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的母亲(组诗)
李涢河
(一)农村,腊月的母亲
几多风雨
布满回家的路
几多春秋
轮回腊月里斑驳的老屋
木柴窜出的火苗
映红了母亲的脸庞
母亲对生活的希望
总是精耕细作迭志不渝
母亲用辛勤的汗水
来把米饭煮熟
母亲用农妇的智慧
伺候油盐酱醋
煤油灯
照窗前
连接起天空里
飞洒的流星雨
季节风
轻拂土烟囱
白米饭
混合芝麻油
飘香的腊月
弥散了室内室外
温馨了房前屋后
母亲日日勤劳
母亲岁岁辛苦
母亲用手指丈量一年的收获
母亲用老土布裁剪着迎春图
挑水擦窗
扫地除尘
用心灵的向往
用期盼的节奏
拼起七大碗八大盘
再温一小壶粮食酒
用粗茶淡饭
和清杯一曲
听一听滴滴答答的钟声
踏一踏年关迫近的脚步
在小孩的炮竹声里
母亲依靠在大门口
她脸上泛红的笑靥
同房前如仪松柏
同屋后青青翠竹
(二)城市,腊月的母亲
改革的春风
吹绿了祖国的大地
一个个腊月
纷纷从母亲的指缝里溜走
当我看见了母亲从商贩那里
购买的豆腐豆棍与豆油
我潸然想起了那个石磨
静悄悄地遗失在农村的老屋
节能灯照亮了满屋
母亲腌制的腊肠腊鱼和腊肉
魂牵梦萦里
铺满了我回家的路
美丽的安陆
平地起高楼
大转盘车水马龙
涢河水漫泛轻舟
从农村到城市
母亲的世界
阳光总在风雨后
母亲腊月的电话不断
千叮咛万嘱咐
亦如老屋山巅的红霞
向乡愁的游子招手
岁月悠悠
白云悠悠
瘦弱的母亲
在腊月寒风里站立的地方
是我思念的归途
《母亲》
童年的记忆
常在母亲点燃的炊烟里
冉冉升起
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
把那段艰苦的岁月
浸染成我们身上彩色的土布衣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就如农家的粗茶淡饭
那一日又一日
我们生活的故事
也在不断地交替
那一年又一年
母亲流下的是汗水
我们擦干的是泪滴
母亲的言传身教
如山的厚重
我在执着中
懂得了珍惜
当我的希望
飞出了山里
广袤的平原
是那么美丽
而母亲的思念
就如海的浩瀚
漫漫的海世界
萦绕在母亲的梦里
《那山 那水 那爱》(组诗)
一、那山
老屋的背后
是一座大山
千万年屹立的地方
虽然风化石遍布山上
而一年四季
阵阵松林 绿如炼裳
云彩如金缕玉衣
从我童年的头顶上轻轻飘过
这贫瘠的土地上
沉默的山托起我童年的梦幻
多少个黄昏啊
我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那座山岗上
我心——傍徨
放眼——西望
我静静地看碧山上的
那棵千年成精的古杏
是否在李白的诗篇里
吸收了营养之后
生命还是那样刚强吗
我的视线越过碧山之后
仿佛获取了向上的力量
促使我去奋斗 去遐想
二、那水
涢水是一条银白色的飘带
白天 她把故乡的山缠绕
晚上 她把满天星辰揽入胸怀
水草依她而居
鱼虾畅游悠闲自在
我当年游泳心智因她而开
三、那爱
母亲山川般的胸怀
是人世间最美丽而广阔的大海
贫瘠的土地上
最不缺乏的就是那伟大的母爱
当年对儿子的信任是我一生的金石为开
最难以忘记的是对家事点点滴滴的安排
捡拾松树松针松果为柴
挖摘野芹野果水草做菜
烹饪的胡萝卜大米饭啊
胜过了如今的山珍海味
亲手织就的棉布衣
还要亲自水煮着色
那山——
是母亲坚毅的品格
那水——
是母亲广阔的胸怀
那爱——
是母亲的母爱如海
作者简介:
李涢河,原名黄卉,现住武汉,是一名修建高铁的总工程师。笔耕35年,在各种刊物、网站上发表1000余首现代诗,90余首被编入多种选本,作品多次荣登美国汉英双语《诗殿堂》,是茅盾文学杯金奖、孔子文学十大文豪奖、厦门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中华精英文学奖、中华十大精英诗人奖、2021年最具影响力杰出诗人奖、第11届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银奖、《中国网络文学精品2016年选》一等奖、中国网络诗歌学会2018年度大奖及2019年度诗星获得者,是华人诗学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当代网络精品文学艺术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网络诗歌网现代诗主编,是《网络精品文学》《仓央嘉措诗刊》《中国诗》《新时代诗典》签约诗人。已出版个人诗集:《玉树红樟》《晓风拂岸》《湘水悠悠》。
