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八十)
——“拄杖悬龙喜笑生”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太子太师”“三朝元老”;“福寿无疆今喜得”与“世居水帘洞”“春采百花”“偷吃蟠桃”“偷吃五个葫芦仙丹”呼应,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清廉仁寿”“五福齐全”之“官封弼马”;“天蓬元帅”讽刺张居正是“抢班夺权”之首辅。
三才定位,仁者长寿。
福善天下,句容有光。
《西游记》除了有李春芳“藏名诗”“藏名词”“藏名词赋”,除了有影射、讽喻、预言、对衬、讽刺、明线、暗线、远线等手法,其前后呼应,也为后世“知音”藏有众多“可循”之线索。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轮回”五百年,“知音”诚难遇。沈公承庆先生即为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之“知音”当可“确证”无疑。
斯人远去,芳馨后昆。
2022年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五届一次会员大会后,作者参加全体合影活动。
《西游记》中“美”“丑”对衬,“美”猴王孙悟空影射大明首辅李春芳(1511年1月14日-1584年4月18日),“猪(丑)”八戒影射大明首辅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丑”张居正因“不仁”而“寿命短”,“美”李春芳因“仁善”而“寿命长”。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原副会长、镇江师专原副校长、镇江高专原校长、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左)。
见《西游记》第二十六回:
却说这三星驾起祥光,即往五庄观而来。那观中合众人等,忽听得长天鹤唳,原来是三老光临。 但见那:
盈空蔼蔼祥光簇,霄汉纷纷香馥郁。彩雾千条护羽衣,轻云一朵擎仙足。
青鸾飞,丹凤筼,袖引香风满地扑。拄杖悬龙喜笑生,皓髯垂玉胸前拂。
童颜欢悦更无忧,壮体雄威多有福。执星筹,添海屋,腰挂葫芦并宝箓。
万纪千旬福寿长,十洲三岛随缘宿。常来世上送千祥,每向人间增百福。
概乾坤,荣福禄,福寿无疆今喜得。三老乘祥谒大仙,福堂和气皆无极。
正说处,八戒又跑进来,扯住福星,要讨果子吃。他去袖里乱摸,腰里乱吞,不住
八戒道:“不是恨你,这叫回头望福。”那呆子出得门来,只见一个小童,拿了四把茶匙,方去寻锺取果看茶,被他一把夺过,跑上殿,拿着小磬儿,用手乱敲乱打,两头玩耍。大仙道:“这个和尚,越发不尊重了!”八戒笑道:“不是不尊重,这叫做四时吉庆。”
《西游记》第二十六回猪八戒对“福禄寿三星”出言不逊,与第一回“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呼应,影射首辅张居正“争名夺利”“不顾身命”,即因“好色”“抢功”“贪财”“贪位”而“福浅”“禄薄”“寿命短”;“福寿无疆今喜得”与“人事凄凉喜命长”呼应,影射李春芳虽是“句容籍”“状元宰相”却不能衣锦还乡句容,可喜的是祖父李旭和父亲李镗的寿命都还很长,父母长寿活过了“八十四”,自己也活过“七十三”。“拄杖悬龙喜笑生”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太子太师”“三朝元老”;“福寿无疆今喜得”与“世居水帘洞”“春采百花”“偷吃蟠桃”“偷吃五个葫芦仙丹”呼应,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清廉仁寿”“五福齐全”之“官封弼马”;“天蓬元帅”讽刺张居正是“抢班夺权”之首辅。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美猴王是花果山“天生石猴”,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出生于句容茅山。(参见前第77篇)
《西游记》第二回:
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
“你从那里来”与“花果山”“天生石猴”吻合,影射李春芳出生于“句容茅山”。
李春芳致仕隐居句容茅山为《良常胡氏重修家谱》作《序》有:
“余承国恩,许归田里,因得与方外之流论养生之术于三茅洞天。既就陶公弘景故趾建玉皇阁,为焚修之所。阁东北五里许,良常仙境在焉。时引故乡父老往来话旧其中……万历己卯春,复步自华阳入良常,因登胡氏之堂。”
则李春芳致仕之后,生活在“故乡”茅山其乐融融也。
李春芳《忆昔行送王□山解官还句曲》诗末尾有:
“我有庐兮三茅畔,十亩榛芜松菊乱。何时一报圣朝恩,与君仍作林皋伴。”
则李春芳童年之茅山生活历历在目也。
李春芳《王岩潭年丈过访(茅)山中,即席奉赠》:
“总角抡魁众所夸,秣陵携手笑看花。而今忽讶霜侵鬓,莫惜金尊对月华。”
则李春芳茅山童年生活班班可考也。则“花果山”“天生石猴”影射李春芳出生于老家“茅山之阳”,即李春芳出生在句容茅山(《李氏家谱》第二十卷·第宅:“先世从无锡迁句容,卜居承仙乡之朱壒村,去县治四十里,茅山之阳,率湖之侧。”)。
上图为本文作者请教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右)。(作者按:江苏大学笪远毅教授、赵永源教授和苏州大学金振华教授共同参与了《乾隆句容县志(校注本)》的审稿工作)
其二,水帘洞“是一股水脉”影射李氏家族“世代清廉”。(参见前第76篇)
《西游记》第一回中的“美猴王”是花果山山顶“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育孕”而“天生石猴”,既然是“天生”,“应该”并无“生身父母”。
这是与孙悟空自称“祖籍祖贯花果山”相悖的,暗藏李春芳祖籍句容茅山和其祖父李旭为“茅山人”。
《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特别强调“水帘洞”就在“花果山”的“正南方”,影射李春芳祖籍祖贯就在句容茅山,且就住在大茅洞(水帘洞)附近。《李氏家谱》第二十卷·第宅:“先世从无锡迁句容,卜居承仙乡之朱壒村,去县治四十里,茅山之阳,率湖之侧。”“茅山之阳”和“花果山正南方”相吻合。故《西游记》全书之中孙悟空反反复复强调自己祖籍祖贯就在“花果山”“水帘洞”,就是反反复复影射李春芳祖上就是句容茅山人,且就住在茅山大茅洞附近。因此,“天生石猴”有父母,也有祖父和祖母,更有曾祖父和曾祖母。
如《西游记》第一回:“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第三十五回:“行者道:你认不得我?家居花果山,祖贯水帘洞。”第五十二回:“祖居花果称王位,水帘洞里逞刚强。”第六十三回:“老孙祖住花果山,大海之间水帘洞。”第六十七回:“祖居东胜大神洲,花果山前自幼修。”第八十六回:“祖居东胜大神洲,天地包含几万秋。花果山头仙石卵,卵开产化我根苗。”第九十四回:“老孙祖居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父天母地,石裂吾生。曾拜至人,学成大道。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见前第22篇)
李春芳祖上世住“茅山之阳”,是“山里人”,故《西游记》中的“樵夫”就是影射李春芳祖上和李春芳兄弟三人,李春芳祖上确实是“清苦”之人。《西游记》中反复强调“家居花果山,祖贯水帘洞”,就是反复强调李春芳祖上世代是“清白”“清廉”之人,自己是“清廉”之“根”,“清廉”之“种”。自己的祖上和自己的子孙后人也都是“清廉”“传人”。故“是一股水脉”影射李氏家族“世代清廉”。
本文作者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茅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茅山道教上清派七十八代传人何春生道长(右)留影于茅山崇禧万寿宫2020.6.17.
其三,美猴王孙悟空是“官封弼马”,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皇帝亲封的属马的辅弼大臣。为猪八戒不是“官封弼马”伏笔。(参见前第26篇)
为什么说“官封弼马”影射李春芳是一位皇帝亲封的属马的首辅呢?
1.“官封”影射官家(皇帝)亲自任命,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三载:“嘉靖四十年二月辛卯朔。吏部言礼部左侍郎缺,请推补。得旨,不必会推,严讷升本部左侍郎,李春芳填注部任,董份代春芳掌院事。”据此,李春芳是被皇帝钦点正式成为朝廷大员。
2.“弼”有“辅”之意。《说文》:“弼,辅也。”《后汉书·伏湛传》:“柱石之臣,宜民辅弼(左称辅,右称弼)。”《书·说命上》:“梦帝赉予良弼。”大明首辅、句容人孔贞运《崇祯丙子句容李氏家谱序》:“文定辅弼世穆两朝相业。”《明实录·穆宗实录》:“隆庆五年四月壬辰朔……上切责桢等轻率妄言,排谤辅臣……上报曰:卿辅弼元臣,忠诚体国,朕所眷倚。”故“弼”字影射李春芳是辅弼大臣,官至首辅。
李春芳嘉靖四十年之后是如何一步步升迁直至首辅大臣的呢?
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载:
“嘉靖四十一年正月丙戌朔。”“改礼部左侍郎李春芳为吏部左侍郎。”“春芳份支从二品俸。”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四载:
“嘉靖四十二年八月丁未朔,祭先师孔子,命礼部尚书李春芳行礼。”《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五载:嘉靖四十四年四月丁卯朔,敕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李春芳兼武英殿大学士,在内阁同元辅阶办事。《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载:隆庆元年正月辛未,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李春芳少保。《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六载:隆庆二年正月辛亥朔,李春芳加兼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食正一品俸。《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载:隆庆五年三月壬戌朔,以廷试天下贡士,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李春芳充读卷官。”
3. 李春芳生正德庚午年十二月十五日(1511年1月14日),故“官封弼马”中的“弼马”二字影射属相为马的首辅大臣李春芳,而不是其它同姓同名的李春芳(《明实录》中另有和李春芳同姓同名者数人)。
4. 李春芳诗歌中也曾暗示过自己属马,《题句容藏院方丈壁别方月亭上人》诗中有“匹马长安忆远公”一句,其中“马”字一语双关,也兼指李春芳属相之“马”。
5.《西游记》第一回中曾特意两次写到马,都有暗示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属马之意。如第一回“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一句,猴子种类很多,此处单单列举到“马猴”就戛然而止。“马猴”就是短尾猴,大于普通的猕猴。此处就是为了强调一个“马”字,即美猴王既是“猿”,又是“猴”,也是“(属)马”。又如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一诗,“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一句与《西游记》五十八回“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一句相呼应,即“思骏马”与“思宝马”相类似,一语双关,皆藏有李春芳属马之用意。
李春芳属马,对马情有独钟。故《西游记》第四回中详尽地罗列了各种天马的称谓:
骅骝骐骥,騄駬纤离;龙媒紫燕,挟翼骕骦;駚騠银騔,(马要)褭飞黄;騔駼翻羽,赤兔超光;逾辉弥景,腾雾胜黄;追风绝地,飞(畐羽)奔霄;逸飘赤电,铜爵浮云;骢珑虎(马剌),绝尘紫鳞;四极大宛,八骏九逸,千里绝群。此等良马,一个个嘶风逐电精神壮,踏雾登云气力长。
《西游记》第四回中涉及马的地方很多。其中“弼马昼夜不睡”一句,影射李春芳担任首辅期间为国日夜操劳;“‘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一句,影射李春芳首辅官居一品;“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一句,影射首辅李春芳作为臣子虽贵为一品,但在帝王面前永远是奴才;“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一句,影射李春芳作为大明首辅亲自关心军队战马的饲养,同时又影射李春芳因为言官谗言愤而五次上书辞职;“须臾,按落云头,回至花果山上”一句,影射李春芳因谗致仕终回故乡句容茅山。
5. 孙悟空虽然是猿猴,但华阳洞天主人反复强调它是“(属)马”。《西游记》第七回里面有“马猿合作心和意”一诗句,而第七回之中并无与“马”相关的情节,故此“马”即为李春芳特意加进去的,影射李春芳属马之意,和第三十回“意马心猿都失散”一诗句相呼应和关联,皆藏有李春芳生肖属马之用意,即“心马”“意猿”与“意马”“心猿”意思相仿,“马”字皆有影射李春芳属相为马之深意。
江苏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 茅山道教上清派七十八代传人何春生道长书赠《句曲诗综》之作品。
其四,“春采百花”与“果得魁”呼应,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博采众长”,以“句容籍”“夺魁状元”之故事。(参见前第74篇)
李春芳原名李果,《西游记》第一百回的“果得魁”与《西游记》第一回“春采百花”呼应,影射李春芳“夺魁”“状元”之故事。
《西游记》第一回有“四季诗”,我在2020年出版的《句曲诗综》一书中对其注释有:
四季歌[1] 李春芳
春采百花[2]为饮食,夏寻诸果[3]作生涯。
秋收芋栗[4]延时节,冬觅黄精[5]度岁华。
[1] 四季歌:见《西游记》第一回。
[2] 春采百花:“百花”芳香,故“春采百花”有影射“春芳”“采百花”“状元及第”之寓意。
[3]果:李春芳,初名果,字子实,后改名春芳(见《贻安堂集》十卷)。故此句也有影射李春芳之寓意。
[4]芋栗:紫芋和板栗。芋:紫芋,见载元刘大彬《茅山志》十一卷。
[5]黄精:茅山特产,为茅山历代仙家所推重。元刘大彬《茅山志》十一卷:“黄精:九蒸九曝,服之驻颜。隐居云:为《仙经》所贵。根叶花实皆可饵服,酒散随宜。”《乾隆句容县志》一卷:“黄精:出茅山。天宝七年五月,唐玄宗正昼假寐,若见梁贞白先生陶宏景持黄精至,谓曰:‘是谓仙经所贵。根叶花实,皆可饵服,服之驻颜。’帝方觉,适报李元静进茅山黄精。帝喜曰:‘贞白先生实保朕躬。’于是册赠太保。”《本草纲目》草部·黄精篇中引宋代苏颂:“黄精南北皆有,以嵩山、茅山者为佳。”
其五,美猴王孙悟空“偷吃五个葫芦仙丹”,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五福齐全”之人。为猪八戒“五福不全”伏笔。(参见前第39篇)
“五福”这个词原出自《书经·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汉桓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西游记》中有孙悟空偷吃五个葫芦的仙丹之描写:
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葫芦”寓意“福禄寿”,此处孙悟空偷吃五个葫芦的仙丹,即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前生”原本是天上“五福齐全”的仙人。因为偷吃仙丹反下天宫之“过错”,被捉住压在五行山下,后来被人间的唐僧救出,与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道西天取经。故“偷吃五个葫芦的仙丹”暗中影射李春芳是“五福齐全”的“谪仙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
1.李春芳寿长。
李春芳生于正德庚午年十二月十五日(1511年1月14日),逝于万历甲申年三月十九日(1584年4月18日)。《明史》载李春芳“父母殁数年乃卒,年七十五”。人生七十古来稀,李春芳和其父母均可谓长寿之人了。
2.李春芳富贵。
李春芳于嘉靖二十六年考中状元,之后平步青云,洪福齐天,升迁赏赐不辍,从历年敕书诰命可见一斑:
3.李春芳知足常乐,不恋名利,关心民生,主动走进下层社会,为后世谋福。
李春芳担任大明首辅,治理国家有“太平宰相”之称。
见《明神宗实录》(卷一五〇):
“癸亥予原任大学士李春芳祭葬,仍加祭四坛。赠太师,谥文达。荫一子尚宝司司丞。春芳为人醇谨阔大,有声词林。典礼佐铨,建树表表。其入纶扉也,当分宜专恣之后,一以忠诚镇静剂之事。先帝五年代华亭秉政,同事为新郑、江陵而能上成君德,中协寮友,下戢庶司,寅恭匪懈,默赞昇平之治,称太平宰相云。”
《西游记》第九回“渔樵攀话”(见前第二十七篇)中描写李春芳安逸闲适的乡野生活:
“老妻稚子团圆会”“稚子山妻欣笑接”“无事训儿开卷读”三句,真实描绘了晚年的李春芳家庭情况,原配徐夫人先已去世,侧室毕夫人和徐夫人生的孩子还小,李春芳还要亲自教儿子学习。
闲居茅山,无官一身轻,整日渔樵般生活自然是安逸快乐,胜过朝堂上辛劳和争斗,故有“绿蓑青笠随时着,胜挂朝中紫绶衣”“草履麻绦粗布被,心宽强似着罗衣”之叹。
“名利心头无算计,干戈耳畔不闻声”“身安不说三公位,性定强如十里城。十里城高防阃令,三公位显听宣声。”
因为已经“身安”,虽不在“三公宰相位”上了,也不用在朝堂再谈政事。这种话,当然只有当过首辅的李春芳才能说得出口,吴承恩是没有这么大的口气和魄力的。
“潜踪避世妆痴蠢,隐姓埋名作哑聋。”闲居仙乡茅山,隐姓埋名,由此可见,晚年的李春芳已经寄情山水,与世无争,可谓极乐人生。
“乐山乐水真是罕”,句容“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徜徉仙乡,林泉云鹤,自然“谢天谢地谢神明”。“天”“地”“神明”是指谁?就是影射大明隆庆皇帝。李春芳《良常胡氏重修谱序》可证:“余承国恩,许归田里,因得与方外之流论养生之术于三茅洞天。既就陶公弘景故趾建玉皇阁,为焚修之所。阁东北五里许,良常仙境在焉。时引故乡父老往来话旧其中。”
李春芳淡泊名利,行善积德,主动走进下层社会,见《李氏家谱》十二卷:
“公既归,则角巾私第。岁时伏腊,群诸子姓绯衣蟒玉,奉觞尊人前。寿已,复从里中鸿生钜儒及诸后进里区谒舍讲论道艺。间或婆娑里社,从三老问年穰匮;或浮白谈剧,巢云终老,不复知人间事。可谓‘功名成全,孤标寡耦’矣。公性至孝,又好急穷交。”
4.李春芳“渊学宏才”“人品第一”。
李春芳人品可谓至重。明崇祯九年首辅句容人孔贞运《句容李氏家谱序》有“(李春芳)人品文章允为当代第一”之赞。
5.李春芳的子孙众多,家族后人兴旺繁茂。
葫芦子多。李春芳的子孙后代繁衍旺盛。李春芳生前看到的子孙后代,从《贻安堂集》“赐进士、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同知经筵、总裁《会典》、门人许国”《明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定、石鹿李公暨配一品夫人徐氏墓志铭》可以知道:“公八男子:茂年……茂材……茂德……茂功……茂业……茂中……茂和……茂对……孙十六人:茂年生思忠、思义、思孝、思恭、忠义,俱国子生;茂材生思敬、思诚、思明,俱邑诸生;茂德生思道、思谏、思谟;茂功生思谦、思璿、思聪、思极,谦、璿俱邑诸生;茂业生思恒、思兼……”
6.李春芳善终。
《贻安堂集》“赐进士第、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门人、云中王家屏撰”《明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定、石鹿李公暨配一品夫人徐氏状》载:“公家居数年而病目,后稍稍瘳,瘳又复病。然健无他恙。一日,忽寝疾。疾三日,俨然正衣冠而逝。得寿七十有五。”(疑因校《西游记》而“病目”)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原中文系主任丰家骅教授(右)(2021.10.4)
其六,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和东方朔都是“偷桃仙人”。影射李春芳是如东方朔一般“划时代”人物,名重“文坛”,流芳后世。
《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中有“东华大帝君”的“道童”“小仙”东方朔之描写:
孙行者觌面相迎,叫声:“帝君,起手了。”那帝君慌忙回礼道:“大圣,失迎。请荒居奉茶。” 遂与行者搀手而入。果然是贝阙仙宫,看不尽瑶池琼阁。方坐待茶,只见翠屏后转出一个童儿。他怎生打扮——
身穿道服飘霞烁,腰束丝绦光错落。头戴纶巾布斗星,足登芒履游仙岳。
炼元真,脱本壳,功行成时遂意乐。识破原流精气神,主人认得无虚错。
逃名今喜寿无疆,甲子周天管不着。转回廊,登宝阁,天上蟠桃三度摸。
缥缈香云出翠屏,小仙乃是东方朔。
行者见了,笑道:“这个小贼在这里哩!帝君处没有桃子你偷吃!”东方朔朝上进礼,答道:“老贼,你来这里怎的?我师父没有仙丹你偷吃。”帝君叫道:“曼倩休乱言,看茶来也。”曼倩原是东方朔的道名,他急入里取茶二杯。饮讫,行者道:“老孙此来,有一事奉干,未知允否?”帝君道:“何事?自当领教。”
此处“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最早记载于《神异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此书托名汉朝东方朔所作。又因汉朝东方朔撰《海内十洲记》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故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中的“瀛洲”即来自东方朔撰《海内十洲记》。又《西游记》有“西王母”,就必须再对应有“东王公”。
东华大帝君(东王公)是“貌似小童身体健”“烟霞第一神仙眷”,影射东华大帝君是年轻英俊排名第一的男神仙,所以西王母也必然喜欢与他交游,故常来“仙都”茅山与之相会也是必然,而西王母来茅山常带来蟠桃,因此茅山有了蟠桃种,故《西游记》中强调蟠桃园的蟠桃“不是玄都凡俗种,瑶池王母自栽培”,“玄都”即茅山,蟠桃是“瑶池王母自栽培”,是说茅山的蟠桃就是来自西王母,明朝首辅夏言《(茅山)中峰》诗也可证:“二茅峰头笼赤霞,举头便是玉皇家。洞门沈沈白日静,开遍碧桃千岁花。”因“碧桃”在古诗文中多特指传说中西王母给汉武帝的仙桃。故蟠桃园就在句容茅山。(见前第36篇)
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影射在远古时代,即三皇五帝时代“遂分为四大部洲”之前,句容茅山“道祖山”是“十洲”的中心,即影射句曲茅山是远古时代人类文化发祥孕育之核心,此时的大茅峰、二茅峰和三茅峰还是汪洋东海中的三座岛。
作者《句曲诗综》等作品。
其七,《西游记》第一回“南赡部洲”“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影射南京七品言官王祯(桢)诬告大明一品宰相李春芳“不清廉”故事。(参见前第75篇)
“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与《西游记》第七回中的“恶贯满盈身受困”相呼应,影射南京七品言官王祯“为名利”诬告一品宰相李春芳的故事。与《西游记》中的宰相(李春芳)“淡泊名利”作对衬。
“恶贯满盈身受困”影射诬陷李春芳之人得到报应。
“恶贯满盈身受困”一语双关,表面写孙悟空大闹天宫,其实是写泾河龙王,影射南京言官王祯。
泾河龙王听了夜叉的话,在与袁守诚打赌后又私改下雨时辰和点数,后被“人曹郎”魏征砍头。《西游记》中的泾河龙王被“天加谴”,即影射南京言官王祯被“天加谴”。而为什么选择魏征来斩杀泾河龙王呢?只因魏征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敢于直谏的言官。魏征梦中斩杀泾河龙头,影射当年七品言官王祯诬告一品首辅句容人李春芳罪大恶极该当砍头。言官魏征梦中都要斩杀泾河龙王,说明泾河龙王罪证确凿,连大言官魏征都不放过他,小言官王祯是必须要被“天加谴”的。《西游记》故意不说魏征为言官,而称其为“人曹郎(户部郎中)”,就是故意遮蔽言官其事也。
太宗答应泾河龙王不斩其头,影射隆庆皇帝当年表态不追究言官王祯的诬告之“罪”。据《明实录·穆宗实录》:“隆庆五年四月壬辰朔……庚申(四月二十九),南京吏科给事中王祯等论大学士李春芳以亲老求去,再疏即止,因缘为弟改官冒恩非分。且言其父居家不检。春芳不能辞责。上切责祯等轻率妄言,排谤辅臣,有失国体,姑贳其罪。”
《西游记》第七回的词赋“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中也藏有南京言官“王祯”之身影:
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问东君因甚,如今祸害相侵。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
“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影射当年言官王祯弹劾大明首辅李春芳的事情。“不分上下乱规箴”,与《西游记》第六回和第七回情节无关,此句加塞进来,影射七品言官谗言弹劾“正大光明”的一品宰相,“只为心高图罔极”而已,各人“富贵功名”是“前缘分定”,王祯“些些狂妄”将来一定会“天加谴”。
“天”有没有“加谴”王祯呢?
《明实录》(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载:“隆庆六年八月甲寅朔。庚午……降原任南京吏科给事中王祯为直隶南陵县县丞。”看来,王祯“些些狂妄”真的受到了“天加谴”,被“降级”处分了。
“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与《西游记》中的宰相(李春芳)“淡泊名利”作鲜明对衬。
《西游记》中多次写到宰相“清淡闲居”不与人“争名夺利”,与“清廉”意思一脉相承。
《西游记》第一回有《争名夺利几时休》诗: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这首诗影射李春芳虽然官至首辅,却淡泊名利。
《西游记》第四回《初登上界,乍入天堂》词赋末尾有“猴王有分来天境,不堕人间点污泥”一句,也有影射李春芳清廉自洁(仙品一流)之用意。
《西游记》第九回渔樵对话中涉及宰相致仕后的清淡闲居不恋荣贵之诗词联句居多,“绿蓑青笠随时着,胜挂朝中紫绶衣。”“草履麻绦粗布被,心宽强似着罗衣。”“潜踪避世妆痴蠢,隐姓埋名作哑聋。”“身安不说三公位,性定强如十里城。 十里城高防阃令,三公位显听宣声。乐山乐水真是罕,谢天谢地谢神明。”据此陈述,“三公位(首)”的“宰相”李春芳清廉闲居、淡泊名利可见一斑。
其八,孙悟空和猪八戒的第一次打斗,影射大明首辅李春芳和张居正“争斗”。(参见前第66篇)
何以判定第一次见面就和孙悟空打斗的猪八戒就是影射首辅张居正呢?
《西游记》第十八回有见载:
行者却弄神通,摇身一变,变得就如那女子一般,独自个坐在房里等那妖精。不多时,一阵风来,真个是走石飞砂。好风——起初时微微荡荡,向后来渺渺茫茫。微微荡荡乾坤大,渺渺茫茫无阻碍。凋花折柳胜缮麻,倒树摧林如拔菜。翻江搅海鬼神愁,裂石崩山天地怪。衔花糜鹿失来踪,摘果猿猴迷在外。七层铁塔侵佛头,八面幢幡伤宝盖。金梁玉柱起根摇,房上瓦飞如燕块。举棹梢公许愿心,开船忙把猪羊赛。当坊土地弃祠堂,四海龙王朝上拜。海边撞损夜叉船,长城刮倒半边塞。
那阵狂风过处,只见半空里来了一个妖精,果然生得丑陋。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
猪八戒第一次与孙悟空见面前“刮妖风”,影射大明内阁不团结,次辅攻击首辅李春芳,败坏政治风气,导致“衔花麋鹿(影射李春芳号“石鹿”)失来踪(退隐江湖),摘果(影射李春芳原名李果)猕猴迷(影射因为言官谗言,激于义愤,李春芳十八天五辞首辅)在外(致仕还乡)”。
其九,《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好色”“抢功”“贪财”“贪位”即是首辅张居正“宰相”“争名夺利”“不顾身命”之行为。
《西游记》中“水帘(清廉)”“斗战”的美猴王和“贪吃(贪赃)”“好色”的猪八戒“美”“丑”相对,影射大明首辅张居正“德不配(正)位”。(参见前第66篇)
猪八戒本是“天蓬水神”,因蟠桃会“酒醉”“戏弄嫦娥”而“谪官衔,遭贬临凡;错投胎,托生猪象”,见《西游记》第十九回、第八十五回和第九十四回:
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只因王母会蟠桃,开宴瑶池邀众客。那时酒醉意昏沉,东倒西歪乱撒泼。逞雄撞入广寒宫,风流仙子来相接。见他容貌挟人魂,旧日凡心难得灭。全无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再三再四不依从,东躲西藏心不悦。色胆如天叫似雷,险些震倒天关阙。(第十九回)
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帅。掌管天河八万兵,天宫快乐多自在。只因酒醉戏宫娥,那时就把英雄卖。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玉皇亲打二千锤,把吾贬下三天界。教吾立志养元神,下方却又为妖怪。(第八十五回)
荷蒙玉帝厚恩,官赐天蓬元帅,管押河兵,逍遥汉阙。只因蟠桃酒醉,戏弄嫦娥,谪官衔,遭贬临凡;错投胎,托生猪象。住福陵山,造恶无边。遇观音,指明善道。(第九十四回)
《西游记》第十九回中的猪八戒影射大明首辅张居正。孙悟空是“官封弼马”,影射李春芳是官家(皇帝)亲封的属马的辅弼大臣(首辅);猪八戒本是“官赐天蓬元帅”,影射张居正也是进士出身,官居显位,人生“前世”只因“酒醉”“戏弄嫦娥”而“谪官衔,遭贬临凡”,影射张居正“前世”本性“好色”。
2020年9-10月《茅山道讯》·江苏大学文学院李金坤教授书评《一部填补地方古诗词赋汇集校注空白的巨帙——李洪文<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读札》。
其十,《西游记》中猪八戒在天上“酒醉”“戏弄嫦娥”而“谪官衔,遭贬临凡”,而在人间依旧“本性不改”“喜欢美女”,影射“首辅”张居正“(天生)好色”(应该“贬谪”)。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五十四回、第七十二回等处有相关猪八戒“好色”的描写:
你看那猪八戒,眼不转睛,淫心紊乱,色胆纵横,扭捏出悄语低声道:“有劳仙子下降。娘,请姐姐们去耶。”(第二十三回)
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处,不觉淫情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三藏闻言,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猪八戒在旁,掬着嘴,饧眼观看那女王,却也 袅娜,真个——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妖媚姿。斜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说什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珮,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那呆子看到好处,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不觉的都化去也。(第五十四回)
其十一,《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同时是“贪财”之人,影射“首辅”张居正喜好“贪赃”(应该“贬谪”)。
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华阳洞天主人校·第七十六回)无猪八戒“五钱银子”“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相关文字,此版应该先出于金陵世德堂版本。
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游记》(华阳洞天主人校·第七十六回)有猪八戒“五钱银子”“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相关文字。此版本中相关文字似是华阳洞天主人“后来”“再校”时所加,其时首辅张居正应该已经去世(万历十年)。当特意为影射张居正“贪赃”而“量身定作”。而吴承恩在张居正之前已经去世,故此处文字和吴承恩完全无关。
猪八戒“贪财”,见《西游记》第七十六回:
《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偷仙桃、偷御酒、偷仙丹,成为“谪仙人”,是“美”的形象;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好色”“贪财”之徒,投了猪胎,本质上是“丑”的形象。
其十二,《西游记》第二十六回猪八戒对“福禄寿三星”出言不逊,影射张居正“福浅”“禄薄”“寿(命)短”。
“福禄寿三星”,掌管人间之“福禄寿”。《西游记》第一回有“三才定位”,而猪八戒“好色”“贪财”“抢功劳”“说(孙悟空)坏话”“闹散伙”,又直接对“福禄寿三星”出言不逊,影射“首辅”张居正“有大才”“无大德”“德不配(正)位”,且不顾“身命”,故首辅张居正不但“福浅”“禄薄”,而且寿命自然应该“短”。
大明首辅张居正汲汲于名利,李春芳曾预言其将来会有“报应”,会遭到“贬谪”。
《李氏家谱》卷十二:
“先是春芳虽大显,其诸子悉滞场屋间。有以试事上,谒者欲请间,辄正色拒之。既致仕,居正遂大用事,其三子后先取进士高第。或以告春芳。春芳哂曰:‘彼子贵,不如吾子安也。’未几,果如春芳言。”
盖棺定论。《明实录》有首辅张居正去世之后,因“贪赃”“任人唯亲”“乾纲独断”等遭抄家和批判的记载: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五):
“万历十年六月丁亥朔。丙午,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
“万历十一年三月癸未朔。上览大理寺所上游守礼冯昕等狱词,命夺张居正上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师……”
《明神宗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
“万历十二年十一月癸酉朔……丙戌……湖广巡抚李江解进抄没故相张居正金银古铜磁漆等物,诏内库交收……”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
“万历十三年五月辛未朔……乙酉……故相张居正之处乾刚独断,正其罪逐其党与矣……丙戌……南京户部山东司主事王鏻以南京地震陈言,略曰:易卦以地道臣道比类而言谓其代终之义同也。今地道弗宁,于稽其类,必臣道失矣。以大端言之,自高拱、张居正当事,尽欲进其所喜,退其所忌,而科道之臣望风承旨,乃指其所忌弹劾之,择其所喜推荐之,不复顾万世是非奚取其为台谏哉。今此风少殄,将来可戒也。昔嘉靖之末,隆庆之初,除阶辅政,用舍颇公。自高拱起,尽取阶所任者摈斥之。及居正用,又取拱所任者摈斥之。不复问人材贤否奚取为辅相哉。今此风少殄,将来可戒也。夫留京者,祖宗创业之根本也。而地震于兹,皇上宜惕然深思,法祖宗为治矣……”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公允评判。
其十一,“拄杖悬龙喜笑生”,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太子太师”“三朝元老”。“福寿无疆今喜得”与“人事凄凉喜命长”呼应,影射李春芳虽是“状元宰相”却不能衣锦还乡句容,可喜的是祖父李旭和父亲李镗的寿命都还很长,父母长寿活过了“八十四”,自己也活过“七十三”。
“拄杖悬龙喜笑生”“福寿无疆今喜得”,吴承恩是没有资格享受“龙头杖”待遇的,而李春芳是“状元宰相”“少师、太子太师”,“三朝元老”“拄杖悬龙”资格十足老矣,“福寿绵延”,且父祖曾三代皆封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空前绝后(“无疆”),吴承恩是承受不起“无疆”一词的。
仁者长寿,李春芳祖上皆长寿。
《李氏族谱·老大房》载:“(李)旭,子时明,号朴庵。秀长子。襁褓从父至兴化,生成化甲午年十二月初九日,卒嘉靖戊申年四月初六日。寿七十五。以孙春芳贵,赠光禄大夫、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娶王氏,赠一品夫人。合葬句容赤山。行实详宗伯瞿文懿志铭。子镗。”
“(李)镗,字声远,号永怀。旭长子。生弘治癸丑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卒万历丙子年八月初十日。寿八十四。以子春芳贵,累赠光禄大夫、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娶徐氏,生弘治癸丑年十一月初四日,卒万历庚辰年九月十八日。寿八十八,累封 一品夫人,生子二女三。合葬句容龙潭镇谕茔。行实详殷大司寇解参议志状。”
李春芳生于正德庚午年十二月十五日(1511年1月14日),逝于万历甲申年三月十九日(1584年4月18日)。《明史》载李春芳“父母殁数年乃卒,年七十五”。
因此,李春芳祖父和父母亲可谓“喜寿长”。
其十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李春芳)是“官封弼马”,猪八戒是“官赐天蓬元帅”,影射张居正(猪八戒)也是“官家(皇帝)”所封赐宰相,“元帅”影射“抢班夺权”。
明穆宗去世前夕,高拱为“顾命首辅”。明穆宗于隆庆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去世。太子于六月“甲子”日“继位”,后七日(六月庚午),首辅高拱即被张居正“抢班夺权”。
事见《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
隆庆六年六月乙卯朔。
皇太子缞服御文华殿……
丙辰,皇太子缞服御文华殿……
丁巳,礼部上登极仪注。
庚申传谕山陵事宜,遣大学士张居正同司礼监太监曹宪于即位礼成后复往视,居正上言送终之事至大,相地之理甚微,事大则处之不厌其详,理微则求之必贵于广,乞照嘉靖七年事例,差礼工二部堂上及科道官各一员带领钦天监谙晓地理官员
癸亥,以神机营参将林岐管大石窝工程。
甲子,上即位。遣成国公朱希忠,英国公张溶,驸马都尉许从诚,定西侯蒋佑告于南北 郊、太庙、社稷坛。上缞服诣大行皇帝几筵告受命始具衮冕祗告天地,次告奉先殿及弘孝殿 神霄殿,乃诣大行皇帝几筵前拜叩,皇后前如之,次皇贵妃,前四拜礼成出御中极殿朝百官。改明年为万历元年。大赦……
是日,百官朝服行五拜三叩头礼。乐设而不作,进表不宣如常仪。丙寅,赐辅臣及六部都察院五府戎政大臣尚宝司制诰房等官银币有差。
……
戊辰,宁夏地震。
衡王载堭薨,谥曰庄。赐辅臣及讲官并三品以上枇杷。辅臣高拱特请工部尚书朱衡角□羊督理河工总理山陵事务。从之。宣府镇巡奏本年上半年在城并各路城堡原额骑操及召募抽充官军,新增关买马五万一千五百二十一匹,见在堪中三万一千三十七匹事故等项,未买二万四百八十四匹。调神机三营练勇参将金璋分守通州以巩华城,游击将军李时充神机三营练勇参将。差江西道御史周于德督理两淮盐课兼理河道。
己巳,奉圣母皇后居慈庆宫。
广西道御史张涍上疏言:皇上践祚之初,凡有举措,所窥伺者何限名与器,安可假人掌司礼监印务者,孟冲也,未闻令旨革某用某,一旦传奉令旨者出自马保,臣等相顾骇愕,莫知所为。时皇上哀痛方迫,未敢渎奏,且久窥皇上圣明必自有说,非左右之所欺罔也,今又传奉明旨调用张宏,臣闻其守备南京,包藏祸心,恣作威福,安庆卫指挥张志学等挟众倡乱,宏受重贿,特为奏角□羊驾祸知府查志隆激变以宽志学等首恶之诛守备如此,皇上何自察其可用,其进誉者何人,凡近习之中有欺 上专擅者不可不放逐,有导 上以游逸玩好之乐者不可投其中,时临便殿召二三辅臣以资启沃,前日侍讲诸臣临御之暇,令其执经诵说一如出阁之日,及退息宫中,则视内臣老成长虑忠言逆耳者相与周旋,则圣学日进,庶足开太平之治。疏入报闻。
督理河道工部都水司署郎中事主事陈应荐奏,挑穵海口新河工竣,河长十里有奇,阔五丈五尺,深一丈七尺,凡用夫六千四百八十九名,支米九百七十六石八升。
大学士张居正等还自天寿山。诏建大行皇帝陵寝于大峪山。赐居正等银币有差。
夜有苍白气见东北方,鲜明如白虹霓状,良久渐散。
其十三,大明首辅高拱于万历六年去世,去世之前,遗有《病榻遗言》四卷,记述张居正勾结冯保“阴夺”高拱“顾命首辅大臣”之位的经过,骂张居正“又做师婆又做鬼”。
见《病榻遗言》:
……
据此,《西游记》第二十六回猪八戒对“福禄寿三星”出言不逊,与第一回“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呼应,影射首辅张居正“争名夺利”“不顾身命”,即因“好色”“抢功”“贪财”“贪位”而“福浅”“禄薄”“寿命短”;“福寿无疆今喜得”与“人事凄凉喜命长”呼应,影射李春芳虽是“句容籍”“状元宰相”却不能衣锦还乡句容,可喜的是祖父李旭和父亲李镗的寿命都还很长,父母长寿活过了“八十四”,自己也活过“七十三”。“拄杖悬龙喜笑生”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太子太师”“三朝元老”;“福寿无疆今喜得”与“世居水帘洞”“春采百花”“偷吃蟠桃”“偷吃五个葫芦仙丹”呼应,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清廉仁寿”“五福齐全”之“官封弼马”;“天蓬元帅”讽刺张居正是“抢班夺权”之首辅。
综前所述,则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高山流水,或有“知音”。“太平宰相”李春芳“清廉仁善”“忠贞爱国”“斗战奸恶”“复兴中华”之精神自当传承后世。今国家昌盛,各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英才烨烨,学术争鸣,盛况空前,拙作抛砖引玉,诚待四海博学之“知音”定谳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