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洪文
2021年1月20日至26日、5月14日至24日 、7月18日至31日、9月4日至13日、11月29日至12月10日,2022年3月16日至3月26日、5月24日至6月4日、8月8日至8月19日《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连续刊载拙作《<西游记>作者究竟是谁?——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第一季九篇、第二季十一篇、第三季十一篇、第四季九篇、第五季九篇、第六季九篇、第七季九篇、第八季九篇,共75篇文章。
考镜源流,从《西游记》李春芳藏名诗到藏名词、藏名词赋,再到藏名文;从藏姓名到藏籍贯,藏生肖,藏官职,藏生平,藏葬地,藏政见,藏家乡句容,藏道教茅山,到藏李春芳之忠孝仁善、清正廉洁、安邦定国,再到藏李春芳遭“六耳”诬陷;从藏“太平宰相”李春芳,到藏“李春芳曾祖句容人”李秀,到藏“李春芳父亲”李镗,到藏“李春芳之弟”李齐芳和李承芳,到藏“李春芳之祖”李旭,再到藏李春芳“附子(父子)难归”;从藏“彩凤”“宫女太后”李彩凤,到藏“麒麟子”万历皇帝,到藏“真假悟空”之“真悟空”清廉,再到藏“青鸾彩凤”之“青鸾”“仁圣皇太后”;从藏中华之东海、南海、北疆,到藏西疆之“两界山”,从藏“势(世)镇汪洋”到藏“南海”之“汪洋海远”,从藏“东海”“定海神针”“金箍棒”,到藏“东胜神州(洲)”“中华神州战胜东瀛倭寇”,再到藏“南海观音”“净瓶”之“南海”“(浪)静(风)平”;从藏“名”线索,到藏“道教茅山”线索,到藏“清廉”线索,再到藏“青鸾彩凤”线索;从藏“清廉宰相”李春芳,到藏“山中宰相”陶弘景,到藏“贪财宰相”张居正,再到藏“不知进步”首辅高拱;从藏茅山“洞天”“福地”,到藏茅山“仙都”“龙都”,到藏茅山“华(花)阳”“天境”,再到藏茅山“三秀”“秀岳”;从李春芳“藏名诗(词、词赋)”到李春芳“浅层次藏名诗(词、词赋)”,到李春芳“深层次藏事诗(词、词赋)”,再到李春芳藏名藏事藏“谜”文。
循序渐进,从“花果山”影射江苏句容道教茅山,“美猴王”影射“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水帘洞”影射茅山华阳洞之“大茅洞”,到“水帘洞洞主”“美猴王”即影射“华阳洞天主人”为李春芳;从“华祝千秋”之“华”字藏名,与“日精月华”“天地精华”“华彩”之“华”字相呼应,再到“华”通“花”,“华阳”有“花阳”之意,含有“花(果山)(之)阳”之喻,与李春芳“祖籍祖贯”所在地“茅山之阳”相吻合,皆有“华阳洞天主人”即为李春芳之影射;从“清廉首辅”“美猴王”李春芳,到“好色”“贪财”“贪位”“猪八戒”张居正(次辅),再到“不知进步”“沙和尚”高拱(次辅);从悟空、八戒、沙僧三人“三才定位”,美猴王因“状元(春采百花)”“清廉(世住水帘洞)”“斗战(定东海、平四海、杀混世魔王、清官当升仙却被拘地府而大闹幽冥界)”等“美”品质而“官封弼马”(皇帝亲封属马首辅),再到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此实已足可“定谳”;从孙悟空“官封弼马”到猪八戒“官赐天蓬元帅”,再到“天蓬元帅”影射张居正“抢班夺权”。
筚路蓝缕,从藏谜,到影射,到预言,到讽喻,到前后关联,到“美(猴王)”“丑(八戒)”对衬,到明线、暗线和远线相关相联,再到“真假(孙悟空)”比照。学术之争鸣,承蒙我中华盛世和四方博学网友之转载激励,令人感动!展现总量已远超1000万人次,尤以第75篇、第72篇、第21篇、第25篇等最受读者青睐。
盛代德星,福种中华。
拙作《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前由原江苏大学人文学院笪远毅院长(兼党委书记)题序,《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先于前书诞生而后出版)续由原江南大学太湖学院祝诚院长题序,今《句曲诗综》又继由原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丰家骅主任(院长)(91 岁)题序。三位文学院院长,盛世德星,文坛宿将,继继绳绳,殷殷厚望,耄耋之年尤情系国学,福系四方。茅山之幸,福泽可谓厚矣重矣!(《句曲诗综·后记》2020年2月9日)
文坛宿将,殷殷厚望。
“李洪文同志是一位热爱家乡的文教工作者。在从事中学教育之余,致力于句容历史文化研究。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先后担纲整理《乾隆句容县志》《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点注释,繁简字转换,耗费了大量精力,对地方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序言》2017 年 12 月 20 日)
“洪文同志正值大有可为的壮年,便已取得不菲的乡邦文献整理、 研究成果,真可誉之为句容文献的‘守护人’。愿以此为基础,不断更上层楼,是所望焉!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序言》2018年10月8 日)
“而今国运昌隆,提倡读书,奖励科研,著作出版还有资助,洪文生当其时,真是赶上好时代了。我年已九十,感佩之余,不胜欣羡。愿洪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学术上取得更大成就。”(原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九十叟)丰家骅教授《句曲诗综·序言》2019 年 12 月 6 日)
“要之,李洪文为出版《三千首》的确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精力、智慧与钱财,它不仅是地方古诗词赋文化的稀世宝库,填补了句容无古诗词赋汇集校注的空白,为当今或后人研究地方文化遗产、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提供第一手重要资料与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作者醉心痴情乡邦文化、竭诚传播传统美德的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它必将为家乡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文明建设的有力加强,发挥其应有而持久的积极作用!”(江苏大学文学院李金坤教授《一部填补地方古诗词赋汇集校注空白的巨帙——李洪文<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读札》2020年9-10月《茅山道讯》)
“先生所作的研究,于桑梓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有重要贡献!令人敬佩!”“廓清重重迷雾,让西游原本的茅山元素、句容元素等得以展示天下,用心委实良苦,成效可谓壮观,令人叹服至极:《西游记》是‘太平宰相’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经国大业’之巨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韩陈其教授2022年8月10日、15日)
盛世当歌,一往无前。
百度搜“《西游记》学术争鸣”“李春芳《西游记》”“李洪文《西游记》”等均可查阅到拙作第75篇等三十余篇文章。故业余抽闲再续“第九季”九篇以谢四方厚爱。
求真求实,造福后世学人,拙作抛砖引玉,诚望四海博学不吝赐教。
(七十七)
《西游记》第二回“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与《西游记》第九十四回“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呼应,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致仕再回“原籍”“句容茅山”;“你从那里来”之“来”与“傲来国”之“来”及“荣归故里”之“归”暗合,影射“清官”“被诬”“归来”
——“果然(注意)”与“(这厮)果然”连用,影射“注意(此处藏有)李春芳原名李果”;“变松树”会遭“六耳”“加害”与“世居水帘洞”呼应,影射“清廉”“正直”的李春芳遭言官“诬陷”“加害”;“更无外姓”影射美猴王和菩提祖师同姓“李”;“你从那里来”与“花果山”“天生石猴”吻合,影射李春芳出生于“句容茅山”
古人重“籍”,“籍”为根本。
“状元首辅”,是“句容籍”。
自古人以“籍”定。“官籍京师”之官员,“被罢免”或“守制”皆回“原籍”。
如大明首辅李春芳之后的“继任首辅”高拱,担任万历新朝“顾命首辅”的第七日而遭罢黜,“即刻”放归“原籍”河南新郑(高拱《病榻遗言》:“高拱便著回籍闲住。”);接替高拱的大明首辅张居正于万历五年上疏请求回“原籍”为去世的父亲守制(《明神宗实录》卷之六十八:“万历五年十月甲申朔……丙戌张居正疏乞回籍守制。得旨勉留。”)。
“籍”为固定,“贯”可流动。
“贯”无固定,随时可“流”。
如《乾隆句容县志》九卷载:“李春芳,字子实。始祖海一,世居句曲之朱壒村。公之曾大父始渡江至安宜,已又从安宜徙兴化。”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状元宰相”,是“句容籍”,见《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登科录》“贯兴化”“籍句容”(见前第1篇),则李春芳曾祖李秀、祖父李旭、父亲李镗直至“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当皆为“句容籍”。
“贯”无拘束,随时“流氓”。
如《西游记》第四十回有:“我祖公公姓红,只因广积金银,家私巨万,混名唤做红百万。年老归世已久,家产遗与我父。近来人事奢侈,家私渐废,改名唤做红十万,专一结交四路豪杰,将金银借放,希图利息。怎知那无籍之人,设骗了去啊,本利无归。”
以“籍”定人,自古惯例。
原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丰家骅教授《句曲诗综·序言》有:
“梁天监中,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结庐于龙池,隐居茅山四十余年,人称‘山中宰相’。”
陶弘景虽“贯”句容茅山“四十余年”,后人谈论“华阳隐居”陶弘景时,均称其为“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而从来不称其为“句容人”。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序言》开篇有:
余犹记 2015 年,屠呦呦女士因青蒿素的研发与应用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为国人赢得了无上荣光。她在获奖后明言,是从我国东晋时人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相关论述中得到了启迪与灵感,历经艰辛最终方才获得成功的。该书有云:“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而葛洪,正是江苏句容人。他的这一著作,便著录于《乾隆句容县志》《光绪续纂句容县志》等方志中。仅此一端,即可见方志价值之大矣!
葛洪隐居广东罗浮山,“贯”有三十余年,今人谈论葛洪时,仍称其为“丹阳郡句容(今句容市)人”。
本文作者请教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左)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是“状元宰相”,是“句容籍”。为天下臣民表率,“叶落归根”葬李春芳父母于家乡句容龙潭,从“贯地”兴化而回“原籍”句容(李春芳撰《新建句容华阳书院碑记》“臣原籍其地”)为父母“守制”,句容家乡与有荣焉。
《明史》“李春芳,兴化人”是“以贯代籍”,“谬”传后世。
后世学者,“尽信”《明史》。著书立说,再“谬”后世。
典数根源,“订正”《明史》。
拙作《乾隆句容县志(校注)》《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及前《 <西游记>作者究竟是谁?——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之第一篇《状元李春芳是“句容籍”》(“典数根源,直击《明史》之谬”)、第二篇《致仕兴化因何又回句容?》、第十篇《<西游记>中“华阳洞天主人”影射作者是“句容(主)人”》、第十二篇《“松楸世守”的李春芳第五子李茂业后人为何从句容迁至安徽霍邱县? ——反清复明、忠于故国的“句容世家”》、第十三篇《“句容人”烈士李信为何附<明史>“兴化人”李春芳传之后?——谁篡改了李春芳的“句容籍”?》等已作具体论证。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校《西游记》中“李春芳‘籍句容’”究竟在没有“暗示”和“隐藏”呢?
《西游记》“盘中之暗谜”众多,百年间“蒙蔽”了后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西游记》除了藏有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藏名诗(词、词赋)”,还多处“藏”有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致仕“终”回“原籍”“句容茅山”之文。
如《西游记》第二回即有李春芳“藏名藏事藏谜(六耳)”之文:
你看他从旧路径至后门外,只见那门儿半开半掩,悟空喜道:“老师父果然注意与我传道,故此开着门也。”即曳步近前,侧身进得门里,只走到祖师寝榻之下。见祖师蜷部身躯,朝里睡着了。悟空不敢惊动,即跪在榻前。那祖师不多时觉来,舒开两足,口中自吟道:主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知悟空应声叫道:“师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时。” 祖师闻得声音是悟空,即起披衣盘坐,喝道:“这猢狲!你不在前边去睡,却来我这后边作甚?”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 祖师听说,十分欢喜,暗自寻思道:“这厮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谜也?” 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祖师云: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大众见了,鼓掌呵呵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不觉的嚷闹,惊动了祖师,祖师急拽杖出门来问道:“是何人在此喧哗?”大众闻呼,慌忙检束,整衣向前。悟空也现了本相,杂在丛中道:“启上尊师,我等在此会讲,更无外姓喧哗。”祖师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如何在此嚷笑?”大众道:“不敢瞒师父,适才孙悟空演变化耍子。教他变颗松树,果然是颗松树,弟子们俱称扬喝采,故高声惊冒尊师,望乞恕罪。”祖师道:“你等起去。”叫:“悟空过来!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悟空叩头道:“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什么恩义?你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西游记》第二回“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与《西游记》第九十四回“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呼应,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致仕再回“原籍”“句容茅山”;“你从那里来”之“来”与“傲来国”之“来”及“荣归故里”之“归”暗合,影射“清官”“被诬”“归来”。“果然(注意)”与“(这厮)果然”连用,影射“注意(此处藏有)李春芳原名李果”;“变松树”会遭“六耳”“加害”与“世居水帘洞”呼应,影射“清廉”“正直”的李春芳遭言官“诬陷”“加害”;“更无外姓”影射美猴王和菩提祖师同姓“李”;“你从那里来”与“花果山”“天生石猴”吻合,影射李春芳出生于“句容茅山”。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西游记》第一回之“花果山”影射道教江苏句容茅山。
《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即影射江苏句容的道教圣地句曲茅山(参见前第15、22、25、29篇)(另详见李洪文《句曲诗综》第255页至256页“《花果山》”之注释)。
《西游记》第一回称花果山“是个好山”,有“势镇汪洋,威宁瑶海”词赋可证: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 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该词赋中“水火方隅高积土”一句中藏有句容茅山“方隅山”的名字。此句意思是:在句容茅山方隅山用“李真人井水”炼“九鼎丹”。
该词赋中“丹崖怪石”代指句容茅山“大茅峰”(茅山元符宫有为嘉靖皇帝祝寿所建的万寿台,立柱石刻楹联“翠巘捧仙台华阳真气;丹崖飞绀殿河上玄风”中有“丹崖”一词)。
该词赋中“百川会处擎天柱”影射句容茅山是昇润(今南京市、镇江市)之“镇岳”。古代茅山以东即为海,长江接纳百川经镇江汇入东海,又茅山是昇润(今南京市、镇江市)之“镇岳”,故“擎天柱”影射句容茅山。
该词赋中“万劫无移大地根”影射句容茅山“华阳洞天”为“大地之根”。《乾隆句容县志》三卷:“华阳洞:在大茅峰。其洞有二:西洞在崇寿观后,南洞在元符宫东。其门有五,三显二隐。三茅君、二许君俱得道于此。宋授金龙玉简。 灵异至多。又谓第八洞天。周回百五十里。洞虚四廓、上下皆石,内有阴晖夜光日精之根。阴晖主夜,日精主昼,形如日月之光,既不自异草木水泽,亦与外同。又有飞鸟交横,名为石燕。所谓洞天神宫,灵妙无方,不可得而议也。(《旧志》)”华阳洞内“阴晖夜光日精之根”,即为“大地之根” ,故“花果山”影射道教圣地句容茅山。
祝诚教授《京江晚报》(2020.7.16)介绍作者四书之“喜读李洪文有关句容文史的四部新著”书评
其二,《西游记》第一回中的“石猴”“美猴王”“孙悟空”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见前第65回)
“美猴王”影射李春芳,有《美猴王》诗为证。“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三阳交泰产生出万物群生,我美猴王(李春芳)出生在仙乡(句容“承仙乡”),蕴含有华阳洞中日精月华。“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借石卵风化石猴来完成美猴王(李春芳)的大道之行,只是假借他美猴王(李春芳)的名姓并为其配有丹心而成就其心愿。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从《西游记》书内来观看美猴王,是识别不出以谁作为原型的,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和一个猴子的经历相同,而跳出《西游记》书外来看,是和李春芳相吻合的,明眼人才会知道写作孙悟空是有李春芳形迹可寻的。“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历朝历代的人都会瞩(“属”通“瞩”)目我李春芳笔下的孙悟空,它称‘美猴王’称‘齐天大圣’,之后又任其逍遥纵横(儒释道三教)。
为了表明美猴王就是李春芳,华阳洞天主人在《西游记》第一回又留下一些暗记:
如《藏(春)芳诗》:
“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有缘居此地,天遣入仙宫。”此诗中藏有一个“芳”字。
我在拙作《句曲诗综》(2020年版)之中对此诗注释有:
[1]美猴王:见《西游记》第一回。
[2]今日芳名显:如今我李春芳考中状元官居首辅,父、祖、曾三代封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自祖述曾,已拜隆殊之典,由今伊始,尚延悠久之恩”),空前绝后,名声早已是显赫天下了。芳:李春芳,与《西游记》九十五回李春芳《藏名诗》“野花得润有余芳”中“芳”字相呼应。《明穆宗实录》五十七卷有:“(隆庆五年五月壬戌朔)戊寅……仍赐敕奖谕,曰:卿以诚心笃行,渊学宏才,蚤擢廷魁,致身侍从,雅望久孚于士论,芳声丕振于词林。”
[3]时来大运通:时来运转官运亨通。暗指李春芳位极人臣,担任首辅。
[4]有缘居此地:和句曲仙山有缘,所以选择居住此地。李春芳致仕后,长期活动于句容茅山华阳洞附近,李春芳《(句容)良常胡氏重修谱序》有“余承国恩,许归田里,因得与方外之流论养生之术于三茅洞天。既就陶公弘景故趾(址)建玉皇阁,为焚修之所。阁东北五里许,良常仙境在焉。时引故乡父老往来话旧其中,每至则胡公玉岩与其侄铜冈、碧溪辈款洽尽欢。万历己卯春,复步自华阳入良常,因登胡氏之堂。而胡之诸宗适修世系,余索阅之。”此地:指句曲茅山。
[5]天遣入仙宫:李春芳有“青词宰相”之称。天:天子,皇帝。
又如《藏春(芳)诗》: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此首藏头诗藏有一个“春”字。
我在拙作《句曲诗综》(2020年版)之中对此诗注释有:
[1] 四季歌:见《西游记》第一回。
[2] 春采百花:“百花”芳香,故“春采百花”有影射“春芳”“采百花”“状元及第”之寓意。
[3]果:李春芳,初名果,字子实,后改名春芳(见《贻安堂集》十卷)。故此句也有影射李春芳之寓意。
[4]芋栗:紫芋和板栗。芋:紫芋,见载元刘大彬《茅山志》十一卷。
[4]黄精:茅山特产,为茅山历代仙家所推重。元刘大彬《茅山志》十一卷:“黄精:九蒸九曝,服之驻颜。隐居云:为《仙经》所贵。根叶花实皆可饵服,酒散随宜。”《乾隆句容县志》一卷:“黄精:出茅山。天宝七年五月,唐玄宗正昼假寐,若见梁贞白先生陶宏景持黄精至,谓曰:‘是谓仙经所贵。根叶花实,皆可饵服,服之驻颜。’帝方觉,适报李元静进茅山黄精。帝喜曰:‘贞白先生实保朕躬。’于是册赠太保。”《本草纲目》草部·黄精篇中引宋代苏颂:“黄精南北皆有,以嵩山、茅山者为佳。”
《藏(春)芳诗》与《藏春(芳)诗》合起来看,即为“藏(李)春芳诗”。
《西游记》前后还藏有“美猴王”孙悟空就是李春芳的信息密码。
“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做《满庭芳》……”,这首词的词牌名中藏有一个“芳”字。
“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华阳洞天主人在此诗中预言“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即将来一定会有李春芳的“知音”出现,一定会从《西游记》中的“李春芳藏名诗、词、词赋”等中找出贯穿全书的源流,到那时天下人即会豁然开朗。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此首诗暗示了李春芳因谗解绶,隐居仙乡茅山,其实早已是不屑与人在朝堂争名夺利了,一品首辅早已知足,并无奢望,“觅个长生不老(仙乡)之地”,(校定《西游记》)好不快乐!
其三,《西游记》中多次强调孙悟空“祖籍祖贯”在“花果山”,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祖父“籍贯”句容。
《西游记》第一回中的“美猴王”是花果山山顶“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育孕”而“天生石猴”,既然是“天生”,“应该”并无“生身父母”。
这是与孙悟空自称“祖籍祖贯花果山”相悖的,暗藏李春芳祖籍句容茅山和其祖父李旭为“茅山人”。
《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特别强调“水帘洞”就在“花果山”的“正南方”,影射李春芳祖籍祖贯就在句容茅山,且就住在大茅洞(水帘洞)附近。《李氏家谱》第二十卷·第宅:“先世从无锡迁句容,卜居承仙乡之朱壒村,去县治四十里,茅山之阳,率湖之侧。”“茅山之阳”和“花果山正南方”相吻合。故《西游记》全书之中孙悟空反反复复强调自己祖籍祖贯就在“花果山”“水帘洞”,就是反反复复影射李春芳祖上就是句容茅山人,且就住在茅山大茅洞附近。因此,“天生石猴”有父母,也有祖父和祖母,更有曾祖父和曾祖母。
如《西游记》第一回:“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第三十五回:“行者道:你认不得我?家居花果山,祖贯水帘洞。”第五十二回:“祖居花果称王位,水帘洞里逞刚强。”第六十三回:“老孙祖住花果山,大海之间水帘洞。”第六十七回:“祖居东胜大神洲,花果山前自幼修。”第八十六回:“祖居东胜大神洲,天地包含几万秋。花果山头仙石卵,卵开产化我根苗。”第九十四回:“老孙祖居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父天母地,石裂吾生。曾拜至人,学成大道。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参见前第22篇)
其四,《西游记》孙悟空“祖籍祖贯”在“花果山”,影射李春芳祖上世代居住在句容茅山,与句容志乘李春芳“句容籍”之记载吻合(参见前第1篇、第2篇)
古人重“籍”。官员致仕通常回“原籍”,而罢免是“只能”且“必须”回“原籍”。故古代府志县志科举录均以“籍”定人。
李春芳祖父“籍句容”,李春芳也是“籍句容”。
但李春芳致仕之际为何不直接回“原籍”句容呢?
从府志和县志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三十九卷:“(嘉靖丁未李春芳榜)李春芳:兴化籍,句容人。”《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四十卷:“(辛卯)李春芳:兴化人,进士。”
《嘉庆重刊江宁府志》三十卷:“(嘉靖二十六年)戴愬:江阴卫籍,官知府。李春芳:句容人,一甲第一名,《明史》有传。韩升阳:高淳人,官按察使副使,祀乡贤祠。”“(嘉靖二十七年)丁鹤:句容人,官训导。张渠:溧水人,官县丞。季思:六合人,官保康县知县。字泽:羽林左卫籍。朱陈:江宁人。”“(嘉靖二十八年)俞琏:卫籍,官推官。周珊:龙虎左卫籍,官知县。何汝健:留守左卫籍。皮豹:上元人。朱润身:江宁人。吕铎:卫籍,官户部郎中。赵科:句容人,官知县。”据此,李春芳“句容人”即指“句容籍”。
李春芳究竟是句容人,还是兴化人?是句容籍,还是兴化籍?
原来大明“首辅”李春芳致仕之时不回“原籍”句容是有难言之隐的:官员“罢免”必须回“原籍”,自己是“清官”“被诬”“请辞”,不是被“罢免”,故此“不必”“立即”“直接”回“原籍”句容。
故《明史》“李春芳,兴化人”刊行之后,一时间大清嘉庆年间江宁府“据理力争”,对扬州府和《明史》可谓展开了激烈“攻伐”。
《明史》“误”人,大明“状元”李春芳究竟是不是“句容籍”呢?
李春芳撰《新建句容华阳书院碑记》中“自称”:“臣原籍其地。”
而李春芳“致仕”却未回“原籍”句容,而是直奔兴化(贯地)而去。李春芳“致仕”未回“原籍”,其中是藏有“一品宰相”遭“南京七品言官王祯(桢)”诬告“宰相李春芳不清廉”故而“十八天五辞首辅”,故李春芳是有“句容有家难回”之“大隐情”的。(参见前第27篇《<西游记>中“魏丞相梦斩泾河龙”影射王祯(桢)当斩》)
李春芳是“句容籍”,又见《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登科录》(天一阁藏):
“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李春芳:贯直隶扬州府高邮州兴化县。民籍,句容县人。国子生。治《诗经》。字子实。行一。年三十八。十二月十五日生。曾祖秀。祖旭。父镗,母徐氏。重庆下。弟齐芳,承芳。娶徐氏。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十七名。会试第十名。”
李春芳是“句容籍”,又见句容县志。《顺治句容县志》三卷载:“嘉靖十年举人李春芳,见进士。”“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李春芳,第一甲第一名,累官少师,中极殿大学士。”《顺治句容县志》四卷载:“李秀,以曾孙春芳赠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李旭,以孙春芳赠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李镗,以子春芳封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兴化县志》(康熙二十四年钞本)偷梁换柱,“故意”回避“籍贯”,误导后人:
“李春芳,字子实,先世句容人,迁兴化。春芳性温厚和平,不见喜愠之色。自幼,人多拟为公辅之器。嘉靖辛卯中乡举。丁未进士廷试策问列圣道统,对以‘上古圣神开道统之传’,因历叙伏羲以来传心之要,及至二帝、三王、周公、孔子,心法一源,沿及孟子,直至有宋诸儒,续既绝之统,为斯道羽翼。其言剖析分明。擢一甲第。品行自立如此。”
即“迁兴化”的实质是“贯兴化”,而“句容籍”从未变化。
《乾隆句容县志》八卷·选举志正科表载:
“嘉靖十年,举人李春芳。”“嘉靖二十六年,状元李春芳。累官少师,中极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定。”
清修《明史》是“国史”,其于乾隆四年定稿,其中称李春芳为“兴化人”,是史家“曲笔”,缘于句容李春芳后人反清复明,政治上遭遇打压,而兴化李春芳后人积极出仕清廷,政治上得宠并占据“上位”,故《明史》以“贯(兴化)”代“籍(句容)”,“谬”传后世。岁月流转,后之世人即误李春芳为“兴化籍”,且与句容“完全无关”。
崇祯丙子年华阳孔贞运《句容李氏家谱序》有:
“今李氏之修家谱,独以海一翁为鼻祖,文定公为本支。”
乾隆四年《明史》定稿,称李春芳为“兴化人”。而乾隆十九年陈祖范《重修句容李氏谱序》即点明“误会”:
“余夙闻兴化李为淮南世家第一,及余与芷林同年游,知句容、兴化皆出前明相国文定公后。”
《明史》之“误”,“根”于句容李氏老二房、老三房、老四房、老五房“反清复明”所致(参见前第11篇《“松楸世守”的李春芳第五子李茂业后人为何从句容迁至安徽霍邱县? ——反清复明、忠于故国的“句容世家”》)。
“大是大非”,而后世专家往往“尽信”《明史》,著书立说中未能考镜源流,径将李春芳“句容籍”“句容人”之标签褫夺,谬传后世。
“假作真时真亦假”,后世之学者专家也往往只知道有“兴化状元李春芳”,从来不知有“句容状元李春芳”。故此直接导致今流行版小说《西游记》作者“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与句容茅山之“华阳洞天”之关系渐行渐远。
百年之谬,一朝难撼。(参见前《五季序言》)
典数根源,直击《明史》之谬。我在《乾隆句容县志(校注)》(2016年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和《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2018年辽海出版社出版)两书中对李春芳之“名”(“果”“春芳”)“字”(“子实”)“号”(“石鹿”和“华阳洞天主人”)等作了较客观的注解:
初名果,字子实,号石鹿(见李春芳《遗安堂集》卷十《墓志铭》。源于句容市石鹿山,石鹿山见本志卷三·山),又号华阳洞天主人。世居“勾曲之朱壒村”(见李春芳《贻安堂集》卷十和附录)。“早岁常读书寺中”(见本志卷十李春芳《新建句容华阳书院碑记》)“为诸生时,读华阳书院内月潭僧房”(见本志卷四)。嘉靖十年,以“句容籍”中举……嘉靖二十六年以“句容籍”中丁未科状元……句容有文定公祠二,一在崇明寺大殿右,一在茅山上宫右(见本志卷四)。康熙六年,笪重光《重修家谱自序》载:“皆姻娅不绝如容邑曹冢宰、李文定诸大族。”清张廷玉纂《明史》称李春芳为“兴化人”(见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八十一),误。事迹见卷四“玉带楼”、卷八“正科表”和卷九《李春芳传》。
《镇江日报》(2020.10.9)·中国著名军旅作家、记者李伶先生介绍作者四书之“考证华阳洞天主人即李春芳”等书评。
藏在深闺人未识。拙作《乾隆句容县志(校注)》等虽已刊行多年,惜憾近代“权威”学者专家谈论李春芳之号“石鹿”犹多一如既往讹作“石麓”,更是不知李春芳又号“华阳洞天主人”。(参见前第68篇)
其五,《西游记》第二回“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与《西游记》第九十四回“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呼应,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致仕再回“原籍”“句容茅山”(参见前第73篇)
“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影射李春芳辞官首辅之后,从兴化县(“贯地”)再回“仙都福地”句容茅山(“原籍”),奉隆庆皇帝“圣旨”而“发英华于著述(《西游记》)”。
隐居茅山,过着“闲云野鹤”般的“在野”生活。《西游记》第九回有众多“深层次藏事词”可证:
《蝶恋花》
烟波万里扁舟小,静依孤篷,西施声音绕。涤虑洗心名利少,闲攀蓼穗蒹葭草。数点沙鸥堪乐道,柳岸芦湾,妻子同欢笑。一觉安眠风浪俏,无荣无辱无烦恼。
“扁舟”“西施”影射李春芳带着娇妻归隐江湖。“妻子同欢笑”,影射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涤虑洗心名利少”,影射李春芳抛却烦恼不屑名利的坦然心态。“一觉安眠风浪俏”中“风浪”影射南京言官王祯(桢)谗言诬告李春芳,致使李春芳十八天时间五次请辞首辅。“风浪俏”影射李春芳致仕以后,高拱等人阴谋得逞,接续李春芳首辅之位。“无荣无辱无烦恼”,影射李春芳宰相肚里能撑船,归隐茅山,早已荣辱皆忘。“辱”字即影射李春芳一品宰辅遭七品言官谗言解绶,真可谓人生奇耻大辱。
云林一段松花满,默听莺啼,巧舌如调管。红瘦绿肥春正暖,倏然夏至光阴转。又值秋来容易换,黄花香,堪供玩。迅速严冬如指拈,逍遥四季无人管。
“红瘦绿肥春正暖”中藏有“春”字,“松花”“黄花香”中藏有“芳”字。故此首词中藏有“春芳”之名。“逍遥四季无人管”影射首辅李春芳致仕之后无拘无束逍遥自在。
仙乡云水足生涯,摆橹横舟便是家。活剖鲜鳞烹绿鳖,旋蒸紫蟹煮红虾。青芦笋,水荇芽,菱角鸡头更可夸。娇藕老莲芹叶嫩,慈菇茭白鸟英花。
“仙乡”影射句容茅山。“云”影射“岭上多白云”(陶弘景)。“仙乡云水足生涯”影射句容茅山“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菱角鸡头”“慈菇茭白”影射“果”。“英花”影射“(春)芳”。
《天仙子》
一叶小舟随所寓,万迭烟波无恐惧。垂钩撒网捉鲜鳞,没酱腻,偏有味,老妻稚子团圆会。鱼多又货长安市,换得香醪吃个醉。蓑衣当被卧秋江,鼾鼾睡,无忧虑,不恋人间荣与贵。
“老妻稚子团圆会”,与“稚子山妻欣笑接”相呼应,描绘了晚年的李春芳家庭情况,原配徐夫人先已去世,侧室毕夫人和徐夫人年轻貌美,生的孩子还小。“鼾鼾睡,无忧虑,不恋人间荣与贵”,影射状元首辅李春芳致隐居茅山之后不再贪恋荣华富贵,无忧无虑,享受着天伦之乐。
《西江月》
红蓼花繁映月,黄芦叶乱摇风。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入网大鱼作队,吞钩小鳜成丛。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红蓼花繁映月”一句藏有“芳”(“花”)。文人尚节,骨气为重。“笑傲江湖”影射“状元首辅”李春芳是有“文人骨气”的,“宰相”可不做,“名节”不可“污”,文学上还要校定《西游记》,以此来证明自己当年“状元”称号是“货真价实”,而非是“浪得虚名”。“藏名”数百年,不汲汲于名利,不为才名所累。天下之大,文定乾坤,造福神州,“笑傲江湖”几人与?
《临江仙》
潮落旋移孤艇去,夜深罢棹歌来。蓑衣残月甚幽哉,宿鸥惊不起,天际彩云开。困卧芦洲无个事,三竿日上还捱。随心尽意自安排,朝臣寒待漏,争似我宽怀?
“朝臣寒待漏,争似我宽怀”影射李春芳解绶归来,“无官一身轻”,不需要再早早上朝的宽广胸怀。
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句曲诗综》之《序言》
(作者按:江苏大学笪远毅教授、赵永源教授和苏州大学金振华教授共同参与了《乾隆句容县志(校注本)》的审稿工作)
其六,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校《西游记》注重前后用字的相互照应。“你从那里来”之“来”字与“傲来国”之“来”字暗合。(参见前第75篇)
“傲来国”有“让人骄傲的由来之国”之意,影射“中国历史悠久”及“句曲山所在之句容是大明帝国发祥肇始之地”。《明皇陵碑》载:“朕幼时,皇考与朕之先世居句容县通德乡之朱家巷。”《朱氏世德之碑》载:“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天潢玉牒》载: “皇祖先世江东句容。”《弇山堂别集》载:“德祖者伯六公,高皇帝之四世祖也,家句容之朱家巷,为重八公第三子,葬於朱巷。”“懿祖者四九公,德祖第二子也,葬於朱巷。”“傲”即“人敖”,《西游记》中四海龙王敖广、敖钦、敖闰、敖顺皆姓“敖”,故“傲”字影射“龙的传人”。“傲来”影射“黑帝命东海神埋大铜鼎于(句曲)山顶”,故“黑帝(颛顼)”时句曲山已有确切记载的历史。(见李洪文《句曲诗综》255页“傲来国”条注释)
《西游记》中的“弼马温”是“官封弼马”,影射李春芳是皇帝亲封的属马的首辅大臣,且李春芳又是性格“温(和)”的辅弼大臣。
《西游记》开头部分写孙悟空的祖上世代居住“水帘洞”,影射李春芳家族世代是“清白”之人。首辅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既然这样,孙悟空(李春芳)为什么突然之间要“反”,要辞职不干呢?真的是“嫌官小”吗?
其实,此中藏有《西游记》之惊天秘密——言官诬告李春芳“不清廉”。故《西游记》开篇,李春芳就说自己“祖居”“水帘洞”,世代是清白之人,自己是“官封弼马”,是“清廉宰相”。既然言官诬告首辅李春芳“不清廉”,首辅李春芳虽然本性“温和”,但爱惜“芳名”,不屑“首辅”官位,不贪官权,不恋虚名,故兼有影射从“国(都)”“(高)傲”地“来”句容茅山(隐居),则必然是“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了。
十八天五辞“首辅”,性子之“急”,可见一斑,也确实是足够“傲”的。
其七,“变松树”会遭“六耳”“加害”,与“世居水帘洞”呼应,影射“清廉”“正直”的李春芳遭言官“诬陷”“加害”。“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十八天五辞首辅”是“被迫之举”。 (详见前第51篇)
《西游记》第二回,菩提祖师告诫孙悟空不该“变松树”:
“悟空过来!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因为“变松树”会遭人“加害”。
《西游记》中孙悟空所变之“松”,因“世居水帘洞”,世代是清廉之家(参见前第33篇),故寓意李春芳“长者”之身份,即“松树”和李春芳藏名诗“古来长者留遗迹”之“长者”是相呼应的。
《西游记》中对孙悟空所变之“松”有描写:“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直上秀贞姿。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此“松”“凌云直上”“经霜耐雪”寓意孙悟空(影射李春芳)“高尚廉洁”之品质,即“长者”之身份。《李氏家谱》均记载李春芳和其父李镗及其曾祖李秀均是“长者”。李氏忠厚传家亦可见一斑。
“变松树”会遭何人“加害”呢?
“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一句作了暗示。即“六耳”会“偷听害人”。与《西游记》第五十八回“假悟空”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呼应,影射李春芳遭言官“聆听”而“诬陷”之往事。即南京七品言官王祯(桢)能够“聆听”到北京紫禁城的一品宰相李春芳与隆庆皇帝之“交谈”,事见《明实录·穆宗实录》:
“隆庆五年四月壬辰朔……庚申(四月二十九),南京吏科给事中王祯等论大学士李春芳以亲老求去,再疏即止,因缘为弟改官冒恩非分。且言其父居家不检。春芳不能辞责。上切责祯等轻率妄言,排谤辅臣,有失国体,姑贳其罪。”
则“六耳”“善聆听”属于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藏名”“藏事”之文。再从《西游记》李春芳“藏名诗”“藏名词”“藏名词赋”和“藏名藏事文”综合来看,则今流行版小说《西游记》的“版权”应该完完全全归属“句容状元”李春芳,这应该是“无可争辩”的。即《西游记》并非他人完成文字叙述,李春芳然后再“添加诗词赋”而已。诗词赋文,均当为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所“校”。
故菩提祖师告诫孙悟空“变松树”一定会遭人嫉恨“加害”,影射“清廉”“正直”的大明首辅李春芳遭言官诬陷。大明首辅李春芳“十八天五辞首辅”,“凌云直上”“正直”“清廉”之气势可谓跃然纸上。
“清廉宰相”李春芳遭人“嫉恨”“加害”怎么办呢?
菩提祖师为孙悟空指明了一条“出路”:
“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
菩提祖师指示孙悟空“快回去”就可以“全性命”,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为了“保全性命”故而“十八天五辞首辅”,这确实应该算是够“快”了,“若在此间断然不可”之“断然”影射“状元宰相”李春芳“辞官”完完全全是“被迫之举”,当时实在已是无有回旋之空间。
其八,“果然(注意)”与“(这厮)果然”呼应,影射“注意(此处藏有)李春芳原名李果”。
李春芳原来姓名为“李果”,故《西游记》中“李”“果”反复出现。
如《西游记》第一回“脆李杨梅”中藏有李春芳之姓“李”。而“脆李杨梅”前后多次故意密集出现“果”字,就是与“李”字相呼应,即为强烈暗示读者此处藏有李春芳原姓名“李果”之良苦用心。
如“夏寻诸果”“广寻些果品”“众猴果去采仙桃”“摘异果”“味果香酸”“奉酒奉花奉果”“收拾些果品之类”“果独自登筏”等中均有“果”字,即与“李”字相呼应。影射李春芳原名为李果。
“果独自登筏”,即“美猴王独自登筏”。故此“美猴王”就是“(李)果”。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生怕后世读者看不出“美猴王”就是“(李)果”,故此“果”字在“脆李杨梅”前后密集出现,就是要表明“美猴王”就是“(李)果”,就是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自己。(参见前第25篇)
《西游记》“盘中之谜”众多,则《西游记》第二回“果然(注意)”与“(这厮)果然”叠加出现,即有影射“注意(此处藏有)李春芳原名李果”之妙。“料应必遇知音者”,后世之“知音”如果“打破”此“盘中之谜”,则“《西游记》作者华阳洞天主人就是李春芳”也就大白于天下了。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句容书法家协会主席许能俊先生书赠《句曲诗综》之作品)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马荣先生书赠《句曲诗综》之作品)
其九,李春芳原名李果,“果然(注意)”“(这厮)果然”与《西游记》第一百回的“果得魁”呼应,影射李春芳“夺魁”“状元”之故事。(详见前第74篇)
《西游记》中的“花”“果”影射李春芳名中“(春)芳”字和原名中的“(李)果”字居多。《西游记》第二回中的“果然(注意)”“(这厮)果然”即有提醒读者之意,即“注意(此处藏有)李春芳原名李果”。
《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影射江苏句容道教茅山,兼有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自己,体现了“状元宰相”李春芳除了“忠贞爱国”“热爱中华”“热爱父母”外,还有“深爱家乡(句容)”之赤子情怀。“爱国爱家”,至今看来,犹且难能可贵!值得后世华夏子孙学习!
(镇江市图书馆颁发作者《收藏证书》)
(拙作赞助单位:句容市委办公室、句容市委宣传部、句容市赤山湖管委会、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句容诗协、句容医保局、句容教育局、句容民政局、句容历史文化研究会、后白镇人民政府、后白镇延福村、后白村、泗庄村、五星村、二圣村、张庙村、西城村、林梅村、徐巷村、长里岗村、淮道村、西冯村、东风村、槐道村、曹村、王庄村、淮源村、古村、夏王村、李家桥村、东湾村、江苏大学、句容天王中学、行香中学、白兔镇社教中心、天王中心小学、袁巷中心小学、天王中心幼儿园、天王浦溪幼儿园、袁巷中心幼儿园等)
其十,“更无外姓”影射华阳洞天主人和菩提祖师同姓“李”。
菩提祖师究竟是谁?
《西游记》第一回“漂洋过海寻仙道”影射美猴王从句容茅山大茅洞出来,经过句容茅山“海江山”,然后去寻找仙真之道。“灵台方寸山”影射句容茅山“大灵山”、“小灵山”和“方山”。“斜月三星洞”影射“心洞”,又影射句曲茅山华阳洞、玉柱洞和蓬壶洞三洞(“三星”)分布似斜月。(详见李洪文《句曲诗综》第259页“《美猴王寻仙(一)》”之注释)
“灵台方寸山”的菩提祖师影射道教茅山历史上曾经是佛道兼修。
住在“三星洞”的菩提祖师传授的“道学”包括哪些内容呢?
《西游记》第二回中也有交待: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由此可见,菩提祖师的“道学”包括“道”“禅”“三家”。“三家”即影射儒释道三家。原来菩提祖师传授的是相关儒释道三家的“道学”。
菩提祖师儒释道皆修,影射“茅山派”创立者陶弘景一度儒佛道同修。
据《辞海》“陶弘景条”载:
“创立茅山派……时称‘山中宰相’,其思想就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杂有儒家和佛教的观点,主张儒释道三教并流。”
那么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的“本相”究竟是谁呢?
既然孙悟空对菩提祖师说“更无外姓”,则孙悟空和菩提祖师就是同姓。孙悟空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则菩提祖师就只能姓“李”了。
菩提祖师既然能够教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则菩提祖师也会“七十二般变化”,这和老君“化胡为佛”之“(变)化”也是暗合的。则菩提祖师就是“李老君”“老子”(李聃)无疑了。
其十一,“你从那里来”与“花果山”“天生石猴”吻合,影射李春芳出生于“句容茅山”。
李春芳致仕隐居句容茅山为《良常胡氏重修家谱》作《序》有:
“余承国恩,许归田里,因得与方外之流论养生之术于三茅洞天。既就陶公弘景故趾建玉皇阁,为焚修之所。阁东北五里许,良常仙境在焉。时引故乡父老往来话旧其中……万历己卯春,复步自华阳入良常,因登胡氏之堂。”
则李春芳致仕之后,生活在“故乡”茅山其乐融融也。
李春芳《忆昔行送王□山解官还句曲》诗末尾有:
“我有庐兮三茅畔,十亩榛芜松菊乱。何时一报圣朝恩,与君仍作林皋伴。”
则李春芳童年之茅山生活历历在目也。
李春芳《王岩潭年丈过访(茅)山中,即席奉赠》:
“总角抡魁众所夸,秣陵携手笑看花。而今忽讶霜侵鬓,莫惜金尊对月华。”
则李春芳茅山童年生活班班可考也。则“花果山”“天生石猴”影射李春芳出生于老家“茅山之阳”,即李春芳出生在句容茅山(《李氏家谱》第二十卷·第宅:“先世从无锡迁句容,卜居承仙乡之朱壒村,去县治四十里,茅山之阳,率湖之侧。”)。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镇江师专原副校长、镇江高专原校长、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右)。
其十二,“你从那里来”与《西游记》第三回开头的“荣归故里”(花果山)呼应,影射李春芳再回“原籍”句容茅山。
叶落归根,“松楸世守”。李春芳葬父母于句容龙潭,在“原籍”句容为父母“守制”,则句容之“光”,父母之“荣”多矣。
花果山影射江苏句容茅山(参见前第15、22、25、29篇)(另详见李洪文《句曲诗综》第255页至256页“《花果山》”之注释),美猴王孙悟空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故《西游记》第三回开头的“荣归故里”(花果山)即影射“荣归故乡”句容茅山。这与“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祖居“茅山之阳”也是吻合的(《李氏家谱》第二十卷·第宅:“先世从无锡迁句容,卜居承仙乡之朱壒村,去县治四十里,茅山之阳,率湖之侧。”)。
本文作者(左)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茅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茅山道教上清派七十八代传人何春生道长(右)留影于茅山崇禧万寿宫2020.6.17
据此,《西游记》第二回“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与《西游记》第九十四回“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呼应,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致仕再回“原籍”“句容茅山”;“你从那里来”之“来”与“傲来国”之“来”及“荣归故里”之“归”暗合,影射“清官”“被诬”“归来”。“果然(注意)”与“(这厮)果然”连用,影射“注意(此处藏有)李春芳原名李果”;“变松树”会遭“六耳”“加害”与“世居水帘洞”呼应,影射“清廉”“正直”的李春芳遭言官“诬陷”“加害”;“更无外姓”影射美猴王和菩提祖师同姓“李”;“你从那里来”与“花果山”“天生石猴”吻合,影射李春芳出生于“句容茅山”。
综前所述,则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高山流水,或有“知音”。“太平宰相”李春芳“清廉仁善”“忠贞爱国”“斗战奸恶”“复兴中华”之精神自当传承后世。今国家昌盛,各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英才烨烨,学术争鸣,盛况空前,拙作抛砖引玉,诚待四海博学之“知音”定谳可也。
李洪文·《句曲诗综》等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