续发生着,也一直在感动激励着我们。
①城市美容师刘朝友布万芝夫妇
泌阳县城关镇刘朝友、布万芝夫妇在2022年9月20日6点9分回粥屋领免费早餐时,同有关志愿者发生了如下“问答”:[时间9月20日早6点9分 地点 爱心粥屋 附当时现场照片]
“您俩来粥屋吃爱心粥多长时间啦?”
“4年多了。”
“您对爱心粥屋的志愿者和早餐有啥看法不?可以提提意见,粥屋好改进。”
“粥屋的人比俺父母对俺还亲,俺早上3点半起来扫大街,他们(她)也是4点多就起来给俺做饭,您看,有馍有菜还有饭,还干净的很,感谢里很……”
“大叔,咱泌阳没有爱心粥屋以前您早上是咋吃饭的?”
“没爱心粥前俺俩都是从家里带着热水,干完活每人买两馍,就着豆瓣酱、辣椒油就是一顿饭……”
“哪咱有了免费爱心粥可省事还省心多了。”
“有咱爱心饭后,俺两个从2017年就一直在粥屋,吃上热腾腾的早餐。粥屋的人都很随和,说说笑笑,给我们提供早餐,俺都很感动。也领其他新来的环卫工人到粥屋吃早餐。大家都开心,干活也有劲,粥屋成了俺离不开的家……”
结语:与其说我们感动了他们,还不如说是他们在感动着我们!
②以前的环卫大叔现在的脑梗患者宋书建及其妻子李兴珍
泌阳县古城街道宋书建大叔曾是环卫工,自爱心粥屋开始供(奉)粥一直在粥屋享用免费餐。然天有不测风云,他在2021年患上脑梗塞后,不能继续工作。两三月没见他回粥屋领爱心早餐,志愿者们还常念叨他。后来,他又来了,并问出了“我不当环卫工了,还让来吃饭不?”
答案是肯定的。
同样的情境一“问”一“答”又发生了:[地点 爱心粥屋 时间9月22日6点16分(附当时现场照片)]
“大叔,您咋不下车排队?[注:一小三轮车,后边还座一位老太太都不下车排队领餐]”
“我脑梗后遗症,她是俺家里,您看她是因为出车祸,左腿安的假肢,右腿还没恢复……俺得病大致恢复后有一天早上来粥屋问:我不当环卫工了,还让来吃饭不?爱心粥屋的人都说,让来吃让来吃,只管来,并让带着老伴天天来,还不让排队。每天来都有志愿者们把饭菜还有馍送到眼前,您都看见了,每天早上来咱粥屋一趟,回家一整天都高兴,还有恁好的人……[生活的打击已让他没怨没恨,只留下满目忧郁,感受到他浑身的忧伤,我们会尽己所能从生活和心理上帮助他,在多大困境下都要有面对生活的勇气,接受他、面对他、适应他、改变他!]
“大叔,谁都有难的时候,您放心!我们一定想办法尽力帮您!”
“谢谢,还是好人多呀……”
此处无评论无感慨,一切都显苍白……
③复员军人王春富贺梅夫妇[住泌水街道]
时间5月27日 地点爱心粥屋
[来自泌阳县一自媒体的采访]
“老人家,您在爱心粥屋吃饭多长时间啦?”
“我叫王春富,在这吃了4年半,医院从没住过,共产党真好啊,不能忘了党啊,我是个复员军人哪,是海军,驻防秦皇岛……”
“嗯,好,现在身体可好,真好,祝您身体健康全家都好。”
结语:能为复员军人服务我们很荣幸,没有千千万万革命前辈的付出,哪有我们现在的国泰民安,幸福乐业。
爱心粥的发展壮大及完善,离不开政府及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泌阳县爱心粥屋与县社科联领导多次请示协商,在以后持续供粥中,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常态化各种纪律下,参与县社科联开展的关注老革命,关心慰问抗战老兵,看望百岁老人,参与心理援助等志愿活动。特别是听老革命讲当年的战斗经历: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如在眼前,每一位老革命面前都是一片红色基地,汲取的正能量激励着我们把公益事业做的更好。
2022年6月12日泌阳县文明办把上半年惟一的“好人集体”授于爱心粥屋,并在疫情防控中爱心粥屋负责人高雪云被市县文明委评为“优秀志愿者”等,是认可是鼓励我们惟有感恩更上台阶,回报盘古圣地的父老乡亲!
粥屋故事多,天天在发生。更精彩的故事请大家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