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节里话重阳
王庆刚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是我国祭神祭祖、登高祈福、思念祝福亲人的一个传统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又赋予了其更加丰富的内容。
重阳之节源久长
回溯历史知端祥
《易经》称九为阳数
日月成双号重阳
屈原《远游》曾入诗
专指“天”意节未酿
曹丕该日始饮宴
“岁往月来”宜久长
陶潜诗序涉花酒
魏晋饮酒赏花忙
唐朝正式明确后
重阳佳节亮登场
明时宫中花糕庆
此风渐成日盛昌
曾经首称登高节
步步高升寓吉祥
季秋洗空云如练
清上浊下(1)菊花香
气候适宜风景美
民间早习过重阳
九九归一吉庆日
天长地久福满堂
时代赋其新含义
“八.九”确定尊老强(2)
二00六列非遗(3)
二0一二法律张(4)
重阳传统讲祭祀
“四节”(5)并重同上榜
初始旨为祭火神
犹感天助秋丰粮
祭祀祖先扫墓去
悼念逝亲佑安康
社会进步温馨厚
尊爱孝老广导倡
探望老人拜福安
知恩图报常助帮
蔚然成风显德高
代代相传孝道扬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遙祝平安和健康
密切联系常惦念
和衷共济向远方
继承传统登高去
祈福游览乐无疆
秋高气爽“辞青”走
浏览河山享秋光
茱萸驱瘟“辟邪翁”(5)
身佩香袋插头上
菊花酒香“延寿客”(6)
亲友举杯情谊长
各地尚有多习俗
五彩缤纷愈兴旺
秋色怡人陶然醉
和平盛世旌旗扬
重阳节日何喜庆
欣祝家和国富强
【注】
(1),尊老强:指1989年我国政府将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把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2),列非遗:指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法律张:指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5)“辟邪翁”:指茱萸(又名“越椒”、“艾子”)的功效。茱萸为茴香料亚乔木,是一种具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有驱蚊杀虫之效能。古人认为茱萸可以驱邪避恶,有“增年益寿无瘟病”的作用,所以被称为“辟邪翁”。
(6),“延寿客”:指菊花的作用。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植物,为中国十大名花、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泡水喝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消肿解毒之功效。古人也以此入酒,有“延寿客”之称。
作者简介:
王庆刚,男,曾任高职院校党委书记。热爱文学并致力于政论和诗歌创作。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世纪诗典》签约诗人、天津市久萍诗社和海河文学社成员。通过了中国新时代诗人认证,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时代诗人档案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