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仁年剧展"特刊(一)
编者按:
锡剧是流行于沪杭一带和皖南城乡的地方传统戏剧,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仁年同志多年来对其潜心研创,卓有成效。今以特刊"仁年剧展"栏目向平台众友推荐其近作《一代宗师》,谨请赏鉴阅读,并欢迎评论。(主编)
七场大型锡剧
一代宗师袁仁仪
编剧 宋仁年
全剧主要人物:
袁仁仪,男,锡帮锡剧创始人。
袁红云,女,锡剧小生艺名半天红。
邢长发,男,袁仁仪的徒弟。
袁 父,男,袁仁仪袁红云之父。
阿 炳,男,著名二胡演奏家。
狄平子,男,上海时报馆老板。
黄楚九,男,浙江药材商老板。
王嘉大,男,常帮锡剧创始人。
男女报童两人。
城隍庙戏楼女老板。
天外天戏馆男老板。
乡董,乡丁,保安、袁家班演员及
群众演员若干人。
第1场 游码头怒斥旧乡董
血溅码头
时 间:清朝未年,1906年夏天傍晚。
地 点:严家桥羊尖舍上村河埠码头。
人 物:袁仁仪 袁红云 邢长发 袁父 乡董 乡丁 群众等。
幕 启
[乡董率两乡丁上场。
乡 丁:老爷,到了羊尖舍上村了!
乡 董:这地方就是个传唱滩簧戏的老窠!
乡 丁:那我们把官府布告贴在哪里呢?
乡 董:就把它贴到那棵大杨树上面!
[乡丁两人张贴布告后,乡董查看。
乡 董:快敲锣,让那些刁民们来看看。
[乡丁打锣,甲乙对口吆喝:
村上乡民都听着,速到大树下集合,
朝庭下了皇榜文,乡董老爷要训话。
[乡亲们和袁父陆续上,来到大树下围观布告。
[一乡丁照本宣读布告内容。
[大家不服,议论纷纷责问: 为什么要禁唱滩簧?
乡 董:官府有令,禁唱滩黄,发此布告,不得违抗!
乡 丁:如有违抗,轻者坐牢,重者杀头!(比画)
记住,要杀头格!
乡 董: 大家肃静,各位乡民,今查羊尖村人袁仁仪,长期在外卖唱传播滩簧淫词,本乡董今奉朝庭官府之命,要缉拿滩簧艺人袁仁仪,押送官府究办,大家一经发现袁仁仪本人,需立即举报给本乡董,否则以联通治罪,严惩不贷!
[众声指责: 唱滩簧犯什么皇法?我们不服!不服!
乡 丁:老爷,天高皇帝远,这里都是些刁民,我们现在人手少,早点儿走吧!
乡 董:下次来要多带些人来,走!
[乡董随乡丁急急退下。
众 人: 呸!
[邢长发撑船,袁仁仪,袁红云由船上至码头停下上岸。
袁仁仪:唱
五年前外出拜师唱滩簧,
学会了十八曲儿对子戏,
跑遍了江南各县码头地,
尝遍了酸甜苦辣人生味,
今日里返乡归来传曲艺,
袁仁仪要将滩簧唱一世!
袁红云:乡亲们,我们回来了!
[众 人:仁仪,红云,你们都回来啦!
袁红云:爹,我们回来了!
袁 父:仁仪也回来啦?
袁仁仪:爹爹,孩儿回来了!
袁 父:你们终于回来了!
袁 父:仁仪,今天乡董来贴布告,要查缉唱滩簧艺人,看来在严家桥一带,你们是待不住了!
袁仁仪:有这回事儿?
[袁父拉袁仁仪袁红云看布吿文字。
[邢长发看后大恕,欲撕布吿,被袁仁仪制止。
袁仁仪:乡亲们,这滩簧戏是我们江南各地,几百年来流传发展起来的民间文艺,它就像跑龙灯,跳狮子 一样,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我们一定要世世代代把她传唱下去!
众 人:对!我们要世世代代唱下去!
袁 父:依我看,这是乡董官府,诬蔑乡民,要求朝廷出面禁止唱滩簧戏的!
众 人:只要我们大家喜欢,继续传唱,他们是禁止不了的!
邢长发:对,他禁他的,我唱我的!
众 人:对,他禁他的,我唱我的!
袁红云:哥,我们跟王云香老先生,学了五年,现在还不给大家唱一曲看看!
众 人:好!让仁仪唱一曲滩簧戏给大伙听听!
袁仁仪:爹爹!
袁 父:大伙都想听听,你就唱一曲吧。
袁仁仪: 好!可是唱什么曲呢?总得有人点唱呀!
袁红云:哥,你就唱你最拿手的游码头吧!
众 人:对!就唱游码头!我们都爱听!
袁仁仪:既然大家喜欢听游码头,那我就给大家唱一段师傅教给我的游码头戏!
[袁仁仪应乡亲要求,演唱游码头滩簧戏, 连唱一百多句,众人不断喝彩,叫好声不绝。
[众人边看边唱边喝彩助兴。
袁 父; 仁仪,我看你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乡董率多名乡丁急上,围住村民。
乡 董:谁在唱戏?谁在唱滩簧戏?哦,原来是你袁老二!今天你终于回来啦,你没看到官府贴的布告吗,你不知道现在禁止唱滩簧了吗?请吧,既然你自投罗网,本乡董今天就陪你到官府去走一趟!
众 人:请问乡董,为什么要抓人!
乡 董:他们聚众闹事,唱淫词烂曲,当然要抓他们入狱治罪!
袁仁仪:滩簧戏是宣传忠孝节义,劝人为善,怎么会变成淫词烂曲了呢?
乡 董:现在官府禁唱滩簧戏,而你不但唱滩簧,而且还敢教村上人唱。袁老二,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不抓你抓谁?
袁仁仪:乡董,既然滩簧戏是淫词烂曲,那年你家老爹六十大寿,为什么还要请几个滩簧班子进府唱戏贺寿呢?
乡 董:你,你胡说!
袁仁仪: 我胡说了吗?
众 人:还唱了三天三夜!全县那个不知道啊!
乡 董: 袁老二,五年前那次唱滩簧,你打死我家一条看门狗,你不会忘记了吧?
袁仁仪: 是你纵使那条恶狗,连咬我们戏班三人,才被我打死的!
乡丁甲: 此仇不报,誓不为狗!
乡丁乙: 誓不为人!
众 人: 哈哈哈哈!你们不想做人了哇!
袁仁仪:这么说来,是不是应该先把你父母抓去坐牢才是?
[众人大笑。
乡 董: 袁仁仪,你竟敢违抗官府法令!今天本乡董就是要抓你送官严办!
众 人:应该先把你父母抓去坐牢!
[乡董被众人嘲笑,恼羞成怒,朝天开枪,命令乡丁立即抓人。
[大家忙叫袁仁仪快跑,由于四周围布满乡丁,袁仁仪左右被堵,难以从陆路上逃脱。
乡 董:嘿嘿,袁仁仪啊袁仁仪,本乡董为了防你逃走,早已在四周布下了天罗地网,今日你是插翅难逃!还不束手就擒!
[袁父急中生智,叫外甥邢长发等人撑船送袁仁仪等人出逃。
[袁父带大家奋力阻止乡丁抓人,将袁仁仪围护在中间,掩护袁仁仪退上河堤下船,乡亲们掩护袁仁仪上了船。
[袁仁仪邢长发等迅速撑船远去。
[乡董命令乡丁快开枪,袁父奋力阻止,乡丁开枪,袁父被乡丁击中,跌落河埠下。
[众人去救袁父: 袁大叔!
[乡董见打倒人了,挥手带乡丁退去。
[众人扶起何父,何父手捂胸部伤口,慢慢坐下。
袁红云:(哭泣) 爹,你可要挺住啊!
袁 父:红云,爹不要紧!你去把咱们家的祖传家宝,曲谱拿来!
[袁红云下场后上,取来曲谱交给袁父。
[袁父又将滩簧曲谱交与红云
袁 父:红云呀,唱
我袁家世世代代唱滩簧,
留下这祖传之宝传天下。
你们要写好滩簧文;
记好滩簧谱,
唱好滩簧戏,
做好滩簧人!
让滩簧戏不断发扬和光大,
代代相传永不绝!
袁红云:嗯!爹,孩儿记住了!
袁 父:你可要记住了哇!
袁红云: 嗯,记住了!
袁 父: 那你快去追上你哥哥!和他一起去跑码头,唱滩簧!
袁红云:(哭呼)爹!
袁 父: 你难道要留下来,给乡董他们抓走吗?
众 人: 红云你放心走吧!你爹有我们照顾的。
袁 父: 快走!快走!你快走呀!
[红云一步一个回头,不忍离去。
[袁父不支倒下
袁红云: (悲呼) 爹爹呀!
[幕后合唱: 怒斥乡董贴皇榜,
血溅码头救儿郎。
留下世代传家宝,
嘱望后人传滩簧。
第2场 遇阿炳慨赠传家宝
慨传家珍
时 间:几天之后。
地 点:许墅关凉亭内外。
人 物:袁仁仪 袁红云 阿炳 邢长发等。
[幕前合唱:
自从逃离羊尖村,
兄妹师徒结伴行。
由于官家禁滩簧,
无处可安萍踪身。
[歇脚长亭内外。
[袁仁仪 邢长发 袁红云踉跄上。
邢长发:师父呀, 唱
你已经两天没吃喝,
有人之地又无法行,
且待我街上去寻乞,
到夜里也好赶路程!
袁红云:师兄,你早去快回!
邢长发:晓得!
袁仁仪:长发,唱
几天来东躲西藏无处可蹲,
长此下去又如何行?
你去街上多问问人,
何地不禁可唱滩簧,
只要有一处可唱戏,
我们三人才有活路行。
邢长发:知道了!
[邢长发下。
[袁仁仪在凉亭石台上打开琴谱,拉练梅花三弄二胡曲谱。
[袁红云凝神而听,渐入忘我之境。
[瞎子阿炳上 。
[阿炳闻听音乐循声而至,在一旁驻足而听。
[袁仁仪一曲奏完。
阿 炳: 先生群艺,天下无二矣!
[袁仁仪等人大惊,回望阿炳。
袁仁仪: 先生贵姓大名?
阿 炳:盲人瞎子,愧不敢以名相吿。
袁仁仪:先生知音识琴,莫非是无锡阿炳先生是也?
阿 炳:不才正是阿炳!
袁仁仪:仁仪久闻先生大名,今日有幸相遇,真乃三生有幸也!
阿 炳:先生能否为瞎子阿炳,再拉上一曲?
[袁仁仪叫过袁红云,拿过二胡,又拉了一曲二泉映月。
[阿炳欣喜若狂,称崇不已:
阿 炳: 此乃天堂之音也!天籁之音也! 阿炳今日有幸路遇先生,愿拜先生为师。
唱:
刚才闻听天籁音,
瞎子心中顿崇敬。
先生若是不嫌弃,
盲人拜你为师尊!
袁仁仪: 唱:
阿炳何故出此言?
仁仪习之乱操琴,
不知先生爱此乐,
高山流水遇知音!
阿 炳: 阿炳不才,求拜先生为师,乞望收在下为徒。
袁仁仪: 不可,不敢!
袁红云: 哥哥,这位阿炳先生是知音之人,他如此真诚,你不如收下他吧!
袁仁仪: 红云你是有所不知,并非仁仪不肯收徒,只是这位阿炳先生,音乐天赋及琴艺造诣,早已远超与我,我岂敢造次,妄称为师?
袁红云:那你不空负了他一片诚意!
袁仁仪:这样吧,不如我将这把二胡与家传琴谱,一并赠送与他!
袁红云:不行,不行!不行!这是我们袁家祖上家传之宝,岂可随便送人!
袁仁仪:红云妹妹,赤兔马要给吕布关公这样的英雄骑, 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把二胡和琴谱,只有像阿炳这样的音乐奇才,才配得上可用它!才能让它名传于世!
阿 炳: 先生过誉,阿炳愧不敢当!
袁红云:阿炳师傅,你双目失明,不能看谱,又如何学会识谱拉琴?
阿 炳:我虽是盲人,不好看谱,但只要师父演奏上一遍,我便能闻声记住,并时常加以习之了。
袁红云:这个我真不敢相信,你真要听一遍就能记住,我就同意将这传家之宝,赠送与你!
阿 炳:谢谢姐姐!
袁红云:那好!让我试试你,刚才我哥哥演奏的梅花三弄,是我袁家祖传秘谱,外人都不知道世上有此曲,既然刚才你说能闻声记音,那这梅花三弄曲子,你刚才已经听过了吧?
阿 炳: 刚才听过了!
袁红云: 那好!如今你若能照谱演奏出来,我便同意赠琴送谱与你!
阿 炳:姐姐说话可当真?
袁红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袁仁仪:既然如此,仁仪恭请先生演奏出其中一段即可。
阿 炳: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就先拉上一段!
[阿炳随即演奏出一段梅花三弄。
袁红云: (旁唱)
他果然是一听过耳能记住,
他分明是天赋奇人世少有。
看起来仁仪哥哥他说得对,
这传家宝终于有人能真传。
哥哥,这个人真的是个乐界奇才,怪才!奇才!
袁仁仪: 红云,我没有说错吧!
袁红云:先生不必再演奏了,是红云有眼不识泰山,适才多有不敬之处,还望先生原谅。
[袁仁仪袁红云赠琴送谱,阿炳跪下接受。
阿 炳:拜谢师传!
袁仁仪:我可不敢以师相称!
阿 炳:若不以师相敬,阿炳怎敢受赠你家传之宝!
袁仁仪:如此请起!
阿 炳:师父,唱
如今官府禁滩簧,
众多艺人遭祸殃,
东躲西藏无处去,
一日三餐无依傍。
我刚才从上海来,
上海照样唱滩簧,
你们先到上海去,
也好避躲此劫难!
袁仁仪:如此而言,滩簧戏不会断绝,众艺人也有救了!滩簧戏有救了!
袁红云:可我们已经身无分文,怎么去呀?
阿 炳:我这里尚有十六块银圆,可作盘缠之资。
袁仁仪:不行! 唱
你行走不便求生太难,
我怎可用你银钱做盘缠,
你一片好意我心已领,
谢谢你指点出路解我难。
阿 炳:师父, 现在正在修筑沪宁线铁路,修路的工人们闲暇无事之际,都爱听唱滩簧戏,你们可沿着铁路线,一路卖唱去上海滩,盘缠之虑也可消去。我刚才从上海回来,就是沿着铁路线,一路卖艺回来的,所以才有此积蓄!
袁仁仪:多谢阿炳大义和指点。
袁红云:哥,我们有救了!滩簧戏有救了!
袁仁仪:真是天无绝人之路,阿炳,我和红云都想去上海看看,希望你能结伴而行,重回上海,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阿 炳:多谢师父和师姐,因为我是盲人,现在上海车辆很多,瞎子出门行走,多有不便,所以才从上海回来,我去上海,只会连累大家,所以不能同行。
[邢长发带食物回来上。
邢长发:师傅,现在四下路口,官府贴的缉查布告,到处都有,上面还有您的画像,说你是首要分子。街头路囗,到处都有人盘查滩簧艺人!
袁仁仪:为了不连累大家,也为了缩小目标,看来大家只能分开行走去上海了。你们看呢?
袁红云: 这样也好!
邢长发: 到上海后,去哪儿找你呢?
袁仁仪: 一礼拜后,早上六点,大家到上海城隍庙戏台下集中。
众 人:好!
[仁仪分给每人伍块银圆,长发红云先与阿炳道别离去。
[袁仁仪与阿炳相拥言别:阿炳,我们后会有期!
[阿炳长揖不起:师父,你一路保重,后会有期。
[袁仁仪挥手而别,只身一人,往上海方向而去。
[幕后合唱:
从此离开烦恼地,
只身东上到浦西。
柳暗花明滩簧人,
迎来一片新天地。
第3场 卖艺人义助药材商
义助药商
时 间:五年之后的1910年。
地 点:上海城隍庙戏楼旁。
人 物:袁仁仪 黄楚九 戏楼王老板等。
[上海城隍庙戏楼台旁,门内里面不时传来唱戏声。观众人群来来往往。
[黄楚九背对众人,坐在路边石台边上喝闷酒。
[袁仁仪上,发现正在街边小石台边上,喝闷酒的黄楚九。
袁仁仪:黄老板!你怎么一人在此喝酒?
[黄没有说话,继续喝酒。
袁仁仪:(走近坐下陪他喝酒)你今天怎么啦?
黄楚九:没事儿,今日有酒今日醉,莫使金樽空对月!谁能解我心中愁,唯有千年杜康酒!来,坐下陪我喝几杯!
袁仁仪:你这是情场失意,还是生意不顺利啦?
黄楚九:不谈这个,今天看戏我来晚啦,没赶上看你开场唱游码头戏!
袁仁仪:是店里面有事儿吗?说给我听听!
黄楚九:( 喝酒 )唉!怕是以后再也看不到你唱的滩簧戏罗!我要走了!
袁仁仪:要上那去呀?
黄楚九:要去游码头了!
袁仁仪:你也去唱滩簧啊?那咱们就成同行了哇!
黄楚九: 你游码头是去唱戏,我游码头是去受气!
袁仁仪:谁敢给你黄老板受气呀?
黄楚九:在码头上讨饭吃,不要受人气呀?
袁仁仪:你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呵,说给我听听!
黄楚九:唉!袁老兄,真是一言难尽哪!
(唱) 今年全国闹瘟疫,
遍地药材都奇缺。
我云南定下货一批,
回头分订到店家。
江浙皖地要货多,
我又分批把货加。
谁知药商心肠黑,
乘机不断乱涨价。
致我资金断了线,
如今骑虎也难下。
进退不得两头逼,
走投无路资金缺。
两头都难填缺口,
我无可奈何身败名裂店将垮!
袁仁仪:原来如此!不知黄老板所缺有几?
黄楚九:唱
一船药材数万钱,
港口船停已半月,
尚缺大洋五百元,
方能提货发商家!
袁仁仪:唱
你悬壶济世是积德,
解救疫民是造浮屠。
你功德无量我所敬!
你有难应该对我说!
黄楚九:唉!如今已是善事难行,恶果难呑了!
袁仁仪:唱
我在戏楼唱滩簧,
已经五年没回乡,
尚存大洋三百元,
你拿去应急派用场!
黄楚九:谢你好意,只是,只是仍然无济于事啊。
袁仁仪:却又是为何?
黄楚九:唱
尚缺资金两百元,
银行典当不肯借,
明日最后期限到,
依然无法把货缷!
袁仁仪:你去和同行相商互助,可再筹借两百大洋应急。
黄楚九: 唱
同行之间早已成冤家,
从来生意场上人性无。
到如今是墙倒众人推,
谁肯出手相助帮你扶!
你早日关门歇店早破产,
它才好抢你客户走你路。
袁仁仪:唱
真是商场如战场,
一着不慎满盘输。
黄楚九:唱
我明日不能提发货,
那货物将退回原地,
供方需赔运输费,
需方无货惹众怨,
沪苏浙皖有千家,
将引发官司上千起!
到那时,我万贯家财毁一旦!
将坐以待毙束手旡策更无措!
袁仁仪:岂能坐以待毙,总得想想办法!
黄楚九:这事就此作罢,也是我命该如此,如果花了你三百大洋,仍是提不出货,那铜钱花了,也是白搭,反而又是害苦了你!不说了,今日有酒今日醉,别管明天无餐米!
[两人喝闷酒,一言不发。
[戏楼女老板急上。
女老板:(上海话) 哎呀呀,袁先生,到处找侬找勿到,侬怎么能坐在格种地方喝酒,也不怕被人看见笑话侬!
袁仁仪:这有什么可笑话!
王老板:侬现在是名家头牌,在大上海是出了名格角色,怎么能在街边上与这种小瘪三人一起吃酒呢!快走,阿拉有件要紧事同侬商量格!
袁仁仪:什么事儿?就在这里说吧!
女老板:是件大好事,刚才英法领事馆来人,要请侬去租界里唱滩簧戏,而且要连唱一个礼拜呢,估计是伊们国内,有什么大人物要来上海滩白相白相!
阿拉已经答应他们了!他们说每天给侬一百大洋!袁先生,侬真要发大财来哉!侬发了财,可勿要忘记脱阿拉呀!
袁仁仪:要唱一个礼拜?
女老板:是呀!一个礼拜呢!袁先生,侬联系上那些西洋大商人,今后就有了大靠山,以后可真要大发财啦!
袁仁仪:这样好法,老板,你先支我两百大洋,我有急需之用!
女老板:那勿行!
袁仁仪:那就算了,你去告诉西洋人,我不会去唱戏!
女老板:哎,侬讲啥?侬勿去唱戏?人家巴结都巴结不上,侬还拿臭架子,侬不怕得罪西洋人?阿拉可不敢得罪伊家格!
袁仁仪:不去!你不肯先支我两百大洋工资,杀我头也不去!
女老板: 这……侬格种人唱戏唱热昏只头力,好事坏事都拎勿清爽,好好好,阿拉支你两百大洋,可侬得按市面行情付利息哦!
袁仁仪:那行!
女老板:侬勿讲阿拉晓只,侬支格笔急用钱,一定是要救命用的钱!
袁仁仪: 那你还乘人之危?行,你现在就支付给我!
女老板:侬得跟阿拉去写据画押,才能支款给侬!
[俩人欲走,袁仁仪又回头对黄楚九说话。
袁仁仪:黄老板,你别走,等我去拿了钱回来,我们再喝酒!
[黄楚久手握酒瓶,呆呆木立,感叹不已!
黄楚九: 原以为山重水复已无路,
想不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想不到他为人仁义心慈善,
想不到他为了朋友讲义气,
竟然是两胁插刀敢赴汤蹈火!
[袁仁仪拿钱票急急上
袁仁仪:黄老板,这事儿解决好了,解决好了!两张汇票,刚好五百元整!
黄楚九:袁先生,黄某大恩不言谢。百日之内,我定来上海城隍庙找你,还你这笔救命钱!
袁仁仪:借钱给你,因为我们是知音知己,你还不还钱,我袁老二从没考虑过。
[黄楚九:手捧银圆,眼含泪花,怔怔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
[幕后合唱:
人生难得一知己,
急难之中遇仁义。
眼望背影飘然去,
手捧银票心百味。
第4场 上海滩成立袁家班
誉满上海
时 间:同年六个月之后。
地 点:大鸿运酒楼包厢内。
人 物: 袁仁仪 黄楚九 狄平子,邢长发,袁红云等。
[大鸿运酒楼包厢内,黄楚九狄平之互签广告合同交换之。
黄楚九: 时报由中山先生亲笔题词,狄先生,您是维新派人士,是上海报业第一人,也是新文化运动第一人,为人德高望重,由您亲自拍板定下的宣传广告方案,黄某理当全力配合!
狄平子:黄老板你客气了,唱
时报近年创办后,
公益活动尚不够。
虽以宣传新文化,
但办报资金有缺口。
报馆费用开销大,
不得已开设专栏拦赞助,
收取一点广吿费,
聊补不足填缺口,
黄老板你乃上海药界大巨子,
善名远播名声留,
从今后各类公益活动时,
还望您多加支持多带头。
黄楚九:狄兄所嘱,敢不从命!只是我有一事,还望兄台相助!
狄平之:不知何事?
黄楚九: 我想在时报登则寻人启事!
狄平之: 这有何难?不知所寻何人?
黄楚九: 此人原在城隍庙戏楼唱戏,与我有大恩,我今年返回上海之后,曾多次去找他,却是无影无踪!
狄平子:哎, 你是不是想找唱滩簧戏的袁老二?
黄楚九:正是,他唱的游码头,我都看了一百遍了,真是百看不厌!
狄平子:你这一说,倒是勾起我戏瘾了,听说这大鸿运酒楼上,近来也有滩簧艺人,在此卖三寸走筒子,今日你我有喜也有空,不妨叫人过来唱上一段!
黄楚九:狄兄有此雅兴,楚九敢不从命!店家来人。
[店小二上: 老板何事?
黄楚九:(给钱)去帮我们找一个会唱游码头戏的滩簧艺人,过来唱上一段。
店小二:好纳,两位稍等,待我去招来。
狄平子: 可惜这世上恐怕没人能比袁老二唱得更好的了!
黄楚九:我想也是!此人不但戏唱得好,为人更是侠义肝胆,高风亮节,黄某人是终生难忘,无以为报!
狄平子:正是如此!
店小二引袁仁仪上。
黄楚九:袁先生!是你啊?
袁仁仪:原来是狄先生和黄老板俩位老朋友!仁仪久违了!不知两位要听什么曲子?
狄 黄:哈哈哈哈!
黄楚九: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狄平子:得来全不费工夫。
狄 黄:哈哈哈哈!
狄平子:袁先生,你怎会流落在此?
袁仁仪:狄先生你有所不知! 唱
去年借钱到年底,
老板年终把账算。
借款利息利滚利,
一年超过一倍多。
东凑西挪还清后,
愤而离开那戏楼。
沿街串巷跑筒子,
肩背二胡跑酒楼。
手捧竹板卖三寸,
后来落脚鸿运楼。
黄楚九:唱
听罢先生一番话,
心中愧煞黄楚九,
当年为救我水火,
义薄云天倾囊助,
为我背上高利贷,
为我含愤离戏楼,
为我沿街卖三寸,
为我流落在街头,
义重如山难言报,
此生恩重比父母,
若无袁兄你相助,
那一位无家可归,
天涯漂泊,风餐露宿,
受尽苦难,应是我,
走投无路的黄楚九!
袁仁仪:黄兄重了。
店二上:禀告黄先生,外面有两位艺人要见袁先生。
黄楚九:请他们进来。
[袁红云 邢长发上。
袁红云:哥哥!
邢长发:师父!
袁仁仪:原来是你们俩呀,来来来,快来拜见这两位,这位是时报报馆主人狄平子狄先生,这位是药商老板黄楚九黄先生。
何 邢:拜见两位先生!
狄平子:恭喜你们师徒今日相遇!
袁仁仪:长发,你们怎么今日才到上海啊?
邢长发:师父,唱
那日与你刚分手,
遇到乡董来抓人。
为了将他引开走,
我们回头向西行。
跑了三里被抓住,
关在牢里五年整。
去年共和新政起,
义军开牢才放人。
如今乡董民怨大,
已被新政判监禁。
众 人:好哇!
袁红云:哥哥,唱
如今滩簧已开禁,
我们结伴上海行。
四面八方将你寻,
黄埔江畔卖三寸。
沿街串巷跑筒子,
卖唱滩簧到鸿运。
适才偶遇店小二,
才知哥哥在鸿运!
袁仁仪:你们辛苦了!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狄平之: 袁先生,当年你曾对我多次言,说耍将滩簧搬上大舞台,如今你俩位徒儿都此,你何不乘机成立个戏班子!
袁仁仪: 那是大好事啊,只是目前资金不足啊!
黄楚九:资金问题全由我来承担,袁先生,我这里先给你一千大洋的票据,算是还你当年借款。
袁仁仪: 那是我支持你的,真没想过要你归还!
黄楚九: 那现在就算我支持你的好了!你可用他筹建袁家班剧团。我将为你租下天外天戏楼,你们先在那戏楼里立足排演剧目。
袁仁仪:有你们俩位如此支持,我袁老二就有信心,在两个月后,将滩簧戏,唱进大世界戏园里去。
邢长发:师父,这…… 这不可行呀?滩簧戏是一人独唱,两人对唱,也没啥行头道具,乐队灯光,不适合搬上大舞台演出啊。
袁仁仪:现有了资金,我们可以先成立一个戏班子,招收徒弟和滩簧艺人,向京班戏和越剧昆曲学习,添置乐队和必要设备设施,先上三人小同场戏,再发展成多人大同场戏。给滩簧戏在演出形式上来个大革新!这也是我多年的愿望!
狄平子: 这也是当前的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我们时报,从明天开始,就帮你刊登袁家班招人广告!再一步一步配合你们的同场戏演出,做好宣传报道,把滩簧戏新文化大改革的声势造出来!
黄楚九:袁老板你别担心,所有出资及广告宣传赞助费用,全都由我来负责。
袁红云: 哥哥,人手一时不够呀,一两个月内,恐难以排好节目。
狄平子:人手不够, 我推荐男花旦李庭秀等人,来客串演出滩簧戏,你看怎样?
袁仁仪:那太好了!李庭秀先生在上海滩上名气可不小!
黄楚九:我也可以帮你介绍些伶人票友,来客串演出大同场戏。
袁红云:哥哥,我们自已也可招几个人,这样一下子就有十几个人了。
袁仁仪: 好!那我就马上着手将珍珠塔改写成大同场戏,我们就以袁家班的名义,力争在两个月内,将珍珠塔搬上大世界戏园舞台。
狄黄袁三人握手:只要我们努力,一定就会成功!
[幕后合唱:
五人相遇鸿云楼,
推动滩簧求大同。
志同道合开新篇,
从此锡剧展新容。
字幕: 一个月后,袁家班在大世界戏园成功上演大同场戏珍珠塔,这是锡剧滩簧戏,首次以大同戏形式出现在上海大舞台上,而且连演三个月,场场爆满,经久不衰,誉满上海,轰动全国。全国各地滩簧
艺人,纷纷涌入上海滩来。
第5场 抢观众常锡帮斗戏
报童争锋
时 间:1915年。
地 点:大世界戏园内外。
人 物:男女报童 袁仁义 袁红云 邢长发 群众等。
幕前合唱:
本是同根生江南,却在沪上争雌雄。
百花争艳迎春来,俏立枝头笑秋风。
[戏院门口广场,男报童上。
男报童:卖报卖报,快看时报。袁家班大同戏首演大世界戏园,遍邀名人名家到场,市府官员和青帮大佬,工商名流和文坛大家,悉数请到。盖叫天,梅兰芳,周信芳,田汉,鲁迅等都到场观看演出,题词留念。众人涌来抢买报纸。
[男报童下,女报童上
女报童:卖报卖报,快看新报。常州滩簧演艺人周圃艺,王嘉大进军上海滩,来唱滩簧戏,今日王嘉大带领众多常州滩簧艺人名角,在城隍庙戏楼唱戏,演员阵容强大,曲目内容新多,欢迎大家一睹为快!众人涌来抢买报纸。
[女报童下,男报童复上
男报童:卖报卖报,快看时报。袁仁仪被胜利唱片应邀,灌制了第一张锡剧珍珠塔唱片。今晚在天外天戏楼,过昭容演小姐,袁仁仪演姑母,半天红演方卿,三位名家上演珍珠塔大同戏,一票难求,一票难求哇!众人涌来抢买报纸。
[男报童下,女报童复上
女报童:卖报卖报,快看新报。今日城隍庙戏楼,周圃艺王嘉大同场登台献艺,同演珍珠塔同场戏,梅兰芳周信芳大名家登台助演献艺,名家风韵,各有千秋,滩簧唱腔,精彩纷呈,场场客满,场场客满哇。众人涌来抢买报纸。
[女报童下,男报童复上
男报童:卖报卖报,快看时报。昨晚上盖叫天,周信芳,袁仁仪,半天红登台合作演出,袁仁仪为了出新,亲自到天外天戏楼反串女角,演活了老姑母,引起全场轰动。康有为,梁启超,狄平之、章士钊,史量才等文化界巨人,都到剧场观看,这是同台合影照片,大家快来看哇!众人涌来抢买报纸。
女报童上:卖报卖报, 快看新报。 昨晚上常帮名艺人周圃艺演方卿,名家孙玉翠、余桂良同台演出。鲁迅、郭沫若、田汉,王平陵等文化界名人,昨晚都在城隍庙戏楼看戏,这是他们和演员在一起互动的照片,大家快来看哇!众人涌来抢买报纸。
[两报童碰到一起,双方大声叫卖,互怼对方。
[两报童争锋,各不退让。围观群众嬉笑。众人涌来抢买报纸下。
袁仁仪上: 唱
自从成立袁家班,
演艺人员乐开花。
过去卖唱象乞讨,
现在抱团演同场。
各路名家来串演,
带来一片新气象。
滩簧从今变锡剧,
上海滩上名气响。
[邢长发 袁红云边说边上。
袁仁仪:你们在说什么呀?
邢长发:师父,唱
自从是我们唱红上海滩,
苏浙晥滩簧艺人都来沪上,
为了生存抢饭碗,
天天和我们争市场,
摆擂台斗戏还不算,
为抢观众卖票送票到戏场。
再这样下去怎么行,
要影响我们袁家班!
袁仁仪:是的,你有什么好法子吗?
邢长发:唱
特别是常州艺人王嘉大
天天和我们对着干,
唱擂台,抢观众,
挖墙脚,卖戏票,
越做越是勿象样,
袁仁仪: 你想干吗?
邢长发: 唱
我想去找黄老板,
派人把他们都赶回家!
袁红云:这样不好吧,大家都是滩簧艺人!
袁仁仪:长发!唱
本是滩簧同根生,
理应相互多帮衬!
大家都是卖艺人,
来上海都只为,
混碗饭吃来谋生,
竞争要凭真本事,
绝不可施坏点子乱方寸。
邢长发:师父,唱
可他们来的人太多,
把宜兴人,武进人,
溧阳人和金坛人,
统统都带来上海滩,
人气多,声势大,
点子多,剧目新,
演员中,名家艺人一大把,
台底下,天天派人拉观众,
台上面,又拉沪上大名家。
我担心,这样长期耗下去,
我们袁家班子要被拖垮身!
袁红云:是啊!
袁仁仪:红云,你是挂牌名演员,人称半天红,更要注意自己的艺术形象和社会口碑。
袁红云:知道!
袁仁仪:长发,唱
我们一到上海时,
一把胡琴一竹板。
沿街串巷跑筒子,
现在建了戏班底,
滩簧变成文明戏,
都靠朋友来帮忙,
都靠同行来扶持,
我们是各种形式都引进,
我们向各类名家都学习,
把各类表演程式技巧都消化,
把那些优秀唱腔曲调都吸取,
才能够成功上演大同戏,
你们俩说是不是?
邢长发: 是的,是的!
袁红云: 狄平子先生都说,滩簧戏现在应该叫常锡文明戏了!所以我们更要文明演戏!
邢长发: 狄先生一直推崇新文化运动,给了我们袁家班巨大的帮助!
袁仁仪:他是追随孙中山先生同盟会的人,是一直倡导新文化运动的维新人士,是他带领我们,改造了滩簧戏!使滩簧戏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袁红云:没有时报的宣传和黄老板的赞助,滩簧戏就没有今天,袁家班也不会有今天!
邢长发:可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常州帮那批人,我们袁家班做什么,他们就学什么!甚至比我们学得还要快,做得还要好!我觉得他们才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和威胁!
袁仁仪:长发!唱
艺术竞争很正常,
斗戏也是比短长,
相互学习比创新,
流派特色见兴旺!
表面看来是坏事,
实际它能促发展。
袁红云:哥哥说得对!我们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新东西。
袁仁仪: 一个戏班子,如果推不出吸引观众的新戏,慢慢地就会走向消亡,当年昆曲有多红火?现在观众越来越少了,就是因为推不出新戏,老观众越 来越少,新观众培养不出来,所谓要推陈出新,就是这个道理!
邢长发: 师父说得很对!
袁仁仪: 我们原来的滩簧戏,赋子曲词,只适合一个人演唱,现在学京戏,学越剧,改为同场戏后,应该在剧目创作改编上多做功课,使剧本内容跟上演出形式的变化,剧目也应该尽量不再重复,符合更多人的爱好和需求,这样才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观众。
邢长发: 师父你说得太对了!
袁仁仪: 我想派你去找王文香师父,请他改编或写一些新的演出剧本来排练上演。
袁红云:这个办法很好,应该立即派人去抢新本子!剧本剧本,是一剧之本!一个好剧本 ,能保存住一个剧种!几个好演员,就能吸引一大批观众!养活一个剧团!
邢长发:师父,我懂了,我去无锡向师爷要剧本去!
袁仁仪:如今我们在上海滩落住脚了,回去跟师父说,叫他老人家推荐介绍一批滩簧戏演员过来,这样我们也可以组成两套演出班子,分开演出!又能培养出一批新人!
邢长发:嗳,我知道了!
[仁义拿出修书一封,交与长发。并嘱他带去重金寿礼。
字幕:
在狄平子和袁仁仪,周圃艺,王嘉大,黄楚九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常锡帮滩簧艺人合并为统一的常锡文戏班,参加由上海文化界在大世界戏园举办的华东地区戏曲剧目大会演比赛,历时三个月结束。结果常锡文戏班在演出剧目,演出场次,演员队伍,观众人数,社会影响,票房效益等各项指标上,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华东地区其他剧团。
评委会在各报上公布结果,宣布常锡文戏为华东地区锡老大,袁仁仪被公认为锡剧主要创始人!成为一代宗师,社会各界纷纷对此表示祝贺。
第6场 袁仁仪罢演天外天
拒演受害
时 间: 1937年7月10日。
地 点: 上海天外天戏院会客休息厅。
人 物: 狄平子 袁仁义 王嘉大 邢长发 袁红云等人。
[幕前合唱
三天前卢沟桥突起事变,
不知道时局会怎样发展?
演员们上街去示威游行,
袁仁仪忧心重思绪万千。
[天外天戏楼会客室内
袁仁仪: 狄先生,三天前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形势变得非常危急了!
狄平子: 这将是日本开始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开始!
王嘉大: 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抗日游行示威活动。今天我们常锡文戏班的演员们,已经连续三天上街游行示威了。
狄平子: 局势很难控制,按目前力量对比看,日本人可能会在一两个月内,先从海上来攻占上海,因为上海是中国最大城市,全国经济文化中心。
袁仁仪: 那我们应该早作打算。
王嘉大: 你看如何是好?
袁仁仪: 也罢,我们在一月之内,解散剧团,遣散演员回家!
邢长发: 那怎么行?大家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在大上海立住足,有了自己的剧团,让他们解散回家,大家肯吗?
袁红云: 演员们上街游行归来了,我去看看大家!
[袁红云下。
[天外天老板上。
老 板:袁老板,好消息!今晚上要专场招待日本驻沪总领事馆官员,并已收取了包场费三百大洋,日本人指明要看你们演的常锡文戏!
袁仁仪:(愤怒不已)什么好消息! 嘉大,你看这事怎么办?
王嘉大:老板,你把包场费退回去!我们不给日本人演出!
老 板:那不行?
王嘉大:为什么不行?
老 板:那不是要得罪日本人吗?
袁仁仪:日本人把东三省都抢去了,现在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已经全面开始侵华战争,你还不肯得罪日本人,我问你,你还是个中国人吗?
老 板:袁先生,我是个生意人,我只做生意,不管政治格,这样子,我付你们双倍演出费用,你们就不要抵制了!好不好?
袁仁仪:不演!
老 板:日本人还在我办公室里等消息呢,我可不敢跟他们说你们拒演,要不,要不你们自己去说!
王嘉大:我去说!
袁仁仪:不用,我是这里的班主,我去!
邢长发:师父,我跟你去!
狄平之:袁班主,你不能去!
袁仁仪:你们稍等下,我去下就来!
[俩人随老板下
[一屋子人心事重重,坐立不安,突然传来呯的一声枪响!
狄平子: 不好,袁班主出事了!
[众人大惊,忙起身向外涌去,
[长发扶受伤的袁仁仪上场,众随上。
袁红云: 哥哥!
邢长发:师父是在回来路上,受到特务背后袭击受伤的!
[狄平子立即打电话给报社: 对!报社立即派记者到袁家班采访。
[袁红云扶袁仁仪在沙发上躺下,许多演员跑了进来。红云给袁仁仪包扎伤口。
[两个记者赶到现场拍照。
袁仁仪:大家别慌,我不要紧的,我的意见,日军侵华在即,袁家班解散回家,决不给日本人演戏!
演员甲乙: 我们好不容易来上海滩站住脚跟,有了饭吃,怎么又要解散戏班回家,我们不愿回去,我们不想回去!
袁仁仪:你们......你! ( 急愤攻心,气得吐血)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宁愿饿死, 也不给日本鬼子唱戏,那个给日本鬼子唱戏,今后就不再是我袁家班的弟子。
众 人:袁班主,我们......!
袁仁仪:你们如若实在不愿遣散回乡,那宁可在街头巷尾,一人跑筒子卖三寸,乞讨为生,也决不可为日本侵略者登台演出!
王嘉大:我等演员愿歃血盟誓,决不参加卖国媚日的演出活动。
众人宣誓:我等决不参加卖国媚日的演出活动。
字幕: 第二天,狄平子让上海各报刊登了袁仁仪因罢演天外天而被特务枪伤的号外新闻。
第7场 为募捐宗师谢幕去
义演谢幕
时 间:1937年8月15。
地 点:上海大世界戏园客厅内。
人 物: 袁仁仪,狄平子,王嘉大,阿炳,袁红云等。
幕启:
[袁仁仪伤病初愈,在病床上休息。
[王嘉大和袁红云在照料袁仁仪。狄平子在打算盘记账。
[忽闻门外有人拉起了梅花三弄二胡曲子。
袁仁仪: 这是小阿炳拉的二胡曲!是他,是阿炳!快去请他进来!快去请他进来!
[阿炳随袁红云进来后,扑地跪倒,
阿 炳:师父!(连磕三头,不肯站起。)
[袁仁仪卧病在床,忙叫王嘉大: 请代我扶起阿炳。
王嘉大: 阿炳,快快请起!
阿 炳: 师父,我听到你在时报上号召艺人义演募捐消息,就从无锡一路义演募捐到上海,共演了25天,这是义演募捐到的三万元资金。特地赶来送来给你!
袁仁仪:请狄先生代为收下并记账!
[狄平之收款并记账。
袁仁仪起身对众人说:你们看看,一个瞎子盲人,都知道爱国抗日,我们中国决不会亡国!我们要赶走侵略者,不做亡国奴!
众 人:赶走侵略者,不做亡国奴!
袁仁仪 : 狄先生,嘉大,现在共募捐到多少义款啦?
狄平之:已有五千八百多万了!
王嘉大:这几天,每天都有两百多万元!
袁仁仪:不够啊!嘉大,我们常锡文戏班上次在华东区汇演获奖,分到的三百万资金,也捐了吧!
王嘉大: 好的!
袁仁仪:大家都同意吗?
众 人:同意!同意!
袁仁仪: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哇!狄先生,要请你通过时报,公布捐款人员名单哦!
狄平之:这个没有问题,我再向你介绍下社会各界捐款情况。
[狄拿出帐本,交袁仁仪观看。并一一指点介绍梅兰芳周信芳盖叫天阿炳王嘉大周艺圃等各剧种名师捐款情况。
[邢长发上。
邢长发: 师父,募捐活动演出闭幕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主持筹备会议的黄楚九先生,让我来问问你到不到场!
袁仁仪:哦!嘉大,我们陪狄先生,阿炳他们一起去参加!
王嘉大:师兄,你身体不好,就别去了!
狄平之:是哬,我会代你公布各界人士募捐款项的!
袁红云: 哥哥,你现在身体这么差,你就别去了!
袁仁仪:红云!我作为这次义演募捐活动的发起人和总负责人,怎么能不到现场呢?你们看,唱:
阿炳他虽是一个盲艺人,
为募捐一路拉琴到黄浦,
历尽一月风霜寒,
送来义款三万元,
他一片忠心义胆天地感!
叫我仁仪叹不如!
梅兰芳与周信芳,
盖叫天与周艺圃,
连演半月不下台,
都是我艺人好楷模!
为募捐,多少艺人卖首饰,
为募捐,多少学生上街呼,
为募捐,多少文人卖字画,
为募捐,多少老板当店铺,
为募捐,多少人捐到家中饭钱无,
为募捐,多少人无钱卖血也要捐。
要知道家国不保何来家,
要知道上海沦陷人皆奴。
大家都不用再劝我,
我非要亲自到场看一看。
为感谢募捐义士们,
袁仁仪就是死了我心也甘!
袁红云: 哥哥!
袁仁仪: 我们虽然不能亲自上战场杀敌,我们如果不为抗战的将士们出一份力,就对不起国家和人民,也对不起祖宗前辈和后代,也对不起天地良心啊!
狄平之:袁公真是大智大勇大仁大义之人!不愧是锡剧一代宗师!一代宗师!
王嘉大:师兄,我们陪你一同去!
众人陪同袁仁仪缓缓走出客厅下。
[幕后合唱:
人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神州同。
待到驱走日寇后,
锡剧声声告乃翁。
字幕: 锡剧一代宗师袁仁仪,在最后演出谢幕后,累倒在演出舞台上。于1938年12月,在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9岁。
袁仁仪所开创的常锡文戏,却由此长盛不衰,被华东六省一市誉为锡老大,观众覆盖面达一亿多人口,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以上。仅苏浙沪皖,锡剧正规剧团就达两百多个,业余剧团多达上千个,锡剧艺术代代相传,著名演员层出不穷,锡剧流派精彩纷呈,锡剧由此长盛不衰!我们锡剧界的演员和观众,将永远缅怀一代宗师袁仁仪,为锡剧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2022.9.25--27日初稿于溧阳
作者简介
天目湖客,本名宋仁年,江苏溧阳市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著有《宋仁年戏曲影视作品选集》《难忘乡情》等多部专著文集。现为《族群文化》杂志总编
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
顾 问 张鹏飞 龙 秀
总 编 郭培友
主 编 王维正
编 委 贾小瑞 贾永丽 茹秀奇
赵永晓 高 智 樊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