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
程明益(商洛)
重阳感怀
秋暮重阳百菊开,升腾旭日破云来。
枯花萎草霜风冷,赤叶飞霞举酒杯。
松浪吟诗苍翠溢,心潮旷野志难回。
纵缰信马山河览,跃步虹桥上月台。
庄辉(广东)
秋意
缓步长堤日正浮,清凉拂面半蓬头。
一山枫叶层层染,几处荷花点点愁。
瘦菊凝香衔玉露,西风蘸墨炫金秋。
谁人尽贬飘零意?偏爱斑斓眼底收。
程有来(商洛)
重阳漫步有思
枫燃九月菊铺黄,云淡天高碧宇苍。
雁阵排空人若旧,芳华凝露魄为霜。
弈翁不意争河界,妇媪弹歌醉夕阳。
莫叹韶光今己暮,又逢重九满觚觞。
李永丰(西安)
重阳吟
九九重阳秋气爽,野田稻谷色趋黄。
风摇旱柳轻轻响,水荡兰舟稳稳翔。
游子登高思故土,母亲孤独守家乡。
心中郁闷难排遣,聊把悲词赋一章。
刘继业(天津)
我过重阳(新韵)
今晨细雨沐深秋,大地苍茫一缕愁。
绷剑舒拳从未断,品茗浊酒每天修。
新毫香墨粘连奏,丹桂菊黄任意留。
何必应时登望去,掌机银屏任交流。
魏成厚(江苏)
重阳抒怀
菊花九月袅清香,蝶舞天涯采蜜忙。
风卷秋声山骨瘦,雨携脂粉稻田黄。
荷凋之日莲怀子,木叶飘时百果尝。
又是一年丰熟季,登高望远度重阳。

赵建军(河北)
重阳感吟
重阳莫叹已残秋,且借清霜染白头。
常伴孤檠酬寂寞,频携破砚写风流。
他乡寄迹谁相对,薄宦离身我自由。
不惯人前装帽落,桃花源里作耕牛。
烟雨看松
深秋漫赋
雁鸣楚水过南天,谁惹秋风一拂弦。
翠黛山前堪种玉,金黄陌里总穰田。
樵歌引唱熹微露,牧笛横吹晚照烟。
归去分茶终觉浅,汲来月色釜同煎。
郑占荣
纵情重阳迎国庆
七十过后正当年,敢与儿孙比练拳。
斟酒杯杯酬舵手,吟诗首首赞群贤。
有情定可游阔海,无爱何能绕碧天。
人老心红圆夙梦,满腔热血绘江山。
詹家洪(北京)
近重九释怀
亦怀月下吟残句,思向天边梦故人。
久别家乡重九日,繁愁客路晚秋晨。
云游南海曾无意,独步燕京似有因。
立志男儿心自远,当年戍役鬓初新。
韩其平(山东)
重阳吟
游子登楼望远方,清风拂面又重阳。
奇花入画邀明月,美酒盈杯忆故乡。
有道人情和气好,莫趋世态孝心凉。
山高欲驾飞鸿去,梦伴家亲乐满堂。
海纳百川(江苏 )
重阳游
九九重阳菊蕊妍,呼朋唤友畅游先。
天蓝云淡风华路,驰马行车笑语田。
秋韵水碧虾味美,雁飞山际鹄歌延。
不攀高处留遗憾,极目心欢学众贤。

张莹嘉
秋吟
峰霞渐隐夕天中,一抹深青浸浅红。
玉树阶前衔皎露,金花篱侧袅高风。
目收月色尘襟净,耳择泉声俗梦空。
千古秋光堪共醉,笑无菊酒敬陶公。
剑如虹(河南)
枫叶流丹
枫叶流丹爽气通,菊花香泛醉西风。
青山紫嶂林间雨,碧水朱楼天际虹。
万类萧疏摇玉树,一空散漫感秋蓬。
年年此日怀边客,两地相看木坠红。
吴锡峰(河南)
国庆抒怀
金秋逢节稻粱香,锦绣山川桂菊黄。
绿野人民收硕果,红旗峰火照祥光。
嫦娥奔月初圆梦,玉兔乘风痛饮阳。
指引行程看北斗,繁荣盛世咏隆昌。
金荣(湖北)
国庆吟
国庆九州民尽欢,官兵合唱盛强安。
彩旗猎猎七三贺,金菊黄黄亿众观。
长假中华歌世伟,千年赤县继仙丹。
初心光大先贤笑,带路前行不卸鞍。
王桂仁(湖北)
重阳节感怀(新韵)
金风送爽雁南飞,九月重阳鹊弄梅。
芳草雕残吹还绿,韶年逝去苦难追。
身边喜看儿孙乐,心里犹存日月辉。
漫步枫林秋色晚,眼前红叶似春归。
任紫微
祭重阳
登高望远赏秋光,极目江天绿染黄。
万里归鸿征古道,三丛野菊卧残阳。
人生苦乐伤荣辱,世态炎凉品短长。
暮色寒林啼倦鸟,思乡泪水结成霜。

姚克林(安徽)
秋 韵(新韵)
雁过长空万里霜,枫红似火著诗章。
村东水碧鱼虾美,岭北田黄稻谷香。
月下桂芳堪入梦,东篱菊馥可怀乡。
一年一度秋光好,毓秀家园嵌画廊。
孙有
国庆感怀
十月金秋迎国庆,九州碧落贺欣荣。
五湖喜跃礼花艳,四海欢腾鞭炮鸣。
笑语倾言民快乐,高歌颂赞党恩情。
凝心共践中华梦,聚力同奔复兴程。
林天珍(浙江)
庆十一
每年十一不寻常,华夏欢腾歌舞忙。
七秩多秋驱魍魉,百龄余党灭蚍螳。
日新科技追空月,岁异国防看域疆。
各业各行佳气象,波平沧海放光芒。
郭振廷(山东)
过重阳(通韵)
重九登楼意兴浓,芦花舞动碱滩红。
稻田翻浪奉金穗,湿地采油机唱隆。
柳护钢堤防大汛,鸿携雁队戏蛟龙。
丰收歌振黄河口,诗韵盈怀喜满胸。
任建平(商洛)
重阳
人生倥偬话重阳,一路艰辛也漫长。
记忆常留年少日,容颜已染雪斑霜。
熬寒斗暑多滋味,圆梦求成总感伤。
爱恨情仇皆往事,花开果坠入诗囊。

五律
韩其平(山东)
秋分
晓暮凉风至,今朝昼夜平。
寒蝉从树落,紫燕向南行。
日暖芦花老,天高水色清。
金秋收获季,妙句自心生。
徐维会(西安)
重阳(新韵)
乌阳渐少芒,绿木始发黄。
抗疫消风险,粮油储满仓。
登高极目望,俯首念家乡。
固短鸿鹄志,仍祈百岁康。
金荣(湖北)
秋分次日吟
秋冷仲秋来,瑟风宵露陪。
残荷水中秀,金菊宅边开。
树上寒蝉泣,田间禾稻魁。
老翁杯酒酌,向晚字词猜。
古风
王春洪 (河北)
迎国庆忆百年
南湖红船扬帆,八一枪响军建。
秋收起义星火,井岗会师空前。
五次围剿失利,遵义力挽狂澜。
国涛分裂败基,长征播种宣传。
八载驱除日寇,老蒋败服台湾。
四九建国立业,抗美援朝鏖战。
三反政通倡廉,五反立本明鉴。
抓革命促生产,保民生搞科研。
两弹巡速爆炸,卫星腾空升天。
根治两河人乐,与时俱进民欢。
一国两制增版,一带一路国安。
幅员辽阔筑梦,北斗导航图蓝。
神舟十四巡空,航母下水保全。
新冠疫情猖獗,南山康在民健。
白衣奉命奔赴,人民生活泰然。
古风
闫羊焕(宝鸡)
重阳感怀
暮秋九月斑斓色,重阳和风已吹残。
鲜艳花谢留香妁,菊芳补世怡人间。
红叶夕阳云彩练,重雾过后尽山岚。
笑看春茂夏翡翠,秋装更过迎霜天。
七绝
程明益(商洛)
七绝.重阳写意
九九登高约菊黄,惯看秋景己更装。
闲云朵朵飞西去,也赏苍松摇夕阳。
陈生启(河北)
重阳抒怀
满城风雨近重阳,望远登高怎泪伤。
最是霞辉无限好,尚能影驻不辞狂。
投稿
菊花
吴锡峰(河南)
独树蹊边菊蕊黄,蜂飞蝶舞恋花香。
风吹日晒何其惧,胜似红梅傲雪霜。
陈燎毅(福建)
秋将暮
金风玉露荻花秋,美酒难消万古愁。
新雁一声江浸月,渔樵对酌醉孤舟。
程有来(商洛)
重阳登高题绝
遍地黄花瑟瑟风,登高远眺万山红。
霜枫醉染相思火,缕缕焚烧在梦中。
杨栋
重阳吟
恰逢国庆又重阳,远望寒秋篱菊黄。
同醉秦城金铠甲,遥思情故隐仙乡。
王建设(渭南)
重阳赏景(新韵)
重九郊游奔土冈,枫红菊艳桂飘香。
赏黄观绿湖边转,风卷秋波泛碧光。
雷君玲
小区见闻
绿草坡前麻雀多,叽喳蹦跳唱欢歌。
人来人往俱无怕,一个家园两善和。
高新平(山东)
秋夜
漂漂月色凉如水,桂漫清芬香满花。
鱼戏天波荷影碎,星光流汉泛飞槎。

金荣(湖北)
晚秋
飞叶飞花铺碧川,落英满径墨人篇。
霜凉风瑟红枫笑,篱菊黄黄秋日妍。
海纳百川(江苏 )
登高
蟹肥枫赤稻香浓,萦绕思乡泪满纵。
南雁翔飞鸣声远,诗歌永唱孝心恭。
青衫无痕
秋夜
星河耿耿射寒光,尽照流年几度霜。
夜半秋风萧瑟处,一帘冷月注幽窗。
王建华(河北)
欢庆华诞
城楼高挂国旗扬,结彩张灯喜庆狂。
盛世清明民富足,迪歌热舞曲悠长。
国庆颂歌
七十三年华诞日,飘扬旗帜靓城楼。
挥镰刈谷粮仓满,骚客欢欣笔墨留。
吴锡峰(河南)
国庆节
国庆喜收油画香,田园山水瀑飞扬。
恰逢小院黄玫影,乐坏时髦铁石肠。
桥山柴人
国庆七十三周年
长街遍插五星旗,知是神州国庆时。
七十三年风雨路,人民万岁写成诗。

词.小重山
程明益(商洛)
重阳感怀
翡翠青山恋夕阳。莫言少年壮,换秋装。斜风细雨湿衣裳。多少梦,已逝水流长。
情满变悲凉。韶华消尽去,意惆怅。乌云嶂叠雾成霜。登高处,天际远茫茫。
左书谔(青岛)
重阳抒怀(薛昭蕴体)
花甲来临作老翁,茱萸难敬献、泪横空。又思采菊学陶公,知音伴、唱和墨无穷。
敬老要身躬,重阳多典故、必追踪。人生百世气如虹,今伏案、一赋九霄冲。
重阳歌(薛昭蕴体)
秋至重阳菊染虹,又追丹桂共、馥香浓。茱萸插遍为萱翁。千年俗、今日践行中。
相约向琼丛,东篱陶令步、赋毫丰。知音相伴正棋逢。老人节、其乐更无穷。
宁长珊
重阳
秋到重阳黄菊新。东篱珠露湿、立柴门。古稀懵懂度晨昏。登高日、聚首比精神。
归雁去声闻。茱萸谁数遍、缺何人。人生纵短不沉沦。存悲喜、依旧恋红尘。
周桂萍 山东
重阳节感怀
节至重阳更有情。露珠镶草木、谷粮盈。浓妆画卷懂心声。登高处,一览意难平。
何日故乡行。谁知篱下菊、记曾经。梦中依旧是真诚。晚霞美、任岁月长征。

鞠连胜(山东)
重阳(薛昭蕴体)
黄菊初开已入秋。栗黄银杏挂,桂香稠。天高云淡巧云悠。萸系臂,桑落酒滋喉。
望远欲登丘。赋诗言志畅、乐陶游。踌躇满志誓无休。心气旺,企盼夕阳留。
孙有(内蒙古)
重阳(新韵)
昨夜天寒地落霜。霞晨枫染岗、荡红光。百花凋谢簇菊香。葩独秀、艳丽遍山庄。
寄意雁知详。南飞携喜报、到京堂。暮秋丰产满仓粮。脱贫宴、把酒话重阳。
侯俊武(咸阳)
重阳吟(新韵)
又到重阳思绪飞。乡村庭院内,自怡杯。冠魔三载逞淫威。多少命,阴府早收归。
庆幸处国巍。齐心协力战,疫危亏。但期世界霸权颓。文明盛,洁爱放光辉。
张俊杰(甘肃)
重阳隨想
萧瑟秋风秋雨凉。今天天亦老,是重阳。年光落尽鬓如霜。多少事、谁与诉衷肠。
际会付空忙,风云情未了,剩沧桑。浮生如梦运无常。年迟暮、最是盼安康。
祁明(黑龙江)
重阳望远
平步登高望水桥。瘦池花落去,乱枝腰。金秋九月劲风摇。残荷叶,悦耦子莲饶。
佳节复阳交。镜中双鬓染,雪眉梢。菊黄香逸苦寒娇。君有意,赏美景良宵。

现代诗
张 文(商洛)
登 高
玉米举着金黄的棒子最后一次
将天空往高处顶了又顶
功德已圆满
该是向人间交出全部家底了
辣椒也将积攒了一个夏天的热情
恣意将山野晕染
九月,应当登高
看丰收在望
看万山红遍
更应携双亲一起
看尽世间繁华
可我已无双亲可携
那就携一缕清风好了
以一个节日的名义
假装奔赴亘古的约定
好在
泪眼婆娑处
依稀有熟悉的身影闪现
黄瑞华(商洛)
重阳节情思
走进九月
放眼远望
看漫山红叶
听秋风低吟轻唱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年轮已被金菊染黄
被禁固的思绪
又飞回昔日的时光
长空雁叫
诉尽离别的惆怅
亲情依旧日月长
思乡的丝带在枝头缠绕
唯有黄叶的叹息
伴着夕阳
大雁南飞
秋虫也把琴弦弹响
故乡有白发染霜的爹娘
菊花的笑颜
已变成累的疯狂
终于明白
我已在深秋的边缘彷徨
像枚落魄的枯叶
飘落在无边的汪洋

庄辉点评
咏菊
文/高玉凤(内蒙古)
飒爽西风送雁翔,千枝敛翠草微黄。
何愁陌上凝寒露,无惧篱边落素霜。
留得乾坤清气在,漫将城野碧华妆。
奇葩傲骨冰魂志,不负初心炫紫光。
【庄辉点评】咏菊的题材很古老,能写出新意的不多,此诗亦是水循旧路。通过南雁、草黄等秋的景物,引出对菊的赞美,“何愁寒露、无惧素霜”。之后,还是虚笔为主,用“清气在、碧华妆”“傲骨冰魂”等词语,进一步写菊的品格。
此诗的语言运用比较流畅沉稳。三个白脚句的尾字“露、在、志”都是去声,缺少一些变化。如果能在首联切入对菊花形态的描写,菊花的形象会相对丰满一些。从高标看,结尾处再站高一些,生发议论,升华感悟,寄怀言志,会更加好。
“九一八”纪事
文/高驰(青海)
倭寇窥华三百年,孽生军国起狼烟。
卢沟浴血霜林度,白下惊心冷月悬。
有道长河安禹甸,无言大地复尧天。
辉煌苦难追余事,旧恨新仇不渺然。
【庄辉点评】“九·一八”事件,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也是中国抗战的起点。此诗首先揭示日本的侵华野心已久,制造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作者由此生发感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主宰中国命运,才能使祖国安宁、人民幸福安居。“白下”原为南京市的中心城区,此代指南京。禹甸指中国,尧天指太平盛世。尾联总括作结,告诫人们,应牢记过去的血海深仇,更要珍惜当下的幸福富裕生活。
此诗思想厚重,文笔比较沉实,算是中规中矩。总觉得“九·一八”的内容写得太少,开挖得不够深,把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的事件写入来,扯得远了些,冲淡了主题。

《万家诗苑》顾问:
文迟,程良宝,宁长珊,包德珍,
钟振振,李江存,周正民。
律诗编辑:程有来。
绝句编辑:高玉安。
词曲编辑:刘家秀。
现代诗编辑:黄瑞华。
庄辉点评:庄辉。
刊头题字:陈玉柱。
制图:网络。
编审:程明益。
制作:达公。
《万家诗苑》编委会
二零二二年十日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