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的老人们过得好吗?固军坝起义的烈士们能够瞑目吗?
——郭钟阳女士慰问大巴山深处土黄镇90岁以上老人
文/巴山君子兰

郭钟阳女士,不仅是赤胆忠心的革命烈士后代,还是爱心满满、侠肝义胆、热爱公益的企业家。

今年9月30日,是我们国家第九个烈士纪念日,10月4日是重阳节,这两个节日恰好与国庆节重合或者相近。
继9月30日,去宣汉县浦江、君塘、老君和普光等乡镇、街道慰问革命烈士子女之后,10月3日,郭钟阳女士又去宣汉县土黄镇,开展“关爱生命,我们在行动”公益活动,专门慰问革命烈士子女和90岁以上老人,同时去万源市固军坝寻找革命烈士曾祖母胡进珍的革命踪迹,去她战斗、牺牲的地方凭吊、追思、祭奠曾祖母及革命先烈。
土黄镇离达州比较远。我们驱车100余公里,到达了土黄镇。

土黄镇党委政府相关领导及四川省“关爱生命,无忧养育”公益项目组志愿者、土黄镇长乐社区主任黄冬热情接待了我们。我们一起把慰问品搬到了6楼会议室,立即组织、召开了座谈会。会场的电子屏幕上,“四川省‘关爱生命,无忧养育’公益项目组到土黄镇慰问高龄老人”的主题会标格外醒目。

会议由罗兆兵镇长主持。宣汉县老促会王顺模会长在讲话中,如数家珍般回顾了宣汉县土黄镇的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事迹,分享了晚年生活幸福、长寿的经验。宣汉县是革命老区大县,有10万人参加了革命,有5万人参加了红军,著名革命家王维舟将川东游击军改编成了正规建制的红33军,创造了奇迹。宣汉县是四川第一革命大县,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县。绝大部分红军战士都牺牲了,有名有姓在册的革命烈士有8000多人,被坚持错误路线的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国焘错杀的有1万多人,因此宣汉县是四川省第一革命烈士大县,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土黄镇是从事武装革命斗争比较早的地区之一,出现了马云山、胡友明、周坤、周得志、王波等一大批革命先烈。
王会长还分享了健康、长寿的经验:家庭和谐,吃饭不挑食,说话不怄气,少管闲事,少提意见。他特别叮嘱年轻人,父母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所以一定要孝敬父母,给子孙做好表率、榜样。他祝福老人的话语,很幽默、风趣:“祝各位老人身体健康,节日快乐,家庭幸福,九十岁不算多,活到一百岁爬上坡,活到一百二十岁笑呵呵!”
宣汉县老促会付龙兵秘书长在讲话中介绍了郭钟阳女士的曾祖母的革命事迹和她本人做的大量公益善举活动,对郭钟阳女士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祝愿老年朋友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晚年幸福。
郭钟阳女士在致辞中,分析了老年人晚年幸福的各种因素,包括家庭的和谐和孝道、社会的关爱、环境的美好,表达了对所有老人的关心、祝福,希望把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带动全社会尊老敬老,孝敬老人。
说到动情处,郭钟阳女土与全体与会者互动起来,说:“你们今天到场的人,只有一个老人亲自来了的,其他人都是90岁以上老人家里的代表。有的是老人的儿女,有的是孙子女,为你们的孝顺给自已一个掌声吧!”说罢,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郭钟阳女士又说道:“我们再给在坐70岁左右还在孝敬父母的人一个特殊的掌声!”掌声不断!
郭钟阳女士继续问道:“大家有没有信心把这份孝道一代代传承下去?”大家齐声响亮地回答道“有有有!”
“能不能去感染更多身边人加入到孝道大军?”“能能能!”
“哪就再次给自已一个掌声!”
整个会场掌声不断,欢声雷动,气氛高涨!
罗兆兵镇长在讲话中,希望年轻人发扬土黄镇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尽子女的最大孝心,让父母、长辈生活得舒心、愉悦。“家中有一老,就是一块宝”,年轻人自己对老人的所作所为,子女在看,在学,所以,一定要把尊老敬老这个优良传统传承好,发扬好。








郭钟阳女士和罗兆兵镇长、王顺模会长、付龙兵秘书长一起,给各位老人赠送了礼品,与抗美援朝烈士康良模子女和90岁以上老人杨在友合影留念。
土黄镇90岁以上的老人有38人,革命烈士子女代表只有一个。康良模烈士,生于1925年,1948年被拉壮丁,于解放前夕随军起义,参加过成渝铁路建设工作,荣获“乙等模范”称号,1952年1月9日牺牲于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康良模烈士的儿子参加了这次座谈会。90岁以上老人,万斛坝村94岁的杨在友老人亲自参加了座谈会。
土黄镇是中国城镇建设示范镇,省级文明镇、特色产业镇。全镇户籍人口近4万人,常住人口近6万人,80岁以上的有687多人,90岁以上的38人。长寿老人共计725人。





座谈会后,我们专程去了相隔不远的万源市固军坝镇,寻找革命烈士胡进珍的革命踪迹。我们去了著名革命烈士李家俊故居,可是大门紧锁。我们只看到故居外墙上有一些关于李家俊烈士领导地下工作的相关介绍,从大门望进去,看到院坝里堆放了一堆木料,各个房间却没有任何历史文物。我们不知道这堆木料是用于修葺李家俊烈士故居,还是附近村民占用纪念场地,堆放在这里的。


我们又去附近山梁上的“杀人湾”,国民党在这里残酷杀害了100多人,其中,共产党员只有30多人,其他绝大部分都是普通农民。这里只有一棵桂花树旁的一块“杀人湾纪念碑”,碑上的文字,没有用油漆勾勒,不醒目。
郭钟阳女士和她的大姐郭传英站在“杀人湾纪念碑”前,鞠躬致礼,叫喊着曾祖母,衷心表达了对曾祖母胡进珍烈士的哀思、怀念之情。
经打听,固军坝镇,除了李家俊烈士故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场所:李家俊烈士以办学为掩护的领导农民武装起义的秘密指挥所——文昌宫。而且,这两个地方都是同一个人在看护,住在固军坝镇街上。
在李家俊故居,郭钟阳女士向一个小朋友打听值守两个纪念场地的人,小朋友说,就是他家的大人,在睡觉,还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做了一个不许打扰的手势。




我们只好自己去了文昌宫,可是,在党中央格外重视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当下,在举国纪念革命先辈的国庆节期间,这里却也是“铁将军”把门,大门紧锁,青苔很厚,野草丛生,门前也没有能够联系开门参观的电话号码告示,仍然无法参观、游览。万源市、宣汉县,是著名的川东红色革命根据地,其规模之大,在中国革命的早期,仅次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然而,革命烈士的纪念场地,却是如此冷清,竟不如遍布全国常年烟火不断、门前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寺庙。联想起曾祖母和她的战友们为了拯救广大劳苦大众而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如今这般冷落、凄凉,郭钟阳姐妹不禁悲从中来,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久久不愿离去。
川东革命根据地的千万英烈们,如果九泉之下知道后人如此冷遇他们,不知道做何感想,是否瞑目。
郭钟阳女士向笔者表达了自己的心愿,通过本文能够传达到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希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建设、保护红色革命根据地工作,高度重视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工作,把党中央的指示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加大宣传力度,常年开放红色文化纪念场地,让红色文化发挥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重要作用,让红色革命精神一代代传承、弘扬下去,而不要让国家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复、兴建的革命历史纪念场地藏之“深闺”,与蚊子、苍蝇、鸟雀、青苔、野草、荆棘为伴。
2022年10月4日凌晨于四川达州

作者简介:巴山君子兰,本名吴学专,又名吴泉池,曾用笔名:吴金洲、金洲、勿相忘。四川达州人。《史记》第一世家、吴氏始祖吴泰伯第一百世孙,孔子的老师吴季札第八十一世孙,轩辕黄帝第一百一十七世孙,后稷第一百一十三世孙(百度吴泰伯的父亲周太王、古公亶父,是黄帝第十六世孙,后稷第十二世孙),达州市达川区双庙镇政府退休公务员,曾做过十余年乡村小学教师,达川区作协会员,达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达州市诗词协会会员。四川千禾利莉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多次被推荐到精华榜、人气榜、传播榜、热点榜、红榜、置顶,多次被推荐到都市头条名人榜。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一个普普通通的文学爱好者,喜欢用自己的语言讲优美的童话故事。红蚁旅游代理人。
我的人生信条:为人重情重义,做事善始善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我是一个具有极强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人,支持祖国和平统一,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
我一生致力于坚持真理,追求公平,捍卫正义,救护弱者,嫉恶如仇, 抨击一切黑恶势力和奸佞小人。
我热爱文学,长期致力于文学创作,笔耕不辍,追求精致、完美,注重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趣味性相统一。我先后在《诗刊》、《中国诗歌网》、《青年作家网》、《中国剧本网》、《达川电视台》、《达州文艺报》、《凤凰山下论坛》、《当代巴山文学》、《阅读悦读•写乎》、《作家平台》、《作家荟》、《逐梦文苑》、《都市头条》、《华人头条》、《TW好报》、《两岸好报》、《成都市场监督网》、《消费日报》等发表大量新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童话故事作品。
我原创的长篇童话故事诗《珍珠公主》,已经和著名作家田雁宁老师共同改写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内容更丰富更精彩,拟拍同名童话动漫院线电影,已经领取了拍摄许可证,并改写成网络小说《公主今生是珍珠》,再次丰富了很多内容,在百家号和青年作家网同步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