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流 母亲的手
母亲离开我们好多年了,但母亲那慈祥、善良的形象至今还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她那双灵巧的双手,更是叫我难忘。
母亲有双巧手。那巧手能做出喷香的饭菜,编织出各种玩具,编织出我温馨快乐的童年的梦。
春天里,阳光灿烂,春风和煦,小溪边两旁垂柳丝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妩媚娇柔。偶尔闲暇时,母亲带着我来到溪边,顺手折下柳枝,在柳枝上一捻,柳皮便脱落了,成了一根柳皮管,母亲又七弄八整的,居然魔术般变出了一把柳笛。她把柳笛放在唇边一吹,吹出了动听的乐声。然后,母亲做示范教着我吹,我把柳笛放到嘴里,用舌尖舔舔,然后学着母亲的样子,鼓起腮帮使劲地吹,怎么也吹不出母亲好听的乐声。母亲便在一旁慈爱的看着,边指点着,直到我能够像模像样的吹为止。小溪里,一群鸭子快活的游来游去,似乎也在分享我们母子的快乐。
五月天,人倍忙。母亲忙着去收割麦子,我跟着母亲来到田里拾麦穗。母亲看着我热得满头大汗,便把我带到大树下,让我坐在树阴下的草地上。她会顺手在田里抓了几根麦秸秆,三两下编成个蝈蝈笼子,上面留出能活动的秸秆做笼子的门,用线绳做上提手。然后便从地里捉回蝈蝈放在笼子里,叫我去采些蝈蝈喜欢吃的菜叶,母亲便忙着去收割。我从旁边的田里摘了几片野菜叶,放进笼子,蝈蝈就会用它有力的两条后腿在笼子里蹦来蹦去,有时候还会发出蝈蝈的叫声,好听极了。树下凉风阵阵,我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进入了梦幻世界……
小时候,家里的条件不好,我们只有在端午的时候才能够吃上粽子。母亲包的粽子悠悠的,粘粘的,还有那喷香的花生米,是我最喜欢的。
所以每到端午节,便是我快乐的日子。这天,我会坐在小板凳上,目不转睛看着母亲包粽子。只见她很熟练地抽出两片棕叶,围一个漏斗的形状,放进糯米,花生,红豆等馅,利索地把馅遮盖,捆扎,一个严实的粽子就被母亲的巧手包好了。母亲还能手不停的边包,边逗我说话,我便缠着母亲,让我也学着包,母亲慈爱地笑着摇摇头说,不行,陷很粘,沾手哦。你等下负责烧火就可以了。
刚出锅的粽子最好吃。粽子刚煮好,出锅,我们兄妹便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起来,看着我们的谗相,母亲就会嗔怪到,慢点,别噎着哦。
母亲白天忙活,到了晚上,大家入睡了,她一人静静地坐在幽暗的灯光下,一针一针地纳鞋底子。一家六、七口人的布鞋都是母亲一人点灯熬夜一针一针地缝制的。现在对母亲用破布、浆糊、报纸打鞋夹的情形还记忆犹新。一双新鞋穿在我们脚上的时候,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工序,不知道母亲的手要摩挲多少遍。每次穿上母亲做的新鞋,我连走路都是轻轻的,生怕步伐重了,会沾染更多的尘土,对不起母亲没日没夜的操劳。直到现在,回忆起年幼时,母亲在灯光下一针一线做鞋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母亲,是你用那双灵巧、辛勤的双手,把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人抚养成人,引领我们一步步走向未来,脚踏实地的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