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华山
高增荣
一
今年六月中下旬,关中出奇的热,于是,我们几个朋友商量着去山里转转。6月22日,我们相约一起去华山游玩。
西岳华山,以险著称,在五岳之中,最为险峻,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如今,已经修了通往西峰和北峰的两条公路和两条索道,"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局面已被打破和改变了。
我们乘坐华山旅游公司的大巴车到西峰脚下。只见两座峭壁之间,矗立着一个硕大的牌坊,上方正中央书"华岳雄风"四个秀丽的大字,引得众多游人驻足仰望、拍照。

过了牌坊,拾级而上,见一咖啡色的木质牌楼,上书"敕建"、"尊严峻极"和“天威咫尺”字样,这是仿西岳庙里的"天威咫尺"石牌楼所建。据说西岳庙里这座四柱三开间五楼式石牌楼建于明代,其建筑独具匠心,雕刻手法精湛,采用了圆雕、浮雕、线雕、透雕等各种技法;建筑构图以中国古代象征吉祥如意的禽兽花草为主,极具高超的艺术价值,是庙内保存最完整、等级最高的一座石碑楼。可惜我们当天只游了华山,没有去西岳庙,实属一大遗憾!
二
过了这座古色古香的牌楼,就接近西峰索通了。西峰太华索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条采取崖壁开凿硐室站房、起伏式走向、设中间站的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堪称“ 亚洲第一长索”,索道线路斜长 4211米,相对高差894米,支架28个,单向运量 1500人/小时,运行速度最高 6米/秒,仅需 18分钟便可直达西峰绝顶。索道速度快时如坐过山车,惊心动魄;速度慢时,像坐摇摇椅,在空中穿梭于群山之间,游客有腾云驾雾和坐飞机的感觉。和一般直上直下的索道比,西峰索道横跨了一整个峡谷,走势随谷就岭,高低起伏,感受奇异,惊险无比。坐在吊箱里,看眼前,悬崖峭壁如斧劈刀削,千仞挺立,直插云霄,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你走来,极其雄壮!坐在吊箱里,能够以独特的方位和视角,欣赏华山的奇险和雄伟,感受徒步登山感受不到的体验。坐在吊箱里,置身云端,低头看脚下的峡谷,满山苍翠,山峦错落有致,连绵不断,山谷万丈,深不见底,人们在惊叹华山之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时,不禁心生丝丝胆怕来。不过,不用担心,这条索道设备引进法国波马公司,整体安全与运营系统采用最尖端的客运索道技术,安全绝对有保障。
坐索道加上排队花费的时间,大约五十分钟后,我们到达了西峰。不禁感叹,现在游华山也太容易了!
现如今,坐着大巴车和索道,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上到了华山次高峰一一西峰,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认为,现在这种游法,只能称作"游"华山,而不能称作"登"华山。
三
过去,登华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公路和大巴车,也没有索道,纯粹凭两条腿,徒步攀登。
记得那是1979年的夏季,我正读大二。暑假的一天,我和凤君与同学邱争战、王玉奎一同登华山。那天下午四点钟,我们四人从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出发,徒步走过20里峡谷羊肠小道,大约花费了两个多小时,到达北峰脚下的青柯坪。这时,天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云雾隐没了山峰,但没能阻止我们的前进的步伐。
过了青柯坪,往前走,就有一面墙大的石头,上书"回心石"三个大字。据说,许多体力和心理素质较弱的人,在这里就会被华山的险峻吓倒,回心转意,打道回府,无功而返,很是遗憾!
我们那时正值年轻,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有强烈的探险欲望,才不会被险途吓阻的。
接下来,就是华山最为险峻的道路了。被称为"太华咽喉"的千尺幢,此乃华山第一道险关。千尺幢,是一条峭壁上的大裂缝,陷在两旁的巨石之间,共370余级台阶,坡度极陡,每级台阶的宽度不过三分之一的脚掌。站在千尺幢上边俯视脚下,如临深渊。石级顶端有如井口,倘若把“井口”用铁盖盖住,通往华山的道路便被堵塞,所以称之为“太华咽喉”。
华山第二道险关叫"百尺峡",峡上头有"惊心"和"平心"两颗石头,实为奇观。此处两侧崖壁狭窄,峭立欲合,却被飞来的两颗石块从中撑开,中间石隙只能容一人通过。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通过此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此处卡着的两块石头,是上大下小故能安然无恙,后边的这颗石头被称之为“平心石”。石上镌有石名。韩愈诗中有“鄂然神功就,杀气见棱角”的描写。
北峰下面还有一个险关,就是老君犁沟,被称为华山第三险径。相传老君犁沟,原来这里没有路可通,是老子驾着牛,在这个石壁上,刻凿出来的,一道一道的,所以很险。老君犁沟有570个台阶,尤其是犁沟门下面一段,坡度非常陡,完全不输苍龙岭,石阶比苍龙岭稍宽一些,但是更加陡峭,人完全要靠爬才能前进。在老君犁沟稍事休息,都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能丝毫松懈,因为后面就是万丈深渊。
接下来的景点是:"群仙观"、"擦耳崖"、"聚仙台"、"卧牛石"、"上天梯"、"五云峰"、"韩退之投书处""金锁关"、"苍龙岭"。
从擦耳崖往上、金锁关、五云峰往下,就是华山最为经典和壮观的苍龙岭了。苍龙岭是指救苦台南、五云峰下的一条刃形山脊,属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因岭呈苍黑色,势若游龙而得名。岭西临青柯坪深涧,东临飞鱼岭峡谷,长约百余米,宽不足三尺,中突旁收,游人在上面行走,心旌神摇,如置云端,惊险非常。据说唐代大文豪韩愈游到此地,下山时遇险受阻,吓得魂飞魄散,嚎啕大哭,投书求助,于是留下了苍龙岭上端“韩退之投书处”的胜迹。
四
我们登上苍龙岭时,已是晚上八九点钟,皓月当空,山谷幽深,使华山的险峻和神秘徒增十分,令人记忆深刻,此生难忘。
当晚,我们宿在北峰。房间里没有床,我们几个靠墙席地而坐。华山上的夜晚,冷风嗖嗖,松涛怒吼,峡谷震荡,使人难以入眠。
好不容易啊,熬到凌晨四点左右,睁开惺忪的睡眼,振作精神,赶往东峰看日出,由于天阴下小雨,没有看到日出,甚憾!但看到了没有台阶的险径一一"鹞子翻身"通往赵匡胤和陈抟老祖下棋的"下棋亭",心里想象着皇帝和神仙对弈的情景,也挺有趣味的。
据说该景观之所以称为鹞子翻身,是因为游人至此,须面壁挽索,以脚尖探寻石窝,交替而下,其中几步须如鹰鹞翔空一般、左右翻转身体才可通过。 1970年代末,这个天子仙人路径,凡人几乎没人敢下去。看得出,今天的鹞子翻身景点已经重新整修,道路和下棋亭修旧如新,但险峻如前。时有喜欢探险的年轻人下去游玩的。

之后,在南峰看"长空栈道"。长空栈道位于华山南峰东侧山腰,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高道贺志真为远离尘世静修成仙,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筑。栈道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游人至此,面壁贴腹,屏气挪步,被誉为“华山第一天险”。

那时这个景点没有开发,没有安全措施和保障,没人敢去冒险走走。只能远观,不能近玩的。如今这里已成为青年人排队打卡探险游玩的热门景点之一。
西峰有著名的沉香劈山救母处,哪时景点较为原始,不像现在有了许多包装,摩崖石刻多而且字漆如新。还有陕西省气象台观测站,那时的房屋较简陋,如今旧房翻新,又加盖了气象站招待所,规模不小。

最令人难忘的是,我们游完东西南北中五个峰后,返回下山,在苍龙岭半道,雨霁天晴,山间云海出现,棉絮般的白云,连在一起,茫茫如海,把山峰全部淹没,蔚为壮观,实为千载难逢之美景!
接下来,我们又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个大约七十多岁的小脚老太太,拄着拐棍,在苍龙岭上攀登。老人家锲而不舍的精神,给我们以震撼和感动,至今难以忘怀。
那时,我们四人中有三人24岁,一人22岁,是不知累为何物的年龄,两天的行走攀爬,没有留下苦累的印象,只记得第三天早晨起床后,腿肚子痛得难以走路了。
这就是我第一次登华山的大体经历和感受。这种徒步登完整个华山景点的体验,今天游华山的人们已经无法体验到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建议年轻人在体力尚可的条件下,还是尽量徒步攀登,不然到老了就是想攀登也无能为力了。
五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43年倏忽而过,今天故地重游,已是今非昔比了。坐着大巴车和索道上山,太省时省力了,感觉这朝山就是一次遇快轻松的享受。其实不然,下了索道,上西峰和南峰,登东峰,逛中峰,下北峰,这上上下下,走台阶路,至少也得花六个多小时。尤其是上台阶时,气喘吁吁,心跳气短,腿脚发软,深感体力不支,力不从心,感觉此身老矣!
从飞鱼岭复道下来,到了金锁关、擦耳崖,就离北峰索道不远了。在北峰坐索道下山,这一天的游玩就画上了句号。遗憾的是,选择从西峰上,从北峰下的路线,只能从飞鱼岭复道下,不能走苍龙岭。游华山与苍龙岭失之交臂,这未免太遗憾了!飞鱼岭复道是近年来新开的路线,在游客很多的情况下,飞鱼岭复道可以缓解苍龙岭的压力,保障游客的安全。我们游华山这一天游客很多,工作人员在指导分流游客,下山者不允许走苍龙岭。无奈,我们只能在擦耳崖处仰望苍龙岭拍照。
归来细思,华山不愧是一座有特色有个性的名山!华山是险峻的,也是壮美的。华山险中有美,美中有险。华山的美,是一种刺激的美,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雄奇的美,是一种豪迈大气之美,是一种雄性阳刚之美。




作者简介

高增荣,中学政治特级教师。曾任咸阳彩虹学校副校长、咸阳彩虹中学执行校长、咸阳彩虹中学国际部执行校长、陕西省重点中学政治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咸阳市德育教育学会理事长、咸阳市文综教学研究基地专家组成员及基地学校负责人等职务;1995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政治教师之一,其先进事迹曾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政治教育》、《咸阳日报》等刊物报道。酷爱文学,数十年笔耕不辍,发表杂文、散文、随笔、论文、读书札记、诗歌1000余篇(首);撰写和发表论文、演讲稿50多篇,参与编写教学辅导资料13册;编著中学生校本读物《趣味哲学》,出版发行教育随笔集《会思考的芦苇》一书,主编并出版《咸阳彩虹学校志》。现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曾在《秦商》杂志发表,并在咸阳市临帖展中获优秀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