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粽”是情深之处的念想
于兆华
轻轻解开你纤细的丝带,慢慢剥开你碧绿的外衣,顿时一阵诱人的清香钻入鼻孔,饱满的颗粒如颗颗的白珍珠,轻轻咬一口,糥滑无比,唇齿留香,令人回味...一年的相思在这一刻终于得以相见,一年的爱恋在这一刻终于得到满足,那曾经被它的灵魂桎梏了一年的味蕾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释放!
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节,我就拿个小凳子坐在娘的旁边,面前放着两个盆,一个盆盛着泡好的粽叶,一个盆盛着泡好的小米上面飘着几拾粒花生米,还有一个大碗盛着泡好的爬豆,娘仔细的挑选着粽叶,放在左手心上,一张一张铺开,最大的叶子放在最外面,里面用小叶子把缝隙铺起来,抓上一把小米,轻轻用手摊开,再抓一小把爬豆放在小米上面,放上几粒花生,娘用右手把粽叶左、右和下面叠起来,留着上面的口,用手舀上点泡小米的水,把上面的口折叠好之后交到我的手上,再接着包另一半,包好了另一半,跟我手上的一半合起来,用稻草捆起来,捆的学问可大了,不能捆太紧,那样粽子里面的米就会太硬,又不能捆太松,如果太松了,在煮的过程中里面的米就会淌出来。还要用捆的几道草绳区别里面的馅。我的任务就是拿着娘包好的一半粽子,保持平衡,不能歪斜,免得里面的米汤淌出来。等粽子全部包好了,一起放进大锅里面,舀上水漫过粽子,锅底下面填上父亲劈好的木柴,呱嗒呱嗒拉着风箱,开始了漫长的煮粽子过程,我瞪着两个小眼睛托着腮,拿着个小凳子坐在在锅台旁边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娘说得煮一宿的粽子才会更糥滑,米才会更香。煮一段时间,娘就掀开锅盖添上点水,我就趁机用小指头戳戳粽子,这个举动往往会引来娘的吵吵声。煮啊,煮啊,等啊,等!等到半夜,终于我还是熬不过锅里面的粽子,在袅袅升腾的粽子蒸汽中睡去。直到第二天早上娘叫醒了我,催我起床吃粽子,我一个跳蹦起来,朝厨房跑去。娘赶紧叫住我,不许我先吃,派我先给老爷爷送去,再给爷爷奶奶送去,回来之后才能吃粽子。我飞快地拎起来粽子给长辈们送去,终于可以坐下来。等了一年,想了一年的粽子就在眼前,我突然又舍不得吃了,吃完了还得再等一年的时间。时间太长,等待太苦,想念又太远。
有一年为了省钱,娘自己去了一个叫做楼沟的山上摘粽叶,野生的粽叶缺乏水肥长得很小,只能再摘一些板栗树的叶子配在一起,家里黏小米也没有了多少,只好再掺和上一些普通的小米,可想而知,煮好了的粽子吃起来散口。我看着邻居家送过来白糯米包的粽子馋的直流口水,昂起小脑袋问道:“娘,咱啥时候也包白糯米的粽子呀?”娘摸着我的小脑袋说道:“你赶快长大,多干活,多挣钱就能吃上糯米粽子了。”
2007年我进入了五征集团工作,在端午节的时候,单位发了十斤白糯米给我们。我赶紧打电话告诉娘,让她别买白糯米了,并且在第一时间赶紧送回家。娘高兴地说:“往年都是买个二、三斤白糯米,再掺点粘小米,今年光包白糯米也够咱们吃的了,嫩这个单位真好呀,你可得好好干哈!”我感觉那一年的粽子特别香,可能是因为东北的糯米更香吧。娘还分给了邻居、亲戚一些,自豪的说:“这是我儿子单位发的糯米,快尝尝,喷香。”有一年,单位不止发了白糯米还发了单位自己在新疆种植的大枣,一颗颗白里透亮珍珠般的糯米,再点缀上几颗新疆大红枣,清新的糯米香搭配着浓浓的枣甜香,在口中弥漫开来,一种幸福感在心中油然升起……
近几年,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五征集团涉猎的行业也越来越多,端午节不再局限于发白糯米了,有的时候发自己单位茶场炒制的绿茶,有的时候发汇源果汁,有的时候发公司自己种植的新疆大枣,有的时候发公司自己养殖的黑猪肉。随着市场经济的增长,公司变着花样发给我们各种福利。
又是一年端午粽飘香的季节,五征集团组织召开了职工运动会,我看着呐喊助威的同事们手中拼命挥动的那一面面小小国旗,不禁想起了白珍珠的糯米,大红的新疆枣,小米的粒粒金黄……
作者简介:
于兆华,笔名:长缨,男,中共党员,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人,五莲县作协会员、诗词学会会员,现在山东五征集团工作。以情入文,以文入心!作品见于:《黄海散文百家选》、《胶东优美散文》、胶东散文年选微刊平台、齐鲁壹点号、中国作家网、五莲文艺、神州诗歌报、世纪诗典、中华精英文学、上海芳菲诗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