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村小学
文/牛孝平

1、贫困简陋的农村小学
我上学是在1980年。我的学校是村里的东牛小学。当时,我的学校非常简陋,是红砖瓦房,房顶的苇板有几个小洞。晴天,有时能从房顶投下光柱式的阳光,光点椭圆的,像一个圆圆的鸡蛋!下雨时,房顶漏雨,我们就把课桌拉到一边,躲雨。房屋的光线很是黑暗,教室的窗户很小。
我们村几十个孩子,四个年级。我们上的是复式教学班。学校共有两个民办教师。一般是是一年级和三年级一个教学班,二年级和四年级一个教学班。我们的老师都是民办老师:一个是年纪大的老民办教师周老师,一个是我村参军复员的年轻军人牛老师。
这样的教室,春天、秋天还好。我们最怕的就是冬天。冬天天气很冷。我们这些学生早早来到学校,冻得手通红,有的手上起了冻疮。有时老师来得晚一些,我们就在墙角,晒着太阳,挤着玩。挤一挤,闹一闹,我们果真暖和多了!
东牛小学,在当时邻村中算是好学校。邻村的小学,房屋是土坯房,课桌是几块土坯垒成的课桌。我很难想象在土坯课桌怎么写字。
我们当时都穷,本子很珍贵。有本子,我们都留着写正式作业用。我记得有一次没本子了,家里又没有钱。妈妈让我拿着几个鸡蛋到当时的代销店,换了一个本子。平时,我们练习听写,或数学验算,都用的是石板,石笔。我们写满了一石板题,就擦掉再写。
晚上,当时学校要求上晚自习。我们都是从家里拿来煤油灯照明,条件好的同学,拿蜡烛照明,晚上,你走进教室,灯光闪闪,烟雾缭绕。转过天来,如果有的同学不洗脸,鼻子眼会被油烟熏得发黑。老师办公条件好一点,用的是点煤油的泡子灯,很明亮,不过点油很多。
2、飞速发展的农村小学
1991年,我惠民师范学校毕业,在李庄镇中心小学任教。学校比我上学时已经好多了。教室都成了红砖瓦房。窗户宽敞明亮,教室里按装了电灯。各个村的教学点已经很少。条件不具备的教学点,被合并到学区中心小学。我的母校——东牛小学,当时已经不存在了。师资力量有了很大改善,民办老师有的进修,取得了中专学历,有的另谋职业:一大批师范生补充到了学校,复式教学班已经成为历史,教学质量有了空前提高。随后,学校经历了“双基”验收,“均衡”验收,校舍有了大的改观,现在的李庄镇中心小学有了教学楼等。
我现在任教的华李小学,校门口,有新修的家长接送孩子的停车场。学校有质量很高的餐厅。教时内有教学一体机,电风扇,空调,八根明亮的荧光灯。傍晚有时阴天光线暗,打开电灯,光线非常充足。冬天,教室里,教师打开教室空调,学生非常温暖。我们上学时,小手冻得通红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孩子们书包里新本子有的是,各种各样的笔有的是……上学、放学家长接送,现在的孩子,真是”长在红旗下,生在蜜罐里”。 我经常教育孩子,要珍惜本子,珍惜今天的学习文具,好好学习,珍惜学习环境,热爱我们伟大的党,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学好本领,为我们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我时常想:是什么让我们的学校发生如此喜人的变化?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祖国的改革开放。我喜逢盛世,我要用我知道的学校变化,教育好我们祖国的未来,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难忘学校的油印机
遐想
每当我看到家长给孩子们在书店买的练习题;每当我看到学校的老师用电脑印资料:老师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很轻松的印出孩子们需要复习的资料时,我就不自觉的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用过的学校的油印机……
1991年7月,我惠师毕业,经过两年的历练,学校1993这年,让我教五年级语文,也就是学校的毕业班。当时,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关系的到学校的荣誉,因为五年级的成绩是评估学校的关键依据。当时,我们学校三个五年级的并行班,自己是最年轻的老师,又新任五年级语文,自己感到压力山大。
到了复习的时候,学生手头就是一个课本和练习册。并且练习册,学生随着平时的上课,已经被学生做完了。我们老师总不能让孩子们每天听写,读背课文吧!这时,就需要老师刻印一些复习题。
我们五年级的三个语文老师,商量着,分好了工。我们一起决定:每个老师根据教材重点,刻印几套复习题;然后,利用学校的油印机,印出来,发给学生,做练习。

刻版
学校只有一块刻字的钢板,一支铁笔(刻字用的),一台油印机。我们几个老师,谁没课,谁就在蜡纸上刻字版。在蜡纸上用铁笔刻字,要比在纸上难的多:要刻透了,但是不能刻烂。在蜡纸上,字刻不透,油印时,就印不清楚;蜡纸刻烂了,油印时,就会漏油墨多,造成黑乎乎的一片,字也看不出来。
我根据教材重点,在蜡纸小心地刻字。我有时紧张的手心里出汗,就休息一会儿。为了早日让孩子做到试卷,我中午不休息刻板;晚上,星期天我也不休息,把钢板、铁笔,蜡纸拿回家,刻版。当时自己想到了唐朝的雕版印刷,想到自己刻的字,将被印出来,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
经两周的努力,我们终于各自刻了十几套复习题,就差最后一道工序——油印了!

油印
我们几个老师,抽星期天,来油印试卷。说到这个工作,这是一个又累又脏又需要技术的活。它需要一个人推油滚子;一个人掀纸。印完后,一张一张往外拿。
推油滚子的人,要弯着腰,要让滚子上的油蘸均匀;推的时候,也要滚均匀;不然的话,印出的试卷,会有的地方油墨多,有的地方油墨少,刻的字,学生会看不出来;如果推油滚子的人,用力太大,蜡纸的质量非常差,印不到八、九十份,蜡纸破裂,就需要我们重新刻板。这就更麻烦了!因为我们三个并行班,需印制150多份才行。
这情景,很让我想起自己初中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尽管,我们小心翼翼,我们洁白的衬衫上,手上,还是沾上油墨。我们很乐观,都笑着说,沾了公家的便宜。
就这样,我们轮流交换工作,印着试卷。当我们看到自己印制的试卷,问着淡淡的油墨香,想到孩子的好成绩,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
星期一到了,我们先让孩子们,复习课本,然后用上了我们星期天的试卷。孩子高兴了,因为再也不用单调的抄写字词了!我们也高兴了,因为我们让孩子们有了练习的资料,可以及时巩固学生的知识了!
就这样,我们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就一直走在全镇的前列。我们为此而自豪!
憧憬
现在,我们国改革开放40多年了,教学条件改善了,电脑进入学生的课堂,老师们都用电脑办公了……我相信:我们的老师们会更加努力地教好孩子!让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孩子们,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能更好的成长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2022.10.3

作者:牛孝平工作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华李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