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评诗】



姚树学:
重阳节
姚树学
重阳喜赏菊花黄,十月金秋天变凉。
举目长空排阵雁,回眸大地铺夕阳。
闲时邀友垂丝钓,兴起挥毫著华章。
风雨七旬心未老,兴来亦发少年狂。
姚树学:
我的诗句不够严谨,家人不要见笑,我坚持每天早晨写作,就是为了防止脑痴呆啊!
姚昌东:
@北辰 诗写得再好 没人羡慕,写得再差 没人嘲讽。只要肯写、会学,作品超过鲁迅文学奖得主,那是一定的。

姚昌东:
游人抢票比潮汹,光雾山中景不同。
要价虽高还会赚,宗亲圈里有分红。
为了凸显双关语“分红”,把诗写趣, 让读者意识到“分享红叶”、“分享红利(金钱)”两重意思,连转句都成了铺垫。
姚昌东:
写景诗,一种人是编辑,把四张照片拼成图片;另外一种人,是导演,用电影镜头拍摄。两种手法,高下立判。
姚昌东:
古风和律诗的最大区别在于自由。可以使用仄声字入韵,音调高昂有回音;对仗更加工整(可以同时做到字对和意对)。但是,作品再好,也难登堂入室。因为,众所周知的国粹是唐朝格律诗,宋人无法超越,另走捷径,才有了宋词。对于前人来说,格律平仄太难了,普及格律诗是不可能的,但现在用电脑、手机APP检测格律,太容易。就是练字临摹字帖一样,所有,就是初学诗者,也最好开始就写格律诗。
姚昌东:
现在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除了学生娃娃因为考学分要读诗外,看看我们身边,有几人在看诗,绝对是凤毛麟角。
写诗的人,也大多数是老年人,而老年人的最大特点在于守旧。作品不敢张扬,于是就缺少了新颖和亮点、更缺乏天马行空的意像场景。
众多四句绝句、八句律诗,一般都在写实像,就像一个编辑,把几张图片拼凑出来,到底表达什么主题,自己都不清楚,含蓄表达的言外之意,更不知在那里。
所以,要练好作品,不管是20个字的五绝、还是56个字的七律,我们都要当成一部电影来写;至少,当成一个故事来写。夹叙夹议,还有点蒙太奇手法,但不能把意思说得太明白,不然就穿帮了,就像煮破皮的饺子,食之无味,作品还是不入眼的大路货。
当然,上面的要求,只是我们的目标,但只要我们的思路如此,水平肯定会逐步提高的。
纵观当代诗坛,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鲁迅文学奖得主,就应该很牛比了吧,作者至少有N多头衔,代表着官方水平。然而,其诗作水平,远不如众多草根诗人。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把唐诗捧进了神龛,而把诸如《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脑瘫诗捧上了舞台。无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心安理得。
所以,我们作为初学者,一开始就要从格律诗开始,要对自己提要求,才能细细打磨自己的作品,超过所谓的当代名家名作,还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要求不高。
其实,修改自己的诗,就像在玩游戏。过关定稿,收获淡淡的喜悦,大家都有体会吧。
姚绍丽:
@姚昌东 说得好!我们作为初学者,一开始就要从格律诗开始,要自己提要求,才能细细打磨自己的作品,
超过所谓的当代名家名作,还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要求不高。
姚绍丽:
是的 修改自己的诗,就像在玩游戏。过关定稿,收获淡淡的喜悦,大家都有体会吧。
姚昌东:
家人群交流,大家当成笑话看吧。我也是眼高手低,给自己打气鼓励
姚安德:
这种交流,很受启发,最起码清楚了努力的方向,知道了自己的缺点。推心置腹,难得!难得!!
姚泉名:
高见!诗词的创作与研究是一门学问,我们都要学习不止,在创作中努力写出好作品,在研究中尽量执论公允。家人们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展示姚氏诗词的实力。
姚又兴:
我是2019.8月参加中华第四期高研班,同房间是您们大连人,她出版了三本名人作,都是格律诗,她鼓励我就写格律诗,我写格律诗,开始对仗较差,坚持写,现好多了,回过头来認真对负中间两联对仗。
姚昌东:
不管形式如何,关键还是要靠作品质量。
掌握格律诗写作方法后,就要在新颖、和亮点上面大胆下工夫。
要善于学习。相信每个人都有很多群、也关注了很多公众号。要看很多作品,就要花大量的时间。
一个办法:只看最后一句。有亮点、有新意才阅读全文,对自己有感觉的作品,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资源备用;拾人牙慧的作品,直接跳过。
词,建议不写。不是名人、伟人,作品再好,也是哈哈。还因为字数过多,浪费自己时间、也浪费别人时间。
好的作品,先放在朋友圈。一是等亲友的评价、二是保存版权等证据。
姚安德:
姚昌东指导写诗,句句都是初学者的座佑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寻。
姚昌东:
霓裳佳丽恋河湾,旖旎风光映靓颜。
荡漾碧波迷画舫,恍如仙女下尘凡。
像这种诗,四句都在说同一话题,很不能把看见的都写出来,就完全没有诗意了。以小见大、以点为面。只要抓住自己能够驾驭的其中一个景点来写也就够了。而且“尘凡”,不是常见词组。要么重新推敲、要么更换韵脚字才行。
姚一鸣:
昌东说的好
姚昌东:
我为什么这样写
《秋》
秋风入耳莫分心,方可聆听万籁音。
天道书笺高处落,世人细读古和今。
秋,无数古人和今人都在写。要写出花样来,太难。
虽然是秋天,但也要守住本心,分心出去就是秋+心=愁;
凝神静气,方可体悟自然之美;
生死枯荣,自然规律;
落叶纷纷寻常事,也就赋予了哲理。
总之,诗写得久了,感觉完全就是在讲一个故事、讲一个道理。或者说是把浅显的道理说得更加深刻,让自己都相信了。
姚昌东:
因为我不懂对联,向宗亲请教个问题。 观音山上观山水 ,是对联格式吗?
姚昌东:
观音山上观山水
平平平仄平平仄
姚雪飞:
@姚昌东 七字联出句。
姚昌东:
好像平仄不对称。对联应该和律诗差不多吧,应该有格律要求

姚昌东:
如果是这样,不考虑平仄,就不是绝对了。字对+意对 是完全可以的 。
比如 :
观音山上观山水;
种民天下种天地。
姚昌东: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对联和诗差不多,对联更加严谨。
姚昌东:
观音、观音山, 这两个词条,不太好找对应的词条。
姚绍丽:
(百度摘录)
诗与对联关系和区别
一、关系
1:对联是由我国古代诗词演化而产生的。
2:诗是文学之最,对联是诗之最,故有对联是诗中诗的说法。
3:诗的对仗部分(律诗的颔、颈联)即对联,所以说,诗中有联。
4:能诗者多善对,善对者亦能诗。诗者不研习对联,写不好对仗;联者不研习诗,撰联不出意境。
5:诗刊有联,联刊有诗。
1:都有严格的格律规定,诗有“诗律”,联有“联律”。
2:“联律”中的基本规则与格律诗的对仗要求相一致。
3:诗除首句入韵外,都是奇(出)句仄收,偶(对)句平收,与对联的上联仄收,下联平收的规定相同。
4:都遵循新旧声“双轨制”,在同一诗联中不能混用。
5:避忌基本相同,避合掌、尾三仄、尾三平、不规则重字等。
6:政治、社会、教育意义和作用相同。
1:结构不同。
诗,长短有定式,“篇有定句”,“句有定字”,绝句20个字或28个字,两联。律诗8句,40个字或56个字,四联。联,长短无限,可单边一句,也有两句多句。短则二、三字,长达数十字或过百字。各随人意,字句多少也是一联。上下联字句必须相同。
举例:月;松。剑;琴。(一字联) 毓秀;钟灵。绿叶;红花。(二字联)
龙胆草;马兰花。独生子;特种兵。(三字联)
月明为画;江流有声。(镇江金山寺明月亭题联),(四字联)
多句联: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
功同山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挽周恩来总理联)
长联例:昆明大观楼联180字,单边90字。
李大钊挽孙中山联210字,单边105字。
张之洞撰湘妃祠联400字,单边200字。
清道光年间秀才钟耘舫撰江津临城楼联1612字,单边806字。
2:平仄匹配不同。
诗,字有定声,平仄有规定格式,何字必平,何字必仄,何字可平可仄,有律可依。
联,虽讲究平仄,但除“律诗对”外无定式,只需符合《联律》第五条即可。句中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用字平仄相反。
4:声韵要求不同。
格律诗既讲声(平仄)又讲韵(押韵),对联只讲声,不讲究押韵。
所谓“律诗对”,即指五、七言律诗中,颔、颈两联的对仗格式,按照这种格式撰写的对联称为律诗对。写好律诗对,对提高律诗写作能力有帮助。律诗对平仄格式如下:
(一)五言:
(甲):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乙):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七言:
(甲):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乙):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
1 群芳争秀色;一水映蓝天。
2 历史金熔铸;和平血换来。
1 续写春天新故事;接描世纪大蓝图。
2 锤镰炫彩千秋艳;日月增华万象新。
周子秀,天津市武清区人,杨村师范学校毕业后,经河北省教育厅统一分配,一直在永清县任教师,1983年奉调到永清县教育局工作。退休后开始学习传统诗词,系廊坊市诗词学会会员。
姚焕其:
对联其实是律诗律句的平仄,有1,3,5放宽空间,也有孤平和拗救之说。不必每个字都要平仄相对。
姚茂林:
宗亲们大家好!
古体诗,近代诗,散曲,古韵,新韵是社会的进步,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对生活更加美好的追求。
古体诗韵味满满,随口即来,但是由于缺乏音乐的节奏。于是,我们的先人在古体诗的基础上加上平仄,使我们的古体诗更加脍炙人口,韵味更加绵长。
世态发展,历史在前进,于是乎宋词应运而生,更加丰富了华夏人民的文化生活。
新韵,不是现在人创造的,他起始于宋代中叶,他是为了解决全国各地口音不同而制定的语言统一标准(就是现在的普通话)
注意,散曲就是这个时代诞生的,填散曲的时候一定要用新韵。因为新韵把入声字去掉了。
所有的诗,词,曲,散曲都是以韵为生命。
没有韵的作品,就像现在人们评论贾浅浅一样,是敲回车键的诗。
姚军平:
姚茂林:
我也凑个热闹
观音山上观山水;
绣女佛前绣佛仙。
姚茂林:
观音山上观山水;
绣女佛前绣佛仙。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副对联的平仄格式本来是这样的,就是传说中的马蹄韵。
但是上联的作者采用了一三五不论的方法。使上联变成了,
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联为了相对上联的平仄,也就变成了
仄仄仄平仄仄平。
这个形式是对联应许的。
假如是格律诗,他就犯孤了,因为除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中间只有一个平声字,所以这个平声字就孤独无援。
特别是孤平,是律诗的大忌。
姚昌东:
我为什么这样写:
《火车站》
一样去和归,千般喜与悲。
何曾分早晚,都把客人催。
简单注释:
每个人在火车站的经历都是一样的,要么去、要么回。有的人忐忑、有的人憧憬;有的人开心、有的人悲伤。火车站,就是一个见证悲欢离合的地方。但不管何时,汽笛一响就得离开,就得面对生活、面对不可逃避的困难。
别人要我点评的两首题图诗

雁去秋风助,追程奋翅翮。
不知何处客,独立醉金波。
简单注释:
因为秋风的帮助,大雁离开了;如果落后了,就要奋起翅膀追赶;哪里来的客人,还在独自留恋水上的月光。
1、为什么用翮、波来作为韵脚字,读着也拗口,而且 翮 还是个少见字。
2、到底想表达什么主题呢?是想表达离愁,还是要立志高远、抓住机遇?没有主题,思维混乱、没有逻辑。
3、简单修改如下
归雁划长空,途中借顺风。
今年谁懂我,知己孔方兄。
第二首
落叶林中逸,飞花入梦来。
简单注释:
秋风无意裁剪,但夜雨却苦心裁剪落叶;林间飘逸的落叶就像飞花一样,进入我的梦中。
1、四句就有三句是别人的,拾人牙慧;
2、把秋风称为霜飔,在唬人吧。
3、无内涵、无主题。修改的基础都没有,无法修改。
五绝,才20个字,没有一个字能够被用来挥霍。如果被挥霍掉,起承转合一定是不完整的。
古人的五绝,基本上都是2韵,就跳出来油诗之嫌。如果首句也压韵,就是3韵。因为一句5个字,一口气可以读两句,当然就会感觉到油气。
然而,古人能够得到一首诗,如获至宝,反复吟唱,当然就觉得有味道;现在则不一样,不首句押韵,根本就无法吸引读者注意力。如果用的诸如 鱼 古 等类似韵脚字的平水韵,那就是笑话了。有人喜欢标榜自己用平水韵写诗,不过是脸上贴金而已。谁没有一篇平水韵Word摆到身边的?
姚茂林评诗:
原作
晚秋
(匿名)
催染枫红动客家,披霜冒露惹山鸦。
寒蝉凄切鸣高树,野鹤无心戏落沙。
莫道芳容初见老,且将雅趣似新花。
举觞邀月诉衷曲,放胆吟诗醉暮华。
点评
该诗文风独特,颇为得体。
以布局手法看,得力李白,杜甫之风范。
以谋篇手法看,有唐宋诸家的潇洒与雅趣。
以此诗语句看,处处俗中见雅,却又高雅脱俗,真乃佳作是也。
只是前面四句写景,与后面四句抒情,还没有完美契合。
催染枫红,枫叶红的像花一样,那是对美景,喜庆的写照,与凄凉有断篇之嫌。
为此,我稍稍作了这样的修改。
修改
枯柳残枫绕客家,早霜夜冻祸天涯。
寒蝉惨烈离栖树,落果飘零戏宿鸦。
莫道芳容初见老,且将雅趣似新花。
举觞邀月诉衷曲,放胆豪吟送晚霞。
结束语
在残酷的深秋里,美丽的垂柳和枫叶被霜冻摧残的不成样子,秋蝉也悲伤的离开了他们喜爱的大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宿鸟,还不时被落下的干果砸中,而坚强不屈 。
看到这些,原本自以为老迈无用的我,重新点燃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希望。
姚昌东:
善于读诗,读出别人读不出来的味道。哪怕是错的、还是自作多情,也会丰富自己的意像能力。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老师和专家的一致评价: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为七言绝句。
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主题思想是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
1、就算山峰像香炉,山峰会升紫烟吗,谁见过?庙子里面的香炉、久晒的公路,
因为高温会产生热浪像紫烟,我们都见过。
2、既然是遥看,瀑布的在视觉的比例就应该很小。“挂”就能说明比例小,因为上了岁数的人,都见过农村晒挂面吧,一根竹竿挑起晒的那种。
3、遥看就能够写出大场景,到底作者位置在哪里?应该很多人去过黄果树瀑布吧,山腰洞里那个位置可能才有这种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介于上面三点疑问,和更重要一点,凭李白的水平,写诗,只写景、不表意吗?
我觉得作者应该是在一个能够远看瀑布的庙子里。
场景就是这样的:
作者得不到重用,流落到没有烟火人气的庙里(如果香炉里面在燃烧祭品,常理是不会写日照香炉的),天气很热很烦躁的时候,远远看见了一幅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高度越高、动能(势力、权利)越大;疑是银河落九天—多么壮阔的景致。言外之意—如果我得到重用,就有波澜壮阔的人生。
姚昌东:
各位宗亲:我们诗社的作品格律检查软件,用吾爱、还是搜韵?搜韵,放得宽一点;要求比较严格的诗社一般用吾爱。但不管哪个软件检查,最好不能有一个字出律 。除非人名、地名等无法修改的字词。
姚伟国:
我觉得用搜韵好。
时代在发展,写律、词只要合符传统基本的平仄格式就好!(好多老前辈还只欣赏平水韵的呢)
不论用什么检测工具,不能有一字出律是对的。
姚茂林:
[视频]
希望对宗亲们有所帮助
姚昌东:

重阳节的诗,千篇一律。
姚昌东:
一定要写和别人不一样的,才会有进步。我建议我们诗社用吾爱进行检查。因为,更加锻炼大脑。“搜韵有提示修改词语”,难怪很多人的作品,永远就那样,没有一点进步。
姚永强:
吾爱吧。既然是格律诗,就应该严格讲求格律,取法乎上而得乎中,不能降低标准!个人意见,抛砖引玉。
姚伟国:
吾爱不利于普及呀!
我们需要大家都写哈
姚伟国:
比较有影响的风雅阁诗社坚持用吾爱,有不少写诗词的人后来都退群了。
姚一鸣:
绍丽你好!
谈点看法,供参考。
格律检查用哪个,最终你们根据整体创作水平而定。关键是作品的意境要高,在此基础上,对布局,结构,用字组词精准,用典恰当,创作技巧的运用等通盘审核,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把诗社赿办赿好!
我在十多年的创作过程中,坚持的是自己检查,放上十天半个月,回头综合检查,做到自己满意。
姚伟国:
江南风诗社允许吾爱与搜韵都可以用,发展到有上千会员。
姚茂林:
诗词吾爱只是一个写诗的辅助工具,作品写好之后,检测一下平仄对不对,是否跑韵,重字,犯孤。
有时候人恍惚啦,难免出错。
检查一下,就万无一失啦
姚荣滔:
我是不懂什么吾爱还是搜韵,我只知道“平水韵”或“中华新韵”,说明我真的是落伍了。
姚茂林:
报告@姚荣滔
平水韵,中华新韵都可以检测。
姚荣滔:
长见识了[抱拳]
姚茂林:
作品的写作水平是检测不了的
姚荣滔:
那是那是,还得靠自己的脑子。
姚昌东:
@姚荣滔 说明你发音标准。我是四川人,必须靠软件核对平仄。不然,去查字典,太浪费时间了。
姚茂林:
姚茂林:
这就是检测结果,非常简单方便。对诗词爱好者有益无害
姚荣滔:
@姚昌东 我是客家人,客家话源自古古中原古音,平水韵的平仄我不用查字典也能辩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来
姚伟国:
诗词是需要吟哦的。光靠检测是处理不好呼声协调的。
姚伟国:
所以,不要太在乎用什么检测工具。
姚一鸣:
起步阶段,门槛不宜太高,否则就有一部分人望而生畏,根据弘扬国粹,增进友谊办社之宗旨,使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创作是艰苦的,只要多看,多写,多改,就能写出较好的作品。
姚荣滔:
@姚茂林 你这个工具与电脑上的“格律在线查询”差不多。
姚茂林:
@姚伟国(江苏)
你说的是写作水平,
姚茂林:
@姚荣滔
好像有所偏差,没有诗词吾爱好用。
姚茂林:
就在百度
姚一鸣:
荣滔说的和我相似,用平水韵八九不离十。
姚茂林:
如果不在家里,没有电脑,那就不行了,一部手机,可以完成写诗词的一系列问题,平仄,韵,犯孤,
姚茂林:
@姚一鸣 @姚荣滔
其实,中原音韵不是那么难,爱好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用我们说话的口气就可以分辨平仄。如这个字发音短,促,急,收口,卷舌。差不多都是仄声。发音悠扬的字差不多都是平声字。
主要是爱好和习惯。多看心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
姚茂林:
如平仄二字
姚茂林:
我总结了一下我的平仄心得,
大致的平仄辨别为:
(录音)
1.平声
发音开口,,或者发音的尾音长,一般可以定为平声。
如:万里征途,仄仄平平。
2:仄声,
(录音)
发音收口,,或者发音短,促,急,卷舌一般可以定为仄声。
如:速度,杀敌
只要经常实习,有百分之九十的平仄就可以,出口而解了
姚荣滔:
是的,平仄容易,写出诗的好意境就难啊!
姚茂林:
@姚荣滔
写出好作品,那是一个人的造化啦 从古至今写出好诗的人也寥寥无几
姚茂林:
我的目的是重在参与
姚荣滔:
@姚茂林 没错,我们就是自娱自乐为主。书法也好,诗词也好,没有一定的地位想要流芳千古都是不可能的。
姚昌东:
意境,就是写别人所想。
姚昌东:
据说现在有百万诗人,真的是吃饱了没有事干。侧面证明民富国强!
姚茂林:
@姚荣滔 @姚昌东
为什么我发的都是旧作,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我悬崖勒马,回归自我。
不然,每当佳节来临之际,我就开始下诗词饺子啦!
姚一鸣:
茂林说得很对,关键是要爱好,爱好就会去钻,会不断提高。
封门垒坝纳百川,指水为电福蔭绵。
仙姑浴罢蓬莱会,世外桃源赐凡间。
神州七秩庆华诞,屹立东方虎见愁。
外患内忧皆往昔,民安国泰享风流。
姚昌东:
作品都是自己的娃娃,一般人容不得别人评价。但是,有人提醒我说,“你的拉链没有拉”、“你的鞋带松了”,我一定会感谢他的。诗也一样,别人指出肯定是好事,哪怕不客观
姚茂林:
以后去检测一下,平仄就不会差错啦
姚金雷:
华,没出,此处华是平声。
姚金雷:
水,凡,出了
姚茂林:
虎见愁,虎是老虎,用在贬义还不能到位。
改个鬼见愁,是不是杀伤力更大些
姚昌东:
为什么我的诗前言不搭后语?无内涵、无逻辑、无表意?
那是因为我不会撒谎。
学生娃娃作业没有做完,一定是有原因的。
1、作业本忘记带了;2、作业本掉了;3、忘记抄作业了。。。
写诗,就是说一句谎话,用3句谎话去圆。如果律诗,得用7句。
好诗编的谎话,不仅能够骗别人,而且,自己还信了。
姚吉柱:
浅说格律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水岭在格律,古体诗对押韵不严格,可用邻韵,对律也不严格。以后为什么提倡格律诗,因为诗不仅供读者看,主要是用来吟,这就让诗词变成歌,变成曲,也就严格要求律和韵。所谓格律,就是形式排偶和声调和谐,就是讲究整齐化和音乐化,这样才使诗铿锵有力琅琅上口。
李白出生在格律诗尚未完全形成的时期,他的诗不拘一格,韵律不很讲究,从一言到十几言不等,这种宽松的写作方式,使得这位诗中大将,他的才情发挥的淋漓尽致,成就了诗坛的霸主地位。杜甫则稍晚一些,这位文学巨匠在诗词上下了很大功夫,既使诗格律化,又通俗化。由于格律诗对音律和形式要求特别严,出现了很多苦吟诗人。有的诗人为了让诗不出律出韵,用一些生硬的字来拼凑,读起来抝口古怪晦涩难懂,甚至还出现凑韵,使诗的质量大加折扣。有很多诗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诗时家喻户晓经久不衰,象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象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不加修饰,自然流畅。
所以,要写好格律诗,主要是下功夫,多学多练,从生活中汲取大量的素材,灵活运用,才能使写的诗既工整又有可读性。我写诗的水平并不高,和宗亲诗友谈讨一下,主要想通过交流使写作水平都有所提高。祝大家笔耕愉快,妙笔生花。
姚绍丽:
诗词格律助手、诗词吾爱以及搜韵哪个更好?
替、对、粘、韵是律绝和律诗基本规则要求,诗词吾爱平仄检测工具检测结果较搜韵准确方便!
姚绍丽:
习惯用吾爱检测更好!较搜韵更准确!
姚伟国:
吾爱不支持拗救,搜韵可以。古人拗救作品很多的。
姚伟国:
替对粘韵这是基本要求,搜韵只是支持拗救罢了。如用吾爱许多古人作品也通不过的。
姚茂林:
@宗亲们,大家晚上好
关于救拗一说
我个人的观点不支持。
因为我们的作品是拿来给大众阅读与欣赏的。不是拿来研究的,
通俗易懂的作品肯定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欢迎,接受的。
我们辛辛苦苦写了一首诗,搞出一个让一般人看不懂的拗句与救拗来,我个人认为,这个作品肯定会受到很多非议的。
就像作品里面有深奥,孤僻的字 ,一般的读者还会去认真的去查字典研究吗。我敢肯定,百分之九十九的读者会果断的置之不理。
同样,现在研究,认可拗句的人并不多,我们何必自找麻烦呢。
何况,现在正正规规的诗都没有几个人欣赏。就别提那些旁门左道东西了。
通俗一点,大众化一点,作者轻松,读者愉快。
姚伟国:
@姚茂林 宗亲好,拗救在古诗中是较常见的,并不影响一般读者的阅读与欣赏,只有写诗的人和钻研格律的人才会去注意的。
姚茂林:
@姚伟国 宗亲晚上好,
因为我正常写诗都写不好,所以我无暇顾及那些深奥的。没有救拗的习惯,看着别人的拗句,觉得非常别扭,
姚茂林:
我在写作的时候,碰上这些句子,能改就改,实在不能改的,就让作品胎死腹中,以免在别人那里越描越黑。
但是在我的作品里没有改不好的句子,
中国的文字千千万,语言的表达方式万万千。一个字,一个词就能成为过不去的坎了吗?
姚昌东:
这是我们家人初学作品。
问题在哪里呢?
1、因为第二个字是“门”为平声,所以吾爱用 新韵平起首句押韵 进行检查,出律字较多。
2、封门垒坝。写得太细太具体;别人都知道的事情,应该简单带过、或者不写。
3、指水为电,引用“指鹿为马”这个贬义词,不合适。化用“点石成金”还要贴切一点。
4、蔭绵两个字,百度都搜不到,应该是“谋福利”吧。
5、修好了电站、电力送到了千家万户后,就该说什么?(1)增加了一处新景点;
(2)得到了人民的感谢;
(3)联想到落后地区怎么发展。
这几个举例,就是转句。就像电影导演的故事情节,引导今后剧情的发展走向。
仙姑浴罢蓬莱会。很不合理地突然地冒出来,就无法完成结束句。
真龙镇大川,能量送人间。
开门见山赞扬能工巧匠,瑶池不但有他们的位置,更为他们喝彩庆功。
姚茂林:
有这么多的精神来解释拗句,我何不改掉他呢 !
姚焕其:
关于拗救写作是研修班才学,因为自己懂才懂别人的诗,不懂人家用拗救只好认为人家出律。拒绝拗救这样对提高创作质量没有好处。
姚昌东:
检查的时候,看见字的颜色不对,就修改吧。总会找到合适的字词。
姚茂林:
封门垒坝纳百川
姚茂林:
这句话可以解释一下吗?
姚焕其:
前拗后救,下句尾第三个字用平声救。但是这句也不要出现孤平。如果有意这样写,这是大拗,一定要救,少拗可以不救。
姚焕其:
如果不救就是出律
姚茂林:
封门垒坝纳百川
姚茂林:
这句话可以解释一下吗?
xxx:
大封门水库建了电站(地名)
xxx:
垒坝是用沙泥石筑起的拦水坝
姚伟国:
遇到这种情况还是有必要在诗后注明一下的
姚昌东:
筑垻、关闸
姚茂林:
垒坝,好像是重庆的一个地名
姚茂林:
封门是什么意思呢
姚昌东:
关闸门蓄水哦
姚茂林:
如果是那么简单,还用受人质疑吗?
姚茂林:
词序调换一下,这样子不是很好吗?
姚茂林:
还要去救拗吗?
姚绍丽:
格律诗拗救口诀
墨翁
汉字有四声,阴阳上去声。
阴阳为平声,上去为仄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句中平仄间,对句仄对平。
上下为一联,联与联相粘。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平拗仄相救,仄拗平相救。
拗救有原则,拗救讲方法。
本句相自救,对句互补救。
拗句为不顺,方法有四种。
平平仄仄平,首字如仄声;
孤平乃大忌,三字改平声;
本句自救成,仄平平仄平: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四字可改平,平平仄平仄: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仄仄平平仄,拗救分三种。
三字如仄声,可救可不救;
对句若补救,三字仄改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四字如仄声,对句相补救;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三四均仄声,对句三改平;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渐与骨肉远,转于童仆亲。
仄仄仄平平,三字如平声;
本句相自救,四字改仄声: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