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啡馆 溢满乡情
————写于香榭里咖啡馆开业十周年
文/何华晃

台山,华侨之乡。为了联络乡情侨情,为了适应华侨回乡的饮食习惯,咖啡厅(馆),在侨乡县城应運而生。
豪华的咖啡厅(馆),像豪门贵妇,臃容华贵,在繁华闹市吸引顾客;中小型的咖啡馆,像小家碧玉,清纯淡雅,在市民生活区的幽静地段,招揽生意,将乡情侨情凝聚……
位于台山环市东路的香榭里咖啡馆,不是“豪门贵妇”,但她以小家碧玉的姿态,十年如一日,吸引着无数海内外啡客,来这里品尝一杯香醇咖啡,来一份令人回味的特色牛扒……疫情期间,华侨回乡少了,但每天依然宾客如流。这咖啡馆,开在离我住处不超过100米,是我的近水楼台。每天下午二点半,午休后约朋友来到这里,一聊就是半天。室内的环境很优雅,氤氲着浓香的咖啡味和温馨浪漫气息。但更多时候,我和朋友喜欢坐在门前的树荫下,享受室外的阳光绿树红花的天然环境。阳光透过绿荫过滤到咖啡杯,令咖啡特别香醇。这韵味,这境界,令人特别陶醉。家乡这啡馆,开业于2012年,经营于今已十载。十年,在历史长河,是短暂一瞬,但小小啡馆,在侨乡啡厅(馆)林立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长盛不衰”,给人们留下美好印象,实属不易。
这名叫“香榭里”的咖啡馆,面积约150平方(包括一间雅座咖啡室),厨房面积也只有25平方。这样一间小啡馆,如此吸引人,其魅力何在?笔者是这里的常客,长期的观察与深入了解,我觉得它吸引顾客的亮点很多:
一是咖啡馆环境。馆内装修不算豪华,八张打磨光滑的硬木啡台,啡馆墙壁的简单装饰,光洁的地板,整体色调是如此的和谐,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温馨感。唯一的一间雅室,清静古朴,很适合生意人或爱恋者们倾生意或谈情,或说爱。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室外环境,清凉的天气,树荫下放三几张精致的藤制小啡台和小藤椅,在树荫底下享受阵阵室外凉风,品尝带有室外花香的醇浓咖啡,别有一番韵味。疫情前探亲旅游到美国,学生和朋友很多时候开车载我到离住处几十公里的咖啡馆,眼前突然出现亲切感,乡情扑面而来。这咖啡馆像极家乡县城的“香榭里”,规模,装修,环境如出一撤。门外边树底下,精致的咖啡台竖起一把太阳伞,一杯香气扑鼻的咖啡,度过一个闲适的下午时光……面对这环境,勾起我对“香榭里”的真切感情。探亲完回到大陆,我拿着从美国带回来的靓咖啡豆,第一时间约朋友来到“香榭里”。
二是咖啡馆的制作。台山县城咖啡厅(馆)比比皆是,但“香榭里”咖啡的磨制,却制作技术精良,吸引着众多回头客。它磨出的咖啡,特别醇香,越品越香,令人回味。疫情前,回乡的侨胞都喜欢来这里品尝一杯精制咖啡和一份特色品牌牛扒。这里的牛扒,牛肉选材很严格,一部份从澳大利亚进口,一部份国内选购。国内选购都是不打水的新鲜嫩滑牛肉,加上师傅精心制作,食过寻味,齿颊留香。这里既经营特色西餐,也制作适合本地市民口味的中餐。中西结合,品牌特色,物美价廉,丰俭由人,应该是这咖啡馆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吧。
这啡馆值得点赞的还有一点,是客人一致好评的服务质量。小小咖啡馆,却请了6个服务员,8个厨房师傅和员工,2个咖啡制作师傅。有的客人质疑,这小小咖啡馆,要这么多员工吗?但老板有他考虑,缩减人员,可减少成本开支,但服务质量不到位,顾客少了,损失更大。所以,在疫情期间,他们坚持不裁员,一如既往高质量服务顾客。服务员很有素质,服务无微不至。地面上保持洁净,啡台不允许有残渣汚迹,一发现,立即抹掉,客人的茶杯保持水满,发现喝光,立即补充……客人来到这里,如回到温馨的家。
今年,是“香榭里”开业十周年的喜庆日子。十年风雨,十年辉煌。它给侨乡留下一段美好回忆。作为它的常客,为这小啡馆对联系乡情侨情,对文化传承,对社会所作的贡献,有感而发,涂鸦此文,以表达我内心对它不离不弃的十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